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经济体系的内涵及特点

现代经济体系的内涵及特点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微观层面:要素现代化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现代经济体系的内涵及特点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分别提出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相比较,内涵更为丰富、更加科学,具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丰富内涵和新时代特征[4]

1.微观层面:要素现代化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

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微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要素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第一,质量变革强调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高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提高效率效益是发展的永恒主题。质量变革关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即:意味着提供更多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不断提高的质量标准也能让消费安全更有保障,衣食住行用都更放心;意味着单位GDP的能耗降低,污染减少、天更蓝、水更清、大气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意味着更加均衡、更加协调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和城乡的发展差距不断减少或消除,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公平。

第二,效率变革强调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的情况下,必须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增加投入产出比,使经济增长往潜在产出水平靠近,必须打破能源交通金融等重点领域的行政性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扭转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减少社会福利损失,必须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激发要素资源的生产潜力,带动产出效率的提高。

第三,动力变革要求创新驱动和发挥人力资本质量优势。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投资和外贸对于经济的拉动相对乏力,过去依靠成本优势和政策刺激的粗放式发展已不合时宜,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变革,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技术、管理和创新驱动的过渡。动力变革要求以质量效益作为目标导向,以创新性主体作为支撑;动力变革要求打造人力资本的质量优势,全面提高各领域、各层面的教育质量,切实增强劳动者综合素质;动力变革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充分释放红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动力变革要求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升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托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动能。

第四,要素现代化的落脚点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微观层面的基本任务和目标。以往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和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要素投入所塑造的比较优势将不复存在,基于投资和外贸需求的拉动效果也难以为继,全面刺激政策边际效应明显递减,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体量差距依旧悬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也要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不断推动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2.中观层面:产业体系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目标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产业体系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www.xing528.com)

第一,现代化产业体系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具有知识密集、附加值高的特点,代表着未来产业升级和消费结构转变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将实体经济作为主体,科技创新作为动力,现代金融作为支撑,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作为基础,充分提高劳动、资本、技术三要素协同投入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把实体经济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目前,中国实体经济正面临着“三重挤压”,即:中高端产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向低成本发展中国家分流,国内的产业资本社会资本向虚拟经济倒流。实体经济出现资金、技术和人才要素配置失衡和转型困难的经营困境。这就需要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把握好全球制造业处于整体结构失衡、重塑竞争优势这一关键时间点,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第三,把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动力。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技术创新也成果颇丰,但整体创新能力仍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诉求不相匹配。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技激励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不明显等等。这就需要依靠不断促进创新,加快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导和支持的生产体制和发展模式。

第四,把现代金融作为产业体系的支撑。中国庞大的金融体系看似运行良好,实则存在着诸如资金供给受限和资源配置扭曲等问题,巨额资金长期在金融体系内进行自我循环,实体经济发展资本严重不足。而一国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实体经济的兴盛。必须准确定位现代金融的服务方位,使之成为产业体系中重要的协同部门,这就要求金融回归本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不断加快金融领域的综合改革,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脱“虚”向“实”,为实体经济提供合理高效的金融服务;要切实降低企业杠杆,化解金融风险,使现代金融成为实体经济优质发展的助推器。

第五,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基础。中国人力资源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转型的生产创新要求不符,“高精尖”的科技人员和技能人才存在大量供给缺口。因而,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以产业转型的趋势为导向培育专业性和实用型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壮大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多层次要求。

3.宏观层面:经济体制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5],这段话高度概括出了经济体制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宏观层面的建设目标。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不断创新,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等有效、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宏观、微观经济体制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建设现代化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匹配的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对于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大胆进行革新,彻底摆脱过去赶超型旧体制的发展方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空间,充分激发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搭建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