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将实体经济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根基

将实体经济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根基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苏以制造业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但长久以来,江苏实体经济大而不强。党的十九大以后,江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体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努力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江苏贡献”。

将实体经济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根基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徐州视察时强调,中国这么大,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江苏以制造业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但长久以来,江苏实体经济大而不强。党的十九大以后,江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体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努力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江苏贡献”。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江苏紧扣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抓住机遇、突出创新、做好加减乘除法,牵牢产业结构调整这个“牛鼻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发展导向,在存量上注重调整结构,在增量上注重锻造核心动力,搭建创新平台,优化空间布局,厚植生态优势,夯实基础设施,强化体制保障,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2016年4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会议,对全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去产能,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好市场出清的作用;去库存,要针对房地产市场区域性的特点,分城施策推进;去杠杆,要针对政府和企业杠杆的不同特点,分类审慎操作;“降”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动真格、下真功、见实效;“补”是为了拉长供给体系中的短板,要“补”在薄弱处、关键处、紧要处。2018年,江苏全年压减钢铁产能80万吨、水泥产能210万吨、平板玻璃产能660万重量箱;关闭高耗能高污染及“散乱污”规模以上企业3600多家;关停低端落后化工企业1200家以上。

同时,江苏坚持高端引领,主攻高端技术,发展高端产品,突破高端环节,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海洋工程等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目前,超百亿元工业企业(集团)中新兴产业企业超过一半,并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和隐形冠军,生活性服务业占比下降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显著上升。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苏产业质态有了新提升,转型升级向纵深推进,经济向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更具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主要举措包括:

1.调存量优化产业结构

针对传统产业布局广、体量大的特点,江苏把存量调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针对部分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客观情况,以存量压减带动结构增优,坚定不移利用市场机制依法依规去产能。引导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精准施策去库存,因城施策、分类调控,将去库存与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常住人口市民化结合,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结合,与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合,有效释放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的城镇住房需求。全省商品房去化周期缩短,南京、苏州等重点城市房地产价格趋于稳定。稳妥有序去杠杆,以市场化、法制化方式帮助企业降杠杆,扩大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着力降低非金融企业负债率。

2.建设“一中心一基地

江苏聚焦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增加中高端供给,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产业发展优势。一方面,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把各种力量聚集起来,推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加快技术成果二次开发与转移转化。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度应用,提高“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推进“企企通”工程,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制造业”专项行动,建设制造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培育一批互联网化专业服务机构,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另一方面,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和互联网化提升计划,组织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计划。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城市试点,创建示范智能车间。通过装备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营销服务网络化,推动生产方式向精细、柔性、智能转变,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变。目前,省内主要行业车间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比重及智能装备联网率均接近90%,有力降低了单位能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此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努力形成新兴产业集群优势。积极开展前沿领域国际合作,集中攻克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可控能力。

3.创新产业发展平台

江苏拥有数量众多、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开发区,产业门类齐全、链条完整、配套完善。目前,江苏正着力打造特色创新集群,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智能制造普及率,使开发区成为高质量供给体系的主力军。推动9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总数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名第一;建立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建立了线上线下融合、永不落幕的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构建技术成果、专利信息、技术需求等庞大的数据库。常态化举办江苏发展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等重大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有力推动了江苏资金、人才、技术的汇集。此外,江苏进一步扩大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更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集聚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为转型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4.重构区域产业布局

为了打破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的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提出构建“1+3”新型区域产业发展格局,以新的发展布局带动发展优势的重塑,促进各地立足不同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转变发展思路,探索发展新路,引导各地走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特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之路。“1”是以沿江八市为主体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增量以新经济为主,制造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服务业以新商业模式为主,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智能制造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3”包括三块: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沿海经济、临港经济;江淮生态经济区聚焦重点产业,着力发展绿色产业和新经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度挖掘旅游业,注重发展养老产业;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淮海经济区的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

5.培育生态富民产业

江苏通过强化生态和富民两个关键点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方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提升生态环保水平,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加强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和环境隐患治理,而且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和环境执法监管水平,着力补齐生态短板。另一方面,培育生态富民产业。用“特、网、绿”三把“金钥匙”积极撬动生态资源。“特”即特色农业,不仅追求特色,还要创出特色品牌,引入产业资本;“网”即“互联网+”,采取系列措施让“互联网下乡”与“农民上网”碰撞产生火花;“绿”即绿色产业,生态旅游是重点方向,例如徐州贾汪区对煤炭塌陷区进行改造,做足山水文章,发展旅游经济、创新型经济,极大地带动了本地居民致富。

(二)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不仅是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形势变化、抢占全球制造业竞争话语权和制高点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保证。(3) 江苏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为重要抓手,增强关键技术控制力、产业集群带动力、产业链条整合力、信息化引领力和行业标准主导力,为建设制造强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

1.推动企业创新突破,增强关键技术控制力

支持企业实施卡脖子技术(装备)攻关,一方面,鼓励引导江苏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工业强基、重大短板装备等重大工程和技术攻关计划,承担关键技术攻关任务,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基础材料、装备、工艺和零部件;另一方面,结合江苏产业发展实际,聚焦关键性、前沿性产业领域,提出对重点产业发展有推动作用、需重点突破的卡脖子技术(装备)清单,支持创新能力强、创新创业意愿高的龙头企业承担技术(装备)任务,取得突破。鼓励建设新型研发载体,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企业研发机构;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创新主体,构建新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注重培育多种类型的创新成果转化专业机构,提高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转换效率。加快自主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在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中,优先采购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对应用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省内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建立新材料、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等首批次应用保险保费补偿机制。推动军民融合创新,鼓励引导各类军工企业及研究院所遵循市场化规律,建设高水平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实现军民融合创新发展。

2.构建产业生态网络,增强产业集群带动力

打造高水平产业集聚区,依托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产业示范基地等各类产业集聚载体,以“一特三提升”(打造特色创新集群、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着力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普及率)为抓手,提高主导产业集聚度,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制造+服务”融合发展,推广服务型制造模式,引导制造企业从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推动制造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培育集群发展促进组织,依托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等社会化主体,培育新型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形成组织共治的集群发展模式。支持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委托集群发展促进机构重点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行业交流、市场拓展、构建专利池等服务,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和环境。

3.促进强链补链固链,增强产业链条整合力

做强产业链龙头企业,以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聚焦规模优势明显、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尤其是终端产品和整机企业,实施百企引航培育计划,支持企业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智能化改造、创新平台建设、高端并购等,持续提升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产业链带动力。加强上下游协作配套,引导各地聚焦优势主导产业,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聚焦专业基础好、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千企升级培育计划,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隐形冠军。推动产业链并购重组,重点支持省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展高端并购重组,以拥有促可控,通过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促进再创新能力提升,不断提高产业的自主可控力和整体竞争力。(www.xing528.com)

4.打造智造江苏品牌,增强信息化引领力

推动大规模技术改造,实施骨干企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提升现有装备的可接入水平和装备间数据的交互能力,加快生产设备、装备的互联互通。推行智能制造模式,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分类创建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示范智能工厂。面向重点行业,培育一批专业性强、行业特色明显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专项行动、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业务系统云化改造和向云端迁移,培育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鼓励集群龙头企业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若干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互联网+小微企业”行动,支持中小微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

5.着力建设先进制造标准体系,增强行业标准主导力

实施标准领航工程,实施新产业、新动能标准领航工程,围绕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细分行业领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制定领先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领航标准。探索建立新兴产业地方标准制修订直通车制度,增强江苏标准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发展的适应性。实施标准提档升级工程,以传统产业为重点,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以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为标杆,建立对标达标提标机制,以标准提档升级助推传统制造企业转型。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推动江苏省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助推江苏制造品质提升,聚焦装备制造、消费品等重点产业领域,找准质量差距,鼓励、引领企业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做强自主知名品牌,推动江苏制造向优质制造升级。

(三)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

江苏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把促进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产业、要素等方面的有序转移和流动,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成为全省经济的新增长点。

1.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发达地区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在新的区域发展态势下,实施扬子江城市群战略,涵盖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沿江八市,面积5.1万平方千米,人口近5000万,经济规模达到6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元,是中国经济发展基础最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具备了建设城市群的良好基础和条件。这里集聚了江苏全省最为丰富的经济、科教、人文等要素资源,以占江苏全省近一半的国土面积,创造了江苏全省约80%的经济总量,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更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要阵地。

扬子江城市群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基于产业影响力、集群化特征、发展基础与潜力,遴选出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纺织服装集成电路、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显示等重要产业集群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通过构建“1+3”新型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强化区域间要素流动,优化地区生产力发展。

苏南地区牢牢把握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契机,围绕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切实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推进重大创新政策落到实处,在自创区全面落实中关村“6+4”政策及全省《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科技创新40条”),苏南整体创新环境持续优化。根据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苏南创新指数”,2017年苏南创新环境指数为131.21,比上年提升16.91。人才、资金、载体是创新发展的基础资源和重要保障,苏南地区高度重视创新资源的内部整合及外部引进,创新资源综合体系初具规模,高端人才、重大项目、高水平平台等创新资源呈现加速集聚态势。2017年苏南新资助引进高层次人才2485人次,累计达22399人次,占全省的70%。启动纳米技术、物联网、机器人等17个特色战略新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组织实施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建设、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等20项省市共建重大创新项目,总投资超170亿元。

大力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功能和发展水平,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和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除上海而外的唯一的特大城市,比较优势非常突出。为了南京深入实施跨江发展战略,借助国家级江北新区的平台优势,优先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创新人才、创新政策的集聚,使江北新区成为扬子江城市群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产业转型的示范地。同时,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江南地区转型升级,优化功能定位。借助科教资源禀赋优势,建设国际软件名城,打造国家级的创新中心。建设面向国际的品质主城,着力发展金融、文化、商务、信息等高端产业,优化提升核心功能,严控老城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与管理水平。

2.推进生态保护与产业转型,促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由于面临的环境、发展阶段和条件的变化,江苏的欠发达地区不能再做传统老路的跟随者,而要做发展新路的探索者。一方面,通过布局调整和功能重构,改变作为产业梯度转移的被动接受者、发展上的跟随者的现状,跳出原有的区域局限和路径依赖;另一方面,利用自身优势,把守护良好生态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强化生态治理,夯实产业生态根基。在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的基础上,苏北各市结合自身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举措,持续优化本地生态环境连云港在全国率先开展“三线一单”管理试点,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有效控制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全面落实“河长制”,试点“湾长制”,对污水处理厂开展提标改造。盐城妥善有效地解决了饮用水源保护区、通榆河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化工园区等的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单位GDP能耗降幅全省第二,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完成省定目标。宿迁推进“清风廊道”建设,完成国家、省下达的空气质量提升任务,启动农村河道清流及连通工程,开展生态修复。淮安推进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整治,有序推进大运河沿线化工企业搬迁,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75%以上,全面完成古淮河排污治理项目,强化洪泽湖、白马湖水质和湿地保护国考和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徐州统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编制完善相关规划,推广潘安湖修复治理模式。

坚持“生态+特色”,打造标识性的特色优势。各市坚持以生态为底色,以发展为根本,以产业选择为关键,突出发展最能体现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的特色产业和绿色高端产业。盐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严守生态保护、耕地保护、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依托良好生态基底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连云港发挥临港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临港经济绿色发展实践区。徐州聚焦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把生态优势转化为集聚资源要素、增强城市能级的核心竞争力。宿迁开展生态经济示范镇和大运河、古黄河“两河”生态产业富民示范廊道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

变绿色产业为富民产业,拓展百姓致富渠道。各市大力推动旅游富民、特色农业富民等,并在创业带动上下更大功夫,研究建立绿色创业的政策体系,让更多的人回到家乡创业致富,为超越传统工业化模式、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邳州利用银杏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加工及苗木销售,带动就业超10万人,市场年交易额达30亿元;宿迁市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店”提升行动,推进生态农业与电商结合,带动群众创业致富,目前宿迁平均每11人就有1人从事互联网创业及相关产业,2019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突破1500亿元;盱眙县龙虾产业从业人员近20万人,农民收入1/5来自龙虾产业,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达180.71亿元,位居全国淡水产品之首。

3.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江苏发展新空间

江苏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集约开发、生态优先”的原则,从推动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洋经济创新转型不断深化,海洋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沿海经济带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7.1%。

海洋经济管理服务卓有成效。编制了《江苏省“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在空间布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提升“一带”、培育“两轴”、做强“三核”的新思路。印发了《江苏省“十三五”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编制了《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创新海洋经济监测评估,尝试开展涉海企业直报节点布设,编制《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开展江苏省海工装备产业景气指数评价技术研究。制定《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江苏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

海洋经济发展动力持续有力。一方面,海洋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加强海洋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组建江苏智慧海洋产业联盟,强化“海洋装备”和“海洋生物”两大联盟支撑作用,支持两个联盟开展海洋装备、滩涂贝类、耐盐植物等产业关键技术的攻关集成和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海洋经济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服务海洋经济发展。例如,2017年,省农发行向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投放0.52亿元,国开行向海洋风电、海洋船舶和海洋交通运输领域共投放55.29亿元等。

海洋经济产业体系日益完善。船舶工业及海工装备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经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效淘汰了大部分落后产能,并在世界经济疲软的国际逆境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目前,江苏在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及海工修理、配套等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船舶工业三大指标近十年连续居全国之首,是名副其实的造船大省和世界重要的造船及海工制造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南京、镇江、泰州和南通四大船舶配套基地,产品品种繁多,门类齐全,几乎覆盖了整个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海工技术研发走在全国前列,是我国产业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智能化信息平台加速推进渔业现代化,大力推进渔业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在渔业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如建设鱼病远程会诊平台、水产品追溯系统以及运用物联网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水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10%。渔业经济总产值近3000亿元,整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加强“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一方面,远洋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以连云港为例,已经建成投用30万吨级航道一期、30万吨级矿石码头,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70个,形成集装箱、粮食、原油、煤炭、铁矿石运输体系。另一方面,沿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连徐、连盐、青连、连淮扬镇四条高铁2020年前陆续建成通车,“两纵三横”内河干线航道网初步形成,海铁、海河、海空等多式联运体系基本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