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夏至习俗与禁忌解析

中国古代夏至习俗与禁忌解析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顾禄《清嘉录》云:“夏至日为交时,曰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夏至后进入伏日。

中国古代夏至习俗与禁忌解析

立夏后进入芒种节气,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将成熟,谓之小满。过十五日则芒种,再过十五日则夏至。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已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曰贺嘉雨”的记载,田里稻谷正是生长关键期,降水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而往往热雷雨骤来疾去,故有“夏雨隔条田”的俗谚。

夏至后江南梅雨季节将到,关于梅雨,元高德基《平江记事》载:“吴俗以芒种节气后遇壬为梅,梅凡十五日,夏至中气后遇庚为出梅。入时三时亦十五日,前五日为上时,中五日为中时,后五日为末时。入梅有雨为梅雨,暑期郁蒸而雨沾衣,多腐烂,故三月雨为迎梅,五月雨为送梅。夏至前半月为梅,后半月为时,雨遇雷电谓之断梅。入梅须防蒸湿,入时宜合酱造醋之事。梅雨之际必有大风连昼夜,逾旬而止,谓之舶趠风,以此自海外来舶趠,船上祷而得之者,岁以为常,乡氓不知,讹以为白草风云。”芒种后遇到的第一个壬日就算入梅了,农谚有“芒种一日遇壬,则高一尺;至第十日遇壬,则高一丈”的说法,入梅越晚则霉得越厉害,而小暑是断梅的日子,农谚有“小暑一声雷,依旧倒黄梅”的说法。正逢稻田插秧季节,分为头莳、二莳、三莳,共十五天,农民习惯看何时下雨和打雷以及雨量的多少,来卜梅雨对农作物的利弊,谚云:“梅里西风莳里雨,莳里西风当天雨。梅里东风常落雨,莳里西南日朝晴。梅里不响雷,莳里落得苦。二莳不响雷,三莳雨水多。三莳不响雷,小暑雨水多。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雨打黄梅脚,四十五日赤膊裸……”农家耕田插秧始于芒种,毕于夏至,了田之时,必买鱼肉荤菜,以祭祀祖先,设酒犒劳自己,并以麦芽磨粉作饼,馈赠亲友,盖此插种皆青,农人可得数日休息,故曰了田过夏至。

顾禄《清嘉录》云:“夏至日为交时,曰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夏至后进入伏日。一般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江南湿热蒸腾,人易食欲不振,食少而消瘦,吴人俗称“疰夏”。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官府也停止办公事。通安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清《吴下田家志·夏九九》云:“夏至后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入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农历五月,古人认为是毒月,谚云“善正月,恶五月”,避讳称之善月,百事多禁忌。先秦时认为“阴恶从五而生”,故《礼记·月令》云:“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晋人周处《风土记》云:“端者始也,正也。”端午即正午,又称端阳节,太阳位于天空正当中,所以端午又称中天节。关于端午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有消毒避疫说、龙图腾说、伍子胥说、恶日说、屈原说、曹娥说等。当代民俗学家钟敬文《民俗学概论》认为:“究其根源,端午的始祖之意当是驱瘟、除邪,止恶气,汉代还是如此。”因为端午是毒月,主题是消毒避疫。

通安乡镇旧时端午有草药沐浴、赛龙舟、挂钟馗像、缠臂五彩丝线、穿五毒衣、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菖蒲艾条等习俗。

最热闹的是赛龙舟活动,两岸人头攒动,河中龙船穿梭,扶老携幼,万人空巷。清乾隆《吴县志·艺文》载顾嗣立《竞渡词》云:“锣挟鸣涛鼓駴雷,红旗斜插翦波来。锦标夺到轩腾处,风卷龙髯雪作堆。”“香拨琵琶内府调,紫檀截管玉装箫。绝怜天上霓裳曲,吹遍红阑四百桥。”“鼓翻旗飐跃凫鹥,黄篾推开粉颈齐。贪看河心龙影乱,忘人偷眼柁楼西。”

粽子是端午特有的节日饮食。通安民间认为,端午这天一定要吃粽子,有“弗吃端午粽,死仔呒人送”的俗语传世。粽子起源甚早,晋周处《风土记》云:“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通安端午的粽子多以箬叶裹糯米为之,形状通常有三角粽(也称菱角粽)、一角粽(也称秤锤粽或小脚粽)、方粽。孩子们最爱的是小角粽,联束成串。宋范成大《吴郡志》还载:“夏至复作角黍以祭,以束粽之草系手足而祝之,名健粽,云令人健壮。”通安习俗,端午用当地名“葱不留根”的植物与黄豆串在一起做成手串给小儿串手上,以为辟邪。

端午以驱瘟除疫草药为装饰,顾禄《清嘉录》云:“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中堂之上挂钟馗像,以却邪魅。钟馗由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云:“明皇开元,讲武骊山,还宫痁(疟疾)作,梦二鬼,一大一小,小者窃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绕殿而奔。大者捉其小者,擘而啖之,上问尔何人。奏云:‘臣钟馗,即武举不捷之士。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以后有关钟馗的戏曲、小说不断增多。顾禄《清嘉录》卷五载:“堂中挂钟馗图画一月。”以祛邪魅。此外,还有贴五毒图,小儿穿五毒衣、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可祈辟邪安康。

自古通安养蚕丝织,民间刺绣发达。端午有佩戴香囊的传统,香袋的制作也十分精致,成为端午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如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云:“端午节物,兰闺彩伴,各赌神针,炫异争奇,互相投赠,新制日增。有绣荷囊,绝小,中盛雄黄,名叫雄黄荷包。”妇女此日必戴艾叶称蓬头,以为辟邪祈安。

农谚云:“六月弗热,五谷弗结。”若天气一直无雨则民间有求雨活动,蔡云《吴歈》云:“六月不逢夜夜阵,满城扯遍七星旗。草鞋人散松花会,龙挂湖乡雨透时。”此时农民最为辛苦,要耘稻、耥稻,清袁景澜《田家夏日》诗云:“满树凉露树烟青,早作田家望晓星。妪起晨炊翁出户,牵牛前向踏车亭。当午耘苗汗雨蒸,夏畦无处觅凉冰。田中粒米皆辛苦,寄语官仓莫浪征。”此诗是农人脸朝水田、背朝太阳、上晒下蒸、耘稻劳作的生动写照。

农历六月六,古时是翻经晒书的日子。僧人集村妪为翻经会,谓翻经十次,来生可转男身,旧时乡村老年妇女往往结伴去寺庙,顶着烈日翻经,以求来生转世为男身。吴俗还有“狗淴浴”的习俗,吴方言把洗澡叫“淴浴”,俗以为此日牵猫狗浴于河,可避虱蚤。清郭麐《浴猫犬词》云:“六月六,家家猫犬水中浴。不知此语从何来,辗转流传竟成俗。”(www.xing528.com)

农历六月初四、十四、廿四三天,民间有“谢灶”习俗,比户主妇做素馅粉团,俗称“谢灶团子”,另置素菜四样,祭祀灶神,祈祷其保佑全家安康。有“三番谢灶,胜做一坛清醮”的俗语。

通安一带民众亦重视伏天,按照传统阴阳理论,立春、立夏、立冬皆以相生而代。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盖庚者金也。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初伏,荐麦瓜于祖祢。”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则伏日汤饼,自魏已来有之。”所谓汤饼即今世面条。故而民谚有“六月六,买点面来落一落”的说法,此日吃面以应节令也是古代遗俗。

农历六月廿四日为荷花生日,民间有观荷纳凉活动。其间有乡村男女相悦者,唱情歌以诉情愫。清张远《南歌子》云:“六月今将尽,荷花分外清。说将故事与郎听,道是荷花生日,耍行行。粉腻乌云浸,珠匀细葛轻,手遮西日听弹筝。买得残花去,笑盈盈。”清鲍皋《姑苏竹枝词》亦云:“水市南头香压船,卖郎荷叶买郎莲。侍儿只爱玲珑藕,侬道心多不值钱。”

七月七为乞巧节。古人观察发现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好像一架七弦琴。又如织机模样,天文学上称天琴座银河(又称天河)的东南面有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叫天平星,也叫扁担星,又称河鼓一、河鼓二、河鼓三。其中河鼓二最大最亮是牛郎星,也叫牵牛星。古人用非凡的想象力幻化出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其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至汉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开始流传。

七夕主要民俗是乞巧,汉刘歆《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亦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传《天问》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此则其事也……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

江南人家如何乞巧,日本人中川忠英所著《清俗纪闻·巧日》云:“七月七日称为巧日,在露台放置桌子,露台系在楼前接出之台架,三面有栏杆,无屋顶。小户人家无露台,则在院中上供。以点心鲜果七种、品种无规定制式,针七根、线七条向牛郎织女二星上供。幼女等夜半拜星,并用线穿入上供之针,称为穿针乞巧。”女孩子相约此夜用凤仙花指甲,明杨维桢有诗云:“金凤花开血色鲜,佳人染得指尖丹。”相传留至明春元旦,老年人看后,令目不昏。

此日民间应节食物为巧果。七夕后,村农注意看天河显晦,卜米价高低,晦则米贵,显则米贱。古诗云:“天河司米价,太乙照时康。”同时通安乡村有祭猛将习俗。七夕过后,天气转凉,村中妇女捻纱织布,小姑娘学习刺绣。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之中元节。在中国传统里,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冬至一起组成了祭祖为主题的四大节日。通安习俗,“过节”一年两次,第一次清明前,第二次七月半。“过节”时,家中要备3 只荤菜、4 只素菜,菜要逢单,不能逢双。桌上3 个方向摆好酒、盅、筷,7只菜一齐上好,正南方位点上香和蜡烛,凳子要紧靠台脚,不能脱空,大门关上,外人不得进屋。仪式举行时,男主人要向祖先敬三次酒,每敬一次酒,家中人均要向祖先叩头,主人轻声低念:“保护家人平安健康。”到香烛将烧完,主人在桌前左右两侧烧锡箔给祖先,候锡箔灰冷尽,将大门开一条缝,然后再开直。当年有丧事人家,“过节”只能在正清明日,祭祖同时还对野鬼、孤魂、煞神进行祭祀,或请道士做法超度孤魂野鬼,称为路祭,夜晚还有放河灯的习俗。

“盂兰盆”是梵语,意为解救倒悬之苦。盂兰盆会,是根据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超荐祖先衍化而来。此节传入中国后,受到提倡孝道中国人的喜爱。南北朝时,梁武帝首次在汉地创设盂兰盆会,并由此把农历七月十五日定为“盂兰节”。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神。”宋元以降,盂兰盆会逐渐失去本意,由孝亲变成祭鬼,寺僧于是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荐亡。后世更有放河灯、焚法船之举。此外,民间还有斋田头作秋社、祈丰收的习俗。

农历七月晦日,民间有烧地藏香的习俗。《清俗纪闻·地藏诞辰》云:“七月晦日,小月为二十九日。相传为地藏菩萨诞辰,众人前往地藏庙参拜。入夜起各家于门前设桌,香炉焚香,并按家中每人两双蜡烛之数,如十人则用二十只蜡烛,用竹签插起,排列于地上点燃,谓之地灯。”而此日苏州乡镇民众燃香却是为了纪念元末在苏州称王期间有惠政的张士诚。张士诚被害后,百姓十分怀念他,每年七月晦日点燃棒香纪念他,为避开明朝官府的追究,因张士诚小名“九四”,取其谐音,故又称“久思香”“狗屎香”。无名氏《海虞竹枝词》云:“端整今朝拜地藏,阶前灯火发光芒。来生缘自今生始,儿女争燃狗矢香。”七月晦日通安人云集于金墅莲华寺举行“轧莲花”活动,热闹非凡,至今不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