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辩论课程: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

中学辩论课程: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我们尝试将辩论这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有益活动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将从以下5个方面论述辩论与中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这本身就是对演讲者在思维与表达方面提出的高度要求。据了解,去世的这名男子名叫周荣,珠海人,家境较差,全家靠他开货运车维持生活。

中学辩论课程: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

部编语文教材与近几年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发展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核心素养,特别是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部分明确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无论是群文阅读,还是高考作文,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审辩式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考查。2017年全国卷Ⅰ群文阅读中的“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2018年全国卷Ⅰ关于潘建伟量子通信新闻中的“《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2020年山东、海南新高考模拟试题中的“科幻小说是否具有传统的文学性”等题目,都是通过群文阅读对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与表达能力进行考查。在高考写作中,2018年全国高考卷Ⅱ中的“幸存者误差”,2019年全国高考卷Ⅰ中对“劳动”的不同看法,2020年山东、海南新高考模拟作文“如何看待手机进校园问题”,2020年上海春季高考作文“事实与看法”等,也都是对学生审辩式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考查。

但是,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与表达能力,在高中语文界却一直没有较好的方法。为此,我们尝试将辩论这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有益活动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第一,辩论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与高中语文审辩式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培养目标有许多一致的地方;第二,辩论中的许多元素可以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第三,辩论的评价策略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实施。

为此,我们将从以下5个方面论述辩论与中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

许多语文教师会在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活动,但是因为传统的演讲活动缺乏对抗情境,所以演讲者容易失去认真准备的动力,无法保证演讲效果。同时,听众因为在活动中没有什么责任,所以可能不会认真听。如此恶性循环之下,这种课前演讲活动最后往往不了了之。

为此,我们可以将辩论与演讲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辩论式演讲活动。这种辩论式演讲活动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1.教师提前一周准备好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演讲话题,并提前将话题下发给相应的两位同学进行准备,让其中一位持正方观点,让另一位持反方观点。

2.进行演讲时,两位同学同时上台,就同一则材料发表不同观点的演讲。

3.在两位同学演讲之前,其余同学要对双方观点进行举手表决;演讲之后,进行第二次举手表决。两次表决的数量差就是演讲者通过演讲取得的效果。比如:演讲前A同学所持观点有24人认同,演讲结束后,认同A同学观点的变成了32人,表明A同学的演讲改变了8位同学的观点。

4.教师要让改变观点的同学用简明的语言说明改变的理由。

5.教师可以对失败一方的演讲进行鼓励,并提出建议。

与传统的课前演讲相比,这种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1.学生的重视度大大提高。普通的课前演讲没有胜负之分,学生不重视,而辩论式演讲增设了对抗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解决了演讲动力不足的问题。

2.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普通的课前演讲只有演讲者在讲,大多数同学则被动地听。在辩论式演讲活动中,每一位同学都是评委。大家必须认真聆听,并独立作出判断。对于演讲者来说,他们还需要聆听同学们改变立场的原因,从而实现良好的互动。

3.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要想在辩论式演讲中取得胜利,演讲者就要站在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找到有利于自己这一方的关键点。这本身就是对演讲者在思维与表达方面提出的高度要求。

下面,我们以一次具体的演讲为例,看看辩论式演讲在提升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方面起到的作用。

演讲材料:2017年8月23日12时许,在台风“天鸽”来临之际,一辆货车在狂风中不停地晃动,一名男子试图撑住车辆。但是,没多久货车倾倒,男子被压在车底,不幸身亡。

据了解,去世的这名男子名叫周荣,珠海人,家境较差,全家靠他开货运车维持生活。事发那天,他正好从珠海送货到中山。据说,这趟活大约能让他拿到150元钱。记者了解到,他在台风中努力撑住的是辆新车,刚买两个月。

正方:认可周荣的这种行为。反方:不认可周荣的这种行为。

观点略述:

正方:周荣家里有4口人,营生唯一的依靠就是那辆货车。他那天也不想出车。但是,在台风天气里他接到一单生意。因为平时跑一次车只能赚80元钱,这次却可以赚150元,所以他接了这单生意。台风来临,车子将翻之时,他也一定知道风险。但是,在他心中,只要有一丝希望,他就要努力,因为在他付出的背后,保住这辆车子就等于保住了家人生活的费用、孩子上学的费用,这是一家人生活的尊严。在这个男人心中,全家人生活的尊严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生命。

反方:周荣生活在珠海,多次经历台风,明明知道其威力,却依然这样做,体现了他在安全面前心存侥幸。这是一种短视行为。所以,我对此并不认可。

结果:正方胜,由26票变成34票。

分析:正方没有将目光停留于周荣行为的表面,而是进一步深挖周荣这种不合常理行为之下深藏的隐情。这种通过矛盾揭示背后深层原因的演讲方法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故而赢得大家的好评。

课前的辩论式演讲表面看提升的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它同样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与书面表达能力。这是因为一名学生要想在对抗的情境中取得胜利,就必须认真地准备演讲,而认真准备演讲的最好方式就是进行正反面思考、抓住对方的要点,并且要写出演讲稿进行熟记。在这个过程中,演讲者的逻辑思维与写作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聆听演讲的同学可以根据双方的发言及教师的点评写出自己对同一问题的看法,还可以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辩证思考,综合采纳。这样也会提升写作的审辩式思维与表达能力。

教师对演讲稿格式进行适当的指导,并通过班级微信号定期推出优秀的演讲稿,可以为学生写好稿件提供有效的借鉴。

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的写作观念。学生会感受到写作不再是为了写作而写,而是一件真实、有用的工作,通过写作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正是因此,他们会特别有成就感

下面,我们来看一篇完整的演讲稿。

演讲材料一: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察看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培养仁德,就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演讲材料二:汉奸汪精卫“仪表堂堂,气质不凡,一点一滴的行为中都透露出良好的教养”。徐志摩曾感叹汪精卫真是个美男子。但是,汪精卫却在大是大非上损坏了一世的名声。

正方:仁德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的习性开始。

反方:仁德的培养要从认识大是大非开始。

反方同学的演讲稿:

没有大是大非观,何来仁德?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讨论仁德的培养从什么开始,并不是说只培养大是大非观而不培养小的习性了。也就是说,二者都要培养。只是,我们从何开始?我认为在这个前提下应从认识大是大非开始。

第一,从点滴习性开始并不能培养仁德。人们培养习性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迎合社会与世俗的要求,是被动的守规矩。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给我们设定了许多条条框框。我们并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只是认为这样做能得到大人们的认可和赞许。但是,等到我们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后,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条条框框是有问题的。于是,我们开始不遵守一些条条框框。所以,不是发自内心认可的点滴习性是很容易被社会改变的。

第二,点滴习性范围过广。人生有限,而人事纷繁,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习性都做到尽善尽美以至最后形成仁德。况且,有好习性并不等于有仁德。汪精卫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却是一个大汉奸。他的习性很好、很完美,但他并不是一个有仁德的人。

第三,一个人只有具备坚定的大是大非观,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仁德。什么是大是大非?它是绝对的真理权威,不会随着世俗的变化而变化。一个人只有经历过大是大非的考验与磨炼,才能追溯过去,将往事看得更加明白通透;才能展望未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它锤炼人们的心智,使其更加坚强而不易被撼动;它培养人们的仁德,使人们“辨乎荣辱之境,定乎内外之分”。

当今中国政治清明,一个普通人好像没有那么多大是大非可以经历。但是,我们仍应倡导大是大非观念的培养。这是因为越是不经历,这种是非观的培养才越重要。香港大学的女学生能在众多“港独”人士的包围之中不畏不惧、伸张正义,是一种坚持正确是非观的体现。如果她只想守住当地少数人的规矩,她可能就不会站出来为祖国说话。

所以,培养大是大非观,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平凡的生命在不平凡的时刻“横眉冷对千夫指”,让默默无闻的生命发出振聋发聩的鸣响。

谢谢大家!

这个同学最终取得演讲的胜利,因为他的文章充满思辨性:讨论仁德的培养从什么开始,并不是说只培养大是大非观而不培养小的习性了。也就是说,二者都要培养。在此前提条件下,他认为应从认识大是大非开始。这样的写作充满了思辨的力量。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最常见的互动就是师问生答,其目的是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但是,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者学生的回答过于随意,这种互动就会很容易失去应有的意义。

辩论中的质询与反驳要求提问和应答都要讲证据、有逻辑。为此,我们可以把质询与反驳引入课堂,通过增加问题的深度来提升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背影》时,教师让学生分析朱自清先生前两次流泪的原因,学生说是因为被父亲感动,心疼父亲。于是,教师补充了这样一段材料:(www.xing528.com)

1917年冬天,朱自清的祖母在徐州病逝,任榷运局(烟酒公卖局)局长的父亲则丢了工作。父亲之所以丢掉公职,是因为父亲在老家已经娶了妻妾,后来到徐州上任的时候又娶了姨太太。可是,以前娶的一个潘姓姨太太不愿意,赶到单位吵闹得不可开交。当地的新闻对此进行了报道。因为影响太坏,父亲就被革职了,不得不找钱遣散各位姨太太。家里这时并没有钱,所以父亲只能变卖奶奶留下的一些首饰筹钱,把这些人遣散。奶奶知道之后气病交加而逝。

师:根据材料我们会发现,作者回家奔丧的时候,心里对父亲实际上是有怨恨的。在这种怨恨之下,作者为什么还流泪了呢?

我们发现,教师的提问是基于实证材料的询问,而且实证材料所呈现的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理解发生了冲突,所以学生必须在矛盾中深入思考。

生:流泪是因为他伤心。他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有点触动。他爱这个家。原本这个家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而且祖母也没有了,让他产生了“物是人非”的感觉

师:你说的是伤心,而不是感动与心疼。

生:是的,我之前的理解不准确。

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发现了问题,并且进行了深入思考,改变了原先的部分认识。到此,教师的追问仍然不要停。

师:你说作者伤心是因为“物是人非”,而造成“物是人非”这种结果的就是父亲。这更证明了作者对父亲有怨恨。那么,作者为什么还会在多年后回忆起来时流泪?他这时还是因为怨恨吗?

生:不是,是心疼。这个时候他已经成大人了,父亲也老了,而且他知道了生活的不易。

师:你说朱自清知道了生活的不易,那么朱自清此时的情形是什么样子的?文字里面有提到吗?

生:有,“家境却一日不如一日”。

面对教师的追问,我们发现学生回答时已经学会了运用逻辑,并且进行了原因解说,但是缺失证据意识。为此,教师继续追问,引导着学生在课文中发现证据。

师:这几年朱自清东奔西走,但是家里一直没有变好。这时,他就能理解父亲当年的无奈了。原先的时候,因为不理解,所以只有怨恨,怨恨父亲把家弄得如此狼藉。但是,现在到了自己身上,看到自己努力地去做却仍没有让家变好的时候,作者才真正体会到让一个家庭变好真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情了。所以,作者在这个时候再来回忆当年自己对父亲的一些做法就会流下眼泪。那么,作者这时流泪是因为什么?大家能准确地表达吗?

生:这时候的流泪既有深深地理解父亲之后的心疼,也有一丝的愧疚。

教师借着学生发现的证据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准确表达,使学生的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

我们发现,在以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问,还是学生的答,都讲究证据与逻辑,都带有辩论的意味。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学生的回答也是有成果的,这样的课堂生成才是最真实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些有争议的重点、难点问题,即使教师多次讲解,学生也可能仍然存有疑惑。这时教师就可以将辩论赛这种活动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将疑惑说出来,并且展开辩论。这样一方面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解决疑惑,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因为辩论赛相对费时,所以最好只在解决有争议的重难点问题时采用这种形式。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减少辩论赛的环节,或者将各环节的时间减少。

比如:《屈原列传》的主题思想是讴歌、赞美屈原坚守原则的高洁,但是《套中人》的主题思想却是批判别里科夫为人顽固。对此,学生可能会产生疑惑:什么情况下坚持原则是正确的,什么情况下坚持原则会成为顽固?这是对文章主题的疑惑,是学习的重点,也是立德树人的好节点。为此,我们就可以运用辩论的方法对此进行讨论。

辩题:做人应该有套子(固定的原则)/做人不应有套子(固定的原则)

我们可以基于辩论赛的要求灵活设置环节与时间:

立论环节:正一立论(1.5分钟),反一立论(1.5分钟),共计3分钟。

自由辩论环节:正二、正三与反二、反三进行自由辩论,每方各有3分钟时间,共计6分钟。一方落座后,另一方才可发言,各方时间用尽时不能再发言。

总结陈词环节:正四先总结陈词(2分钟),反四总结陈词(2分钟),共计4分钟。

从以上安排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辩论赛大约用时13分钟。我们虽然删减了辩论环节与每个环节的时间,但依然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通过辩论学生会发现,每个人都应有做人的原则,屈原有,别里科夫也有,比如屈原做人的原则是爱国,别里科夫做人的原则是套子。二人的不同在于:别里科夫把自己的做人原则强加在别人身上,并且严重限制了别人的行为自由;而屈原的行为原则指向自己的国家,不会对别人产生限制。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做人原则,但是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原则强加给别人。

我们发现,通过辩论加深学生的认识比生硬地讲《套中人》的主题是反对沙皇的统治要自然得多,也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学习疑问,并且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使经典具有了现实的意义。

将辩论与课外阅读结合,以设置辩题的形式进行读书交流,可以拓展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我们既可以在阅读完整本书后设置辩题,也可以在阅读完每一章或每一节后设置辩题。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要对课外阅读材料有整体的把握与认知。这是因为对书本知识进行质疑的前提应是对书本知识的认识与尊重。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与全面的把握就针对书中的观点进行辩论,只会让辩论陷入语言游戏的怪圈。

我们以阅读费孝通先生的著作《乡土中国》中的一篇文章《无讼》为例。首先,我们要列出这篇文章的整体框架:

无讼的背景: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以个人为中心,以需求为标准,没有固定的团体,道德是最重要的标准,“礼”是社会秩序的维护体系。

什么是无讼:乡土社会以道德为中心,解决争议要采用道德方式,不能采用“讼”的方式。

为什么无讼:在乡土社会中,“礼”是传统。在安定的乡土社会中,“礼”可以使社会正常运行;“讼”则破坏了传统的规矩,是教化不够的表现。

怎样调节:由一名乡绅指出争执双方的错误,双方挨骂之后回家反省;调节的本质是教育,让人们遵守社会道德,不以处罚为目的。

在把握全文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设置辩题进行读书交流:

费孝通先生在《无讼》中提出:在长期的乡土社会中,行为者将熟悉的外在规则化成内在的“礼”,通过内部良心来维持礼俗。现代社会是团体格局,人们需要用团体的规则来保持团体的稳定,法律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你认为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治理,是修身克己的礼治更有效,还是具有外在约束力的法治更有效?

正方:内在的礼治更有效。反方:外在的法治更有效。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由小组长做好记录,最后形成己方的观点。下面是一位学生的读书报告。

当今中国,礼治先行

《乡土中国》认为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夏礼、殷礼算起,“礼”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历史已将“礼”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这样,“礼”就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在潜移默化中自觉遵守的规则,保障了各个层面的稳定。因此,“礼”不仅能起到法治的作用,还可以提升人们的品德修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有人说传统乡土社会的熟人机制已经被打破,人们大都离开了自己的圈子,“礼”已经失去其存在的基础。正是因此,社会中才会出现许多的问题。但是,一味地强调法律,用法律来惩罚不守规则的人,只能起到表面的治理效果,人们的观念、思想还是没有改变。相反,如果采用礼治的方式,不仅可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还可以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

下面举几个例子:

1.大家是否都有过没有完成作业的情况呢?难道国家会为了抓好青少年的教育就出台一部法律来强制规定大家必须完成作业吗?这样做的话,成本太高了吧!

2.国家现在已经出台了禁止闯红灯的法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然会遇见闯红灯这类事件。例如:遇见一位老人闯红灯,值班的交警难道要叫住老人罚款或者将老人拘留吗?如果罚款的话,老人也许会说:“我不就是闯了一下红灯吗?”如果进行拘留,老人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怎么办?是不是要通知他的家人前来陪伴?于是,一件小事给一串人带来了麻烦。这时,法治在现实面前是很苍白的。

3.一些人违法犯罪后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可能会进入监狱。但是,这些人进入监狱以后呢?我们还是需要用“礼”来感化他们、教育他们。

综上可知,礼治是可以脱离法治单独运行的,但是法治却需要礼治的辅助。所以,我认为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治理礼治更有效。

我们发现,这位同学的读书报告既有对书中观点与论据的把握,又有对当今现实的分析,更有自己的深入思考,表达也非常有条理、有逻辑。这些都可以让我们看到辩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