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十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分析与构想

职业教育十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分析与构想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上海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从总体上讲仍未摆脱小生产、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这些学校的成功,为上海的中等职业教育描绘了这样一幅前景:职业学校可以像现代企业那样搞规模化经营,可以与现代企业发展的速度同步进行,甚至适当地超前一点。

职业教育十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分析与构想

一、上海中等职校办学规模分析

表 2—1

进入90年代,上海的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业高中、技校三类学校)办学规模得到了扩大,形成了规模效益。以1991年《上海教育统计手册》公布的资料和1995年上海市教委提供的有关资料加以对照,据表2—1分析,在5年时间里,三类学校的数量减少150所,但每校平均在校生数却是5年前的2.3倍,说明上海的中等职业教育开始走上规模化的道路。这种态势是与上海建设的发展速度相吻合的,适应了上海的建设和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要。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上海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从总体上讲仍未摆脱小生产、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在校生不足三四百人,办学规模过小,办学效益不高的学校数量还不少;另一方面,上海加快了建设三个中心和两个文明的速度,呼唤着大量德才兼备并能适应未来竞争需要的中等职业人才,对中等职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新要求?答案很明显,必须尽快告别小生产、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要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走与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经济的现代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教育道路。

同时还要看到,上海要建设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际一流城市,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职业教育,上海的职业教育也应该瞄准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我们不妨把上海的办学规模与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加以对照,不难看出差距之大(见表2—2)。

表 2—2

很明显,上海的办学规模较小,平均在校生数只及新加坡的三分之二,不及台湾的四分之一。香港仅设7所职业技术类学校(称工业学院),而设置的专业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行业,经费投入集中,故各校的设备设施齐全良好,办学规模和效益十分显著。

由此可见,我们在办学规模上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近几年,已有许多学校开始千方百计地挖掘潜力,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在政府未加投入或投入很少的情况下,扩大了办学规模,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仅以市商业职校、浦东新区东辉职校和市化工学校、市商业会计学校等四校为例加以分析(表2—3)。

表 2—3

可以看出,四校的办学规模和效益,已超过了新加坡,有的超过了台湾。这些学校的成功,为上海的中等职业教育描绘了这样一幅前景:职业学校可以像现代企业那样搞规模化经营,可以与现代企业发展的速度同步进行,甚至适当地超前一点。这些学校的成功,也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依据,我们可以在学校数量上进一步做减法,而在在校生数量上大做加法,以显著提高办学规模。上海市教委据此已作出了“九五”规划,新规划注意到了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提高,预测“九五”期间三类职校的生源在1997年达到22万人的巅峰,维持至2000年开始回落。假设中专、职高、技校“九五”期间的生源配额各占35%、40%、25%,那么“九五”期间上海市中等职教将达到如表2—4所示的规模。

表 2—4

该方案把三类学校的数量调整为270所,比1995年减少了90所,然而平均在校学生提高到815人,是1995年的647人的1.26倍,办学规模有了明显提高,比较接近了新加坡1995年的规模水平。

二、“九五”期间上海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调整规划构想

应该说,“九五”规划比“八五”期间前进了一大步,但三类学校的数量仍偏多,是否可思想再解放一点,步子再大一点呢?这里我们大胆设想,学校总数可减到220所,即比1995年减少140所,以显著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建议“九五”规划修正方案如表2—5所示。(www.xing528.com)

表 2—5

这一建议修正方案基于以下认识和可能性:

1.上海的职业教育在“八五”期间已形成了初步的规模,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已出现了不少规模超过1000人的学校,也出现了许多类似企业集团的“职教集团”学校(姑且这样称呼)。

2.企业的兼并化、集团化、连锁化——即规模化、集约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竞争的必然规律,迫使职业教育要与之相适应。

3.修正方案是为了适应加速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和两个文明的需要,因为职业教育对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具有改善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催化功能,对劳动就业具有调节功能,对就业者择业具有导向功能,等等。这诸多功能已被中外实践所证明。显著扩大办学规模后,职业教育的诸种功能将得到更好、更有效的发挥,将更有力地推动上海的建设和发展。

4.是促使上海中等职校办学规模的效益尽早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在即,入关是好事也是挑战,上海的职业教育应该为本市、为我国加入国际竞争作出贡献,首先应在办学的规模和效益上做文章。

5.规划职业教育,还要考虑人口因素。上海三类职校的生源到90年代中后期达到巅峰,之后逐年下跌。而本市的人口出生率,早在80年代中后期已开始持续下跌(见表2—6)。

表 2—6

出生率的下降,意味着生源的减少。三类职校的数量由1995年的360所,在“九五”期间将调整到220所,是未雨绸缪之计,既可以减少对职业教育的无效投资,又可以防止生源进入低谷时期教育资源的闲置和丢失。

实施修正方案后的效果分析如下:(1)政府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将更集中、更有效,三类职业学校可望得到较高水平的设备;(2)教育资源将被进一步充分利用,投资效益全面提高;(3)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得更紧密、服务得更主动,其后劲、其生命力进一步增强;(4)上海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和效益缩短了与发达国家、先进地区的差距,规模效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5)办学水平普遍提高,三类学校中出现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乃至国际影响的特色学校,其示范辐射的功能、作用得到明显的加强和发挥。

实施修正方案的措施有以下几条:(1)加强上海职业教育的立法,依法治教,学校的开办、专业的开设必须符合法定标准;(2)加强宏观调控,制订学校布局、专业布点的方案,布局、布点要与区域经济、区域功能或社会经济、社会功能相一致;(3)学校建设、专业建设坚持高起点、高规格,体现上海水平,体现21世纪的需要;(4)优化资源配置,实行资源共享;(5)实行校际合作化、区域合作化,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重复投资、分散投资;(6)三类职校在人才培养上要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注重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竞争,适应接受终身教育和不断发展的需要;(7)淡化三类职校的界线,对毕业生实行同学历同证书制度;(8)打破条块分割,建立大职教的领导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