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维与汽车维修:办学差异与企业需求

思维与汽车维修:办学差异与企业需求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目前还没有一套健全的、科学的外部评价体系,使得企业、社会对学校培养成果评价标准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学校盲目追求一次就业率,却极大地忽略了学生二次就业和为他们终身服务的目标。成功的职业教育,必须与国家实际紧密结合,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只有积极研究行业和社会需求,对教学和实践进行研究,并推出切实有效的整合措施,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和专业特长的毕业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才有希望。

思维与汽车维修:办学差异与企业需求

汽车维修职业教育要求实践性非常强,但由于以上原因,我国汽车维修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和条件跟不上维修技术发展的需要,一些学校的实训工场、实验室设备简单、落后,而校外工厂、实践场所又缺乏适合职教的需求,即便有一部分学校正在和维修企业联合办学,但由于经济利益、管理体制等一些永远解不开的症结,造成联合办学很容易流于形式。通过这几年轰轰烈烈的汽车职业教育改革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很多学校的实训工场、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出现了超乎想象的更新与装备。而大量的设备闲置直至报废;少量的设备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造成功能性浪费。同时,利用的设备又过分地追求其表面功能而忽略了最基本的教育功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职业技术的标准性、规范性、工艺性和理论的指导性和延伸性,这也是行业、企业发展的根本。教育强调的是基础性、基本性和长期性、终身性。教育更偏重于对人的培养。

就汽车维修工程而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到体制与机制等因素的影响,院校、整车制造、售后服务(汽车后市场)三者严重脱节,造成教育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担负着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任务,又受到社会习俗的影响,重学历、轻技能,因而在实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由于目前还没有一套健全的、科学的外部评价体系,使得企业、社会对学校培养成果评价标准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学校盲目追求一次就业率,却极大地忽略了学生二次就业和为他们终身服务的目标。由于缺少对行业认识的实事求是的教育和指导,很多学生对就业回报期望值过高,实际情况却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样是导致二次就业流失的原因。

职业教育改革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迫在眉睫,而很多教师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奔波而难以抽身进行教改,即使谈及教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教材滞后、教具设施落后等。实际上,技术隶属文化范畴,技术的最高境界是哲学,而哲学的本质之一就是做人,因此世界观的变革、观念和意识的革命更具有现实性、紧迫性。社会的进步,使得当代多种职业技术互相渗透、交叉和综合,而且与自然、社会大系统高度协调,因此与人的综合素质能力越来越紧密,人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道德水准与技术的传承和创新息息相关。很多老师感到很茫然,笔者认为,部分原因来自于对“紧缺型技能型人才”的片面性理解,企业三五年也不见得培养出一个人才,学校要在2~3年的时间里培养出专业技术人才,难度是否太大了一些。这种片面性的认识导致了很大程度上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再者,由于对技术认识的单一性和不深入性,又导致对技术的结构、要素以及其属性了解的表层性,对技术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条件、环境和规律不十分清楚。例如,从技术组成的要素和结构中我们了解到,有些技术是可以在学校里实现的,而有些技术却只能在企业里才能学到,又有一些技术就必须依靠校企联合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现实中,很多学校忙得不可开交却做了很多无用功。

随着很多地方行政和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这几年很多地方推出技术大赛,获奖院校往往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为了迎接大赛,很多学校都积极备战,在学校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教师让学生抽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准备赛事,甚至培养一批“比赛专业户”,专门从事猜题、答辩等训练活动。有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取得了大赛奖项,而他们到了企业却遭到淘汰,因为他们根本没学到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如果职业院校只会培养空有其名、无有其实的“冠军”,无疑是与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如果不从观念和意识上入手进行改革,而只是在教材和教具上改革,那么那些学校即使具有现代化的规模,也只是有硬件没有软件的失败教改!

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教育奏出的主旋律应是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对人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成功的职业教育,必须与国家实际紧密结合,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纵观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有些问题又不能不让人忧虑。我认为,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国家意识,要注意培养学生、老师、学校对国家的忠诚度。企业对职业院校越来越失去信心,职业院校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越来越不知所措,而这些都是因为以人为本职业教育的缺失所致。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诚信教育,诚信不是社会对学校提出的基本要求,而是学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责任。以人为本是职业教育的原生态。人们常说,要想真正地改变,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自身中最核心的部分。对技术过于狭窄的认识,使我们忽视了企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我们需要把负责任的公民的价值观和标准,渗透到通用能力、职业道德、技术和创新技能的教育中去,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积极研究行业和社会需求,对教学和实践进行研究,并推出切实有效的整合措施,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和专业特长的毕业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才有希望。

那么,面对当前学生大面积思维发展水平偏低的现象,如何进行职业教育就成了大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要不要具备思维水平,他们还能不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提高思维水平,是目前职业教育首先要研究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对目前职业教育特点进行一下分析。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市场经济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改革进程,总体上说,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但是职业教育领域里的市场经济意识却不是很强,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我们的教育模式还是一种封闭型模式。因而,面对一个开放性社会实践与技术日新月异的企业环境,必定会出现落伍现象。

封闭型问题的特点如下。

1)有已知确定的答案。

2)问题的答案一般只有一个。

3)教材和教师提供了思考问题所必需的信息。

4)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正确的而且是经过提炼的。

5)一般都有确定的思考程序和步骤。

6)一般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可以从容地思考。

开放型问题的特点如下。

1)没有已知的确定的答案。

2)问题的答案一般都不是唯一的。

3)一般都缺乏思考问题所必需的信息,有时甚至根本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和收集必需的信息。

4)有时好不容易才获得一些有关材料,却又往往支离破碎,真假混杂,还得整理和提炼。

5)没有确定的思考程序和步骤,有时该从哪儿开始都不知道。

6)常常要对问题迅速乃至立即做出回答,根本没有时间从容思考。(www.xing528.com)

造成这种封闭式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只从思维方法训练的必要性来阐述。比如我国在实施汽车维修工程职业教育上的整体思维就存在遗憾,在国外的一些先进国家的汽车制造厂,每当一种新车下线,首先被送到职业学校,在那里对师生进行技术培训,当他们掌握了全部技术以后才被送到市场上销售。可是我们的制造企业恰恰相反,新技术对学校是封锁的,这种愚昧的、落后的、狭隘的利益保护思维至今非常顽固,它对职业教育的过程与成果影响是巨大的。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调控,这种现象会逐渐好转,但更重要的是国民对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高。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及我们培养的对象思维不够活跃,且思维的黏性很大,它常使我们在考虑问题时喜欢黏附在已经熟悉或司空见惯的事物上,比较接近、比较现实的想法上,比较肯定、比较有把握的做法上,比较合乎常规逻辑、比较顺应舆论的角度上,比较稳定、比较可靠的认识上……这种思维定式,往往只能在单一问题上绕来绕去,思路闭塞,难以打开,往往会挫伤潜在的创新能力。

要摆脱思维的黏性,就必须增加思维的广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若离开了“此山”,站得比庐山更高一些,就能立体地全景式地体察庐山的形态和灵性,把握对庐山的整体感受。

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要有创新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而创新的本质属性是要有创新思维,着力点就是创新,打破固定模式。

由于历史性的教育理念以及相应的教育方法的重要影响,在我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以我为长”和“以我为范”的思维定式。这种渗透着专制思想意识和狭隘思想境界的思维方式,既严重束缚了对教学目标的深层次认识,更妨碍了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发挥。

从现象上看,学生在学校里,主要是通过老师的教学和引导,系统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但是,从本质上看,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逐步提高自己获取更多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而学生求知方法的优劣和能力的大小,最终取决于自己思维方式的优劣。

笔者始终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学生用分数来界定其好与坏。只能说他们对知识理解与接受的早与晚。

其实,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只要他的大脑没有先天性缺陷和后天性损伤,他们都具有不定值的巨大发展潜力,只是由于我们还没有从关键环节上发现其富有内在潜力的奥妙所在,因而还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有效开发、利用。

我们不否认天才的存在。但是,人的记忆及思维效率是不是由某种物质绝对决定的呢?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思维运行,是一个建立在生命物质基础之上的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就表明,仅仅具有某种生命物质是不足以形成思维的广阔性、复杂性和多变性。所以,当人脑的生命物质一定的时候,无论是记忆效率还是思维效率都是由思维运行的方式所决定的。

所以我们说,老师的责任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教师把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过程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的思维方式将最大限度地影响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因此,要培养出具有正确思维方式的学生,必须首先要有正确思维方式的老师。

我们强调全方位教育,因为人生的经验原本是全方位的,如果没有考虑这一点,那么一个人的教育可能离开学校以后就会产生巨大的空缺,因为他只接受了部分的教育。事实上,进入社会后,人生许多问题才刚刚开始。很多人都知道孔子所说的“四十而不惑”,都觉得很难理解,因为对一般人而言,通常是四十而大惑,其实,人生的各种问题四十岁以后才会一一涌现。

是给学生一堆金子,还是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方法,这是事关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能否成为“知识与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重大问题。

思维是知识的载体和基本表现形式,人的思维活动,既是人获得所有知识的基本条件,又是人的所有知识得以运用的基本保证。由此可见,只有抓住思维活动这个根本,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和创新性运用。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老师都具备高超的维修技术,也不能要求所有的老师在人格上十全十美,也不在于他学识上的完美无缺,而在于他能用自己的优长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

从逆向思维来看这个问题,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缺陷,既是老师最高贵的品格,又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起点。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在他所著的散文名篇《师说》中,就论述了为什么求师和求什么人为师的问题,其中谈到“人非生而知之者”,并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见解。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向老师学习而超过自己的老师。他在《劝学》中说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学生的真正觉悟和聪明,是从认识到老师的荒谬和愚笨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就是马克思从他的那些老师,如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经典的著作中发现了谬误,而这并没有否定黑格尔、费尔巴哈等老师的聪明之处。

中国有句老话,“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深刻的教学奥秘。老师作为被请进门来的“师傅”,你应该怎样让“徒弟”自主“修行”呢?如果你这个“师傅”只能手把手地教会“徒弟”“照葫芦画瓢”的方法,“徒弟”又何以能练就出“神笔马良”的技术呢?

从普遍的意义上讲,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上好每一节课,是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学校里快速、高效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从特殊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基本责任,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从根本上让学生学会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再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是工作岗位上的创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