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图书馆服务与服务体系研究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图书馆服务与服务体系研究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等等都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随着图书馆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更为贴切的一种名称或说法。1982年10月,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将“图书馆集成系统”定义为:由一个共同的数据库,以及其他为实现图书馆自动化而需要的和相互关联的各个功能模块组成的系统。尽管对图书馆集成系统的定义或解释各不相同,但都强调了具有图书馆一种以上的功能和共享数据库资源这两个方面。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图书馆服务与服务体系研究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即是由图书馆员、管理者、读者、采访、编目、典藏、期刊、流通、查询、管理决策等部件组成,这些部件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为实现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科学管理和服务读者的目标而联系在一起的、合理有序的组合。使用集成系统以后,各个部门的图书馆员可以随时了解一种图书馆藏品的状态(订购、加工、外借、预约等),读者也可以随时检索图书馆馆藏,大大地提高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效率

虽然管理信息系统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但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却是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了较为完整的定义。也正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才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由单一功能性系统转向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等等都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随着图书馆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更为贴切的一种名称或说法。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对这个名词的解释为:以一个单独书目主文档为基础,实现图书馆各种功能的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

1982年10月,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将“图书馆集成系统”定义为:由一个共同的数据库,以及其他为实现图书馆自动化而需要的和相互关联的各个功能模块组成的系统。

1983年,Pat Barkalow在图书馆与情报技术协会上给“图书馆集成系统”下的定义为:把一种以上图书馆功能或一个以上具体图书馆组合在一起的自动化系统。

1984年,David C·Genaway在《Integrated Online Library Systems:Principles,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一书中给出的定义为:它是一种使用一个共同机读数据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作业子系统并能联机存取的图书馆系统。

尽管对图书馆集成系统的定义或解释各不相同,但都强调了具有图书馆一种以上的功能和共享数据库资源这两个方面。我们认为,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能实现图书馆的采购、编目、检索、流通、期刊管理等多种功能,各子系统能独立运行又能相互联系,并由在逻辑上属于一个公共数据库所支持的,能充分共享数据资源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一)国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实验系统向实用系统发展;单机多用户系统向微机局域网系统发展;封闭式的局域网系统向开放式的互联网系统发展;传统业务工作计算机化向提供数字化资源服务方向发展;本地系统向云端服务发展;图书馆自主研发向商业化研发公司发展。

1.国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概况

(1)实验系统阶段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美国和英国一些图书馆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能性,一般都是从流通开始。1950—1954年,美国海军兵器中心图书馆(NOTS)就开始利用计算机建立文献检索系统,实现对文献题名、责任者等项目的检索。据文献记载,1954年美国海军兵器中心就在IBM701计算机上进行单元词匹配检索。接着在1958年IBM研究员卢恩进行了著名的自动抽词试验,开创了自动分类、自动标引、信息检索等多个与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应用等学科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这个阶段不长,大部分系统都没有坚持下来。

(2)脱机批处理阶段

图书馆自动化真正开始的标志是机读目录MARC(Machine Readable Catalog,MARC)的出现。196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起研制的MARC保留了图书馆传统的著录项目,统一了手工目录体系,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标准著录条例,而且还具有扩充和修改功能,能满足不同类型图书馆编目著录的要求。随后出现了英国的UNMARC、加拿大的CANMARC、我国的CNMARC等。这个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处理单个图书馆业务,和本馆其他业务及其他图书馆见没有联系。

(3)联机系统和网络系统阶段

到20世纪70年代,以编目系统为基础的各种自动化系统就已初具规模。同时还出现了以编目系统为纽带的联机编目协作网,例如OCLC、BALLOTS、RLIN、WLN等。这个时期出现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功能单一。如单一的编目系统、单一的流通系统、单一的采购系统,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无法共享。这些功能单一的自动化系统大多是由大学图书馆或有条件的大型公共图书馆根据各馆自身的需要自主开发的,是图书馆某个部门真实业务流程的编码化、自动化、系统化。如美国东伊利诺斯大学的联机图书流通系统、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图书采购系统等。

(4)集成系统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由单一功能性系统转向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其典型代表是美国西北大学的NOTIS系统,同时开创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商品化与集成化的时代,逐渐大量出现了完全商业化运行的专业研发公司,如Innovative Interfaces、Sirsi、Ex Libris等,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主要自动化系统供应商。从这个时期开始,图书馆已开始不再自己独立研制软件,而是直接购买商业软件系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研发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各个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公司竞争也日益激烈,逐渐呈现图书馆自动化产业化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广泛应用,以及一系列诸如Web技术、数据库技术、Java技术的出现或成功应用,许多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厂商开始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来支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需求,传统图书馆业务工作如书刊采购、典藏、编目、借阅流通管理以及文献检索等功能已经较为完善。

(5)数字化图书馆阶段

21世纪初开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功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馆业务工作操作的计算机化,而是开始向数字图书馆业务方向转变,功能包括数字资源的采集、转换或建立,对大量的、日益增多的数据进行存储、备份、管理及共享等。2000年,附加功能发展阶段(跨库检索、资源链接),并逐渐与集成系统分离;2002年,出现机构库、数字资源管理功能;2007年:探索/发现平台产品(与系统分开)开发阶段。

2007年开始,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从以资源为中心向以读者需求为中心转变的发展时期。许多ILS开发商感觉到需要“重新设计”其产品,以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来支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6)图书馆服务平台阶段

Marshall于 2011年在Automation Marketplace 中提出来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概念,2012 年报告中明确指出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突出特点:“包含印刷与电子图书馆资料管理、以全球知识库取代区域化资料库,以服务为导向,以“软件即服务”方式提供给用户租用,并可让用户利用开放性API延伸功能,与其他图书馆信息系统实时进行数据互通,产品有更多不同概念、功能与技术特色,此服务平台的完成能潜在地替换许多现有的产品,如整合自动化系统、电子资源管理工具、OpenURL link resolver与数字资源管理系統等”。概括地说即是“印刷+电子资源管理、全球知识库、SaaS、API等”。

在2013 年Marshall在它的年度报告中提到了许多图书馆在选择系统时面临到的关键在于希望透过与系统厂商系统合作的方式,扩大图书馆的全球影响力,简化内部组织流程,并希望新系统能够以系统引导工作任务的方式改变传统组织思维,提供创新图书馆服务与价值。

尽管新的图书馆服务平台已经吸引了许多目光,但很显然由于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功能成熟与完备性,仍然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以印刷馆藏的流通为主要业务的图书馆需求,不会消失,而是会以一种发展的形式与图书馆服务平台共存。

2.国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特点

(1)标准的开放的硬、软件平台

国外系统大多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大多数基于Unix平台,但许多也同时支持Windows平台,可以在SUN、IBM、HP等多个公司的计算机上运行,有较强的硬件适应性。

(2)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应用系统都以网络为核心,支持各种网络互联协议,如TCP/IP等。系统大多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灵活的扩展性能。

(3)友好的图形化用户界面(www.xing528.com)

多数系统的客户端都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是标准的GUI界面,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4)标准的网络检索协议的支持

Z39.50是1988年通过的由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公布的国家标准,经过1992年的修订,已和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相一致,它主要用于信息系统在网络上的检索。另外还有ISO10160(馆际互借)、NSIP(流通)等标准的应用,互操作性越来越强。

(5)采用大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库系统平台

早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大多是利用文件系统实现的,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应用系统也逐步向符合SQL标准的数据库平台迁移,现在使用的数据库一般有Oracle、Sybase、DB2、Informix及Microsoft SQL Server。

(6)较强的系统实用性

通过一系列的参数设置可以体现每个图书馆各自的特点,从而满足各个图书馆不同的需求。

(7)提供开放链接

自2001年起,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厂商纷纷推出可基于开放式链接的解决方案,基于OpenURL和CrossRef标准,能无缝链接所有的图书馆资源,而不需考虑这些资源使用的是何种软件系统。

(二)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

1.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概况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始于1974年,比国外落后了整整20年。由于起步较晚,计算机设备缺乏,掌握图书馆自动化技术人才的缺乏,特别是汉字处理技术还处于比较低的发展阶段,都极大的制约了早期自动化发展的速度。

(1)探索阶段

1974年8月,周恩来同志批准实施“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简称“748工程”,包括汉字计算机情报检索软件、汉语主题词表、汉字通信机器翻译等研究任务。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北京大学、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等图书馆联合发起试读LCMARC(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行的机读目录),并在西文图书编目中试用,开始掌握机读格式和计算机编目知识,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由此起步。随后,图书馆内部研制出一批实验性系统,如南京大学的NDTS-78、北京大学的MARC系统、北京大学的北京地区西文新书通报系统和西文图书采购系统、清华大学的西文图书目录检索系统(QBRS)、上海交通大学的西文期刊管理系统、复旦大学条形码流通系统、北京师范大学的西文图书目录检索系统,武汉大学还利用IN-SPEC数据库和FAIRS情报检索软件,开展定题服务等等。这个阶段的成果较少,同时由于汉字信息处理技术还不成熟,还不能处理中文文献信息,数据缺乏标准化,基本上都是实验系统,较难大范围实际运行。

(2)独立研发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开始有了丰硕成果的阶段。这个阶段汉字信息处理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些条件较好的图书馆初步建了自己的专业研发队伍,更多的图书馆配备了计算机,通用机读目录格式UNMARC中译本出版,我国图书馆界以其为依据开始制定我国的机读纪录格式标准,我国图书馆界充分及时吸收了美国的研发经验,自动化系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仅就高等院校统计数据显示,到1988年,在图书馆的流通、采访、编目、期刊管理、书目或文献检索以及内部管理等各个工作领域都开展了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共有200多个项目。1986年4月,清华大学组织全国300余所高校学报建立的“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论文文摘(CUJA)”数据库通过鉴定;1986年6月,南京大学的“激光条形码计算机中文图书流通管理系统”通过鉴定并投入运行;同年武汉大学的“文献目录控制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同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的“图书馆流通系统”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也通过鉴定并投入运行;1987年,福建师范大学和深圳大学率先研制了微机上的图书馆集成系统,并都通过鉴定;上海交通大学在HP3000小型机上研制的流通系统投入运行,并开始研制集成系统;北京大学在原北京地区西文新书通报的基础上发展的“机编西文图书联合目录计算机系统”于1987年11月通过鉴定;1987年,北京图书馆新馆建成,开辟了30万册书的中文图书开架外借室,用小型机PDP11/73进行流通管理,采用的是经过汉化的德国软件CLSI,是当时我国最大的流通系统;北京图书馆还研制了中文书目数据库加工系统,于1989年正式向全国提供北京图书馆新书书目数据的软盘;1988年成都科技大学和东北电力学院的微机集成系统也于年初通过鉴定;还有北京邮电学院、北京化工学院空军政治学院等院校的一些系统也陆续研制出来并通过鉴定。不仅数量比第一阶段增加很多,质量也有相当提高,一些研制成功的系统投入了实际运行,收到了较好效果,特别是少数已达到集成系统的先进水平。《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论文文摘》(CU-JA)磁带被美国DIALOG接受试用,是我国图书馆自动化成果打入世界的开端。

(3)商业化系统发展阶段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图书馆界对自动化的认识更加深入,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分离式的试验系统发展成为集成化的实用系统,从图书馆内部自行开发到商业化运作,图书馆自动化才真正开始向高层次发展,国产自动化系统在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系统开发方面、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并且日趋成熟,涌现出了一批成功的、高质量的优秀系统。这些系统在国内的推广,促进了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愈趋完善,功能更加强大,产品丰富多样。

国内自行研发的图书馆管理软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ILAS是由文化部于1988年作为重点科研课题下达,由深圳图书馆承担并组织部分省级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参加,共同研制和开发出来的一套能适应国内外不同层次、多种规模、各种类型图书馆使用的自动化集成系统软件。ILAS从V1.0,发展到Client/Server模式的ILASII网络版。ILAS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图书馆自动化事业的发展,为在国内大力推广国产软件,振兴民族软件产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研发、推广应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路子。ILAS先后荣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推广三等奖、联合国TIPS系统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等国际国内重大奖项。

此外,依托早期各单位积累的自动化系统研究技术与经验,国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软件,且多数与高校图书馆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有:深圳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Sulcmis”(1987)、深圳图书馆研发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1988)、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研发的“西汉文兼容图书馆联机管理集成系统MILIS”(1989)、北京图书馆与日本NEC公司合作研发的“文津图书馆综合管理系统”、大连博菲特文献管理集成系统(1991)、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Pulais'’(1992)及Nlis(1998)、重庆大学图书馆的“图腾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1995)、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发中心下属的北京金盘公司和四川联合大学及华西医科大学共同研发的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1995)、北京息洋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现为北京清大新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GLIS通用图书馆集成系统(1996)、北京丹诚软件公司的“Data Trans系统”(1996)、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研制的“Melinets”(1998)、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1999)等,都已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中使用,并有若干用户。

此外,我国图书馆也积极引进国外研制的先进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一些大的图书馆又先后引进了国外较为先进的图书馆管理软件,如上海图书馆引进的Horizon系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引进的Totals系统、清华大学图书馆引进的Innopac系统、北京大学图书馆引进的Sirsi系统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引进以色列的Aleph系统等,这些系统已经在我国许多大型图书馆获得了成功的应用,推动了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跳跃式发展,同时通过对其管理理念、运行模式和服务手段的学习与借鉴,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国内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正确的研发方向,缩短了与国外系统的差距。

(4)综合发展阶段

随着业务功能的稳定和相关标准的出台,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结构渐趋稳定,但因特网的普及以及电子资源的日渐增多,驱使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朝着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从“以馆藏资源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自动化系统增加了跨库检索、资源链接、电子资源管理等功能,并逐渐吸收了图书馆2.0的诸多要素。2000年4月,文化部主持召开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第一次联席会议”标志着数字图书馆工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借此良机,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纷纷升级换代,如2005年“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研究与应用平台开发”项目(即ILASIII)通过了文化部鉴定,2005年广州图创公司推出全B/S的Interlib系统于,2007年丹诚公司推出新一代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产品DataTrans2000,2008年金盘推出GDLIS NET,2009年汇文推出最新版本LIBSYS4.0版,其新一代OPAC实践了图书馆2.0的理念,并迅速开启了新一轮图书馆系统迁移热潮。

2.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特点

(1)先进的技术起点,规范的设计思路。一般采用先进的C/S结构或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网络体系结构;选用大型关系数据库;视窗操作环境下的面向对象的第四代编程语言

(2)充分利用网上各层标准协议,实现网上开发与实用。应用软件建立在TCP/IP底层协议基础上,采有SO10160/10161协议进行网上馆际互借的传送与接送;采用ANSI/NISZ39.50协议实现网上信息检索与获取。

(3)实用性、稳定性比较高。

(4)灵活多样的参数设置,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5)采用大字符集(GBK),满足了图书馆对基本汉字量的需求,从而使中文信息编目、公共检索系统的汉字录入、检索更加方便与准确。

(6)采用了辅助录入功能,以减少数据的录入量,可以自动生成拼音子字段、出版项子字段以及种次号和著者号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