首页 理论教育 南北朝时期的佛典与寺院藏书详解

南北朝时期的佛典与寺院藏书详解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北朝时期,在封建统治者积极提倡和扶持下,社会上出现了崇佛狂潮,随之而来的是僧尼剧增,寺院林立,佛典繁富,寺院藏书有了很大发展,个别寺院出现了藏经数千卷的情况,以致有人为寺院藏经而编撰佛典目录。继之的宋孝武帝、宋明帝也信佛,并广建寺院,宿僧译经。寺院藏书,在一百三十年间,先后两次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北魏末年,佛寺已达三万余所,僧尼有二百万人。

南北朝时期的佛典与寺院藏书详解

北朝时期,在封建统治者积极提倡和扶持下,社会上出现了崇佛狂潮,随之而来的是僧尼剧增,寺院林立,佛典繁富,寺院藏书有了很大发展,个别寺院出现了藏经数千卷的情况,以致有人为寺院藏经而编撰佛典目录。

南朝宋文帝笃信佛教,在他执政期间,有许多外国僧尼到京师建康,从事洋经和传教活动,文帝资其衣食,为其建舍。继之的宋孝武帝、宋明帝也信佛,并广建寺院,宿僧译经。刘宋著名藏经寺院为丹阳(今安徽当涂东北)南牛头山之佛窟寺,藏有各类佛经、道书、佛经史、俗经史、医方图符等。终宋世,共有佛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僧尼三万六千人,译经高僧可考者二十二人,其中求那跋陀罗、求那跋摩、智严、宝云和释昙无竭等最为知名。刘宋为南朝译经之冠,共译四百六十五部七百一十七卷。

高帝、武帝于佛教尊崇笃信,武帝临死时,在其《遗诏》中尚嘱其子孙尽心礼佛,供养玉像。在其诸子中,以竟陵王萧子良最崇佛教,他“招致名僧,讲语佛法,造经呗新声,道俗之盛,江左未有也”,并亲抄佛经十七部,自号净住子,“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4]。萧齐立国较短,但佛教在其世有较大发展,共有佛寺二千零一十五所,僧尼三万二千五百人,所译佛经十二部三十三卷。

萧齐储藏佛典之处为大云邑。齐朝也编有佛典目录,名为《众经别录》,已残佚。此目共收佛典一千零八十九部二千五百九十三卷,分十类,采用以内容分类为主、兼顾形式的双重分类体系,它标志着中国僧人对佛教理解的深入。南齐还有释王宗编的《众经目录》和释道慧编的《宋齐录》两部佛典目录。

梁朝的开国皇帝梁武帝,崇佛达到极点,与佛门结下不解之缘,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四次舍身入寺”的皇帝,在他的大力扶植下,南朝佛教达到了鼎盛,仅梁朝的半壁江山内,有佛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人(时人郭祖深说有十万人)。他躬亲讲经、注经,并组织译经,几乎把佛教变成了国教。他特辟华林园,庋藏佛典,并命僧绍编《华林佛殿众经目录》四卷,武帝看后不满意,又让宝唱重撰。在梁武帝的主持下,中外名僧对当时能够搜集到的佛典,综理爬梳了一遍,或结集,或注释,最后进行登录。

梁朝建康东北钟山之定林寺,以藏经四千余卷著称于江南,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曾为之编《定林寺经藏目录》。另外,建初寺、长沙寺也都是当时藏佛经的著名寺院。梁释僧祐编的《出三藏记集》十五卷,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佛录。在僧祐以前,有二十多家经录,但到隋唐均佚。《出三藏记集》分为“撰缘起”、“铨名录”、“总经序”、“述列传”四部分,计著录佛籍二千一百六十二部,四千三百二十卷。

陈朝五帝,除陈废帝在位二年外,其他四帝均信佛。陈朝佛教是在梁末战火后恢复的。侯景之乱,使得京师佛寺七百余所焚烧殆尽,寺院所藏佛经,也荡然无存,全国各地的佛寺和所藏经卷,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陈文帝、陈宣帝虽努力恢复,但全国仅有佛寺一千二百三十二所,僧尼三万二千人。陈朝译经不多,仅有四十部一百三十三卷。佛教至陈朝,其势始有所下跌。(www.xing528.com)

北朝诸帝,除现太武帝和周武帝灭佛外,都不同程度地崇信佛教。北魏道武帝建僧官制度,文成帝始凿云岗石窟,孝文帝龙门石窟和建少林寺,宜武帝为皇后、女官设尼寺,东魏孝静帝宫内听怫理,西魏文帝奉佛持之以恒,北齐文宣帝奖励禅观等等。

由于这些皇帝的积极倡导,使佛教在北方得以飞速发展。自文成帝兴光(454~455)年间至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北魏都城有新老寺院百所,僧尼二千余人,四方寺院六千四百七十八所,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到了宣武帝延昌(512~515)时期,全国佛寺达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僧尼一百多万。过了十几年,孝明帝正光(520〜525)以后,佛教在北魏达到鼎盛,全国有寺庙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万。南方梁朝佛教也于此时最盛。真是南北呼应,佛光普照。

北朝佛教曾遭两次厄运,一次是魏太武帝灭佛,一次是周武帝灭佛。前者尤为激烈,众僧被杀、活埋、充军,佛寺被毁,佛像被砸,大批佛经被焚,魏境不见一个沙门。而周武帝灭佛,较为温和,但也很彻底。勒令三百万僧徒还俗、充军,没收寺院财产,撤消寺院,砸毁佛像,焚烧佛经,“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5]。寺院藏书,在一百三十年间,先后两次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北魏末年,佛寺已达三万余所,僧尼有二百万人。北魏分裂成东、西魏后,东魏至北齐文宣帝时,寺院和僧尼数与北魏末年差不多,西魏至北周时,寺院、僧尼数,史无明文,王仲辇在《北周六典》卷四《春官府九》中分析,估计北周境内有寺院一万所,僧尼百万。东魏专储佛典之处是经书库[6]北齐、北周均有经藏专地,北周弘农郡五张寺藏佛典三百余部。

北朝共译佛经一百零五部三百五十五卷,其中北魏译八十三部二百七十四卷,北周译八部五十二卷。

北魏有《元魏众经目录》四卷,李廓撰。共收佛典四百二十七部二千零五十三卷。全书分十一类,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已佚。北齐也编有佛经目录,即北齐释法上撰的《齐世众经目录》,全书分八类,较为接近印度佛教习用的分类体系,收书七百八十七部二千三百三十四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