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横山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以党的决策为指引,横山县取得成果

横山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以党的决策为指引,横山县取得成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横山县第十一届人民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一系列重大决策,排除干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横山县第十三届人民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抓大事、抓落实”的工作方针,围绕地委、行署提出的“两增一降一稳定”奋斗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横山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以党的决策为指引,横山县取得成果

1985年以来,在县委的领导下,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改革创新,全力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横山县第十届人民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十三大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广泛开展“双增双节”[2]运动,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商品生产,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经济和社会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方面,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和流域治理工作,着力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为全县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经济建设中,始终把农业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和突破。深入落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和支持农民进行兼业经营和专业经营,从落实农业政策入手,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全县推广“两法[3]”种田23万亩,退耕种草16.2万亩,植树造林27.46万亩,种植小麦水稻4.77万亩,生产粮食1.35亿斤。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在全县范围内继续推行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积极推进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责任制,在28家国有企业中,有8家实行了承包经营,有效调动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1987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63万元,基本建设投资884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99.76万元。投资1077万元的啤酒厂项目基本建成。

横山县第十一届人民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一系列重大决策,排除干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本届任期内,县人民政府将农业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坚持“八字方针[4]”,注重增强农业后劲,努力促进粮食生产,突出抓了农田基本建设、流域治理、无定河河道治理、商品粮基地建设和科技兴农等工作。仅在无定河流域,就完成围河造地8760亩,清淤渠道425公里,加固病险水库14座,产粮7.2万吨。按照“大种草、狠抓猪、主攻羊、发展牛、兴养兔”的思路,努力提高优良畜禽的比重,全县白绒山羊改良区逐步发展到12个乡镇,羊子饲养量达到18.5万只。新建标准化果园6110亩,改造低产果园7496亩,新建丰产样板田面积2403亩。工业生产狠抓产值百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仅樊河煤矿和花炮厂两户企业就完成产值546.39万元,实现利税83万元。同时加强煤炭行业管理,对重点产煤乡镇的23处小煤矿进行整顿,取得了较好效果。到1989年底,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619万元,增长27.4%,农业总产值5812万元,增长5.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758万元,增长5.3%,财政收入505.3万元,增长38.1%,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96万元。

横山县第十二届人民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其间,各行各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市场稳定,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稳中有增。全县的工业企业,通过转换企监经营机制,工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集体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全民企业发展相对缓慢。全县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新的成就,学校秩序得到进一步整顿,小学教育迈上新的台阶;继续集资办学,调整小学布点,部分学校实施了六年义务教学;开办了横山教育电视台,为全县的职业、成人教育和教师、学生开阔了视野,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

1992年,全县社会总产值达32252万元,比上年增长30.94%;国民收入15571万元,比上年增长6.91%;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8143万元,比上年增长21.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9万元,比上年增长4.82%;地方财政总收入636万元,比上年增长20.22%;银行存款期末余额6899.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1.9万元,增长3.19%。199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5782万元,比上年增长26%。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7289万元,比上年增长32.45%,粮食总产量达87475吨,比上年增长45.43%,创历史最好水平;畜牧业稳定发展,羊子存栏达34.1万只;渔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水产捕捞120吨,比上年增长20%。

横山县第十三届人民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抓大事、抓落实”的工作方针,围绕地委、行署提出的“两增一降一稳定”奋斗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农业生产以稳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集中精力狠抓生态工程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面对1997年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县政府从实际出发,树立长期防灾救灾思想,千方百计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粮食总产量11.18万吨,特别是夏粮生产创历史新高。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对全县生态工程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确定了发展100万亩优质高效农作物、100万亩经济林,种植100万亩宁条、100万亩优质牧草,饲养100万头大家畜和羊子,建设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六个一百万亩”工程建设,全县水稻、烤烟、温室大棚等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成为不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坚持走扶贫到户的路子,通过小额信贷就业培训、移民搬迁以及和江苏常熟建立对口帮扶等方式,使全县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经济发展方面,面对困境,积极引导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转机建制,面向市场,千方百计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到1998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元。启动了县城过境公路修建,邵殿四级油路改建完成,服装厂二期、樊河煤矿井下巷道改造、造纸厂技改、纸箱厂扩建、地毯厂技改、石马坬煤矿、高兴庄煤矿、煤炭计量站、梳绒厂、富华饲料加工厂、大石畔焦化厂、县城11万伏变电站、南大街延伸、职教中心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用。全县行政村通路率达到99%,通电率达95%以上。

横山县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带领和团结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引,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战略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真抓实干,到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4亿元,增长18%;农业总产值3.78,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1185元,增长21%;工业总产值2.95亿元,增长19%;地方财政收入3700万元,增长16%。

任期内,县政府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力促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积极推广地膜、大垄沟、水稻早播旱育等旱作农业技术,全县农业生产在遭受连续5年旱灾之后喜获丰收,2002年产粮10.7万吨,增长60%。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羊豆产业开发。羊产业开发以封山禁牧、舍施养羊、退耕还林为重点,狠抓草场培育,推广秸秆粉碎、青贮氨化等饲养技术,累计建成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面积分别达110万亩和100万亩,羊子饲养量达62.1万只,以白绒山羊为主的优质羊子改良率达90%以上。豆产业开发以推广绿豆新品种为主,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大明绿豆”名优品牌得以巩固,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经济以提高企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促进经济由数量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引导企业以销促产、以销定产。下大决心,采取强力措施,清理关闭了全县所有小煤窑,加大提升、转化、外销力度,煤炭管理体制得以理顺,煤炭工业的产值、税费大幅提升,2002年生产原煤142万吨,实现税费1600万元,国有大矿竞争力明显提升。石油开采坚持“依法开采、合理利用”的原则,彻底取缔了土炼油和原油非法交易,成立原油计量管理站,对原油的运销实行统一管理,逐步整顿原油市场秩序,2002年生产原油9.7万吨,煤炭、原油两大主导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68.8%,主导地位十分突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县城过境公路、邮电大楼、榆靖高速公路路基、鱼靖三级公路改造、县城供水工程一期等项目建设完成。城乡电网开始改造,横中综合教学楼、疾控中心、计生服务大楼、县医院门诊楼等一批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开始建设。

横山县第十五届人民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抓住西部大开发、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努力发展县域经济。到2007年9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6亿元,年均递增23.4%。财政总收入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00万元,分别递增32%和20%。农民人均纯收入22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00元,分别递增13.3%和14.5%。全县羊子饲养量由2003年的62万只发展到2007年的95万只,良种率达60%以上,建成了马家梁、永忠、芦沟等120个标准化舍饲养殖示范村。陕北白绒山羊培育成功,2003年被农业部公布为绒肉兼用羊新品种。共完成投资3.51亿元,建设基本农田5.2万亩,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5平方公里,人工造林60万亩,种草95万亩,林草覆盖率达32.3%。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5亿元,完成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89个,解决了5.7万人、9.3万牲畜的饮水困难和2.1万人的温饱问题,3.3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2006年,全县生产原煤196万吨,实现税费7069万元。全县共有各类油井622口,年产原油10.3万吨,实现税费1.1亿元。煤油两大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其间,累计投入5940万元,完成了二街、人民路、北大街、自强路、公园西路硬化及天然气供气工程。累计完成农网改造181个村,51%的农户实现同网同价。18个乡镇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3.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0.2万部。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由1925户发展到2451户,注册资金由7737万元增加到37486万元,从业人员由4058人增长到6642人。累计筹资1.53亿元,新建校舍4.9万平方米,改造危漏校舍7000平方米,2004年被命名为“国家科技进步县”。(www.xing528.com)

横山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到2010年底,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3亿元,年均增长38.5%。实现财政总收入7.6亿元,年均增长4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亿元,年均增长3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400元、5268元,年均增长24.5%和28.7%。县域经济综合位次不断提升,先后荣获“中国能源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等荣誉称号。

截至2010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6.6万吨,创历史新高。建成养羊示范村190个,羊子饲养量达139万只,“横山羊肉”被国家质监总局公布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豆类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大明绿豆年均创汇1300万美元。水稻种植逐步向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迈进。累计完成投资3715万元,新修宽幅梯田1.2万亩,小型淤地坝26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70平方公里。造林40万亩,林草覆盖率由“十五”末的17%提高到32.3%。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9.4亿元,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79个。延长20万吨醋酸厂投入试运行,榆天化140万吨甲醇厂、华电榆横电厂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高兴庄、朱家峁煤矿开工,隆鑫90万吨兰炭项目建成投产,王圪堵水库围堰截流。西南新区、榆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建成道路45条、铁路专线31公里、输水管道30公里。2010年,全县生产原煤500万吨,生产原油18万吨,天然气22亿立方米,煤油两项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0%以上。

完成投资7.5亿元,县城扩容4平方公里,新增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建成郁林家园等住宅小区,缓解了住房紧张局面,硬化城市道路23公里。累计投资5.4亿元,建成通乡公路181.2公里、通村公路802公里、通达工程1457公里,农村公路通畅率由“十五”末的44%提高到94%。完成了7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安全取暖设施改造,惠及7.5万寄宿生的“蛋奶工程”全面实施。建成乡镇文化站9个、村文化室23个、“农家书屋”63个,广播电视村村通综合覆盖率达98%;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300个,农民参合率达96.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04‰以内,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解决了17.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了289个村的农网改造任务。建成廉租房432套、在建576套,全县三分之一的城镇特困居民享受到了廉租房优惠政策,2010年度横山县被省政府评为“保障性住房先进单位”。

县政府组建了横山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城投公司,实行县级领导包抓企业联系点制度,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截至2010年底,全县共有民营企业197家、个体工商户13690户,从业人员4.3万人,非公经济占到全县经济总量的60%。企业改制加快推进,近5年累计完成改制企业26家,改制面达95%。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引进项目64个,实际到位资金101亿元,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1]扫黄:是指清理网络色情、黄色书刊、黄色音像出品及歌舞娱乐场所、服务行业的色情服务等淫秽色情、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

[2]双增双节:即增产节约,增收节支。

[3]两法:指农作物水平沟种植法、垄沟种植法。

[4]八字方针:亦称“八字宪法”,即指在农业生产中合理运用“水、肥、土、种、密、保、管、工”八个字的技术,发展农业,增产增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