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兰山书院:全国知名的省立书院

甘肃兰山书院:全国知名的省立书院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兰山书院是甘肃最大的一所省立书院,在今城关区秦安路兰州三中校园内。[1]兰山书院以藏书丰富而闻名全国。据《续碑传集》 卷四记载,甘肃兰山书院多藏书,祁隽藻 在那里“以其暇研精经史,纵览诸子百家”。作《兰山书院加增膏火记》,记录甘肃布政使颜伯焘捐养廉银3000 两发商生息做膏火费事。作《兰山书院增修斋房碑记》,记兰州道唐树义索回被书吏侵吞书院房产事,并记唐树义与陕甘总督恩特亨额筹措官钱50 万,修建书院57 间斋房事。

甘肃兰山书院:全国知名的省立书院

兰山书院是甘肃最大的一所省立书院,在今城关区秦安路兰州三中校园内。这里在明代是肃王的园林红花园。清雍正二年(1724年),甘肃巡抚卢询捐养廉银在兰州新关路北(今兰州三中校址)创建正业书院。雍正十三年(1735年),甘肃巡抚许容奉旨改建为省立兰山书院。在此后的120年中,经过乾隆三十年(1765年)陕甘总督杨应琚、五十年(1785年)陕甘总督福康安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陕甘总督长龄,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陕甘总督恩特亨额,光绪元年(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等五次修建,每次间隔二三十年,成为规模宏大的官方书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停科举,废书院。次年春,陕甘总督崧蕃改兰山书院为甘肃省立优级师范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春,陕甘总督长庚改为甘肃两级师范学堂。夏,改为甘肃初级师范学堂。1913年改为甘肃省立师范学校。1917年,省立师范迁入畅家巷甘肃陆军学堂(今兰州一中院内),兰州女子师范学校即从南府街(今金塔巷)迁入兰山书院。1964年秋,改兰州女师为兰州市第三中学

兰山书院

兰山书院藏书和教学与考课紧密相连。书院要开展训诂、考据、校勘、考课、研习等学术活动,必然要收藏经史百家之书,以供师生研习讲诵,因此藏书也非常丰富。图书来源为书院购置,总督、学政捐赠。兰山书院的存藏书籍有《钦定易经》《御纂周易折衷》《佩文韵府》《汲古阁左传》《家语》《史记》《通鉴纲目》《三苏文集》《刑政大观》《本草备要》《古文雅正》《甘肃通志》《朔方志》《博陵尹氏家谱》等228种图书。书院还能雕版印书。乾隆时庋藏经、史、子、集共200 多种,书板23种。咸丰四年(1854年七月),兰山书院书库起火,藏书、藏板付之一炬。光绪元年(1875年)以后,在陕甘总督左宗棠、杨昌浚等人的重视下,逐渐得到恢复,左宗棠、杨昌浚曾分别捐购图书10种和45种。此后陆续购置,至光绪时,藏经、史、子、集101种,藏板3种共33 块。其中《西学大成》是介绍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汇集,也是晚清甘肃士人了解外部世界的明证。书院还藏有二帧孔子画像:一帧是赵孟所绘“至圣行教小影”,由陕甘总督左宗棠购置;另一帧是朱拓吴道子所绘“至圣立像”,由护陕甘总督杨昌浚购置。为了保障图书正常借阅流通,兰山书院制定了严格的《领书章程》:

——诸生欲看某书,须具领,呈监院俟批发给,看毕缴还,抽领销案。

——请领书籍只须专领某书,不许一时辄领数种。

——书籍如系函数多者,先领首函,看毕再领次函,随领随还,不准尽数领去,致有失遗。

——领看书籍每函以一月为限,逾限者追还。

——领去书籍如不爱惜,致有油污损伤等弊,不准再领。

——各种书籍只许住院肄业者领看,此外不准滥领。[1]

兰山书院以藏书丰富而闻名全国。乾隆年间有藏书204 种,书板2067 块。据《续碑传集》 卷四记载,甘肃兰山书院多藏书,祁隽藻(清代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在那里“以其暇研精经史,纵览诸子百家”。

书院刊印书籍在清代蔚为风气,甘肃书院凡有条件者,自行翻刻典籍和学生的课本,出版教材、课艺、文集、试牍、学生文集等诸多名目的书籍,形成古籍版本收藏中独树一帜的“书院本”。清乾隆三年(1738 年),甘肃巡抚元展成就曾在兰山书院主持雕刻《钦定四书》和《十三经》等书23 种,现今甘肃省图书馆依然存藏有当年兰山书院为学生刻印的《皋兰课业诗赋约篇》 《兰山课业诗赋约篇》 《兰山课业风骚补编》等课本。道光元年(1821 年),兰山书院刊清代张澍的《二酉堂丛书》,该书收录有关“关陇著述”21 种,共27 卷,“肇自周秦,暨乎隋唐”,被称为“西北地方文献”。

兰山书院山长多为饱学鸿儒之士,治学严谨,考课严格,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据史料记载,书院山长亦著述丰赡,如:

盛元珍,字仲圭,江苏常熟人。乾隆七年(1742 年) 在职。编印《十三经及诗赋续编》,收《十三经》原文及先儒注疏论说,纲目清晰,便于学生对照研习。(www.xing528.com)

牛运震,字阶平,号真谷,山东滋阳(今兖州)人,进士,金石学家,著有《空山堂集》。任甘肃秦安、平番(今永登)知县。乾隆十二年(1747年)在职。在书院讲古文、诗。

吴镇,临洮人,著有《松花庵诗草》《游草》《逸草》《兰山诗草》,另有《律古》《四书六韵诗》《沅州杂咏集句》《潇湘八景集句》《集唐》《韵史》《声调谱》《八病说》和两卷《文稿》。其中《集句》为采撷汉魏六朝唐人诗中之佳句,连缀而成。

梁济廛,皋兰翰林,刑部云南司郎中,著有《皋兰梁氏家谱底稿》。

张澍,字百瀹,号介侯,进士,著名朴学大师。嘉庆十三年(1808年)在职。他要求学生“以经史为宗,辞章次之”,诱导学生学有用之学。他还利用兰山书院藏书,编成《五凉旧闻》40 卷。

祁韵士,字鹤亭,山西寿阳人,翰林。嘉庆十七年(1812年)在职。作《兰山书院添增课额记》,记载陕甘总督那彦成与藩、臬、兰州道、兰州府捐养廉银做增加课额的膏火费。精心课训,学生赠“西河楷模”匾,悬挂讲堂中,匾上有150 名学生列名。

张美如,字尊五,号玉溪,甘肃武威人。工诗书画,著有《墨林今话》,道光初在职。

张兆衡,武威人,翰林。道光八年(1828年)在职。作《兰山书院加增膏火记》,记录甘肃布政使颜伯焘捐养廉银3000 两发商生息做膏火费事。

张廷选,字子青,临洮人,翰林。著有《北园文集》。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职。作《兰山书院增修斋房碑记》,记兰州道唐树义索回被书吏侵吞书院房产事,并记唐树义与陕甘总督恩特亨额筹措官钱50 万,修建书院57 间斋房事。

徐檀,皋兰人,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道光时在职。编印学生习作,名曰《擢英录》。

吴可读,皋兰人,字柳堂,号冶樵,咸丰十年(1860年)在职,著《携雪堂全集》。

张国常,兰州人,光绪时任职20 多年。在教学之余,勤奋读书,潜心治学,精于考据,著述积数十巨册,其中有《听月山房诗文集》30卷、《重修皋兰县志》30 卷、《甘肃忠义录》30 卷、《土司蕃族考》1卷。《重修皋兰县志》是通体志书,张国常穷究典籍,调查地情,严密考证,编成此志,收录兰州纵横数百里、上下两千年的事物。人称此志“分图、表、志、传四纲,依类相从,有条不紊,旧志讹误,订改无遗,又始立方言、金石两目,义例谨严,文辞渊雅,吾省名志也”。

先贤已逝,典籍流芳。如今,兰州市第三中学的院子里矗立一块石碑,碑上镌刻着“兰山书院旧址”,现在只有这块石头承载着兰山书院昔日的辉煌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