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冶铁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春秋史

冶铁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春秋史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陨铁是自然铁,不是人工铁,真正进入铁器时代以人工冶铁术的出现为标志。随着考古发掘中铁器的进一步出土,有的学者认为人工冶铁术的出现时间应推前到西周中晚期。从出土的数量来看,早期较少,至中、晚期逐渐增多,反映春秋时代冶铁手工业在不断发展。

冶铁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春秋史

中国什么时候进入铁器时代,长期以来学术界有种种推测。1931年在河南浚县出土了商末周初时的铁刃铜钺和铁援铜戈各一件。这两件文物后来流传国外,现藏美国华盛顿弗里尔艺术馆。1972年在河北藁城县台西商代中期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铁刃铜钺;1977年又在北京市平谷县商代中期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铁刃铜钺,这两件铁器经科学鉴定为陨铁锻成。这表明商代后期铁已进入社会生产和政治生活领域,这时人们已具备了一定的锻铁技术。

陨铁是自然铁,不是人工铁,真正进入铁器时代以人工冶铁术的出现为标志。中国人工冶铁术究竟始于何时?这是目前史学界和考古学界讨论的重要课题。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铁器的不断出土,对中国冶铁术的起源逐渐趋向明朗,不少学者认为至少在春秋时代晚期中原地区的人们已掌握了人工冶铁术1。随着考古发掘中铁器的进一步出土,有的学者认为人工冶铁术的出现时间应推前到西周中晚期。2

有关春秋时代铁器和冶铁手工业文献记载有限,仅以下几条:

1. 《国语·齐语》:“(齐)桓公问曰:‘夫军令则寄诸内政矣,齐国寡甲兵,为之若何?’管子对曰:‘轻过而移诸甲兵。’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制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盾一戟,小罪谪以金分……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夷、斤、,试诸壤土。’甲兵大足。”

2. 《诗经·秦风·驷》:“驷孔阜,六辔在手。公(襄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3.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4.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

5. 《越绝书·越绝外传》:“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剑三枚……风胡子奏之楚王。”

这些史料由于注释不同,或史料本身的可靠程度有疑问,是否可作为春秋时期人工炼铁的证明,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由于考古发掘中春秋铁器的不断出土(见下表),尤其是春秋早中期人工冶炼铁器的出现,证明了春秋时已开始跨入铁器时代。

西周—春秋时人工冶炼铁器出土一览表

器物

出土地点

年代

金相鉴定

资料来源

玉茎铜芯铁剑1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2001号墓

西周晚—春秋初期

块炼铁

华夏考古》1992年第3

铁刃铜戈1件铁工具3

上村岭虢国2009号墓

西周晚—春秋初期

 

《中国文物报》199222

铜柄铁剑1

陕西陇县边家庄秦墓

春秋早期

 

《文物》1993年第10

铁匕首1

陕西长武秦墓

春秋早期

 

《文物》1993年第10

铜柄铁剑1

甘肃灵台景家庄

春秋早期

 

《考古》1981年第4

铁臿1

甘肃永昌三角城

春秋早期

 

《考古》1984年第7

金柄铁剑3件金首铁剑17

陕西宝鸡益门村2号秦墓

春秋中期偏早

人工冶铁

《文物》1993年第10

铁臿、铁铲10多件

陕西凤翔秦公墓和秦宗庙遗址

春秋晚期偏早3

 

《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合期,《文物》1985年第2

铁1

河南扶沟古城

春秋

 

《中原文物》1983年第2

铁器1

河南新郑

春秋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年第2

铁镰1

江苏武进

春秋

 

《江苏出土文物选集》

铁剑1件铁臿1

湖南益阳楚墓

春秋中晚期

 

考古学报》1985年第1

凹字形铁臿4件铁削、码子、环形器共20

湖南长沙楚墓

春秋中晚期

 

《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4

铁镰1

河北易县燕下都

春秋

 

《考古》1962年第1

铁条1件铁丸1

江苏六合程桥吴墓

春秋晚期

块炼铁白口铸铁

《考古》1974年第2期,《考古》1965年第3(www.xing528.com)

玉柄铁匕首1

河南淅川下寺楚墓

春秋晚期

 

《文物》1980年第10

铁削1

湖南常德德山楚墓

春秋晚期

 

《考古》1963年第9

铁削1

湖南长沙龙洞坡楚墓

春秋晚期

 

《文物》1954年第10

铁铲1件铁镰1

湖北江陵纪南城南垣水门

春秋晚期

 

《考古学报》1982年第3

铁镰1

湖北江陵

春秋晚期

 

农业考古》1983年第1

钢剑1

长沙杨家山楚墓

春秋晚期

块炼铁渗碳钢

《文物》1978年第10

铁臿1

长沙识字岭楚墓

春秋晚期

铸铁

《长沙发掘报告》

铁削1

山东临淄齐遗址

春秋末期

 

《考古学报》1977年第1

铁鼎1

长沙窑岭楚墓

春秋战国

白口铸铁

《文物》1978年第10

铁铲1件铁锛1

河南洛阳

春秋战国间

韧性铸铁

《考古学报》1975年第2

铜柄铁剑1

甘肃庆阳

春秋战国间

 

《考古》1988年第5

铁箍1

山东新泰

春秋战国间

 

《考古学报》1989年第4

铁斧1

四川荥经

春秋战国间

 

《考古》1984年第12

凹字形铁口锄1

湖北大冶铜绿山

春秋战国间

 

《文物》1975年第2

凹口铁臿1

湖北江陵雨台山

春秋战国间

 

《考古》1980年第5

将上表资料综合起来看,春秋早、中、晚期都有铁器出土,出土的数量已相当可观,据目前不完全统计,总数达八十件以上。铁器不易保存,仍能有这样多数量的铁器发现,

金柄铁剑

甚至有的考古遗址中一次就出土十多件、二十多件铁器,足可证明整个春秋时代已存在独立的冶铁手工业部门,也证实了有关铁器的文献记载是基本可信的。由出土的铁器品种看,早期以武器为主,也有农具、工具,中、晚期品种大大增多,有农具、工具、武器、礼器和日常用具,表明铁器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从出土的数量来看,早期较少,至中、晚期逐渐增多,反映春秋时代冶铁手工业在不断发展。由铁器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早期仅在西北地区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蜀等国,其中尤以南方出土的铁器较多,说明楚、吴等国冶铁手工业后来居上。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总括起来分析,应该可以肯定春秋时代已逐步跨入了铁器时代。

金环首铁刀

所谓钢铁就是铁和碳的合金,以含碳的多少而分成熟铁(块炼铁)、钢、生铁(铸铁)。一般地说,含碳低于0.05%的为熟铁;含碳0.05—2%的为钢;含碳2—6.67%为生铁。块炼铁是将铁矿石加热到800—1000℃,产生不熔化的铁块,趁热锻打挤出一部分氧化物和杂质制成器皿。这类器物因含碳量低而较软。再将块炼铁加热和不断锤打,使炉中的碳逐渐渗入铁而变成含碳适中,硬、韧度较好的钢,这是早期的制钢技术。将铁矿石经过较高温度加热,一般炉温达1200—1350℃,矿石熔成液态的铁,再注入范,就成为白口铸铁。由于白口铸铁所含的磷较高,内中碳呈碳化铁形态存在,虽耐磨,但质硬而脆,只能制作一般器物。白口铸铁只有经过柔化(退火)处理,降低磷和碳,使碳石墨化,变成脆性低的韧性铸铁,才能制作较耐用的农具和工具。

长沙杨家山等楚墓出土钢剑、铁鼎、铁削

长沙窑岭楚墓出土铁鼎

出土的春秋铁器,其中一部分经有关专家用金相学鉴定,其结构成分大体可分为四大类:(1)三门峡上村岭的铜柄铁剑5、江苏六合程桥的铁条为块炼铁6;(2)长沙杨家山的钢剑为块炼铁渗碳钢7;(3)长沙识字岭的铁臿为铸铁8,江苏六合程桥的铁丸和长沙窑岭的铁鼎为白口铸铁9;(4)河南洛阳的铁铲、铁锛为韧性铸铁10。从上述科学测定看,春秋的冶铁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早期是原始的块炼铁,但到晚期有了很大进步,人们已掌握了先进的冶制白口铸铁和韧性铸铁的技术。

世界冶铁术的起源来看,有些国家比中国开始得早,如西亚、北非、印度和欧洲中南部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前后进入铁器时代。但欧洲各国的冶铁术却长期停留在块炼铁阶段,直到公元14世纪才懂得冶制铸铁,16世纪才出现韧性铸铁。中国虽然人工冶铁业开始稍晚,据考古和文献资料结合推测,应在西周末或春秋初,大约公元前8世纪左右,我国掌握了冶铁术,然而先进的铸铁和韧性铸铁技术的掌握却比欧洲早了两千多年。

铸铁和柔化技术较早出现,使我国的冶铁术有如下优点:(1)由于铸铁中所含杂质较少,提高了铁的质量;(2)可以生产脆性较小的优质韧性铸铁或其他柔化制品;(3)铸铁直接脱碳易于炼成质量较高的各种钢;(4)由液态的铁直接铸成所需的各种器皿比较方便。正因为如此,这使我国早期铁器的优越性容易发挥,并在实践中较快地得到推广和应用,所以春秋时的铁器已包括武器、农具、礼器、生活和手工业用具,说明铁已开始运用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到战国秦汉时,铁器基本上代替了石器、青铜器,成为我国主要的器具用材,并使中国古代的钢铁生产长期处在世界的先进行列。

我国先进的冶铁术脱胎于商周以来先进的青铜冶炼业。一般铸铁的出现,往往要有了较进步的竖炉和鼓风设备,才可能炼制温度较高的液态铁。春秋时代的炼铁设备究竟怎样,现在尚没有确实的考古资料证明,但《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却具体描写了春秋冶铁的情况:“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莫邪曰:‘子以善为剑闻于王,使子作剑,三月不成,其有意乎?’干将曰:‘吾不知其理也。’莫邪曰:‘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今夫子作剑,得无得其人而后成乎?’干将曰:‘昔吾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至今后世,即山作冶,麻绖葌服,然后敢铸金于山。今吾作剑不变化者,其若斯耶?’莫邪曰:‘师知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这段记载虽带有神话色彩,但从中可以看到春秋时的冶铁业有下述情况:(1)干将的师父母投身于炉,莫邪以头发和指甲作替身投于炉,这反映了早期炼冶业中存在着以身殉炉的迷信习俗。在古代人们认为这样祭炉神可以帮助冶炼成铁,所以这种习俗后来一直沿用至明清。(2)干将、莫邪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炼铁工匠,在他们带领下三百童男童女共同炼铁,反映春秋时已出现规模巨大、组织有序的冶铁工场。(3)用橐鼓风,在简本《老子》中也提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甲组)。据学者考证,橐与皮囊相类似,一边有把手,一边用鼓风管——籥通至炼炉,用时不断鼓动橐,压缩空气进入炉子,促进炼炉中木炭的燃烧11。三百人鼓风和装炭,说明橐很多,炉子相当大,根据出土的汉代冶铁炉已相当先进来推测,春秋后期应该已发明了早期的竖炉。

《吴越春秋》、《越绝书》中也提到了铁矿的开采。目前春秋时的炼铁采矿遗址尚无确切发现,河南舞阳谢古洞的冶铁遗址,从出土文物看大约从春秋至三国两晋南北朝,全区密布三十多个铁矿点和八处冶铁器的遗址,但遗址以汉代为主,不能分辨出春秋的遗迹12,所以有关春秋铁矿开采和炼铁的具体情况,有待考古学方面的进一步发掘来证实。

先进的冶铁手工业在中国大地的出现,对春秋时代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其坚固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13冶铁手工业的产生,大大推动了春秋战国的生产力,促使农业、手工业、商业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生产关系跟着出现了大转折,为中国由宗族公社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