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阜阳剪纸:独特意象的非遗之美

阜阳剪纸:独特意象的非遗之美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民间剪纸中,剪纸作品所表之意呈现在所显之象上,剪纸艺人通过剪纸作品表达想法和愿望。剪纸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字,以其自身的方式表达思想。剪纸意象符号主要的构成要素是色彩和线条。在阜阳剪纸中黑色也是使用较多的颜色。

阜阳剪纸:独特意象的非遗之美

(一)剪纸意象的基本构成

1.意象

对于剪纸民俗而言,意象是建立在民众普遍认可的文化形象和共同遵从的情感意愿的基础之上的,是民众共同认同的文化精神形式。民间剪纸意象的生成是剪纸艺人对于世界万物的直观感受,是人的内心和自然之间的交流融合。

早在西汉时期,王充在其《论衡》的《乱龙篇》中写道:“天子射熊,诸侯射麋,卿大夫射虎豹,士射鹿豕,示服猛也。名布为侯,示射无道诸侯也。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71]在描述中,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动物,地位越高的人,射的动物就越凶猛。三国时期,王弼从哲学的角度对“意象”的内涵做了论述,论述了“意”“象”“言”三者之间的关系。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到:“是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个时候的意象已经进入了艺术领域

“意”是所思所想、所表之意;“象”是所显之象,也就是事物的表象。“意”与“象”之结合就是所想之意与所表之象的结合,也可以说是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的结合。在民间剪纸中,剪纸作品所表之意呈现在所显之象上,剪纸艺人通过剪纸作品表达想法和愿望。

2.剪纸意象内涵

王贵生在《剪纸的民俗文化阐释》中认为:“剪纸意象是民众将长期传承的‘集体表象’‘投射到心中屏幕’的基础上,来寄寓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朴素理解,传达他们对理想未来的良好祝愿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72]这种集体表象或许一开始是“强加” 的联系,但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人民群众的认同,逐渐地这些特定的客观事物可以代表特定的主观思想,并且在剪纸作品中频繁使用。剪纸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字,以其自身的方式表达思想。但是剪纸意象的建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群体中,剪纸意象会有所差别。

阜阳剪纸基本上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在剪纸中记载着民俗文化生活。这些剪纸所用之“象”一般是植物动物、生活图景、虚构幻想。在植物中牡丹菊花石榴、荷花等是较为常用的;十二生肖蝙蝠麒麟锦鲤等是常用的动物;生活图景主要是记录生活百态,比如喂鸡、划船、采药等等;虚构幻想主要是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之类,比如老鼠嫁女、白蛇传、八仙过海等。不同的物象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松柏、仙鹤寿命比较长,在剪纸中代表着长命百岁的祝愿,在祝寿剪纸中经常出现。虎、鸡、蜈蚣、蟾蜍等是驱邪逐疫、祈福禳灾的代表性意象符号。程建礼先生有很多关于虎剪纸作品,如《伏虎》《虎》《辟邪神虎》《对虎》《下山虎》《虎镇五毒》等。在《虎镇五毒》中老虎的身体里镇压着蜈蚣、蛇、蝎子、壁虎、蟾蜍这五种毒物,以虎的威力镇压。莲花莲子、麒麟、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牡丹、鸳鸯龙凤,寓意着婚姻美满、爱情美好、生活幸福。王家和、王炳华的《凤戏牡丹》,李继周、陈之仁的《团凤》,王家和、陈之仁的《龙飞凤舞》《凤凰牡丹》,刘亭青的《鸳鸯》都寄予了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剪纸艺人在剪纸作品中表达情感思想,寄托理想希望。

3.阜阳剪纸意象表达的形式语言

剪纸的制作是用剪刀或者刻刀在纸上剪出或者刻出图案,是在平面的薄面上进行的镂空成图的艺术。剪纸意象符号主要的构成要素是色彩和线条。

(1)色彩

剪纸的颜色一般有三种基础色,分别是红色、黄色、白色。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颜色剪纸,表达不同的心理情感。在阜阳剪纸中黑色也是使用较多的颜色。

红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也是使用率较高的一种颜色。在古时候,红色又被称为“绯”“赤”“朱”“绛”等。人们通常会用红色来表达喜庆吉祥、热烈。人们对红色的崇拜主要源于对太阳的崇拜和对血的崇拜。对于太阳的崇拜是极为普遍的,太阳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食物,也能送去温暖。《白虎通义·三正》说:“赤者,盛阳之气也。故周为天正,色尚赤也。”《释名·释采帛》也说:“赤,赫也,太阳之色也。”在这里,红色代表太阳的颜色,人们在崇拜太阳的同时也崇拜红色。火在远古时代的作用非常重大,不仅可以烧烤食物,还是人们驱赶野兽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火的出现延伸了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并出现了火崇拜。与此同时,对于红色的崇拜也就顺延下来。在《说文解字》中有提及:“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凡赤之属皆从赤。烾,古文从炎、土。字形采用“大、火”会意。关于凤鸟的崇拜也是太阳崇拜的延伸。人们对血液崇拜也催生了红色崇拜,红色是血液的颜色。血液也是生命的象征,人的出生中伴随着血液,而有些死亡也是伴随着血液的流逝。

在阜阳剪纸中,红色是最常出现的颜色,也是使用较多的颜色。在带有喜庆色彩的场合,比如人生礼俗中的结婚、生子以及年节的时候,使用红色剪纸。阜阳在结婚的时候把红双喜贴在女方的嫁妆上,比如脸盆、柜子、被子、台灯等等,男方家里在床头、门窗张贴红双喜。红色剪纸不仅带来了美好的祝愿,而且给婚礼带来热闹喜庆的氛围。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贴红色的窗花,寓意红红火火,也有辟邪的心理慰藉。

黑色是较为古老的颜色之一。黑色剪纸在阜阳剪纸中也有许多作品,其中阜阳著名剪纸艺人程建礼先生的剪纸作品中经常用黑白,尤其是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只有少数镂空刻画人物的面部,其余是大量的黑色部分。黑白交映,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够凸显艺人情感,带给人粗犷深厚、质朴自然之感。程建礼先生的《丰收》《人畜两旺》《骑牛献寿》《戏曲人物》等,都是采用黑白的强烈对比,体现所要表达的内容。白色的剪纸大多是在丧葬中使用,表达人们的悲伤、哀悼。在以前葬礼上,会使用白色的方孔铜钱剪纸,作为逝去之人在阴间的钱财。在剪纸中,白色一般是和黑色一起出现,黑白两种颜色都是一种朴素的色彩观念。

黄色被许多帝王看作非常尊贵的颜色,一度成为帝王的专用颜色,平民百姓不可使用,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在宗教活动中较多地使用黄色,举行宗教活动时的符纸以及现场布置中一般是使用黄色,还有道士身上穿的道袍,在祭拜祖先的时候也会烧黄色的纸。

(2)线条

线条是剪纸中最基本的符号之一,“千刻不落,刀剪不断” 的剪纸,由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剪纸图案,反映人们的生活。剪纸的线条一般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曲线在剪纸中是较为常用的剪纸线条,剪纸中的大多事物体现是由曲线来完成,比如月亮、太阳、身体、眼睛等等。圆形曲线也体现出人们的文化心理。人们对生活追求和谐美满,圆是和合的象征,《说文·囗部》提到:“圆,圜全也。从口,员声。” 圆,浑圆无缺。在民间剪纸中,婚礼、祝寿这类喜庆活动中使用的剪纸基本上是圆形结构,营造喜悦的气氛,代表着美满幸福、长寿的美好祝愿。阜阳剪纸艺人李继周、陈之仁的剪纸作品《团凤》中使用了大量的曲线,作品整体呈现出一个圆形,由凤凰和牡丹花组成剪纸的主体,凤凰的整体造型也是以一个弯曲的半圆呈现。王家和、王炳华的剪纸作品《凤戏牡丹》和《团凤》相似,凤凰和牡丹构成整个画面,凤凰首尾相接,连成一个圆形,把牡丹花围在身体中间。两幅作品都寄寓了美好祝愿。剪纸艺人吴青平给一对新人的婚礼剪的喜花中也是大量运用了圆形,首先整个是圆形剪纸,由双喜组成剪纸的原型轮廓,剪纸最中心部分是一个心形的双喜。画面中一龙一凤,龙居左,凤居右,寓意龙凤呈祥,龙凤相隔一朵牡丹花,寓意祝福新人生活和美,日子富贵红火。阜阳地区在年俗时还有和诺的团花剪纸,祈求丰收,如王家和、王炳华的《六畜兴旺》、吕凤毛的《连年有余》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等。

直线线条在剪纸作品中也是时常使用的。不同于曲线线条的生动活泼,直线线条常常给人庄严肃穆之感。剪纸中许多由直线构成的纹样,比如锯齿纹、三角纹、祭天纹、万字纹等,这些由直线组合而成的纹样有着宗教上的庄重性和秩序性,寓意着祈福禳灾。

锯齿纹的应用符合人们的审美,不仅可以做外形的轮廓修饰,还可以在剪纸内部做结构装饰。剪纸分阴剪和阳剪,而锯齿纹是由镂空组成的,黑白相间,是介于阴剪和阳剪之间的过渡,增加剪纸的层次感。动物的毛发、植物的花瓣和叶子、身体上的关节等这些都会选择用锯齿纹来进行突出。锯齿纹体现了人们对树的崇拜。在很多的剪纸作品中出现树的形象,程建礼先生的《生命树》中表现了满满的生机与活力。在剪树的时候,常用锯齿纹来表现,贾培秀的剪纸作品《火把节》中的树就是用锯齿纹来剪出树的枝叶,展现出非常旺盛的生命力。手里拿着的火把也是用锯齿纹表现,其中也有火崇拜的意义。锯齿纹在形态上是对山的模仿,“山”字曾经用类似锯齿纹的形式出现过。所以,锯齿纹又体现人们对于山的崇拜。

祭天纹是阜阳剪纸中特有的,它是祭天、祭祀用的一种符号,是往上的,就如同人的手伸开一样,是一种纹饰,这种纹饰就是手心向上,人在跪拜的时候手心向上张开,大概就是这个表达。阜阳的很多剪纸作品中都会用祭天纹来表现关节、服饰以及动物的肢体,其体现的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和归属。(www.xing528.com)

在剪纸中万字纹也是常见的一种纹样,“卍”在国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佛身上的异象之一,表示吉祥无比。印度传说中认为其是有德者的标志。在梵语佛经中本非字,唯在中国皆收入字书中。卍字之形诸书亦不统一,也作“卐”。《龙龛手鉴·杂部》写道:“卐,音万。是如来身有吉祥文也。”而万有众多的意思,所以万字纹通常寓意万事吉祥、万寿无疆。或处于剪纸作品的中心,或连接作为剪纸作品的轮廓,有万事顺遂、万寿无疆的寓意。万字纹是一种方形纹饰,在它周围配置对称的图案,或者是多个万字纹连续出现组合,都会让剪纸作品显现出整齐、庄重的效果,颇具美感。阜阳剪纸艺人王家和、王炳华的剪纸作品《福寿图》中,多个万字纹连接,与团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组合成一幅和谐的福寿图,寄予福寿延年的美好祝愿。

(二)阜阳剪纸意象表达的内在逻辑

剪纸符号的表意方式主要是隐喻象征等。在隐喻象征中谐音象征最为流行。在剪纸作品中的隐喻象征通常是借助某样或者是某几样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具有含蓄委婉的特征,比如象征长寿的松树、寿星公、寿桃乌龟、仙鹤、菊花等;代表多子多福的石榴、花生、青蛙等;寓意生活幸福的牡丹、百合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在一起寓意四季平安,等等。程建礼先生的剪纸作品《骑牛献寿》中就是用一个寿桃来体现祝寿之意。阜阳剪纸艺人王家和的剪纸作品《四季平安》中以四种花卉来寓意四季平安,荷花代表的是人的繁衍生息,牡丹寓意着富贵,菊花代表着长寿,还有梅花代表着坚韧,这四种花卉也代表着四个季节。花瓶的“瓶”和平安的“平”又有着谐音,所以剪纸作品《四季平安》中蕴含着人们希望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谐音是用发音相同或者是相似的词语,含蓄委婉地表达意思。在谐音象征中不仅有语言发音上的,还有字画结合的。

1.谐音符号

剪纸谐音符号是通过对词语发音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一种心理暗示,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来达到祈福禳灾的目的。经过长时间的约定俗成,最终成为稳定的意象关系。谐音符号有同音谐音符号,即是仅仅存在于语言方面的谐音;还有一种是音义和谐的谐音符号,不仅仅在语言上有着相同或是相似的读音,在词语内涵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同音谐音

谐音象征从表面上看是对语言谐音的运用,但从深层意义上来说是语言巫术的转化。以前的人们认为两种事物不管是否拥有同质性,但是只要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性,就可以通过这种相似性产生相互作用。李安宅先生曾说:“语言所代表的东西与所要达到的目的,根据原始信仰,都相信与语言本身是一件东西,或与语言保有交感的作用。”[73]对于语言或者是文字都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交流媒介。这种语言崇拜心理为后来形成的语言巫术奠定了基础。人们通过语言谐音的方式连接着与此相关的事物,期望着事物发展成为自己所期望的模样。

剪纸中的同音谐音非常普遍,清代蒋士铨的《费生天彭画赠百泉》中写道:“世人爱吉祥,画师工颂祷。谐声而取譬,隐语戛戛造。蝠鹿与蜂猴,戟磬及花鸟。”[74]其中“蝠鹿”谐音“福禄”,“蜂猴”谐音“封侯”,“戟磬”谐音“吉庆”。阜阳剪纸艺人吕凤毛的剪纸作品《连年有余》是一幅由莲叶、莲花、莲蓬和鱼组成的剪纸作品,其中“莲”和“连”同音,“鱼”和“余”同音,寓意着每年都有吃不完的粮食,生活富足。王家和剪纸作品《四季平安》中由牡丹、荷花、菊花、梅花以及花瓶组成,其中花瓶的“瓶”和平安的“平”同音。

(2)音义和谐

剪纸中的谐音符号除了在读音上有所相同或相似外,还有些在深层意义上有着隐含的象征。有些谐音象征并非人们强加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发展而来的深层意义,读音和意义和谐共生。

蝙蝠的“蝠”和“福”的音义和谐关系由来已久。蝙蝠通常被人看作是很神秘的动物,葛洪抱朴子》记载:“千岁蝙蝠,色如白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75]《太平御览》引《水经》中也提及:“交州丹水亭下有石穴,甚深,未尝测其远近。穴中蝙蝠大者如鸟,多倒悬,得而服之使人神仙。”蝙蝠成为使人成神仙的仙药,得之可以长寿。唐代诗人孟浩然曾经写道:“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绣、图画皆用之,以福同音也。”蝙蝠和民众最看重的“福”连在一起,在民间剪纸中蝙蝠纹样频繁使用,“五福捧寿”“五福临门”“福寿如意”“多子多福”等。“五福捧寿”是较为典型的祝寿剪纸,“五福捧寿”纹样的基本形态就是五只蝙蝠围成一个圈,在圈的中心是一个“寿”,有时候是圆形的篆体寿字,有时候是寿桃,有时候是人们所祭拜的寿神。但是不管是何种形式,它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祈求福寿双全。“五福”这种说法起源于先秦时期,先秦的《尚书·洪范》中记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行善积德,有好的德行),五曰考终命(颐养天年)。”[76]在“五福捧寿”中,“五福”主要是指长寿、富贵、安宁、积德、善终,这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五福捧寿”寓意着对幸福长寿的追求。阜阳剪纸艺人王家和、王炳华的剪纸作品《福寿图》最外围是由五只蝙蝠围成一个圆形,紧接着是一圈寿字组合而成的圆,最内层中心部分也是一个寿字,在两层寿字图的中间填充着一层万字纹连接而成的圆。这些本来是直线线条构成的寿字形状调整外部轮廓,弯曲成圆形的形状。整幅剪纸作品由圆形折叠对称而成,线条的组合完整和谐,既有画面上的完整性,又有内涵上的丰富性,表达着福寿延年、幸福美满的美好祝愿。

2.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主要是文字和画的结合,所表之意和所成之象达成共识。一些剪纸中的文字以不同的形态变化表达不同的意思,在民众生活中流传使用。寿字纹是一种常见的剪纸纹样,在祝寿剪纸中一般都会用到,寿字纹有着不同的形态,有的寿字字体是瘦长形的,用来隐喻长寿;还有曲线化的寿字,寿字线条趋于圆形,这种是团寿;寿字和万字结合,寓意万寿无疆,长命百岁。“囍”的意思表达更为直观,两个喜字即为双喜,是一个像汉字的图形。相传是由于王安石大婚之日又金榜题名,喜上加喜,所以王安石在喜字的旁边又加了一个喜字,双喜临门之意,并在民众之间迅速传播。“囍”在婚礼上是必备的装饰,红色的双喜剪纸装点着婚礼,给新婚夫妻送去美好的祝愿。阜阳剪纸艺人吴青平在给新人的婚礼的喜花剪纸中,最中心的部分是一个“囍”字,在剪纸最外围是由“囍”字围成的圆。这些形似汉字的图画能让人较为直观地理解所表达的意思,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成了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剪纸表意符号,在作品中传达剪纸艺人的思想情感。

3.谐音民俗成型条件

(1)特定的生物属性

在剪纸谐音民俗中,作为承载意象的客观物象,需要一定的生物属性,象征多子多福的“蛙”本身就有一定特殊的属性。赵国华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中提到,“从表象上看,蛙的肚腹和孕妇的肚腹形状相似,一样浑圆而膨大;从内涵来说,蛙的繁殖能力很强,产子繁多,一夜春雨便可育出成群的幼体”[77],所以蛙的生物特征使得蛙被赋予生殖崇拜,而且蛙的叫声和婴儿的哭声也很相似。生物特性和文化心理认同让意象符号在民众中广泛传播和使用。

(2)民俗接受心理

关于剪纸意象的内涵、溯源,很多剪纸艺人并不是很清楚,只是在脑海中有这种意识,但并不能具体地表述。在长久的剪纸生涯中,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剪纸意象的文化内涵要适应社会文化发展机制,和民众所追求的生活美满、婚姻幸福、人丁兴旺、无灾无祸相适应。所以,民众所认可的剪纸意象符号被长久地传承了下来,而那些不被民众所认可接受的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所以,在剪纸谐音民俗中,民众的心理认同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不被认可终将会消失。

(3)语音和谐

语音和谐是剪纸谐音民俗中的重要一环,谐音民俗是以相同或相似的读音,委婉含蓄地表意,有借助读音建立的符号形式,也有音义和谐的意象结构,这些谐音象征在剪纸中构成了剪纸意象的丰富内容。而那些语音难以找到对应民俗的物象,难以被记忆,在传承的过程中就会逐渐被人淡忘,最终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