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丝绸之路城市带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丝绸之路城市带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此之外,陕西有大量与丝绸之路相关遗产,虽未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但其影响意义和重要性不容忽视。目前,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为主,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重生态旅游产品、休闲旅游产品等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青海省的西宁位于该城市带,近些年来,该地区民族工艺美术业、民族演艺业、民族动漫业、民族影视业等相关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取得迅速发展,极具代表性。

丝绸之路城市带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关中天水城市带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陕西省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汉时期张骞从这里出发,开通了丝绸之路,同时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给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痕迹。2014年成功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全线共有33处遗产点,中国段有22处,陕西占有7处,是全线遗产点最多的省区。除此之外,陕西有大量与丝绸之路相关遗产,虽未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但其影响意义和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将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历史价值。

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地处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在西部地区属于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相对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

(二)兰白西城市带

丝绸之路甘肃段位于陇山以西,阳关玉门关以东地区,以黄河为界又分为河东地区与河西地区两大文化区块。河东平凉—定西—兰州,属于典型的农耕文明,孕育了非常丰富的农耕文明的历史文化与现存民俗文化,地形上属于陇东山地和黄土高原,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区域和旅游行程的起点。河东包括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玉门及嘉峪关。

甘肃省共有A级景区215家,位于丝绸之路线上的177家,占82.3%。5A级景区嘉峪关文物景区、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与平凉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及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炳林寺石窟和玉门关遗址都位于丝绸之路线上。

丝绸之路该城市带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主要包括:(1)以丝路文化为主,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先秦文化和现代文明等为辅的人文资源;(2)独具西北特色的自然资源。甘肃段不仅有丹霞奇观,更有雄浑的黄河风光、冰川雪山、大漠戈壁,自然资源富集程度大于大多省区;(3)少数民族风情资源。尤其是以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三个甘肃特有少数民族风情为主。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整体性、系统性与独特性的特点,为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提供了资源条件。

目前,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为主,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重生态旅游产品、休闲旅游产品等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丝绸之路甘肃段旅游资源的空间整合对甘肃省向“文化甘肃、山水甘肃、民俗甘肃、现代甘肃”转型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由于得天独厚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加之中国香包刺绣之乡、道情皮影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等一系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建设,庆阳市在文化产业资源优势上也非常突出。

青海省的西宁位于该城市带,近些年来,该地区民族工艺美术业、民族演艺业、民族动漫业、民族影视业等相关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取得迅速发展,极具代表性。青海的民族文化特色是青海工艺美术产业具有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在青藏高原上,世居着汉、藏、蒙古、回、土、撒拉等各民族,创造、丰富和发展了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青海民族工艺美术产业不满足于传统,采用创意手法,大胆集各种艺术手法之长,运用刺绣、堆绣、制陶、绘画、剪贴、雕刻、编织等方法,将雪域高原人文和自然的神韵,在彩陶、绣品、唐卡、香包、雕塑地毯等不同材质的作品中表达出来,并由此远扬海内外,对宣传青海及其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新型工艺美术品就是创意设计的典型代表,吉祥小沙尼、藏族女孩、雪域神牛、玛尼石刻、护法神、中国原子城、绿色江河、藏式水晶脸谱等,利用古老的刺绣技艺展现奥运福娃及当代土族民众的爱情、生产场景等,在题材上广泛多样,既有历史的、民族的、民俗的,也有时代积极向上精神的反映。青海特色文化工艺品通过传统和现代工相结合进行创意表现,把文化的神韵传递给世人,不仅满足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对文化艺术高层次的需求和享受,而且达到了继承弘扬高原文化,宣传青海、介绍青海的目的。

近年来,以《天域天堂》《彩虹部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戏剧不断问世,标志着青海民族演艺业的蓬勃发展。剧目不仅在“诗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上充分展示了青海独特的地域文化,更在现代化、高科技多媒体舞台技术运用上展示了创意文化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展现了青藏高原神奇的自然景观,深厚浓郁的民族精髓,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气质,昭示了大美青海、夏都西宁的风骨和神韵。

青海省民族语动漫发展中心成立于2010年12月,主要工作是把优秀的国内外动画节目翻译成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动漫发展中心的成立填补了相关产业发展的空白。2012年,青海省第一部藏汉双语原创动画连续剧《寻找智慧精灵》横空出世。但目前青海影视业的发展题材较为单一,青海省影视剧创作生产的市场化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

此外,随着青海文化宣传力度的加大,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各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势良好,借此背景,会展、广告民族服饰成为青海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环青海湖自行车赛”“抢渡黄河”“国际攀岩锦标赛”等体育赛事,“青洽会”等经济洽谈会,“花儿会”“纳顿节”等民族节庆,这些文化品牌的辐射和扩散效应提升了青海特色文化的知名度,促进了青海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这些文化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宣传和推广,塑造地区形象,并转化为地方的无形资产,从而增强地区凝聚力和辐射力。“三江源”是青海一个具有独特地理标志的文化概念,也是青海文化重点创意的国际品牌。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正是依托了这种自然造化之奇和人文智慧之美的双重优势而举办的国际盛会。

青海文化主管部门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省内文化企业创新思路,研发具有地方特色创意文化产品,积极为文化企业搭建展示、宣传、推介、交流、交易平台。2015年,青海先后组织264家文化企业参加国内相关文博会和青海文化旅游重大节庆展会,共展出特色文化产品八大类10000多个品种,文化产品销售额达3244.6万元,产品订单达3399.7万元,签订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9个,签约金额达4.11亿元。许多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具有丰富的设计原创性,文化创意产业初步形成小规模集聚。

(三)酒嘉玉城市带

酒泉市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近年来以项目建设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敦煌文化创意产业园、酒泉酒文化博览园、玉酒泉文化产业园、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要的投资金额较大的文化产业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地区文化产业规模的扩大。

敦煌旅游区是丝绸之路甘肃段上最具历史意义的旅游区,敦煌市拥有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敦煌莫高窟三项世界文化遗产点和雅丹地质公园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等高级别的旅游景区(点)为资源依托,将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以高级别带动低级别,尤其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是目前敦煌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开发重点。

嘉峪关旅游区以嘉峪关文物景区为资源核心,以东湖生态旅游景区、紫轩葡萄酒庄园与嘉峪关市中华孔雀苑景区等4A级景区为支撑力量,共同将嘉峪关旅游区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甘肃段中景城一体的标志性旅游城市

(四)银川平原城市带

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凭借着当地丰厚的回族人文资源,发展和壮大回族清真产业,成为银川市经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回族创意文化产业作为新的产业发展形式,对于银川市来说,有着一定的发展优势,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回族创意文化产业对于银川市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www.xing528.com)

1.宁夏丰厚的回族人文资源时代价值的彰显

现代社会随着非物质经济时代的到来,以靠物质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如何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掘,实现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的经济增值。宁夏作为中国唯一的省区一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集中,回乡风情浓厚,回族文化资源丰富,为银川市发展回族文化产业,抑或回族文化创业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文资源。“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向民族文化的延伸、向民族地区的拓展,以期形成实现文化传承、提升价值、促进和谐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双赢的产业链条。”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展回族创意文化产业,既是利用宁夏丰厚的回族人文资源实现向经济利益的转化,同时也是在资本化运营的实践中,对回族传统人文资源的时代传承和发展。

2.文化创意需求旺盛

2000年以来,银川和吴忠市清真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当地经济的朝阳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中阿经贸论坛和回商大会的举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银川市的知名度,使封闭的银川开始走向开放,面向全国,走向国际。在大力发展回族清真产业中,传统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品牌价值提升、发展战略的制定都迫切需要工业设计、广告策划、规划咨询等创意产业的强力支撑。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艺术品、时尚消费、文艺演出等文化创意产品的大量需求。另外,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也需要有各种建筑景观类的创意设计产业的高质量服务,这些现实因素使得银川市回族文化创意产业需求较大,有学者认为穆斯林文化创意产业可能比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优化银川市产业结构

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的一个新型城市,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历史原因,银川市产业结构很不合理。作为时代发展的朝阳产业的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但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以及宁夏党委、政府对银川市城市发展的重新规划,发展以服务业等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成为银川市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内容。发展回族创意产业,包括具有民俗风情旅游以及由此带动而起的服务业等内容,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兼具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双重属性,有利于壮大银川市的第三产业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的产业结构。

早在20世纪90年代,宁夏文化人张贤亮创办的西部影视城就是宁夏银川市创意文化发展的一个成功典型。但从整体来说,与中国其他诸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发达城市相比,银川市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还未形成。如2011年以后,银川市才成立了专门促进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会。银川现在从事软件或创意产业的企业已有42个,但大都规模小,竞争力不够,是限制该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银川市回族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晚,尚处于起步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也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银川市的回族创意文化产业正处于探索阶段,在2000年以来,已有这方面的有识之士开始将回族文化作为资本自觉探索回族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中华回乡文化园便是银川市回族创意文化产业探索与发展的产物。中华回乡文化园作为一个时代创意,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将回族文化作为文化资本实现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营的探索。它的创意性就体现在依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得天独厚条件,挖掘和打造回族文化的符号价值,使回族文化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展现出其符号资本的魅力。经过创意和设计后的中华回乡文化园,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回族风情园,是一座传统伊斯兰建筑与现代建筑理念相结合的建筑群。园内建有中国回族博物馆、回族礼仪大殿、回族民俗文化园、回族商贸饮食街,是一个浓缩了中国回族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民俗风情的现代化的大型民族民俗文化景点,中华回乡文化园也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具魅力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外来游客,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深究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创意性所带来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即使旅游摆脱了单一的景观观赏,并且在观赏中领略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积淀。中华回乡文化园无可厚非地成为宁夏文化旅游的王牌。

近年来,银川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在文化艺术、文化娱乐、文化创意、文化旅游、节庆会展、工艺美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印刷包装等各领域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同时,还加快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步伐,逐步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2014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46亿元,占GDP的2.74%。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5亿元,占GDP的2.92%,比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实现了“一年一个新台阶,年年都有新变化”的发展目标。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1个、文化产业园区3个,国家“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0个,“3A”级景区9个、“2A”级景区7个,其中历史文化遗址旅游景区7个、产业相对聚集区5处、经营性演出场所12家、经营性演出团体16家、城市电影放映院线19家、文物保护单位97家、各类文化经营法人单位1811家,约占全区总量60%以上,其中歌舞娱乐经营场所192家、图书报刊零售385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113家、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262家、印刷包装企业267家、其他文化经营单位488家。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10万余人,经营总资产达百亿元以上。

宁夏软件园动漫基地、801创意产业园逐步形成集群规模。中华回乡文化园、西夏陵、贺兰山岩画、银川文化城、银川万达国际影城等优秀文化企业逐步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体系逐步形成。

2016年6月,经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评审,文化部、财政部正式确定银川成为第一批国家消费试点城市,通过“以创促建”,进一步推动银川市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2016中韩艺术家文化交流银川行”活动,百余位韩国摄影、绘画等领域知名人士来银开展了文化研讨、文化展示、文化采风活动,展示了银川文化魅力,推进了中韩两国人民的情感交融;组织大型原创回族舞剧《月上贺兰》赴韩国、阿尔及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开展访问演出14场,受到了热烈欢迎;以2016中美旅游年为契机,举办“银川对话——2016中国美国版画作品联展”,共展出中美两国150余幅优秀版画作品。

此外,银川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2016年,银川市以110处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以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与银川新闻传媒集团合作拍摄《银川文化遗产》主题片;组织开展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2016年开展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20余场(次)。

4.技术进步拉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

银川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借助现代科技改造升级,积极推动印刷、广告、演艺、会展、非遗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以银川IBi育成中心、801创意产业园为主的各文化产业园区积极发挥“互联网+”产业优势,加快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银川市新建设了宁夏电商谷新兴产业园,目前,已有淘宝中国特色宁夏馆、中国网库、蓝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1号店特产中国银川馆等16家企业入驻园区,涵盖了O2O、B2B、B2C、OVO等电子商务业态。2015年,实现销售额6.9亿元,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借助中阿博览会,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成功举办中阿艺术节、中阿国际动漫节、中国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组织大型民族舞台剧《月上贺兰》先后赴埃及等13个阿拉伯国家演出60多场,邀请阿尔及利亚等11个阿拉伯国家政府文化代表团来宁开展交流活动,大力拓展中阿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搭建中阿文化产业合作交流、推介引资平台。积极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以汤瓶八珍、剪纸、刺绣、贺兰砚、二毛皮、羊羔酒等为代表的60多项非遗技艺得到开发保护。

(五)天山北坡城市带

新疆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积极探索新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思路,为推动文化产业均衡发展,陆续出台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2012年8月,自治区党委出台《关于加快自治区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新党办发〔2012〕32号),提出要积极争取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文化旅游、传媒业、演艺业、影视业、广电网络、出版行业、动漫业、体育产业、美术摄影行业、宝玉石行业、民族手工艺品等文化产业发展。

2009年,新疆首个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乌鲁木齐市七坊街创意园区成立,旨在利用国家引导资金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吸引更多创意企业及艺术家入驻,打造新疆文化创意产业链。随后,克拉玛依市石油遗产保护创意园区、和田玉文化创意园区随后也相继落成,目前自治区正积极筹备丝绸之路创意园区建设。本土化动漫产业在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初显成效,卡尔罗媒体科技有限公司、乌鲁木齐龙喜汇动漫有限公司等一批动漫企业相继成立,其中有6家企业通过国家动漫企业认定,荣获“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以史诗《江格尔》为素材的动漫作品《少年英雄——江格尔》即将问世,力求培育出诸如纪念邮票、数字油画、日历、挂历等50多种文化衍生品。“阿凡提之父”——曲建方塑造的阿凡提新形象,成功打进创意家居领域,国内动漫由此走向国际市场,为丰富动漫产业链迈出了崭新的一步。2013年9月,以“创意·启迪未来”为主题的新疆首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开幕,通过展览演示、互动体验、创意活动、文艺演出等活动展示新疆,为新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交流互动提供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