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成果】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培养良好的语感,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听说读写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读准字音,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石,熟练地掌握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是学习语文的前提,也是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基础。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成果】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理论内涵既为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供了方法路径。虽然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价值的理论抽象,渗透在日常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单篇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单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是我们面临的共同难题。

模块一:古诗

关键问题】

如何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语感?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如何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可见,培养良好的语感,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语感“是指人们对于语言内容或者语义现象进行感知、领悟和把握的实际能力。语是理性认知,感是感性认知,语感既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又是母语学习的基本途径。就个体而言,只有在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力之后,才可看得清、听得懂、写得出,又能听得真、懂得深、写得好”。[34]

汉语作为学生的母语,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学生学习语文具备天然的语言优势。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母语优势并未给语文学习带来便利,语文反而成为很多学生最头疼的科目。听说读写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小学阶段是语言文字积累的关键阶段,然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我国中小学生语言文字积累薄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对听说读写方面的语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汉字的读音不准确。

在教学中发现,读准字音成了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比如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对于常见的多音字,如“薄”“血”“涨”“载”等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形近字如“戊”“戍”“戌”等的读音,学习中存在困难。读准字音,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石,熟练地掌握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是学习语文的前提,也是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基础。

第二,汉字书写不规范、不准确。

学校是规范祖国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教育基地,虽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强调按照笔画顺序进行规范书写,但仍然会受到一些形近字、同音字、同义字或者其他书写复杂字的干扰和影响,学生在书写时出现提笔忘字、增减笔画、写错字形或者不按照笔画顺序书写,导致书写不美观,没有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等一系列问题。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当下存在的问题,从2013年开始我国中央电视台开始举办中国汉字书写大会,这档节目旨在倡导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做起的价值观,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活动。

第三,汉字的字义理解不准确。

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很难区分“燥”和“噪”,“详”和“祥”,“困境”和“困难”,“渡过”和“度过”之间的区别,在不同的语境中经常混淆使用,更为重要的是,不能理解词汇的深层含义。在日常学习中,学生能够理解词汇的表层含义,但对于更深层次的心理分析、情感挖掘普遍存在一定困难。比如在古代诗歌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依据诗歌语言精练且生动形象的特征,通过语言文字勾勒出诗歌描绘的主要画面,但是对于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着的丰富情感却难以把握。

造成学生在字音、字形和字义上出现的学习问题,其主要原因有:第一,由汉字本身的语言特点造成的。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音、形和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且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汉字系统中存在大量多音字、同音字、同义词和近义词,在语言使用中容易造成混淆,给学习带来了一定难度。第二,词汇的意义具有复杂性,从意义的范围可以分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指词汇本身所具有的含义,而深层含义则与语言具体使用的语言环境有关,不仅包含词汇的表面意义,还体现人物内心复杂心理活动或者情感表达。中学阶段的学生囿于生活阅历少,对于词语表达的深层含义理解起来有一定隔膜。第三,与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有关。中学阶段,汉字的读写教学都融合在日常学习中,课堂上不再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读写教学,学生需要自主学习,然而这一阶段的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正在养成阶段,教学时间的减少以及学生自主性学习尚未形成,带来的明显问题就是语言基础知识薄弱。由此可见,如何发挥汉语作为学生母语的优势,提升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对于提升学生语言运用与建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决策略】

在朗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感。

培养语感是一个多层次的语文综合训练过程,朗读是最基本的训练方法之一。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准确且有感情地朗读文本,一方面,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把眼、耳、脑、口都调动起来,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基本的感受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朗读,实现与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以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木兰诗》教学实录[35]

著名语文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 余映潮

(开课: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听,下面我们就进入课文学习。大家把屏幕上的材料读一读。

(屏显,全班齐读。)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木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巾帼英雄之一。

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师:上面这段话在哪里呀?

生(找答案后齐声):在课文前面的“导读”中。

师:对,拿起笔,把里面的四字短语圈下来。

(师引导学生发现并解说导读中四字短语的奥秘,内容:代父从军;故事的特点:传奇色彩;主人公:巾帼英雄。木兰诗的风格:家喻户晓,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师:大家看这些语言写得多精致多美好!

师:我们这节课,是诗歌选段品析课。我们还是先从朗读开始。我刚才听到大家的朗读,有一个字没有读准确,“旧时裳”,“裳”就是指古时候穿的衣服下裙叫“裳,读cháng”。你们到了初二,还要学到《三峡》,“猿鸣三声泪沾裳”,就是读这个音。好,一起来,把这些重要的字词的音节,读准确。“机杼”,读——

(屏显)

机杼(zhù)  可汗(kè)(hán)  鞍鞯(ān)(jiān) 辔(pèi)头

燕(yān)山  胡骑(jì)      朔(shuò)气     金柝(tuò)

策勋(xūn)  赏赐(cì)      旧时裳(cháng)   溅溅(jiān)

啾啾(jiū)    霍霍(huò)

(生读)

师:我们开始朗读这首诗吧。朗读,要进入情境。看第一段,明显地表达出是一种焦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师示范)这样,我们就读出它的味道来,再比如,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表现的是一种气魄,一种战争的氛围。然后,亲情:“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师示范)好,各自体会,不齐读。开始吧——

(生读体会)

师:好的,再来读。这一次的朗读,是要明确每一段的大意,就是每一段究竟写什么呢?

我发现这篇课文的一个秘诀,可以用每一节诗里面的句子来概括段意,但是我只告诉你们一半的秘诀,另一半的秘诀,你们马上可以从我的点拨里感受到。

这样来做:每读一段就停下来,老师插一句话,然后你们继续读。好,“唧唧复唧唧”,读。

生:“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师:这一段的段意是:“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生做笔记)

师:好了,第二段开始了,“问女”,读。

生:“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师: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生做笔记)

师:“东市买骏马”,读。

生:“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师: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来概括。征战远行啊!好,下面就该你们说了,你们读一段,然后马上告诉我,一起说这段的段意是什么。

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斗士十年归。”

师:“说出来!”

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多聪明啊,怎么就知道是这两句呢!

生:“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师:哪一句?

生:“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师:更加聪明了,“爷娘闻女来”,读。

生:“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师:这一段,可以用这样两句诗来概括。

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师:“雄兔脚扑朔”,读——

生:“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师:说起来——

生:“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师:大家聪明在哪儿呢?就聪明在发现规律了,老师说了三句,你们找了四句,从规律里面能够提炼出,哦,这首诗几乎每一段的最后两句诗,都是可以用来概括段意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全国的《木兰诗》教学中,只有你们这个班发现了这个秘诀,(学生笑)没有任何人发现,是真的,不信,你们去查,所以,谢谢大家!

师:好,继续,开始我们的选段品析:第一个片段:“万里赴戎机”,读起来!

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看(大屏幕显示)!这六句诗的层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起说,几个层次?

生:三个。

师:这一节的内容与结构是很简单的,但是我们要把它读得深刻一点,读出它的文学性味道,读出这一节诗语言表达的精练之美,然后你们要品析这一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你们还要品析哪些字用得特别的美呀,特别的精致呀……先思考一会儿,再说话吧。(生思考,做批注。)

师:真好!用笔来记录自己的思考。下面,我们可以说话了。

【案例分析】

这篇《木兰诗》的教学实录为通过朗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提升学生的语感,进而为实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提供了很好的案例,许多教学环节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课堂上设置了专门学习重点字词语音的环节。读准字音是学习文本的前提,尤其是文言文中部分字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语音、语义、语用都有所不同,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方式加以引导,案例中的教师借用学生把“著我旧时裳”的“裳”cháng误读成shāng的契机,引导学生注意古今异义字“裳”在古代和今天语义的变化以及语音的差异,学生不仅掌握了“著我旧时裳”中“裳”的正确读音,而且也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仅积累了字词的语音,还了解了文字背后蕴藏的传统文化。同时教师借此契机,进一步强调了文中其他易错字词的字音,学生通过朗读,加强了对文中基础知识的积累。

第二,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增进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教师首先进行了示范朗读,学生分别采用自由朗读、齐读的方式,完成了全文的学习。在整个朗读环节中,教师的朗读设置是有层次、有目的、循序渐进的,每一次朗读都有相应的目的。教师首先进行了示范朗读,给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思路,并且对朗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第一次朗读要求进入语言的情境中去,第二次朗读要求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第三次朗读要求学生将能够代表段落大意的句子进行重复朗读。教师在每一环节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教师的示范朗读,使学生对教师的朗读要求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给学生留下了充足思考和体会的时间;学生齐读增加了重复朗读的环节,引导学生关注每一段能够概括本段大意的句子,重复朗读出来,既能增加学生朗读时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思考力,重复朗读环节给学生留下了反复咀嚼的过程。朗读方式的不断变化,避免学生对文本产生倦怠感,文言文囿于语音、词汇、语法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以及与现代社会的距离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朗读环节的精心设计,既保证了学生的朗读效率,也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提升语感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第三,引导学生以读促悟,通过朗读时的语气把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理解文字背后蕴藏的丰富情感。教师在朗读环节给学生提供了朗读支架,比如在朗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一段时,提示学生要读出木兰内心的焦虑感;在朗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时,要把木兰在战争奋勇杀敌的英雄气魄,以及战场军情紧急,快马加鞭奔赴战场,视死如归的心情读出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要把父母内心的激动、姐姐弟弟内心的喜悦之情读出来。此外,还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把它读得深刻一点,读出它的文学性味道,读出这一节诗语言表达的精练之美”。有了这样的朗读支架,学生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朗读,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文字背后蕴藏的情感力量,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更加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当然,朗读只是提升语感的一种路径,也是最常见、最基础的方法。事实上,在语文教育实践中,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语感的培养,例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要“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观摩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是好的对的,哪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36]这启示学生要发挥学习自主性,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又如,洪镇涛老师提出了语感教学法,认为培养学生语感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具体做法是:“其一,在课堂教学生学语言,要尽量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语言的深层含义、特殊情味,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揣摩,去推敲。在写作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写他们熟悉的生活。其二,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组织和指导学生接触生活(主要指社会生活),体验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并运用语言服务于丰富多彩的生活。”[37]可见,除了朗读外,在阅读、写作教学中,都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要引导学生时时处处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激发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将生活经验与文本知识结合起来,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不断提升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模块二:小说

【关键问题】

如何通过语言材料间的有机联系,形成个人语言风格?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概念内涵强调了个体言语经验的重要性,既是语言文字积累的成果,也是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沟通的前提。个体言语经验积累最终会成为个人语言风格。什么是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各种特点和综合表现,它包括民族风格、时代风格、个人风格、语体风格和表现风格”。[38]个人语言风格是个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呈现出稳定的语言特征的现象,其形成过程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如个人的性格特点、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社会环境等,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语言风格,即通俗、简洁、凝练、追求口语化的语言表达艺术。可见个人语言风格的形成是在长期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对于中学生而言,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文章体裁的语言表达风格,比如,小说多采用描写性的语言,语言生动细腻,而不同的小说家语言风格又各有特点,或朴实无华,或幽默风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体裁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最终让学生形成个人的语言表达风格。

形成个人语言风格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个人语言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摸索,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即具备丰富的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是形成个人语言风格的前提。由此可见,语言风格积累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不断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过程。第二,个人语言风格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比如,在学习《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歌中,分析“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时,“乱花”是杂花,各种各样的花,并不仅仅是字面意思,乱七八糟的花;“欲”是“将要”的意思,通过这一个字,能看到此时的花还没有全部盛开,很多是处于含苞待放的状态,提升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探究文字的积极性。第三,个人语言风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会形成鲜明的个人表达特征。对于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追求个性,崇尚与众不同,正好借此契机,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探究欲,增强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根据具体的语言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语言词汇,从而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风格,并且从语言学习的细微处入手,努力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形成特定的语言表达习惯。

如何才能在个人言语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构起自己的言语体系,包括属于个人的言语心理词典、句典和表达风格?这需要教师跳出传统的学科视野,突出关键性,“关注学科间的联系整合”“注重学科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养成的有机联系”,敢于并且善于创造新的课程资源,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要想让学生能够自觉运用语言,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语言体验,就必须“要让学生具有能把积累的语料通过实践内化为自身的语言素质,必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融入生活。通过观察感悟生活,学生心有感触,若对积累的语料存在共鸣,自然就会模仿甚至创新运用语料,进而形成个性化的语用方式”。[39]

【解决策略】

从写作手法入手,挖掘语言文字之间的差异,形成个人的语言风格。

文本是由字、词、句和段落构成,要想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生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作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支点,以小见大,锤炼字眼,比较不同字词、句式使用的差别,从而形成个人的语言使用风格,以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社戏》教学设计

胡俊国

教学目标:

1.了解《社戏》对称、对比的写作手法。

2.体会《社戏》包含的深层意蕴,并能欣赏和借鉴其传达意蕴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社戏》形式上对称、对比的写作手法是教学重点,其深层意蕴的理解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先阅读《社戏》,解决基本字词问题。回忆以前学过的鲁迅小说篇目。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翻阅一下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想童年:学生畅所欲言,谈童年最喜欢去的地方、最喜欢做的事情。

师: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社戏》,看看鲁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画卷。

(二)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有关社戏的图片,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社戏。

2.学生浏览课文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讨论:戏好看吗?文章为什么以“社戏”为题目?

教师点拨:戏并不好看,并没有铁头老生像白天那样翻筋斗,只有一个小旦咿咿呀呀地唱;“我”最喜欢看的“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并没有出来;“我”最怕的老旦终于出来了,“我”尤其怕他坐下了唱,但老旦踱来踱去之后还是坐下了。小孩子看戏看的是热闹,但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最后只好扫兴而归。但令人高兴的却是看戏来去途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由此可看出《社戏》并不是真写社戏,作为文章题目的社戏仅仅是一个引子,“戏”不在戏中,而在戏外。

(三)研讨探究,体会文章对称

1.情感喜忧起伏对比。

找出情感起伏的相关语句,仔细揣摩,如看戏之前:“我”很想到赵庄看戏,但找不到船,“我”很沮丧,突然双喜说八叔的航船回来了,于是“我”高兴,但外祖母又担心都是孩子们,不可靠,似乎又去不成了,可双喜打包票,于是看戏能够成行。看戏:“我”最愿意看的等了多时都不见,渐已疲倦,然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于是大家又振作起精神看;老旦终于出台了,而且是坐着唱,于是又感到没劲,“打起哈欠”,以致“回转船头”。归途:罗汉豆是有趣的,却又担心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会挨骂,而第二天并没有听到八公公盐柴事情的纠葛,却又有六一公公的质问,幸有双喜“请客”的说辞以及“我”的回答,“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

仔细品味、诵读、揣摩“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一节。

教师点拨:这一节写船、写人,船也好、人也好,都反映了“我”快乐的心情。

2.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对比。

(1)找出描写小伙伴特点的句子,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看这些描写写出了平桥村小伙伴们的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小伙伴们热情好客(如小伙伴们白天已经看过戏了,但仍然陪我一起去,双喜更是积极踊跃),以儿童的眼光来看“我”(如放牛时我不敢靠近黄牛水牛,“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小伙伴们天真、单纯(如偷豆,阿发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由此可见,平桥村的小伙伴们大都自然、率性、明朗。

(2)成人世界以六一公公为代表。引导性的问题:六一公公为什么喜欢“我”?

教师点拨:找出关于描写六一公公的语句,不难看出六一公公喜欢“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是从大市镇来的,二是“我”读过书。而这两点正是“我”想疏离的,且在小伙伴们那里,这也的确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害怕牛时,他们仍然嘲笑我。

结论:《社戏》通过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儿童世界的向往。

(3)分角色朗读“月下归航”部分,体会表现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语言。圈出动词,揣摩语言的准确。

3.京城看戏和乡村看戏对比。

(1)提供未删节版《社戏》,学生阅读,讨论全本《社戏》的结构和我们学过的鲁迅的哪篇文章比较相似。

教师点拨:在乡村看戏之前还在京城看过两回戏,两次看戏都如受罪一般,所以没有看完就出来了,而且两次看戏都使“我”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这两次看戏和乡村看戏形成对比,以京城看戏的“苦”来衬托出乡村看戏的“乐”。从结构上来看,全文采取的是对称对比的结构,之前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采取了这种结构。

(2)讨论京城看戏和乡村看戏分别是什么心情。

学生找出能反映京城看戏和乡村看戏心情的语句,讨论“我”在京城看戏和在乡村看戏分别是什么心情。

教师点拨:两次京城看戏——焦躁、烦乱、不安。乡村看戏虽然戏并不好看,但整个看戏的过程轻松、舒展、自由。反映了作者逃避城市,向往乡村的生活态度。

(3)配乐舒缓朗读并仔细揣摩:“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教师点拨:这种诗情画意的景色描写在鲁迅的作品里很少见。揣摩时注意作者是怎样表现“我”快乐而又迫切的心情的。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一段,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着笔,反映了“我”心情很轻松、愉快。尤其用得好的是“水气”一词,它写出了江南水乡独特的美: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月色朦胧在水气中,一切都离不开水,一切都弥漫在水气中。

4.讨论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教师点拨:通过此句的分析,可以对全文的解读做一个总结。“好戏”“好豆”不能只从表面上来理解,全文通过京城看戏和乡村看戏的对比,表现了城市的紧张、不安、压抑、恐惧;乡村的清新、自然、友善、快乐。所以“好戏”“好豆”具有某种象征意义:轻松而舒展,自由,沉静而柔和,和谐而充满情趣。这正是鲁迅曾经有过,并且心之向往的。这也是鲁迅心灵世界的一个方面,却往往为人们所忽略。这一面与小说前半部所展示的紧张而压抑,焦躁而粗糙,被扭曲、受伤的充满了痛苦的灵魂,同属于鲁迅。

(四)拓展延伸

1.学习《社戏》之后,学生应阅读《呐喊》全集,体会每篇小说在形式上的不同之处,通过这一阅读,学生可以认识鲁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同时,阅读鲁迅描写儿童的作品,体会鲁迅对儿童和成人的不同态度。(www.xing528.com)

2.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在小说形式上有所突破的当代作家的作品,如王安忆、史铁生、韩少功的一些作品,进一步体会文学作品中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案例分析】

《社戏》是鲁迅的作品,被收录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成为中学生必读的一篇经典作品。这篇《社戏》的教学设计为我们展示了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如何通过分析字、词、句和段落,挖掘语言文字之间的差异,形成个人的语言风格,实现语言文字的建构和运用,许多教学环节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巧借标题设问,挖掘标题与文本之间的差异,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

这篇文章以“社戏”为标题,全文围绕看社戏前后发生的故事展开。教师抓住了标题与文本内容以及文章主旨之间的“裂缝”,引导学生从标题“社戏”二字思考问题:“戏好看吗?文章为什么以‘社戏’为题目?”让学生能够迅速地沉浸在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思考中,学生发现戏并不好看,如“并没有铁头老生像白天那样翻筋斗,只有一个小旦咿咿呀呀地唱”,“我”最喜欢看的“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并没有出来;我最怕的老旦终于出来了,我尤其怕他坐下了唱,但老旦踱来踱去之后还是坐下了”。小孩子看戏看的是热闹,但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最后只好扫兴而归。但令人高兴的却是看戏来去途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学生经过对文本的阅读、思考和分析发现,虽然文章以“社戏”为题,但文中“社戏”只是一个引子,作者的写作意图需要进一步探索。可见,教师通过标题“社戏”二字,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找到了标题与文本之间的差别,进而体会鲁迅写作的标题的风格。

第二,通过揣摩语句,理解人物内心情感,感受语言文字使用的妙处。

在文本研读的环节,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入文本,感受作者笔下看社戏之乐。抓住关键字词和关键句,体悟作者透过文本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设置了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比如,通过重点朗读“月下归航”部分,圈出动词,注意作者是怎样表现“我”快乐而又迫切的心情的,揣摩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抓住能够表现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语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一段的分析,分别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几方面感受到了回家路上景物之美,体会到了作者以及小伙伴们轻松、愉快的心情,尤其是重点分析“水气”一词带来的朦胧之美,水气中夹杂着清香的味道,月色在水气中氤氲而升,仿佛世界的一切都弥漫在水气中,通过关键字词的分析,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带来的优美意境,感受江南水乡独特的美,以及体悟作者内心的平静和美好。

第三,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不同文章之间形式风格的异同点。

教师在研读文本和延伸拓展环节,都针对文章风格进行了专门训练,在研读文本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未删节版的《社戏》,供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讨论全本《社戏》的结构和学过的鲁迅的哪篇文章比较相似。经过对社戏内容的分析,学生发现:在乡村看戏之前还在京城看过两回戏,两次看戏都如受罪一般,所以没有看完就出来了,而且两次看戏都使“我”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这两次看戏和乡村看戏形成对比,以京城看戏的“苦”来衬托出乡村看戏的“乐”。从结构上来看,全文采取的是对称对比的结构,之前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采取了这种结构。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社戏》与鲁迅笔下其他作品之间的差异点,学生在了解《社戏》风格的基础上,同时也关注到了鲁迅其他作品的风格。在延伸拓展环节,教师设置了两个学习任务,一是在学习《社戏》之后,学生应阅读《呐喊》全集,体会每篇小说在形式上的不同之处。二是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在小说形式上有所突破的当代作家的作品,如王安忆、史铁生、韩少功的一些作品,进一步比较不同作者笔下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此处的学习任务设计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窗,不仅对鲁迅本人的作品语言风格有所了解,而且将视野放大到现当代其他作家,教学环节设计循序渐进,从鲁迅的一篇文章,延伸到鲁迅的其他作品,再拓展到同时代其他作家的作品,不仅有效地将新旧知识勾连起来,还超越了课本知识,为理解不同的作品风格提供了足够的学习资料。

模块三:散文

【关键问题】

如何将语言置于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语言运用主要包括语言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来看,听和读属于信息理解过程,说和写是语言表达过程,理解和表达属于语言交际的不同阶段,但是都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运用语言实现交际的过程中,必须要同时关注语言使用的具体语境,将语言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并且能分析和评价语言使用的具体过程,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当然语言本身具有其固定的意义,语境对于语言表达起到补充或者限制的作用。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语境,能省则省,实现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要关注语境赋予语言的言外之意或临时意义,能真正获取有价值的语言表达信息,实现有效的语言交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课程的特质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做了明确的说明:“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无法脱离真实具体的语境,对任意一篇课文的解读也不能脱离当下的社会现实,文本中的故事和人物,与在校园中生活的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距离感,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需要将文本与现实语境建立勾连,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开始讲述,构建真实的语言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走进文本中,感受、理解、体会故事中人物和情感的表达。语言实践活动的设计要基于学生语言运用的生活背景,设计具有趣味性和生活化的语言运用实践活动。以兴趣引导,以任务驱动学生自觉地运用语言,从而激活学生语用参与的好奇心与内驱力。所以要求教师在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时要注意两方面:一是创设生活化的真实情境;二是活动能够吸引学生亲自参与。因为语言的自觉运用就是要在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意义建构中形成个性化的语言体验。

【解决策略】

创设语言理解的具体情境,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分析和评价。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囿于学生生活的时代与文本中故事发生的时间、空间之间的距离,再加上中学生对社会生活体验甚少,学生与文本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距离和隔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创设语言理解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文字背后更为广阔的生活和情感就显得尤为必要。学生根据创设的语境,理解作者通过文本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人生的哲理,进一步提升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进而提升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能力,以下结合课例《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刘宏业

教材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写。作者所眷念的关东原野,已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整整十年。对于作者来说,那片土地是他内心失去的美好家园。这篇几近散文诗的文章,成于一个特定的时代,烙印着时代深刻的过往,悲泣着无比沉重的国殇。文章一气呵成,字里行间充溢着众多鲜明的意象,激扬着饱满、热烈、深沉的爱国之情。文章精彩之处在于,其中热烈的语言、美好的想象与回忆,表达出作者内心不可遏制的、如浪潮一样澎湃的激情。

学情分析:

国运多难,家园沦陷,痛彻心扉的思念和耻辱,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学生们来说,显得遥远而陌生。如果再加上历史知识的匮乏,有些孩子可能连“九一八”事变都不知晓。可是,学生们那份潜藏在心底的爱国情怀,是深沉而炽烈的。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来一次情感饱满的诵读,读出作者的深情,通过文章再现历史,引起学生共鸣,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东北土地的美丽,领会作者情感。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运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等语言技巧的表达效果。

3.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章语言。

2.朗读过程的评价和指导。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与东北国土沦陷及作者端木蕻良有关的资料。

2.制作带有重点问题、重点语句和课文插图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深情导入,营造气氛

(课前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大屏幕上展示东北原野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以东北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

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以说,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富饶的关东平原遭到日寇的铁蹄践踏,无数东北同胞背井离乡,四处流亡;“九一八”事变十年之后,他们仍然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故乡。为此,东北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这就是《土地的誓言》。

(设计意图:以经典的爱国诗句导入,再辅以写作背景的介绍,目的是在上课伊始,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走进文本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炽痛(chì) 嗥鸣(háo) 谰语(lán) 怪诞(dàn) 亘古(gèn)

默契(qì)  污秽(huì) 斑斓(lán)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炽痛:热烈而深切。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斑斓:灿烂多彩。

亘古:远古。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读准字音,读懂词义,为进一步感知文本内容做好准备。)

(三)听读课文,述说感受

1.听老师朗读课文,请注意老师朗读的语气、语速和重音,然后用一句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学生预设回答:很震撼,有热血沸腾的感觉。语言很有气势,不可阻挡,似乎是作者一口气写完的……

(设计意图:老师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初步感受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间难以遏制的激情,渲染气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朗读课文,感知情感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作者描写故乡景物的句子,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建议同学们用“这是一方________的土地,表现在________”的句式,把握作者笔下故乡的特征。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文章中勾画出两处描写作者故乡土地的文字。

2.请男生读第1段中的“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女生读第2段中的“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思考刚才的问题,然后交流。

学生预设回答: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表现在“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作者描绘出多姿多彩的故乡,令人喜爱。

3.通过这些词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预设回答: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表现在“黑色的土地”“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可见作者的故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教师小结:故乡的土地五彩斑斓,跳跃的鲜艳的色彩昭显她的活力。

4.哪一个字特别能体现这种富饶?

一个“厌”字,形象地表现了粮食的富足,鸟儿不仅是吃饱了,而且已经吃得厌烦了。

教师点拨:

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表现在“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可见作者故乡广阔无垠,一望千里。

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表现在“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故乡充满了神秘色彩。

这是一方和谐的土地,表现在山雕、鹿群、马儿在奔跑,而“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社会。

这是一方幸福的土地,表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他们快乐地劳动,快乐地收获。“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特别是“欢喜”“香气”“辘辘”等词都能体现出人在劳动时那种愉快的心情,连蛛、牛、麻雀都是那样的悠闲自在。

这是一方有着作者美好回忆的土地,表现在“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曾在这片土地上嬉戏,劳动,收获……

教师小结:读着这两段文字,我们眼前自然会浮现出作者那美丽、丰饶、神秘而幸福的故乡。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印着作者成长的足迹,有着关于欢乐、幸福生活的美好回忆。

5.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有一颗诚挚的心灵,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才能为这颗诚挚的心道出心底的千言万语呢?请同学们选择课文语段,有感情地朗读并交流自己的体会。

学生朗读自己所选语段,同桌交流理解与体会。

6.“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将“无时无刻不”改为“每时每刻都”效果如何?

“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加点的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预设回答:“无时无刻不”用了双重否定,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强烈。“必.须.”“不可阻止”“不能选择”等词语表达的语气坚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以及要回故乡的决心。

学生继续朗读并交流感受。

教师小结:咱们大家用自豪的语气读出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用激昂的语气读出作者作为一个东北人的骄傲;面对作者不可遏制的想念,朗读要一气呵成;面对无比深沉的悲伤,语调又要深沉舒缓。

7.大家在动情的朗读中感受着作者对家乡的情感。这种情感深沉热烈,充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这种情感的特点如果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是哪个词?

学生回答:泛滥。

提出问题:“泛滥”是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含有贬义的色彩,用在这里是否恰当呢?

学生回答:……

明确答案这里是贬词褒用,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情如同江河湖水决堤一样不可遏制,四下放纵奔流。

8.作者“泛滥”的情感主要包含哪些?

对家乡的思念;对故乡的热爱、赞美;渴望尽快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对故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憎恨;……

(设计意图:以主问题“这是一方________的土地,表现在________”,引导学生迅速地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然后在对优美语段的朗读中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情感,为下一个环节中体会文中抒情意味做铺垫。)

(五)品析语言,体会写法

1.作者的感情就这样如同松花江的江水一般汩汩流淌进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我们的胸膛里翻江倒海。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有着强烈抒情意味的语段在句式、修辞及表现手法上有着一些共同点?

教师点拨:

句式一:“当我……,当我……,当我……”

句式二:“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

句式三:“在故乡的土地上……;在那田垄里……;在那稻棵上……;在那沉重的镐头上……”

大量的排比句式,让文章有了连贯、逐渐增强的气势。

“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是将土地比作了母亲。后又将第三人称改为了第二人称,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情感更加强烈酣畅。

(设计意图:在对文章语言蕴含的情感有了感性的认识后,让学生在沸腾的情感中冷静下来,回看文章,品析语言文字,理性地思考承载如此强烈情感的语言是什么样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如此,引导学生从读文章产生的情感共鸣中走向对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分析,品味情感与语言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

师生互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身为东北人,写自己的家乡,炽烈的感情通过排比、比喻、拟人、反复、呼告、人称变化、感叹句等表现形式传递出来,就如同广袤丰饶的东北大地一般多彩热烈。

(学生反复诵读这几段,体会感情与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

(六)再读誓言,深化主旨

1.回家乡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作者既然如此热爱与思念着家乡,为何不回去呢?

师生互动:因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作者难回家乡。凡是经历过那段悲惨岁月的人,对那段屈辱的历史都会刻骨铭心。那么,东北三省沦陷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那片美丽丰饶的黑土地上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课件展示:“九一八”事变历史背景资料,并在哀婉的背景音乐中展示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战争图片。

2.美丽丰饶的故土,在作者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更深深嵌在作者的心坎上。然而从1931年9月18日那一天开始,这块土地就被烙上了灾难和屈辱的印记。面对同胞被杀,家园被毁,多少人背井离乡,多少人流离失所,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满腔热血的中国人,作者义愤填膺,面对着家乡的土地他究竟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呢?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的誓言,朗读并说说誓言中表达了哪些决心。

(学生找誓言,读誓言,悟誓言。)

学生回答:“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表达了作者要为故乡的解放而战斗到底的决心。

学生回答:“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表达作者为了解放故乡,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3.原来这篇文章是端木蕻良面对美丽丰饶的家园发出的誓言,那么既然这誓言是作者发出的,那为什么不把课题改成“我的誓言”,而要用“土地的誓言”呢?

师生互动:这誓言不仅仅是端木蕻良一人发出的,而是生活在那一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都会发出的铮铮誓言。

读这几句誓言,我们不仅要读出作者的情感,更要读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对故乡的热爱、思念和对侵略者的愤恨,读出坚定的信念,读出誓死为家园解放而奋斗的决心。让我们怀着这些情感一起来齐读誓言。

(设计意图:在前面环节的情感理解基础上,结合历史背景及图片、音乐,让学生了解到那段沉痛历史和身处历史中的人民的悲惨遭遇,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誓言中包含的情感,也能在反复的朗读中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

(七)走出课文,延伸情感

1.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请同学们写一句与爱国有关的诗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简要说说理由。

(学生自由分享)

教师整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师生互动:同学们,黑暗已经过去,端木蕻良的誓言已经实现!中华民族正在走上伟大复兴的道路,我们任重道远!祖国的腾飞需要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努力和拼搏。最后老师把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部分语句送给同学们,愿你们铭记于心!

生齐读投影文字: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设计意图:在品读完文本之后,引导学生通过积累爱国诗句,思考自己在和平年代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齐读中,将爱国情怀沉淀为少年为强国而奋斗的使命感。)

(八)作业设计

1.积累本课字词,反复朗读课文,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2.运用课文表现情感的手法(人称、修辞、句式),仿照课文的第1段或者第2段,写一写自己的家乡美景,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情感。

(设计意图:积累好词好句,同时进行习作练笔,让课堂上对语言的分析内化成自己的写作能力。)

【案例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的作品,被收录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成为中学生必读的一篇经典作品。这篇《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为我们展示了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如何创设语言理解的具体情境,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分析和评价,最终实现语言文字的建构和运用,许多教学环节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结合时代背景,创设历史情境,弥补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土地的誓言》写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十周年,抒发了作者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九一八”事变以及抗日战争等方面的知识,中学生已经有所涉猎,但是学生对作者诚挚的故乡之情难以感同身受。对于每天都生活在父母身边的中学生来说,对于故乡之情还未有更多的体会,学习中对故乡、故乡之情难免有所隔膜,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图片以及声音,为学生创设了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故乡之景,引导学生体悟历史语境,从而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课前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大屏幕上展示东北原野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以东北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吸引学生,试图唤起学生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运用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调动学生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并且,介绍了文章创作的历史背景,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富饶的关东平原遭到日寇的铁蹄践踏,无数东北同胞背井离乡,四处流亡;“九一八”事变十年之后,他们仍然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故乡。为此,东北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饱含深情的这篇文章。教师调动多种教学资源,以经典的爱国诗句导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文本的研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抓住文中关键词,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不仅仅是热爱和思念之情,更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对故乡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有对家乡的思念,有对故乡的热爱、赞美,渴望尽快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有对故乡惨遭蹂躏的悲痛,有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的痛恨……教师紧紧抓住一个词“泛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感情泛滥的原因是什么,探究感情泛滥的具体表现,学生结合上下文的语境,从“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读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热爱。引导学生通过替换关键词语的方式,如“无时无刻不”是否可以改为“每时每刻都”来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表达方式,“无时无刻不”采用双重否定的方式,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强烈,结合上下文中的“必须”“不可阻止”“不能选择”等词语,体会作者表达语气的坚定,体悟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以及要回故乡的决心。

第三,通过仿写例句,引导学生练习写作,将语言分析能力内化成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情感的表达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抒发如此浓烈的情感。教师通过句式、修辞手法,以及替换关键字词的方法,分析语言背后的强烈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体会到作者炽烈的感情通过排比、比喻、拟人、反复、呼告、人称变化、感叹句等表现形式传递出来,体会了排比句带来的惊人表达效果,比如对“当我……,当我……,当我……”“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在故乡的土地上……;在那田垄里……;在那稻棵上……;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等句式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大量的排比句式,给人带来让文章连贯、逐渐增强的气势。经过大量的语言分析,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好词好句,夯实语言文字基础;仿照课文的第1段或者第2段,写一写自己的家乡美景,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将语言的分析与写作练习结合起来,让阅读与写作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