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的现存问题:以学生为本的改革与创新

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的现存问题:以学生为本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管理理念落后,法律保障缺失全球化既给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使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面临一些新的困境。经过多年的体制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权力分化格局,省级政府在专科层次高校设置、硕士学位点设置、高校专业设置等方面拥有了实质性的自主权。

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的现存问题:以学生为本的改革与创新

(一)管理理念落后,法律保障缺失

全球化既给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使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面临一些新的困境。

高校教育管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仍存在管理理念落后的现象。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由集权领导的“条块分割”逐步向“以块为主”的自主办学转变,其面向社会的管理模式也在试运行之中,此种模式实际上可视为“旧瓶装新酒”,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一种延续。而社会化管理理念的更新则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高校教育管理的依托始终是政府而非高校自身。管理理念尚且陈旧,面向社会的管理模式自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高校的服务职能和水平也无法从根本上提升。

1.重计划轻市场、重物本轻人本导致高等教育在管理理念上的偏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市场机制逐渐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市场竞争理念深入人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各个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也进行了局部的市场化改革,但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有些改革还停留于表面,在管理理念上还存在诸多偏颇之处,进而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是重计划轻市场的管理观念阻碍了高等教育公开、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我国实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公平、健全的竞争环境。在重计划轻市场的观念支配下,我国高等教育运行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一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上,基本还是以政府举办为主,民间资本由于缺乏系统有力的法制和政策保障,在参与办学的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二是在办学资源的配置上,很大程度上仍是以政府直接投入为主,尚未建立以绩效为基准的竞争性投入机制,更由于政府在经费投入上突出按“钦定身份”(亦即人为将高校分等定级),向重点高校倾斜的配置政策,使不同高校在获取财政拨款和科研资助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三是在高校生源配置上,由于“钦定”的学校级别,使得不同高校招生的质量和数量存在不公平;四是在高校学习过程中,尚未形成学生自主选择、自由转换专业或学校的机制,导致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五是在毕业生就业上,由于缺乏一个公正、客观评价的标准,用人部门只能按照学校级别选人用人,造成毕业生就业上的不公平。

二是重物本轻人本的管理观念阻碍了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进程。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存在明显的重物本、轻人本的观念,造成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的偏颇,进而阻碍了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进程。表现在发展取向上,重规模扩张,轻育人效益,造成数量攀升而质量下滑;在功能取向上,重派生功能,轻育人功能,在派生功能中,又重经济功能,轻文化功能,造成功能失调,本末倒置;在经费取向上,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造成大楼林立但大师稀少,仪器设施先进但育人思想落后;在专业取向上,重技术学科,轻人文学科,造成功利思想泛滥,人文精神失落;在职能取向上,重科研,轻教学,对科研成果的评价重指标考核轻积累效应,造成教学环节弱化、泡沫学术泛滥。

2.重集权轻分权、重约束轻自由导致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上的僵化

减少中央对高等教育的集中控制,赋予地方政府和大学自主权,促进地方政府和大学因地因校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竞争力是当前各国在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竞争时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共同特征。经过多年的体制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权力分化格局,省级政府在专科层次高校设置、硕士学位点设置、高校专业设置等方面拥有了实质性的自主权。但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手段仍较落后,管理体制上的缺陷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障碍

缺陷之一是重集权轻分权限制了高校办学自主性的充分发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虽已形成‘集中领导、分级管理’模式,但在实际管理中仍存在集中领导易、放权管理难的特点。”这一特点突出地反映在省级政府和地方高校的权力划分上,省级政府的权力还过于集中,对地方高校“管得太细、统得过死”的状况未能彻底改变,地方高校在招生办法与名额确定、校长任免与教师评聘、机构设置与结构调整、产学合作与国际交流、教授治学与教学自由等方面仍然自主有限。由此压抑了地方高校的自主办学主动性,造成了部分高校决策者产生在办学理念、发展模式上不需要花更多心思的想法。这是当前中国高校中办学理念雷同、盲目跟风攀比、相互简单模仿、争相开设热门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

缺陷之二是重约束轻自由妨碍了高校制度的自主创新。通过制度创新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共同举措,虽然不同国家在高校的制度上存在差异,但高校的本质使不同国家的大学制度仍会显示出一些共性,这些共性较为集中地反映在现代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中。一流大学制度除了应该在政治组织体制上具有一定独立性外,还应该在学术思想上具有较大的自由性。而我国当前保持公办大学正常运转的各种资源,如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主要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控制,使公办大学依附性太强而独立性不够;同时,由于大学被外部力量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职责,其自身的发展思路必然受到挤压。大学为了得到政府和各相关利益集团的资助和庇护,不得不将现实社会与相关利益集团的目标作为或混同于大学自身的发展目标。过多的外部压力,使得大学的学术自由受到过多限制,进而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机制逐渐失去活力。

3.重人治轻法治、重行政轻学术导致高等教育在管理制度改革上的滞后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一方面推动了大学规模的膨胀与“巨型结构”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大学多种亚文化的发展与异质程度的加深。规模扩大与文化多元势必要求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作出变革。然而在我国有两大因素阻碍这种变革:

一是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使经验式管理继续大行其道。在我国由于传统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尽管近年来在依法治教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看,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上仍然具有突出的重人治轻法治的特征。人治意味着管理的目标、方式和评价成果的标准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观念、喜好,管理者的更换将对管理工作造成巨大影响。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看,人治现象依然较为普遍。如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执行、经费投入、项目建设等常因政府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的思想变化或职位易人而遭遇变数。而人治通行则必然弱化法律的权威,导致诸多方面或无法可依,或有法不全,或执法不严。这种管理制度的“缺点在于过分依赖传统的习惯和个人的判断,一旦管理者的道德取向、分析能力出现问题或者形势的变化超越了现有的经验,就会使管理活动陷入混乱。经验式的行政管理大行其道,这就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学的学术性特征,抹杀了思想上的活跃性,使大学失去了不断发展创新的生命力,而且容易滋生官僚体制”。

二是重行政轻学术的现实使科层式管理仍占据中心地位。大学是一个集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传播为一身,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学术性机构,学术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学术活动是大学的本质活动,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都必须以学术为中轴。因此,遵循学术发展规律,真正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是现代大学追求卓越的必由之路。而大学又是一个目标多元、职能多样、管理复杂的社会组织,有效的大学治理应该是既充分重视学术的自由发展与发挥教授的权威作用,又要有明确办学方向的指导与有力的行政管理。只有将大学的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协调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率。近年来,我国在协调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上虽采取了不少举措,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党政为重心的大学内部管理体制,不断膨胀的行政权力产生的惯性并未减少,“长官作风”“一言堂”“以权代法”等现象仍然存在,通过行政命令、领导指示、政策规定等方式干预学术事务的现象屡见不鲜。重行政轻学术的现实不仅使科层制管理仍在多数大学占据中心位置,而且使大学发展偏离了目标、背离了本质。

4.重分设轻整合、重保密轻公开导致高等教育在管理模式上的困境

信息网络化要求高等教育在管理模式上建立共享网络,提高运作效率,增加透明程度。为了适应这一形势,中国教育部先后颁布实施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2002)、《教育部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2008)、《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2010),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和透明化,对优化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推进管理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在管理模式改革上仍然存在一些困境。

一是在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上重分设轻整合,造成信息流通不畅。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平台分设的种类繁多,涵盖教学建设信息、学生信息、资产管理信息等多个方面,但由于缺乏前期整体规划,各信息平台又执行不同的信息收集和编码标准,导致信息无法对接整合,形成“信息孤岛”,不仅造成信息重复收集、管理成本增高等问题,还因相同信息数据口径不一致而导致管理混乱。由此阻碍了管理信息与国际的接轨和国内的共享,其后果是:造成中国与国际高等教育协调组织或高等教育大国之间在高等教育管理信息上的流通不畅、分享困难;给中国政府与社会大众及时掌握国际高等教育,特别是境外高等教育机构的真实信息造成极大障碍;增加了不少中国高校开展对外合作办学的困难,以及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上当受骗的机率。

二是在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的发布制度上重保密轻公开,导致信息分享困难。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发布所直接依据的制度是《教育部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这两个制度只是对高等教育相关信息公开的一般原则、方式和内容等作了框架式的笼统规定,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首先是相关规定不明确,对信息公开范围的规定过于随意,如《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第十条第一款“高等学校对下列信息不予公开”中列出包括“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学校规定的不予公开的其他信息”,其中“学校规定的”这一限定语在实践中往往导致高校为了规避潜在风险通过自定规则给信息公开设置诸多限制。其次是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信息公开不到位。以上问题导致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公开的程度虽有所提高,但多局限于概述性的报告和信息,对于高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师的管理与异动、学生的招生与就业等明细信息则往往不予公开,极大地阻碍了信息提供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参考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众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民主监督

(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主导着高等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他们的积极性是否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对于高等院校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发展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但是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在教师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就是教学量的计算和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使得高等学校的教师教学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一是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核算。教师的教学量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标准之一,事关教师的自身利益。当前,许多高等院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就是上的课程的数量,但是这显然不符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事实上,除了上课外,教学过程中的其它环节,例如批改学生的作业、指导学生的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都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这些也应该被折算成课时,算入教师的工作总量中。二是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教师的职称评定主要和两方面有关系,即教学和科研。但是大多数高等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不系统,导致教学这一方面的标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基本上职称的评定都是将科研作为了重要标准。这一评定标准让大多数的教师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科学研究方面,对于基础的教学工作,则是完成既定的教学量就行,更谈不上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

2.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体。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在学生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高等院校普遍要求学生依照学校的统一的教学计划来进行学习,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例如学生可以免修或者免听一些课程,少数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一些课程等等。但因为目前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和教学资源的束缚,当前的改革还是力度不够。具体来说,一是学生转专业依然困难重重。在转专业的过程中,大多数院系都会对转专业设置严格的要求,对本专业没有兴趣的学生一旦不能转专业,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效果。二是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权不够。由于选课事关学校资源共享的问题,学生选择的自主权不够,这种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由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高校一直以来对外所宣扬的,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所尝试的教育体制中,都是试图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学的课程,自己来排列自己的课表,自己安排自己的课外时间等等,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发展自己所喜欢的有兴趣的,也能让他们在不同的尝试中找到真正的自己。然而在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环境下,这样的自由根本就没有被真正实现。学生需要选择的必修课远远多于选修课,被安排的时间永远多于自己安排的时间,从法律上来看,学生们的行政行为远多于民事行为。

3.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适当的自主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学生个性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需要更为弹性化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但由于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和管理方面没有适当的自主权,因而学校的课程体系也就缺乏必要的弹性。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编撰主要基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国家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教学规范”。因此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是由国家统一规划安排的,而专业课的编撰则是基于国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学规范。只有少量的校级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会由学校进行开设,课程量非常少。此外,这些课程的种类也较为单一,出于国家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也是依据每个专业的特点来设计的,因此设计出来的课程种类也缺乏多样化。

(三)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上的弱化

1.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

学生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自然也就成了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素质教育模式的现在,学生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现存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科层制行政管理模式,具有学校组织分工明确、学校的纪律和制度严格、等级鲜明、理性化程度高、追求行政效率等特点。这种管理模式固然有其积极作用,但一系列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如学校领导忙于琐碎的行政事务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暇顾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教师之间关系冷漠、上下级之间带有明显的官僚主义气息、形式主义作风比较严重等缺陷。最大的负面影响则是造成管理和教育的脱节,管理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起到反作用。

我国大学教育大多是传统教育,办学模式也较为传统,在面对素质教育要求的今天,其弊端也日益显现。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和重点发展对象,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自由性和自主性的发展。而且,由于教学指标是硬性指标,有可查的量化考核标准,较容易实现;但学生管理工作却没有相应的指标和量化规定,实施起来较难。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高校重视教学科研,轻视学生发展的现象也不是个例。此外,还有许多学校在发展中重视教师的能动性,轻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只是片面的强调服从和规定,忽视了大学生个体之间性格的差异性,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要求所有学生的发展一致,忽视了学生真正的内在需求,忽视了他们在思想、能力、道德发展中的不同,最终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效果不佳。

2.管理模式约束学生的发展(www.xing528.com)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科层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等级森严,组织分工细致、明确,这样的管理模式对学校按部就班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其消极方面也非常明显:学校领导经常忙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维护,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却没有时间管理。学校上下级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官僚思想,甚至有些职称考评也是通过上下级关系实现的,这也引发了教师之间的关系紧张。学校不再是一个以成绩和能力评定教师水平高低的地方,而是依靠学历和职称的高低来评定。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还有高校对于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缺乏实际量化的评价标准,为了选拔出较为能干的人员来领导学校发展,只能通过学历和职称来进行。通过职称选拔出的只是专业水平较高的专家,但是学术水平高并不代表他的管理水平也很高,有些学校就出现了学术水平高的专家因为管理能力有限,影响学校整体发展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就会造成管理和教学的脱节:学校在管理上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上也不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营养,最终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限制。

同时,高等教育对学生的管理具有传统刚性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人格的发展,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转变,高等的精英教育也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也从以物为本转化成以人为本。传统的刚性管理过于强调物本的理念,过于重视制度的约束,忽视了学生的核心作用,导致其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影响教育的质量。学校过多地强调学校组织的权威性、组织性,过多地使用行政手段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忽视了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等民主化的管理。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与价值都过于单一,同时由于人才培育目标的工具化,导致教育手段的工具化。高等教育柔性管理主要是以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及心理变化为中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高等教育柔性管理确定管理者与受教育者的独立意识,通过高等教育柔性管理来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高等院校教育模式的转变,不断地加强学生与教师直接的有效沟通,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突破人格约束的高等教育柔性管理模式能够以人为中心,确立人的社会性、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的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与创新教育的根本,也是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

高等教育柔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以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解放教师与学生的天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不仅有利于高等教育管理自身的科学化与现代化的发展,更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3.高等教育管理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高校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得热火朝天的现今,仍然有很多高等教育管理者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改变自己的旧思想,始终沿用旧式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高等教育管理。虽然,各大高校已经制定了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但是高校教育管理队伍中还存在一些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学习、主动接受新鲜思想的“守旧者”。此外,高等教育管理还存在一些人员对待工作不认真,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懈怠、节奏慢,拖累任务进展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高等教育管理事业的发展,制约着高校的进步。

(四)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建设的经验和问题

1.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发展的相关经验。

第一,从学科知识发展的层面上来说,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并融入研究与实践中,高等教育管理学者也开始认识了其重要性,加之在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独立性逐渐增强的影响下,研究对象以及所承担的任务逐渐难以被其他学科所替代。另外,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在发展中提供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不仅帮助政府与高校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学科本身的研究融入理论与想法。

第二,从学科制度以及机构的建立上来说,我国已经成立相关的研究会,并具备专门的学术团体以及交流圈。且在研究会成立以来,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通过不断发现、提出以及解决问题,满足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不仅具备全国高教管理研究会,同时也包含地区性的研究会等,其影响力逐渐增强,力量不断扩大。研究会承担了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课题研究,促进了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建立了完善的学科体系,对高等教育管理发挥了指导作用。

第三,在学术成果发表以及出版上,渠道更加通畅。从学术期刊的角度来说,各类期刊都有着相关的学术成果以及论文发表,所出版的内容也具有较高的学术品味。

第四,高等教育管理群体的综合素养逐渐提高,不仅展现在学历上,同时反映在出国访问交流人次上。作为交叉性学科,不仅包含科班出身的专家,同时也融入其他学科与专业中的人员。

所以在实际中要积极主动开设高等教育管理专业,以此培养管理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管理学术人才培养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发展都比较快。因此,要不断创新培养方法,促使其承担起相应的任务,从非制度化上出发,向着制度化方向不断发展。

2.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发展的突出问题。

虽然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但是从学科规训的角度上来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整体认识不足。现阶段,一些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建设中存在着分化的问题。要么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要么注重制度构建,这样就出现了学科内容到形式上的分离,最终限制了学科的发展。第二,从学科知识的发展上来说,水平与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研究力度不足,内容比较分散,其独立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第三,学科知识与机构上的不足。一是在问题域上存在着不明确的现象,没有形成相应的研究范式;二是职业化问题上的影响。一些高等教育学与管理学上的学者兼顾着管理者,这使学术队伍存在着一定不足,加之受到学术人员自身功利心的影响,使学术精神与研究勇气严重不足。三是高等教育管理作为教育学或是管理学期刊中的一个,存在专业期刊不足等问题。四是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不足,套用其他学科理论,这样就难以形成自身的视角与思考方式,从而降低了高等教育管理的地位,造成其不被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人员所认可。五是学派上的不足。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管理学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学派,更多的只是一些学生对热点问题发表简单的、比较零碎的看法,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也不能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有效的思想。加之一些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关注这一领域,而在另一段时间中则关注其他领域,这使研究相对较浅,范围十分宽泛,最终难以形成有效的体系。由于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实力不足,使队伍人数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难以形成地域性的学派。六是一些针对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项目相对较少,所投入的资金帮助比较匮乏。此外,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存在着比较封闭的现象,学科建设也没有从国际交流以及合作上来进行,降低了实际的效果。

(五)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高校人才培养专业化刚性过强问题

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典型特征在于它是专业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专业是高校组织和实施高等教育的基本单位,各种各样的高等教育活动通过专业得以有序地组织起来,造就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性特征。在20世纪50年代向苏联学习的时候,我国高校建立了严格的专业教育体系,确立了按专业组织人才培养活动的原则。在专业教育上,我国高校把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孤立或对立的关系,把专业与社会职业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从而导致专业教育口径狭窄、缺少相互融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不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对专业教育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改革,但专业化过于刚性的问题在各级各类高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即便在一些高水平综合大学,专业教育刚性化过强的问题也非常明显。这种状况不符合新时代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不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现实要求。

2.高校课程教学浅表化问题

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是课程教学,课程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质有奠基性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说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自学等对人才培养就没有意义,或者意义不重要。不能说我国高校不重视课程教学,也不能说我国高校在课程教学改革上无所作为,实际上,教学改革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主题。但教学改革深入课堂还很不够,尤其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仍表现出传统的倾向,教师主要教知识,而且是教材上的知识;学生主要学知识,也主要学教材上的知识。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理论界热情倡导的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情景式、对话式等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仍只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应用,很多教师教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考试,学生学的目的也是为了通过考试。这样,就形成了教、学、考高度一致的教学景象,现实的教学结果就是教的不深、学的很窄、考的很浅。课程教学浅表化的问题在我国高校由来已久,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而深刻的。不解决这个问题,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不可能走得太远。

3.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教学资源的优劣多寡对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我国高校十分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对发展优质教学资源倾注了不少的力量,但整体来看,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尤其是优质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浏览各高校网站常常发现,一所数万在校生的高校往往只有几位教学名师、若干精品课程、几个特色或优势专业;笔者在所参与的一些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发现,不少高校老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少,新专业则往往在为建设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资源条件而努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还提不上议事日程;很多高校实践教学体系虚化,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办学协议缺乏落实的保障机制,分散的实习实践教学形同“放羊”,集中的实习实践教学缺少稳定可靠的基地支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研究反哺教学往往停留于文件或号召中,本科生真正进入教师的科研项目团队或实验室参与研究的人数非常有限。优质教学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的主要问题,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有的状况。

4.高校教育教学文化薄弱问题

高校既是一个有形的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又是一个无形的人才培养文化环境。有形的部分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不言而喻,不论是学科专业组织方式还是教学活动组织形式,都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水平;无形的部分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同样有着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比有形的部分影响更深远、更持久。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文化经过“文革”的破坏后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恢复,加上市场经济和指标化的行政管理导向的消极影响,更使教育教学文化发展偏离了应有的方向。教师为了完成工作量而教学,学生为了获得文凭而学习,学校为了得到更多的生均拨款和学费而多招生,管理人员习惯于用各种指标评价师生的表现与教学的价值。价值导向的偏差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缺少了精神的追求,师生之间缺少心灵的对话,教学过程缺少智慧的碰撞,校园活动缺少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学生的发展缺少爱的播种和善的教化。浅薄的文化不可能孕育高品质、高品位的教育教学,只有精神的力量才能触及心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当重视内在品质的改善,培植优良的教育教学文化,为人才培养提供适宜的土壤。

(1)高等教育教学从事管理的工作者本身素质偏低。

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不仅仅包含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者,还有从事教育数学的教师。目前,高等教育的方式不仅仅是精英教育模式还有一些大众化教育模式,此外,由于高等院校的增加以及高等学院的扩张致使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在慢慢下降,同时高等教学管理方面的人才也越发的奇缺。在这种状况之下,很多的高等教育学院在招聘管理工作者的时候水平就会出现层次不齐的现象,有的时候一个专业所招聘的老师根本就不是本专业的教师或者完全没有经验的教师,对于这样的教师,由于其在教学管理中能力不够,且在课堂上面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目的,而忽视教学管理,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被动,自主学习意识没有或者不强,最终给教学管理增加阻碍。从向社会输入人才的角度看,高等学院毕业人数往往高于市场需求,导致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然而,由于高等教育本身的教学管理者的师资薄弱,在教学能力上不高,长此以往下去,只会导致学生的能力越来越低,最终的结果无外乎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增加了学生就业压力。所以,高等教育中的教学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水平要求是尤其重要的。

(2)高等教育教学使用的方法过于传统单一。

首先,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使用的理念太过陈旧,没有考虑人性化的角度。目前,国内使用的高等教育模式还是沿用以前的模式,然而,时代在发展,高等教育的管理理念如果还是沿用以前强制管理的理念就会脱离实际。现在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在教学管理上教学的课程安排以及教学的内容很少去考虑学生具体需求,要知道大学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目的是向社会输入对经济发展有用的人才。其次,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方式传统单一,缺少创新,学院在制定教学课程上面往往注重的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完全脱离实际,同时由于教师传递的知识过于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最后,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考核的标准死板,尤其在业绩考核上面,往往注重最终的科研成果,而不是教学的目的,这样的结果就是容易出现科研结果很多但是质量很差的现象。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上面,也是多注重成绩,比方说只在意学生考了多少分,而不是学生在这方面是不是有全方位的发展,可以说这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上的严重失职。

(3)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

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服务管理人员,还是课堂教学人员都很少能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管理教育学生,很多老师根本没有海外学习和交流的经历,不能有效处理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只能闭门造车,用老一套的教育管理方式来管理学生,不能抓住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对学生采取压、训等管理方式,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分析,发挥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很好,管理者面对学生适当的消费,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还对学生一味的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调查发现,由于教师自身没有吸收和掌握国外大学的教育管理理念,使培养出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出国后不能适应国外的教学管理方式,进而颓废迷失自我。

(4)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脱离实际需求。

目前,高等学院办学都是以自费上学以及自谋工作为基本方向。所以,高等学院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应当以社会需求的发展为理念。但是在理念上,很多的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都是不合格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很多的高等学院为了保证自己在这场竞争中不被淘汰违背了自己当初建校的理念,越发的忽视教学管理质量。现在,市场经济模式在不断地改变,高等学院很多的专业都面临着改革,但是,往往学院没有充足的科研经费,无法顺利地进行科研工作,教学管理工作者采取的措施往往都是按生源所占的比例安排各科室,这样的后果就是在同一个学院内,往往会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这里,为教学专业上面的设置增加难度。同时,在教学上面,教育管理工作者对学生仍然实行的是学年制,学生必须要在一年之内成绩合格才能予以毕业,这样的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下的市场需求了,会大大的降低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育管理的发展过程当中,由于传统教育受到了历史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行政权力在教育中占据了过重的分量,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就出现了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中行政权力主导发展形势,学校采用传统的刚性教育模式,导致学校过多地强调学校组织的权威性、组织性,过多地使用行政手段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忽视了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等民主化的管理。除此之外,从管理方式角度出发,过于频繁的检查与监督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也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约束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单调,影响学生的学习与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