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想之治:宋代儒学与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结合

理想之治:宋代儒学与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结合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方苞深信为宋儒表彰的大学之道是先王之治的体现。即便是当时极具影响力,更被后世誉为启蒙思想家的黄宗羲,虽然不事新朝,以遗民自终,但对康熙之治也极为称许。显然在方苞看来,只有做到以天下为己任,才是合格的万民之君。[13]戴名世认为在封建制下,对于自己的衣食之源,诸侯必然重视其治理及长远发展,而且他们与属地及其僚属之间有密切联系,这也便于治理措施的实施。

理想之治:宋代儒学与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结合

前期桐城派尊奉程朱理学,理学家所阐发的尧、舜、周公孔子之道当然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不过,由于时代不同,前期桐城派各人强调的重点也不尽相同。

戴名世在《忧庵记》中借疗治疾病描绘其治世理想说:“且以唐虞三代之帝王为之医,以皋、夔、稷、契、伊尹、周公为之调剂,以井田、学校、封建为之药饵,以仲尼、孟轲为之针砭,如是而子之疾其瘳乎?”[6]对三代之治的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方苞深信为宋儒表彰的大学之道是先王之治的体现。他说:“《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修其身。’是乃二帝、三王之学,孔氏之徒由《诗》、《书》所称,推寻而得之者也。”然而,“后世开创之君,大抵奋迹干戈扰攘之中,任威权,骋谋诈,以得其志,虽有圣贤者出,骤而语之以二帝、三王之道,亦安能一旦尽弃其所知所能,而由其所不习者哉”? [7]批评汉高祖去古未远,本来还有可能兴复先王的治教,但他却因袭秦朝的旧政,错失了良机。方苞力主《周官》大体为周公所作,认为:

盖惟公达于人事之始终,故所以教之、养之、任之、治之之道,无不尽也。惟公明于万物之分数,故所以生之、取之、聚之、散之之道,无不尽也。运天下犹一身,视四海如奥阼,非圣人而能为此乎?[8]

他以为《周官》是三王致治之迹的体现,称赞其制度既体察了人情,又能尽物理,达到了“天理之尽,王道之极”的至高境界,“舍是则无以纪纲乎民物也”,[9]后人若能效法《周官》之意来治国,必然能使国泰民安。

戴名世、方苞生活的时期,血雨腥风的激烈社会动荡已经渐渐平息,满清的统治日益巩固。特别是康熙皇帝,凭着其文治武功,逐渐树立起集治统和道统于一身的令人景仰的“圣君”形象。即便是当时极具影响力,更被后世誉为启蒙思想家的黄宗羲,虽然不事新朝,以遗民自终,但对康熙之治也极为称许。在当时情况下,他们回复传统,通过对儒家经典的阐释,积极探求先王之道的真谛,热切希望他们的理想图景能够付诸实施,呼应了和平环境里求治的时代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后辈的戴名世、方苞等,尽管事实上不可能再像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前辈那样,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观点,设计出分权众治的方案,但在他们的理想里,还是可以寻觅到遗民思想影响的印迹。

从批判社会的方法来看,方苞与黄宗羲相似,也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打着“三代”的旗号,借古鉴今,批评后世的君主。他说古代的天子“童而预教,而学之为君师者且数十年”,因此“其所以治天下国家者,能一循乎天理之自然而无所矫拂也”,相比之下后世的君主则是“任威权,骋谋诈,以得其志”;古代的圣人治理天下,“若承重负行畏途,而惧于不胜”,而后世的君主则“用天下民以恣睢,而专务自慊于上”。[10]他没有像黄宗羲那样直言“天下为主,君为客”,但强调君主不是生下来就是圣明,也要经过艰苦的学习才有可能熟习治国之道,而且在治理国家时,他们还应时刻警醒自己,是否未能胜任其职;他也没有黄宗羲那样锐利的锋芒,直斥封建专制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但他指责后世之君专务“威权、谋诈”,剥削压榨天下百姓,以满足一己之私欲。显然在方苞看来,只有做到以天下为己任,才是合格的万民之君。

对于分权众治,黄宗羲主张置相以分君权、学校议政、设立方镇实行地方分治等;顾炎武分权的基本思路是实现“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11]的分封制与郡县制相结合的设想,允许地方官实行有条件的世袭以制约中央集权,给予宗族治理本族的权力以分割地方官一定的权力;王夫之也倡导君主与宰相分权、中央与地方分权,他说:“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史之令不行于县,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谓一统。”[12]认为只有上下分权,各司其职方能各尽其责,从而真正实现上下一统。

戴名世景仰三代时期的井田、学校、封建之制,虽然他没有详细论述其主张,但这其中应该包含有学校议政、封建分权的意思。通过他心目中的古制与而今的郡县制比较中可以看出,他是支持古代“神明之胄,茅土之封”的封建制的。他说:

百里之地,万家之邑,役属其人民而为之君长,趋走之吏毕具,衣其租,食其税,泰然无所不足于心。四封之内,老者待之以安,幼者待之以养,鳏寡孤独者待之以恤,风俗待之以厚,其能举是职者,则又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俎豆于其邦而百世犹思之不能忘。此古之侯王君公之位,而所以行其道以兴太平者,其任岂轻也哉。今也一介之士,乘传捧符而来,无其道而居其位,乃且晏然肆于民上而行其恣睢之意,盖子女玉帛其尽于刀笔筐箧之间者,不知其几矣。然而宿胥巨猾之手之所上下,邑子里豪之袒之所左右,与夫过宾羁客之徒之所请谒,烦滥侈靡之费之所耗散,不啻去其十四五矣。至于大吏之居其上者睨而甘之,则又倾囷探囊以去,而莫之敢违,盖己与民两受其敝,而天下益以多故,不可胜理。[13](www.xing528.com)

戴名世认为在封建制下,对于自己的衣食之源,诸侯必然重视其治理及长远发展,而且他们与属地及其僚属之间有密切联系,这也便于治理措施的实施。在郡县制之下,地方长官的任命、任期制,使得他们既不熟悉地方,也不会过于关注地方的长远发展,他们下受制于胥吏,上不得不仰息于长官,还得应付各方往来,必然导致“自大吏以至小官,转而相食,不以为非,而民之憔悴凋敝,且不知所止”[14]的恶劣局面。戴名世这里所刻画的地方官员的贪污腐败的群相是比较深刻的,也是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反思的。他对古代封建制的描绘也可视作是他对地方分权益处的朦胧认识。

方苞称赞西周封建诸侯的效果说:“故周之衰,卒赖四方诸侯艰难守御,以延共主之虚名者垂六百年。”[15]积极肯定了封建诸侯的重大意义。戴名世自称在太学时,与刘齐、徐念祖及方苞等,“持论龂龂,务以古人相砥砺,一时太学诸生皆号此数人为‘狂士’”。[16]方苞也说当时刘齐与其友数人“为清议所从出,士之蹇拙自负而务立名义者皆宗之,虽布衣,其重若与公卿相踦”。他们的这些作为,显然是受到东林、复社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也可说这是学校议政的一种尝试。康熙严惩戴名世案,很难说是没有打击清议的意图在内。方苞说其后“太学生虽有洁己自好者,而气概不足动人,清议遂由是消委云”,[17]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只不过他是用太学生“气概不足动人”的淡淡一笔将真实原因掩盖了。

任何一种体制形成后,便具有一定的惯性,一般会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到姚鼐生活的时代,国家各方面的制度已大体定型,此时提出全面的社会治理方案是不大现实的。然而,社会是不断变化的,总有一些问题相对突出,为当时人所关注。汉学的崛起无疑是当时思想界最重大的变革。在汉学势力大张之时,姚鼐并没有融入这一主流中去,而是很快就意识到汉学之弊,成为一位与汉学抗争的程朱理学的坚定拥护者。他相信:“世有宋大儒,江海容百川。道学一旦废,乾坤其毁焉”!〔[18]〕“道德仁义忠孝名节,凡人所以为人者,则贯天地而无终敝”。[19]他的理想就是唤起人们重新关注程朱理学的治国主张,希望人们能切实按照理学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方东树继承乃师的主张,全面反驳汉学攻击理学的种种观点。他申述儒家经典所载治国之道说:

及至春秋,旧法已亡,旧俗已熄,诈谋用而仁义之路塞。孔子惧,乃修明文、武、周公之道以制义法,而作《春秋》。《春秋》,亦经也。孔子虽未尝以是教人,然其平日所雅言于人者,莫非《春秋》之义也。卫君待子为政,子曰“必也正名乎”;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季氏伐颛臾、旅泰山,则使欲止之。至于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道,布在方策。”《论语》卒篇,载《尧曰》一章,柳宗元曰:“是乃夫子所常讽道之辞云尔。”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能以礼让为国乎? 何有!”又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又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曰:“假我数年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故庄周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六经之为道不同,而其以致用则一也。”此周公、孔子之教也。[20]

他认为“六经”、《论语》记载了周公、孔子倡导的治理社会的大道。秦灭六国,兼并天下,弃而不用。汉儒对于经籍虽然有辛勤保存之功,然而发幽辨微,使圣人之道大明于天下,则功在宋儒。

嘉庆以后,清朝衰落的迹象日益明显,有识之士开始觉悟,纷纷要求社会变革。姚莹历任地方官,对民情及所谓的夷情都有所了解,早就感到在清朝表面的太平之下已隐藏有非常之患。他认为在当时积弊丛生的情况下,要是真正做到了“与民同其好恶”,就能诸病皆除而政通人和。他解释如何做到与民同好恶说:

民恶盗贼而我严缉捕,民恶匪徒而我诛强横,民恶狱讼而我听断以勤,民恶枉累而我株连不事,其同民之恶也如此。民好贸易而我市廛不惊,民好乐业而我闾阎不扰,民好矜尚而我待之以礼,民好货财而我守之以廉,其同民之好也如此。宽以容奸,而有犯必惩;惠以养士,而非公不见。调和营伍,平心以臻浃洽;亲接贫贱,广问以达下情。防患于未萌,慎思以明决,文武同心,官民一体,则血脉自尔流通,百骸无所壅滞,尚何病之不治哉![21]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百病齐发。面临已经开始的前所未有的变局,姚莹主张以“与民同好恶”为准来施政,可谓是去繁就简,切中肯綮,应能取得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