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明水利史话:元代昆明松华坝水库的重要影响

昆明水利史话:元代昆明松华坝水库的重要影响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元时期,由于农业生产建设的需要,昆明又修筑了一些水利工程,其中以元代赛典赤领导挖筑的昆明松华坝水库为代表,是昆明古代有重大影响的水利工程。赛典赤和劝农使张立道还对滇池水利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并挖筑了松华坝水库,这是昆明水利史上的一件大事。

昆明水利史话:元代昆明松华坝水库的重要影响

KUNMING SHUILI SHIHUA

史书中记载东汉益州郡太守文齐“率厉兵马,修障塞”,率领军队从事生产劳动。当时滇池区域的人民不懂得怎样进行水利建设,文齐就组织当地人民“造起陂池,开通灌溉,垦田二千余顷”,修建了昆明历史上最早的水库——“陂池”。

宋元时期,由于农业生产建设的需要,昆明又修筑了一些水利工程,其中以元代赛典赤领导挖筑的昆明松华坝水库为代表,是昆明古代有重大影响的水利工程。

昆明的春登堤(即金汁河堤):“筑土石为二堰于河之要处,障其流以灌田,凡数十万亩。”元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对此堤又再增修。赛典赤和劝农使张立道还对滇池水利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并挖筑了松华坝水库,这是昆明水利史上的一件大事。松华坝水库是在昆明东北滇池上源盘龙江上修建的,具有灌溉、城市供水和防洪等多种功能。它始建时为拦河坝,系木框填土堆筑而成的大坝。在盘龙江的左岸凿出一个干渠,名为金汁河,渠南行70余里,尾水亦流入滇池,灌溉面积号称万顷。至今,这个水库对昆明的城市供水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松华坝水库作为昆明古代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工程,在其设计、建造、运行等方面,都为后人提供了光辉的范例。

昆明的水利资源相当丰富,在农业上早已充分利用水车、水碓、水辗和水磨等水力机械进行排灌和加工粮食。明代的一些文献中记载了昆明的传统水力机械。

滇池区域也是明代修筑水利工程的重点之一,这些水利工程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正德云南志》卷二说:“滇池为云南巨浸,每夏秋水生,弥漫无际,池旁之田岁饫其害,弘治十四年,巡抚右副都御史应大猷、金谋协、镇守太监刘泉、总兵官黔国公沐昆令军民夫卒数万,浚其泄处,遇石则焚而凿之,于是池水顿落数丈,得池旁腴田数千顷,夷汉利之,众谓是役功倍于金汁河。”这是明代滇池的一次大规模的治理活动,发动民众达数万人,采用疏通河道、导引滇池水让水位下降的方法,最后得到数千顷良田。历史上常采用这种治水方法治理滇池,但滇池水位下降太多也导致滇池面积越来越小。

景泰五年(1454年),由沐璘主持改建盘龙江上的南坝闸。此闸门位于昆明城南5千米,为盘龙江入滇池的最后一道闸,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已建成,但属土木结构,容易损坏,后决定改为石闸。工程于景泰五年(1454年)八月开工,历时半年,“甃石为闸”,共有8万多人参加施工,受益农田几十万亩。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云南府水利道水利佥事朱芹重建了松华坝的渠首。在盘龙江中修建分水闸,闸口宽4.16米,高3.2米,闸身长9.6米。闸墩迎水端如牛舌状,下接侧向溢流堰,全长117米,高3.84米。闸系大条石砌筑,“长短相制,高下相纽。如犬牙,如鱼贯,而钤以铁,灌以铅”。闸门为叠梁门。工程完工后,改称为“松华闸”。据水利学者研究,这种以闸门控制干渠配水、泄洪,闸堰结合,设施完备的工程枢纽,是古代无坝引水工程的又一典型。

松华坝水利工程经历元、明、清三朝的经营,在盘龙江和金汁河沿岸陆续修建了多级引水涵洞和灌排渠系。松花坝渠系与滇池水系的其他河道银汁、宝象、马料、海源,成为滇池地区的水利工程体系,统称昆明六河水利,是许多工程项目的有机集成,其复杂性在昆明古代的各项工程实践中首屈一指,具有长远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www.xing528.com)

除松华坝外,滇池区域的另一个重要水利工程是横山水洞的开凿。从嘉靖十四年(1535)立项开工,历时30多年,完全依靠人力挖了一条10多千米长的大沟,这就是长山大沟。明隆庆四年(1570年),在云南省布政使陈善主持下,在今昆明西山区龙院村三里处的自卫村开凿了横山水洞,当地距滇池不远,但地势较高,“以故池水不可逆行而仰灌,村之负山而田者,无论愆阳,即旬日不雨,土脉辄龟裂,岁辄不登。”故决定开凿横山隧道引泉灌溉。隧道“长五十有八丈(实测为248米),洞高五尺,广二尺”,采用采矿开巷道的方法,掘进后用镶木支撑隧道,并以石衬砌,又凿白石崖沟引水,历时两年多,于隆庆六年(1572年)二月竣工通水,可灌溉自卫、龙院、澜田等8个村庄的45600亩农田。横山水洞是昆明最早开凿的隧道工程,500多年来一直在使用着。清代康熙年间,因洞内坍塌堵塞,当地村民集资后再次修复,并将规模扩大。

1396年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春(黔宁王沐英长子)考察宜良、汤池坝子后,认为宜良是要地,应该派兵驻守。且宜良坝子地势平旷,气候适宜,两岸土地肥沃,虽然南盘江水低岸高,但可引阳宗海的水进行灌溉。于是派出一万五千名士兵,先疏通原有摆衣河,再新挖从阳宗海海口到今天新村附近约三千米长的汤池渠,阳宗海水就从汤池渠、摆衣河流淌到宜良坝子。用时一个多月,开凿了铁池河(汤池渠),建立了沐庄(梨花村),于是军队和百姓的粮食问题解决了,也奠定了滇中粮仓的基础。

清代,六河水利是滇池区域水利建设的重点,出现了重要水利著作《六河总分图说》。政府主导历年兴修六河水利达20余次之多,主要集中在上游六河(盘龙江、金汁河、银汁河、宝象河、马料河、海源河)的治理利用和下游海口的疏浚治理两个方面。雍正年间,为治理滇池区域的六河水利,云南粮储水利道副使黄士杰撰有《六河总分图说》一书。书分8个部分:《六河总图说》《盘龙江图说》《金汁河图说》《银汁河图说》《宝象河图说》《马料河图说》《海源河图说》《昆阳海口图说》,这是关于昆明滇池流域水利法规和技术规范的重要著作。

《六河总分图说》首先对这些河的源流进行了细致的辨析,接着对各河的防洪与灌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论述了去水害兴水利的治理方案,并根据各河情况和灌排目标的不同,分别提出治理的技术措施。书中对各河何地应建涵闸、宜开支河、增修石岸、建留沙桥等都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对以后滇池流域的治理有很大的影响。雍正以后,治理六河及海口河时,基本上都是参照此书中所阐述的方法进行的。前人称赞此书:“其于六河,海口诸水,穷源溯委,考核精详,而疏浚修筑,启闭闸坝,一切规条,法良意美。”

1915年,黄毓成、罗佩金、王灿等一批开明绅士筹建昆明自来水公司,1916年9月在翠湖九龙池破土动工,由法商海防机械建设公司工程师戴阿尔负责,承建整个水厂工程。1917年泵房建成,占地面积31.5平方米,装置有44匹马力电动机2台,6匹马力电动机1台,离心吸水机双盘及单盘各1台。每小时抽水量150立方米。泵房抽九龙池水送至五华山滤水池。精滤三次,蓄于清水池,再分压至东西南北4路总水管,供应城市用水。自来水厂1918年5月2日正式送水。日供水量1034立方米,用户大多为机关、学校公共场所和绅商大户。

昆明市自来水历史博物馆

1946年,云南省政府在昆明市北郊兴建了谷昌水库,由技术人员龙志钧、童琨、杨祖诲等负责设计施工,闸门和水泵由中央机器厂生产。此水库位于松华坝上游7千米左右的芹菜冲,总库容221万立方米,其溢流段坝高16.5米,系当时国内最高的浆砌石重力坝,达到了全国的先进水平。谷昌坝水库对松华坝水库起前置库作用,可拦截入库泥沙的92.4%,对保护松华坝水库水质起到重要作用。现在由于松华坝水库的扩容,谷昌坝水库如今已经被彻底淹没,但一到枯水季节,水位下降,它就会显现在人们的面前。

1948年,云南大学教授邱勤宝所著的《云南水利问题》一书出版,书中描述了云南的自然地理特点,总结了民国时期灌溉、水力发电航运、防洪等建设情况、成就及存在问题,对水资源及水力资源分布也做了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