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群经起始及演变历史简介

群经起始及演变历史简介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古无“经”名[一]。《礼记》以“经解”名篇,实为“经”名所自始[二]。[二]龚向农《群经通论》卷一《群经名义·一总释经名》:《周易》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7]汉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一]。“五经”之名始于此,而其后则或离或合,各有不同。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

群经起始及演变历史简介

上古无“经”名[一]。《礼记》以“经解”名篇,实为“经”名所自始[二]。其云:“孔子曰:‘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三][3]案:即以《诗》、《书》、《易》[4]、《礼》、《春秋》为经,尚无“五经”、“六经”诸名目。“六经”之名始见于《庄子·天运》篇:“孔子谓老聃曰:‘吾治《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以为(文)[久]。’”[四]又云:“孔子见聃不许,于是翻十二经以说老聃。”[五]

【笺注】

[一]清姜宸英《湛园集》卷四策问第一问(癸酉乡试):古无“经”名也。“六经”之说见于《庄子》,自后戴圣记《礼》,遂有《经解》之篇。汉当秦灭经之后,诸儒掇拾于煨烬之余,各相传说,使圣人之道不泯于后世,而有宋诸大儒因得以寻流而溯源,厥功伟矣。郑氏夹漈至谓“汉穷经而经亡”,不亦过欤?

[二]龚向农《群经通论》卷一《群经名义·一总释经名》:《周易》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郑玄注曰:“谓论撰《诗》、《书》、《礼》、《乐》施政事。”(陆德明《周易释文》)此经名所由昉。……自儒学统一,学者乃尊严经名,而不敢僭。[5]

[三]《礼记》第二十六篇《经解》。原文为: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四]《庄子》外篇第十四即《天运》。原文为: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

[五]《庄子》外篇第十三即《天道》。原文为: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翻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而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至汉,则《乐经》亡,而“五经”仅存。徐氏[6]《初学记》云:“古者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六经。至秦焚书,《乐经》亡。今以《易》、《书》、《诗》、《礼》、《春秋》为五经。”[7]

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一]。“五经”之名始于此,而其后则或离或合,各有不同。

【笺注】

[一]《汉书》卷十九:“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宣帝黄龙元年,稍增员十二人。”《汉纪》卷十:“五年春正月己巳朔,日有食之,行半两钱,罢三铢钱。初置五经博士。博士本秦官,掌通古今,员至数十人,汉置五经而已。”《通典》卷二十七:“国子博士,班固云:按六国时往往有博士,掌通古今(又曰:博士,秦官,汉因之)。汉博士多至数十人,冠两梁。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宣帝、成帝之代,五经家法稍增置博士一人。”

考古类编》[一]云:有称“七经”[二]者,“五经”之外,兼《周礼》、《仪礼》也;有称“九经”[三]者,“七经”之外,兼《孝经》、《论语》也;有称“十经”[四]者,《易》、《诗》、《书》、“三礼”、《春秋左传》、《公羊》、《穀梁》、《论语》、《孝经》是也[8];有称“十二经”[五]者,“六经”“六纬”[六]是也;有称“十三经”者,《易》、《书》、《诗》、“三礼”、《春秋左传》、《公羊》、《穀梁》、《孝经》、《论语》、《孟子》、《尔雅》是也。

【笺注】

[一]《考古类编》十二卷,清柴绍炳撰。绍炳字虎臣,仁和人。陈子龙为登楼社,与陆圻、丁澎、毛先舒、孙治、张丹、吴百朋、沈谦、虞黄昊等齐名,世号“西泠十子”。事迹见《清史稿·文苑传》及杭世骏《道古堂全集》文集卷三十八《移志局理学名儒柴先生状》。是书分三十三门,凡有关于典章制度者,皆摘其指要,贯串成篇。盖为举业后场设也。(《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存目三)今按:柴绍炳(1616—1670),字虎臣,号省轩、翼望山人。浙江仁和人。著有《省轩文钞》十卷、《省轩诗钞》二十卷、《白石轩杂稿》八卷、《柴氏古韵通》八卷、《省过纪年录》二卷、《通考辑略》等。

[二]七经: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东汉《一字石经》作《易》、《诗》、《书》、《仪礼》、《春秋》、《公羊》、《论语》;《后汉书·张纯传》唐李贤注作《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宋刘敞《七经小传》作《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论语》;康熙《御纂七经》作《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礼记》。

[三]九经:九部儒家经典。名目相传不一。《汉书·艺文志》指《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及小学。陆德明《经典释文录》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初学记》卷二一所引九经与《经典释文》略异,有《左传》、《公羊》、《穀梁》,无《春秋》、《孝经》、《论语》。

[四]十经:十部儒家经典。《宋书·百官志上》:“国子祭酒一人,国子博士二人,国子助教十人。《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官》、《仪礼》、《春秋左氏传》、《公羊》、《穀梁》各为一经,《论语》、《孝经》为一经,合十经。助教分掌。”或指五经五纬,即《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及《诗纬》、《书纬》、《礼纬》、《易纬》、《春秋纬》五纬。(www.xing528.com)

[五]十二经:唐文宗时在国子学立石,刻《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十二经。

[六]六纬:六种纬书。即《易纬》、《尚书纬》、《诗纬》、《礼纬》、《春秋纬》、《乐纬》。《汉书·李寻传》:“太微四门,广开大道,五经六纬,尊术显士。”颜师古注:“孟康曰:‘六纬,五经与《乐纬》也。’张晏曰:‘六纬,五经就《孝经》纬也。’六纬者,五经之纬及《乐纬》也。孟说是也。”

《困学纪闻》云:“以《礼》、《乐》、《诗》、《书》、《易》、《春秋》为六艺,始见于太史公《滑稽列传》(原注: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或云七经(原注:后汉赵典[一]学孔子七经,蜀秦宓[二]谓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或以‘六经’、‘六纬’为‘十二经’[三](原注:《庄子》天道纪数略十二经,一说《易》上下经、《十翼》,一说《春秋》十二公经),或以‘五经’、‘五纬’为‘十经’(原注:《南史·周续[之][四]传》),或云‘九经’(原注:《释文序录》:《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唐·谷那律[五]传》“九经库”,始有“九经”之名)。”[9]

【笺注】

[一]赵典,字仲经,蜀郡成都人也。博学经书,弟子自远方至。《谢承书》曰:“典学孔子《七经》、《河图》、《洛书》,内外艺术,靡不贯综,受业者百有余人。”(《后汉书》卷二七)

[二]秦宓,字子敕,广汉绵竹人也。原话为:“蜀本无学士,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于是蜀学比于齐、鲁。故《地理志》曰:‘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汉家得士,盛于其世;仲舒之徒,不达封禅,相如制其礼。夫能制礼造乐,移风易俗,非礼所秩有益于世者乎!”(《三国志》卷三八《蜀书》八)

[三]“十二经”,《经典释文》云:“说者云:《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又加六纬,合为十二经也。一说云:《易》上、下经并《十翼》为十二。又一云:《春秋》十二公经也。”

[四]周续之,字道祖,雁门广武人也。其先过江,居豫章建昌县。续之八岁丧母,哀戚过于成人,奉兄如事父。豫章太守范宁于郡立学,招集生徒,远方至者甚众。续之年十二,诣宁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五纬”,号曰“十经”,名冠同门,称为颜子。(《南史》卷七五)

[五]谷那律,魏州昌乐人也。贞观中,累补国子博士。黄门侍郎褚遂良称为“九经库”。《旧唐书》卷一八九、《新唐书》卷一九八均有传。

读书记》[一]云:“自汉以来,儒者相传,但言‘五经’,而唐时立之学(宫)[官],则云‘九经’者,‘三礼’、‘三传’分而习之,故为‘九经’也,其刻石国子学云‘九经’,并《孝经》、《论语》、《尔雅》在内。本朝增以《孟子》,十三之名以立。”

【笺注】

[一]此处《读书记》为《日知录》之讹误。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十三经注疏”条云:“自汉以来,儒者相传,但言‘五经’,而唐时立之学官,则云‘九经’者,‘三礼’、‘三传’分而习之,故为九也。其刻石国子学,则云‘九经’,并《孝经》、《论语》、《尔雅》。宋时程、朱诸大儒出,始取《礼记》中之《大学》、《中庸》,及进《孟子》以配《论语》,谓之‘四书’。本朝因之,而‘十三经’之名始立。”按:王鸣盛《蛾术编》卷二、盛百二《柚堂笔谈》卷一皆称引顾氏此说。

其前后次第,《释文序录》云:“如《礼记·经解》之说,以《诗》为首;《七略》、《艺文志》所记,用《易》居前;阮孝绪《七录》亦同此次;而王俭《七志》,《孝经》为初。原其后前,义各有(指)[旨]。”而陆氏《释文》所次,则《周易》为先,次《尚书》,次《毛诗》,次“三礼”:《周礼》、《礼记》、《仪礼》,次《春秋》、《左氏》、《公羊》、《穀梁》,次《孝经》,次《论语》,次《尔雅》,共“十二经”。

本朝所定,则始《周易》,次《尚书》,次《毛诗》,次“三礼”,次《春秋》,次《孝经》,次《论语》,次《孟子》,次《尔雅》。至所行《四子书》[一],则宋程、朱诸儒取《礼记》、《大学》、《中庸》二篇而配合之者也。所行“五经”,则用《易》、《书》、《诗》、《礼记》、《春秋》。所行“七经”,则“五经”之外,加《周礼》、《仪礼》而已。

【笺注】

[一]《四子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经典。此四书是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清邵懿辰《仪宋堂后记》:“明太祖既一海内,与其佐刘基,以《四子书》章义试士。行之五百年不改,以至于今。”亦省作“四子”。《朱子语类》卷一○五:“‘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