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恩格斯的自然观研究:导论、五章,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

恩格斯的自然观研究:导论、五章,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由导论和正文五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分析了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其方法,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其次,指出恩格斯认为实践是人在一定物质的前提下的、否定自然的原初物质形态的能动活动,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客观物质活动,又是人改造自然并使其符合人的需要的创造性精神活动。

恩格斯的自然观研究:导论、五章,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

本文由导论和正文五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分析了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其方法,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分析恩格斯自然观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19世纪资本主义的环境污染使工人生产生活状况恶化,反映出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自然对人的报复,促使恩格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视角研究自然观。自然科学领域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都促使唯物主义改变形式,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与转换理论、细胞学说和物种进化理论三大发现,宣告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破产,日益证明了自然界的客观辩证法,为恩格斯的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自然科学支撑。恩格斯结合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批判地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然观尤其是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自然观,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第二章阐述恩格斯的实践观点和自然辩证法。第一节分析恩格斯的实践观点,阐明实践在恩格斯的自然观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概括一些西方学者对于恩格斯的实践观点的批评(即批评恩格斯将工业和实验归为实践、批评恩格斯忽视人的主观作用的机械论、否认恩格斯有实践的观点),指出这些学者只承认实践是一种主观活动而忽视对实践的物质前提和客观基础的探讨,造成了对恩格斯的实践观点的误解。其次,指出恩格斯认为实践是人在一定物质的前提下的、否定自然的原初物质形态的能动活动,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客观物质活动,又是人改造自然并使其符合人的需要的创造性精神活动。最后,指出实践观点使恩格斯确立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和历史、自然史和社会史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实现了自然观的革命变革。第二节分析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及其意义。首先,概括国内外学界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责难(即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忽视人及其主体性、脱离人的实践、未能体现人的历史),指出这些责难缺少对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前提的探讨,不能正确理解辩证法,是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片面理解。其次,指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人的主体地位和实践的中介作用,是自然、人、实践的统一体。最后,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以自然、人、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为视角来认识、理解人类历史,实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既能维护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又能为人类正确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真正摆脱自然界对人的奴役提供理论指引。(www.xing528.com)

第三章从人与自然、自然与意识和科技与自然三个方面的关系阐释恩格斯的自然观。第一节首先指出恩格斯在人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宏大背景中考察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既从自然的角度揭示自然对于人的优先地位和基础作用,又从人的角度揭示人的实践对自然的认识、改造作用。其次概括恩格斯的人与自然辩证统一观点面临的责难,指出这些对恩格斯的责难都有夸大社会对自然的作用、否定自然的自在性及其基础地位的倾向,有过于强调实践的作用和人化自然,用实践主体代替实践客体、用人化自然取消自在自然的色彩。最后阐明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剖析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社会影响因素、提出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节首先指出恩格斯基于实践的观点既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意识是自然的产物,又强调意识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与人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社会历史性,能正确地反映自然、认识自然。其次概括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观点遭遇的苛评(即恩格斯关于自然和意识关系的观点否认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形而上学的物质本体论基础上的机械反映论),指出这些苛评大都忽视自在自然对人化自然的优先性,夸大思维和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陷入了唯心主义先验论,未能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观点。最后揭示恩格斯的自然和意识辩证统一观点在自然观上展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始终贯穿了自然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确定了意识的主体是人、意识的对象和内容是自然,奠定了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去理解自然的认识路径,清除了唯心主义的影响,批判了不可知论经验主义,超越了以往的自然观。第三节首先指出恩格斯以19世纪的英国为例,批判技术的工业使用导致自然资源开发和消耗的增多、技术的农业使用(农业机械、农业化肥等)对土地自然力的破坏、技术使用导致工人的工作生活状况恶化和身心健康的损害,揭示资本主义科技对自然的破坏在于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其次肯定恩格斯揭示了科技在人的产生及其与自然的分化中的积极作用,能使人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四章论述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自然观上的一致与互补。第一节基于国内外学界在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自然观的比较上的一致论、对立论、异同论三种观点,首先分析西方学者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的观点,然后分析国内学界的观点,指出学界在此问题上分歧的焦点不在于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自然观上是否有相同点和不同点,而在于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否有根本一致性。第二节阐明恩格斯和马克思在从人的实践活动理解自然的辩证发展、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上的根本一致,首先分析马恩在强调实践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体上的一致,其次分析马恩在自然概念上的一致,即都承认自然的独立存在和规律性、人及其实践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最后揭示马恩在以人的实践为基础阐明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上的一致。第三节剖析恩格斯和马克思在实践、自然和辩证法运用上的差异,指出马克思的实践、自然和辩证法以社会历史为主要研究领域,而恩格斯的实践、自然和辩证法则以自然为主要研究领域,侧重于认识论层面,二者的这种差异是互补而非对立的。

第五章阐明恩格斯的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恩格斯的自然观从社会制度层面探寻生态危机的原因,指出生态危机的解决要依靠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有着丰富的生态意蕴,启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