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报告:以创新教育服务满足新需求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报告:以创新教育服务满足新需求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不可忽视的现实是,目前很多普通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环境,不能满足孤独症儿童学习和生活的需求。但是,我国目前常见的特殊教育学校,比如聋校、盲校、培智学校,它们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同样未考虑到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特点,无法满足这些儿童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家长、教育者提出为适龄孤独症儿童少年建立专门的学校,国内也有个别地区在各种争议中,开始尝试设立专门的孤独症学校。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报告:以创新教育服务满足新需求

在近些年特殊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以前未曾见过的新问题。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解决孤独症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如何解决那些既不适合完全就读于特殊教育学校又无法完全适应普通班级的学生的问题?如何保证“送教上门”的教育形式,不变成“送温暖工程”或者是“做面子工程”?这一部分选择四个地区,每个地区都针对现实的棘手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工作措施。尽管这些尝试,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检验其效果,但其做法,仍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孤独症儿童的数量近些年激增。我国没有开展过大规模的孤独症人口普查,但是在现实中人们确实发现身边的孤独症儿童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孤独症儿童难以获得适合他们的教育环境。尽管国内很多学者、家长认为,孤独症儿童适合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这有利于发展他们的社交和沟通技能。但不可忽视的现实是,目前很多普通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环境,不能满足孤独症儿童学习生活的需求。此外,部分孤独症儿童更适合在特殊教育环境中学习。但是,我国目前常见的特殊教育学校,比如聋校、盲校、培智学校,它们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同样未考虑到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特点,无法满足这些儿童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家长、教育者提出为适龄孤独症儿童少年建立专门的学校,国内也有个别地区在各种争议中,开始尝试设立专门的孤独症学校。在制定《提升计划》之时,专家团队对这些提议、争议进行了充分调查、考虑,最后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但是,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是什么样的?它的课程活动如何安排?它教哪些内容?如果开设这样的学校,教师又如何培养?本节就此问题,对我国目前仅有的两所专门为适龄孤独症儿童、青少年设立的学校进行介绍。

1.以培智学校课程方案为基础设置课程,以专题教研培养师资(14)

福州市星语学校创办于2012年,是全国教育系统内第一所专门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义务教育的公立孤独症学校。它在国内没有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争取的资源,不断地探索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师培养的问题。

(1)根据中重度孤独症学生特点,调整培智学校课程方案

义务教育阶段孤独症学校应该设置什么样的课程?这个问题从星语学校开办之初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教育系统中第一所公办的孤独症义务教育学校,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考察一些孤独症儿童训练机构、翻阅孤独症儿童训练的一些专业书籍以及与国内部分孤独症研究专家沟通之后,星语学校决定以《培智学校课程设置方案》为蓝本设置课程,这主要考虑到星语学校报名的学生基本属于智力低于普通人的孤独症儿童。但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障碍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存在社会交往、沟通方面的障碍,另外有明显的刻板行为,很多孤独症儿童还有感觉不足或过度、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学校有必要根据孤独症儿童的特点以及发展需求,调整培智学校的课程方案,增设针对性课程。

从2012年建校开始,星语学校根据“扬长避短、潜能开发、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遵循着“按需教学,以主题教学的形式,注重实践”的探索精神,每年都根据教学实践效果调整课程。如果将最初和目前最新的“课程设置计划与比例表”(见表3-3、表3-4)作比较,可以发现生活语文、生活数学、校本课程的比重加大,生活技艺以及康复类课程的比重减小。

在最新课程表中,各科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简述如下。

生活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生活数学,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空间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学习运用简单的运算工具等。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初步的数学技能。

生活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表3-3 2012—2013学年福州市星语学校课程设置计划与比例表

表3-4 2017—2018学年福州市星语学校课程设置计划与比例表

美术康复,通过绘画、纸工、自制玩具、美术欣赏、书法练习等教学,调节学生感觉信息处理,加强其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其小肌肉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绘画和手工制作兴趣。

音乐康复,通过音乐律动、模仿操、音乐欣赏奥尔夫乐器的节奏练习等,将音乐律动与舞蹈、游戏相结合,发展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语言训练,针对孤独症学生的语言与言语障碍的特点,加强听与说能力的训练。

感觉统合,借助各种感觉统合设备,发展学生本体感觉、触觉、平衡感觉等,增强学生动作计划能力、提高其中枢神经系统对信息的整合功能。

运动保健,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大肌肉群活动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平衡能力,提高学生在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心理健康,通过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信息技术,教授学生学习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以及互联网运用技能,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和能力。

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多样化课程,例如电子百拼、口风琴习奏、书法练习、轮滑等,旨在通过“扬长避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除了课程外,学校很重视学生的晨间活动。这是学生课前学习状态准备阶段,利用这段时间,为不同身体机能、运动技能的学生创设各种适合其参与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舒缓情绪、调整状态。晨间活动通常要求陪同的家长参与,这也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

除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是在培智学校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星语学校采取的教学形式也参照了目前培智学校主要采取的主题教学形式。星语学校的主题教学是基于分科教学形式下的主题单元活动。教学流程分为4个环节:(1)教务处拟定月核心单元主题;(2)教研组研讨制订各科月教学活动内容;(3)各班级配备并统整各科教学目标;(4)各科老师执行教学。

核心单元主题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熟悉的学校环境和活动,如《我爱学校》《开学啦》《快乐的运动会》《快乐的期末会演》等;或者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和活动,如《我会购物》《我是劳动小能手》《我会求助》《饮食卫生我知道》等。核心单元主题拟定出来以后,由各教研组研讨每个单元主题所包含的核心技能,制订适合低中高各个年级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课题。例如,九月份的单元主题《我爱学校》,其所包含的核心技能主要有:会听指令排队等候,会安全上下楼梯,能遵守教室常规,会使用教室各功能区及其物品,会完成简单的清洁工作,能和老师、同学和常见的家长打招呼,能分辨男女厕所,能洗手,放学后能静坐等候家长来接,能去操场上参加升旗活动等。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可以将这个单元主题进一步分解为:《自我介绍》《认识老师》《认识同学》《洗手》《认识男厕所、女厕所》《认识班规》《我会做值日》《安全上下楼梯》等。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密切结合孤独症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更加注重创设社会交往情境、增加孤独症学生的社会交往机会、提高学生的交往和沟通的意识和技能。

(2)直面教师发展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星语学校教师在入职前,基本未接受过有关孤独症学生教育的培训。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目前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鲜少有专门培养孤独症儿童青少年教师的专业,与孤独症相关的课程开设也少;二是教师入职之前即使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经历,他们的主要教育对象也不是孤独症学生,而由教授其他类别残疾学生所积累下来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孤独症学生。教师的状况,给学校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学生的发展需求迫切,使得学校无法等待“培训好”的教师前来入职,那么如何既兼顾教师的教学工作,又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由于教师普遍缺乏对孤独症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主要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干预方式的了解,因此首先有必要对教师进行孤独症相关知识和教育技能的普及培训。学校教师在市级特殊教育教研专家队伍的带领下,从2014年开始,每年参加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学专题培训。市级教研员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急迫的问题,提炼出“孤独症儿童教育评估与教学”两个培训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模块培训。每年培训结束后,教师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历几年专题培训后,从2018年起,学校选派优秀学员开展专项提高培训。这一专项培训为期两年,不仅教授理论,更注重实操指导。每学期组织集中研修,每周线上学习、线下实践,逐步打造一支能教学、能指导、能科研的孤独症专业师资队伍。

但是,教师在边学边教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惑。为此,学校也配合市教研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答疑解惑式的教研活动。例如,学校在根据福州风土人情以及学生情况开展校本综合主题教学时,产生了疑惑:主题教学内容究竟要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主题下的每节课的教学是否还要注重学科性?带着疑问,学校积极向国内在主题教学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请教,请这些教师开展现场教学,共同讲授同一主题下具有不同领域侧重点的示范课,同时讲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教师答疑解惑,这使得教师能够快速成长。

教育教学专题式培训和答疑解惑式培训,有助于快速地、系统地提高教师对孤独症学生及孤独症有效教学干预的认识和理解。但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教学中,仅依靠教师自行探索,效果不显著。为此,学校采取了“师带徒”培养方式,根据被培养教师的个人特点,分别制订教师培养计划。这一培养方式,对徒弟教师和导师教师都明确规定了相应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徒弟教师的职责任务包括:①每学年至少开设2节校级及以上范围的、有较高质量、较高水平的观摩课、示范课;②徒弟每学年至少要写一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论文和一篇案例(或教案);③徒弟每学年至少要听导师10节课并留有记录;④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在三年培养期内至少主持或参加过1项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导师教师的职责任务包括:①认真指导徒弟进行经验总结;②指导徒弟掌握教学常规,如制订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编写教案,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等;③每学期至少要听徒弟5节课,辅导徒弟上一节公开课;④认真指导徒弟开展课题研究,帮助选择课题,制订实施方案,探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为了更好地推行“师带徒”培养方式,学校方面也创造了一系列条件,比如:举办导师教师和徒弟教师论坛,定期开展研讨活动,为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提供一个互相启迪、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场所;建立导师教师和徒弟教师的业务档案,积累和整理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的成长历程。

通过这些培养方式,星语学校教师快速成长为一支熟悉中重度孤独症学生特点、掌握基本孤独症教育干预方法、乐于参与教研科研的师资队伍。

2.基于多样化干预项目发展课程,借助国内外专家团队培养师资(15)

广州市康纳学校(广州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创办于2005年,2008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是我国第一家专门招收孤独症学生的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研究中心,目前属于广州市残联直属事业单位,接受教育部门的业务指导。2014年被广州市教育局授为“广州市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指导中心”。与星语学校相比,康纳学校的教学内容更强调康复特色,在师资培训方面主要是借助港台地区和国外专家团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1)综合运用不同干预方法,构建孤独症学生教育康复体系

康纳学校从学生需求出发,努力整合康复与教育资源,根据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目标,不断探索教育康复体系。学校对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 PRT)、视觉策略(Visual Strategie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PECS)、扩大和替代沟通系统(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AAC)等经循证研究证明为有效的孤独症教育干预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分析基础上不断构建康纳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技术。学校还依据《心理教育评估量表(第三版)》(Psycho Educational Profile-3)和《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及安置程序》(Verbal Behavior Milestones Assessment and Placement Program, VB-MAPP)等评估工具的评量结果,为每个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基于各项干预技术,以及学生的个别化发展需求与目标,康纳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课程。目前课程分为一般课程、特需课程和拓展课程三类,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优势能力。学校成立了行为情绪管理、个别化教育计划与课程、职前训练、潜能开发、言语沟通等教研组,在学生问题行为处理、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逐步夯实教师的教学技能。

(2)借助多领域专业专家团队,培养跨学科教师队伍

康纳学校注重培养教师的康复技能和教育干预技能。先后与香港耀能协会、美国北卡罗来纳中央大学自闭症伙伴(Autism Partnership)分别签署三年培训协议,还邀请了“社会交往、情绪调节、互动支持模式”(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Emotional Regulation, Transactional Support Model, SCERTS)的创始人之一巴里·M.普里赞(Barry M. Prizant)、“基于发展、个体差异及人际关系的模式”(the Developmental, Individual-Difference, Relationship-Based Model, DIR)的创始人之一塞蕾娜·维尔德(Serena Wieder),以及宋维村、杨宗仁、郭色娇、邹小兵、杨广学、邓猛等五十多名国内外一流专家进校讲学,也多次派出学校骨干教师参加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举办的专业会议和培训,逐步提高教师整体专业水平。

除了邀请多领域专家展开培训外,康纳学校还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合作申请及独立申请共14项课题,其中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开展康复、教学以及神经生理、神经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康纳学校同时还担任美国北卡罗来纳中央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外语艺术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科研和教学实习基地。这些科研课题和实习基地,均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团队和专家团队的密切合作,使得康纳学校打造了一批专业的教师队伍。

送教上门是保障部分重度残疾儿童基本教育权利的重要教育形式。但是,送教送什么?如何送?一直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北京朝阳区根据实践,探索出符合区域特殊教育需要的多样化送教方式。

朝阳是北京城区近郊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辖域面积470.8平方公里,南北最长约28公里,东西最宽约17公里。区域内既有繁盛金融区、高新科技区,也有广袤农村地区,区域内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域广、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给送教上门工作造成一定难度。朝阳区送教上门服务对象为本区户籍、不能坚持到区培智中心校(安华学校)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习的义务教育阶段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目前,朝阳区由区特殊教育中心统筹送教上门业务管理工作,安排区培智中心校(安华学校)和相关的普通学校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朝阳区提出送教上门三项服务原则:(1)全覆盖原则,即送教上门工作要依法依规落实教育责任,切实做到全覆盖,零拒绝;(2)因材施教原则,即送教上门服务要遵循家庭意愿,根据服务对象实际情况实施个别化教育,保证送教服务质量;(3)多样化原则,即以学校上门送教服务为主,以购买社会教育(康复)服务、社区教育(康复)和远程教育为辅,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康复)服务形式,满足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康复)的需求。朝阳区是如何落实这三项服务原则的呢?

1.调研先行,了解学生需求

送教调研主要分为电话调研和入户调研两种形式。电话调研主要对象是街道残联和学生家长。与各街乡残联联系获取学生信息,整理并筛选,确定区域内适龄未入学学生名单;电话联系学生家长,初步询问送教需求,确定入户调研时间。入户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区分服务对象,入户调研主要内容为: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与家长进行访谈,记录学生康复经历、致残原因、程度等,并进行初次评估。

2.入学动员,依法保障权利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特教中心与区残联协作,委托区残联向42个街乡发放《关于朝阳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街乡于特定日期前将汇总信息签字盖章确认后交至特教中心邮箱,由中心统一整理存档。为了更好地督促各街乡落实新生入学工作,特教中心制定了相关附件表格,包括《朝阳区拟就读特教学校、特教班的适龄儿童入学须知》《朝阳区拟就读特教学校、特教班的适龄儿童入学登记流程》《未入学且未办延迟入学手续儿童名单》《送教上门学生名单》《新增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信息》等,帮助街乡负责人了解招生要求和操作流程,并由专人负责回复招生相关咨询电话,保障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3.分类送教,提供个性化教育康复服务(www.xing528.com)

朝阳区根据《送教上门工作管理办法》要求,有学籍学生由该生学籍所在学校提供送教上门服务;无学籍学生由特教中心提供送教服务。根据学生情况和发展需求,朝阳区采取三类送教方式。

第一类是入户授课模式。对于重度需要卧床或出行不便的学生,可以选择教师入户授课。教师经过家访,对学生进行初步评估后,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制订送教上门教学计划,经家长认可后,与家长确定具体送教内容及时间频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家庭现有教育资源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第二类是来校学习模式。有一定学习能力、能够出行的学生,可以选择来校学习模式。家长可带学生到指定学校或康复机构完成学习。结合实际需求,学生可选择集体授课与一对一教学相结合的送教服务,送教内容包括运动康复、言语治疗、认知训练等多个领域。来校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体验集体教学,熟悉班级环境,为今后全日制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类是远程教学模式。属于朝阳户籍,但现居住地为外区县或外省市的学生,可选择远程教学模式。远程教学即根据学生教育需求,教师通过网络授课方式开展送教服务。教师定期将教学视频、课件、作业单等资料以电子邮件或快递邮寄的方式发给家长。教师可线上指导家长,帮助家长完成对学生的康复训练。

在送教的内容方面,朝阳区送教上门服务根据学生身体现状、能力、水平和教育(康复)需求,安排适合的教育(康复)服务内容。送教上门服务包含残疾儿童心理疏导、认知教学、生活技能培养、沟通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和运动康复指导等多方面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生活的环境创设教学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密切相关,且家中能够提供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制订由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除了教师确定的内容外,家长也可根据实际提供一些内容。

4.循证监督,确保送教质量

为确保送教质量,朝阳区要求在整个送教过程中,都要保留证据,即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康复训练,要做到有教案、有记录、有评估、有反馈。教师要记录学生在训练中各教学环节的配合情况,评估学生训练的达成情况,给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家长对实施训练的反馈。这些环节都需要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送教上门个案资料存档。朝阳区特教中心负责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送教教师的满意度,做到定期回访并记录,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及教师教学情况,并针对反馈的问题及时与家长交流,研究解决对策。

通过这些方式,朝阳区目前全区送教覆盖率达到100%,家长反馈均为良好,无投诉情况发生。

目前残疾儿童的教育安置形式,主要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在普通学校特教班就读,以及在普通学校普通班级就读。但是特教班这一教育安置形式,在前几年出现大规模减少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特教班在性质上归属于普通学校,但在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方面相对独立,造成普通学校难以对其进行教学指导和教育管理,因此出现了特教班数量锐减的现象。这对一部分既能够参与普通学校部分学习活动,但又不能完全适应普通班级的残疾学生而言,实际上是不利的。浙江省近年大力发展特教“卫星班”。《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卫星班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卫星班指导意见》)提出,“卫星班是为拓宽融合教育渠道,推进融合教育进程,将特殊教育学校中有条件、有意愿融入普通学校的中度残障儿童少年选送到普通学校组建成班,由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师共同管理、合作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班级”。这一概念界定说明:(1)卫星班和以往的特教班归属不同,特教班隶属于普通学校,而卫星班隶属于特殊教育学校,这有利于特教学校对卫星班的课程和教学提供直接的支持;(2)卫星班招收的残疾学生,来自当地的特殊教育学校,在适当的支持下有能力参与普通学校开展的全部或部分学习活动,这有助于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相互了解、共同学习;(3)卫星班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普通学校教师共同管理,有助于不同类型教师之间彼此融合,发挥各自专长。本节将以湖州市为例,说明卫星班的基本设置、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等情况。

1.根据“就近、适切”原则设立卫星班

湖州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原名湖州市衣裳街学校)创建于1991年9月,是一所集学前、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招收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多重残疾等特殊需要儿童少年。2016年3月,该校被省教育厅列为特殊教育卫星班试点。2016年9月,湖州市南浔区教育局依据“就近、适切”的原则,对临近湖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长超小学进行考察,了解该校领导和教师接受融合教育培训、对融合教育理念的理解程度、对残疾学生的接纳程度等方面的情况,最终在该校设立了湖州市首个卫星班。湖州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的部分残疾学生开始进入长超小学的卫星班就读。2017年9月,在总结长超小学卫星班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湖州市吴兴区织里实验小学的卫星班项目也正式启动。两所普通学校的卫星班人数都不多,通常卫星班的人数不超过8人。

2.普特共管,职责共担

卫星班是特殊教育学校设在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班级,但仍隶属于特殊教育学校。在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经费资产管理方面,由两所学校共同承担。

图3-5 湖州市卫星班管理示意图

卫星班的学生由湖州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招收,学籍归属于湖州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所在的普通学校可建立相应的档案资料。卫星班学生通过评估后确定转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按相关规定办理转学手续和学籍随迁。

卫星班班主任可以由特殊教育教师或普通学校教师担任。在湖州市,班主任由特殊教育实验学校选派,和两所普通学校合作进行包班制管理。特殊教育实验学校要开展融合教育工作,做好师资培训、团队建设、业务管理等工作;两所普通学校,即长超小学、织里小学负责卫星班的师生日常生活、安全和教学秩序等日常管理工作,此外还负责记录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情况,并定期向特殊教育实验学校反馈,作为对该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卫星班生均公用经费,由特殊教育学校负责管理和支配。卫星班一次性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卫星班设施设备采购和教育教学场地建设,由卫星班所在的普通学校负责申报和使用。普通学校要建立无障碍设施,便于卫星班学生在校内活动;教室环境应考虑残疾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地提供最少限制环境。特殊教育学校做好卫星班设施设备采购和教学场地建设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把关。卫星班设施设备资产登记在普通学校名下,普通学校如果不再设卫星班的,特殊教育学校需要配合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落实资产移交相关手续。

3.各展其才,设置适宜性课程

湖州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负责卫星班的教学业务管理,要评估学生的能力和发展需要,组织普通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一起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要为卫星班教育教学提供充分及时的专业支持,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派出康复训练教师指导和协助卫星班开展康复训练,或定期安排有需要的学生回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康复训练。普通学校要选择积极接纳残疾学生的班级为融合教育班级,安排卫星班学生进班学习。

目前,湖州市卫星班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科学习上,尤其是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学习差距较大。因此,卫星班的学生学习数学时,采用卫星班集体教学方式,学生集中在卫星班学习。语文课则采取普通班融合教学与卫星班集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新授内容以识字为主的语文课采用融合教学的方式,学生分别融入相应年级学习,卫星班老师为助教;以阅读为主的语文课采用卫星班集体教学形式,学生集中到卫星班,由卫星班语文老师开展语文教学。其他课程则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分别进行异年级融合,同时根据他们的需要开展学业补偿和康复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在卫星班中,一对一个训课、小组教学课和集体课都在专用教室进行,而协同课程则由卫星班教师和普通教育教师在普通教室共同完成。期末,各学科教室根据期初为学生制订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对学生进行测评,再根据测评结果调整下学期的计划。

4.提供支持保障,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

卫星班的管理、课程和教学,对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都是一项挑战。因此,双方教师都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湖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积极承担融合教育的培训工作,通过向省内外兄弟学校请教、向专家请教、外派学习、召开专题会议等多种渠道,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和普通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此外,学校之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通过现场指导教师开展融合教育工作,包括研讨如何准备融合教育教案、如何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如何促进不同需要学生有效参与课堂的策略等方面。

除了提供专业支持外,湖州市也设立了教师激励机制。在卫星班任教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不仅可以享受特殊教育教师待遇,还享受支教教师待遇,此外可根据交通路程酌情给予交通补助,在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定中也可以享受优惠政策。普通学校则将融合教育工作纳入普通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对融合教育班级和融合教育学科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

这些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促使普通教育教师更加接纳残疾学生进班就读。

从目前实践效果看,湖州市的卫星班,乃至浙江省的卫星班的推行,确实有助于残疾学生融入普通学校。但是卫星班在中国,毕竟是一个新事物,长期的教育教学效果仍有待时间的检验。各地如果考虑借鉴卫星班的模式推进融合教育,需要结合自己的地方特色、资源来进行调整、实施。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的通知[EB/OL].[2015-01-12].http://www.moe.gov.长宁/srcsite/A06/s3331/201501/t20150112_189313.html.

(2) 徐经海.区域教育改革的内涵、特征及实践策略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16(3):9-13.

(3) 该小节内容根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孙颖老师提供的资料总结提炼,部分文字引自其提供的资料。

(4)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3-03-25].http://www.zgmx.org.长宁/html/default/5/NewsDefault-52674.html.

(5)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18.

(6) 有些市(区、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称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等。在本章中,除特指外,其他均用“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指代。

(7) 该小节的内容根据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夏峰老师提供的资料总结提炼,部分文字引自其提供的资料。

(8) 卜玉华.共生理论视角下我国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5,(24):16-23.

(9) 该小节的内容根据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彭燕老师、邛崃市教研培训中心张永红老师,以及邛崃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谭蕾老师提供的资料总结提炼,部分文字引自其提供的资料。

(10) “目督办”为“目标督导办”的简称。

(11) 该小节的内容根据新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玉红老师提供的资料总结提炼,部分文字引自其提供的资料。另外,由彭霞光等著的《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报告2013》(该书于2016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曾分析过新疆随班就读的发展,指出“政府主导引领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是其随班就读工作取得飞速进展的原因之一。本节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新疆随班就读工作。

(12) 该小节的内容根据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德华老师和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蔡景灿老师提供的资料总结提炼,部分文字引自其提供的资料。

(13) 引自本书作者之一杨希洁于2016年3月22日对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德华老师的电话访谈材料。

(14) 该小节的内容根据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许海英老师、福州市星雨学校吴淑英校长及其教师团队提供的资料总结提炼,部分文字内容引自其提供的资料。

(15) 该小节的内容根据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室邱举标老师、广州市康纳学校陈楚卿老师及其教师团队提供的资料总结提炼,部分文字内容引自其提供的资料。

(16) 该小节的观点根据北京市朝阳区特殊教育中心李汀老师、韩萍老师提供的资料总结提炼,部分文字内容引自所提供的资料。

(17) 该小节的内容根据浙江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洪佳琳老师和湖州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陈正红老师、陈琦超老师提供的资料总结提炼,部分文字内容引自其提供的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