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调整的十大思考

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调整的十大思考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如何依据上海城市功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来进一步调整上海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使之与上海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是建成一流职教的重要问题。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为上海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量急需的中等职业人才,但五类并存的办学管理体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调整的十大思考

上海要建成一流的城市,成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必须依靠“科教兴市”。中等职业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如何依据上海城市功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来进一步调整上海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使之与上海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是建成一流职教的重要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目前主要有五种办学类型:中专、技校、职校、成人中专、社会力量办学。根据资料统计,上海市1994年初共有中专、技校、职校462所,在校生184000余人;成人中专为97所,在校生41508人;社会力量办学770所,在校生125849人(局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范围)。从办学管理体制上看,中专主要由政府投资,行业管理;技校由劳动局企业管理;职校主要由区、县政府管理;成人中专与社会力量办学体制较复杂,有教育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主办。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为上海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量急需的中等职业人才,但五类并存的办学管理体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宏观调控乏力

宏观上上海缺乏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但机构网络不全、信息不畅,难以准确了解人才需求信息;在原有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下,中专、技校、职校、成人中专和社会力量办学等有各自独立的模式和相应的条块分割的管理和投资体制的束缚,各类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竞争激烈,很难在中等职业教育体制不变的情况下统筹考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职业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办学体制上五类学校的条块分割,一方面是职业教育投入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是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浪费严重。主要表现在:(1)学校规模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客观上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要提高集约化、社会化程度。美国、德国的同类学校的在校生一般均在1500人左右。1994年,在上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中专的规模为校均学生625名,成人中专(不含电视中专、农村广播中专)校均学生258名,大大低于国外水平。(2)专业结构不合理。部分专业设置重复,布点过多,盲目办学,而部分专业招生难,流生多。如财会专业各校均办,在校生达8万多人,使得这两年财会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问题。而工科类部分专业生源少,在校生比重过低,影响了上海技术工人队伍素质的提高。因此,规划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已刻不容缓。

二、调整上海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思路

职业教育既有市场性又有教育性。因此在确立办学体制的总体目标时,要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符合上海经济发展需要,又符合教育规律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性,要求用人单位应成为办学的主体之一,而教育是政府行为,又规定了政府必须在宏观调控等方面起主导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调整应体现以下四条原则。

1.专业设置的标准化原则

要使专业设置标准化,必须使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准化。上海可参考国际劳工局公布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结合上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上海系列职业分类的从业资格标准,进而科学规范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形成标准系列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分类目录。

2.办学分工的配套化原则

中等职业教育设置的专业总体上应覆盖所有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的行业和职业,又要考虑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的适当分工,以避免专业的严重重复。如桂林市5所公办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分别侧重于旅游行业、机电行业、珠宝加工行业、服装行业商业行业,分工合作培养中等职业人才。

3.布点办学的特色化原则

在调整办学体制中必然涉及撤并等问题,撤并的标准应为办学的基本条件和办学特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特色应体现在各校的骨干专业上。重点学校必须有几个是在市内的骨干专业,一般学校也必须有2~3个骨干专业,无骨干专业的学校应撤并。(www.xing528.com)

4.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化原则

应打破区、县、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既具有为投资者培养人才的功能,又具有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功能。一个学校若只为一个企业服务往往规模效益就差,职业教育资源利用率就低,而且众多的中小企业也不可能都自己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员。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如规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规模标准等。

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既可以作为职前教育的资源,更应作为职工终身教育的资源。中等职业教育应以终身教育为主线,实现职前和职后教育与培训的统筹规划,并网接轨。

三、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新体制的举措

建立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目标是:以政府统一规划形成中等职业教育网络,由市、区两级政府重点抓好关系上海经济发展重点行业人才培养的50所国家与市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校;以全市140个企业集团为龙头,建立相应的教育培训中心;其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条件、有特色的可由各种办学主体主办,形成一个专业齐全、办学有特色、职前与职后教育沟通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

1.营造环境

为科研与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政府的职能。例如按政策和法规发布职业人才的需求准确信息,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设置等全局性问题作出调控决策,建立标准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准等。

2.抓住重点

政府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抓所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可以根据上海经济发展的形势,统一规划。重点抓住紧缺人才的培养,抓住50所在本专业领头的示范性重点校,重点投入。这些学校应是规模效益好、质量高、有特色、社会声誉卓著的学校。

3.放开联办

企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大企业要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教育培训中心。这些中心可以与示范性学校联办,也可以独立办。联办既解决了企业培训基地问题,又解决了学校实习训练基地问题,值得提倡。

4.税收调控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资金来源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办教育必须有投入,而并非靠教育创收。这个投入首先来源于税收,来源于纳税人。教育与医疗养老、住房等开支一样对劳动者必不可少,所有用人单位均应交纳教育税。若企业有培训中心培养人员的可采用退税方式,企业如愿意拿出更多的钱投入教育.可以通过税收政策予以鼓励。其次,投入来源于劳动者本人,为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劳动者应支付培养费用。再次是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的捐赠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