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外宗赵氏与泉州:刺桐宋韵的分灵主祀庙

南外宗赵氏与泉州:刺桐宋韵的分灵主祀庙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本境百姓认为是日月太保神祇灵验。该宫原为泉州广平廒粮仓而建,因此原本是主祀仓神广平王刘晏[34]的寺庙。后因府粮库迁出,广平王的地位逐渐边缘化,作为陪祀的日月太保逐渐成为主祀神祇。“文革”期间,寺庙圮毁。该犬形象尖嘴,蹲坐。由于主体建筑位于街巷一角,周边民房林立、道路也较为狭窄,制约了宫庙的进一步扩大。

南外宗赵氏与泉州:刺桐宋韵的分灵主祀庙

这些宫庙大多分布于市区及近郊区域内,与祖庙泉郡日月太保宫大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广平仓

广平仓宫位于市区广平仓巷59号,此地明清时期属胜果铺执节境。

宫庙据传始建于元代,明崇祯年间重修时,时工部侍郎张维枢于建筑拜亭处题“一代君臣同英烈、万年日月共争光”之楹联,神龛正中悬挂“日月太保”四字牌匾,两侧有楹联“日月容光昭胜菓、太保英姿显广平”。

清代宫庙沿建筑中轴线依次有戏台、拜亭、下落、东西两廊、大天井、太保殿、小天井、广平殿等部分。主体建筑形制为三开间三落单檐歇山式。

由于执节境在明末出了张维枢、张维机兄弟进士,清末有林仲鹤、林骚兄弟进士。因此,本境百姓认为是日月太保神祇灵验(因其神祇也是兄弟二人)。而张维枢在告老还乡后捐资大举重修,并为宫庙题刻楹联;林仲鹤则是捐资在宫庙四周栽种上百棵龙眼树,营造东隅百枞龙眼的景观。两事皆成为当地美谈。

该宫原为泉州广平廒粮仓而建,因此原本是主祀仓神广平王刘晏[34]寺庙。在民国之前,寺庙会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纪念刘晏诞辰的添仓节,组织信众用灰、砖或者秸秆等围成象征性的仓库,放些粮食在里面,戏剧性的演示添仓情节。泉州府各官仓以及买卖粮食的商号均备齐贡品,祭拜刘晏,并在仓囤内外张贴“添仓大吉”“籴粜万粮”“财谷丰盛”等字样的红帖,并在鞭炮声中揖拜主管长官,同人互相祝福,祈求丰收大吉,气氛十分热闹,颇极一日之盛。

后因府粮库迁出,广平王的地位逐渐边缘化,作为陪祀的日月太保逐渐成为主祀神祇。如今宫庙大门左右两侧的楹联“广积仓储充国用,平粜廒粮荫万民”,还隐约体现了寺庙原有的祭祀供奉对象。

1929年泉州城区发生了学生破除寺庙偶像运动,该运动冲击了东岳庙、元妙观等宫庙,广平仓宫也受到冲击。“文革”期间,寺庙圮毁。后历经1982年重建、1999年重修,现建筑形制为三开间一落建筑,建筑面积50平方米

笔者在调查该宫庙时,宫庙管理人员说,他们如今并未与其他供奉日月太保的宫庙有往来,其祭祀、巡境等礼仪都是当地信众自行组织的。

广平仓宫

有趣的是,笔者还在神龛前左侧发现一尊摆放在小供台上,陪祀泥塑漆金犬(哮天犬)。该犬形象尖嘴,蹲坐。该宫庙的管理人员说,该犬是作为保护幼童、治疗皮肤疾病而入祀的,且泉州有相当多的宫庙也供奉哮天犬,例如距离该宫庙不远的同为胜果铺的二郎境的境主庙——二郎庙,该庙就陪祀哮天犬。

这尊犬的形象,让笔者联系起距离该宫不远的、位于萼辉铺白耇庙境的印度教寺庙——白耇庙。白耇庙内供奉的毗舍爷的形象即为泥塑漆白、尖嘴、前脚撑地坐蹲位的犬。白耇庙是白耇庙境的境主庙,庙因奉祀毗舍耶(印度教山神,泉人称为“白狗神”),故得“白狗庙”之俗称。清末,林骚改其庙名曰“白耇庙”。耇者,意为白发老人也。

1925年,史学家吴文良发现白耇庙旁焚纸炉上砌着两方印度教林加派石刻。1950年10月,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林惠祥教授来泉考古,其《一九五〇年厦门大学泉州考古队报告》(厦门大学学报·文史版,1954年第1期)报告云:“在城北模范巷,现在嵌在一个大字纸炉上……浮雕……一方雕刻一头大象,象前面有一个大石盘的下层,磨心特别大……象鼻卷花状物放在磨心上。又一方雕一头母牛,在牛腹下也有一个同上的石盘,磨心抵牛的乳房,牛也回头舐磨心。笔者于1948年到泉州考古时,瞥见这两件东西,大为惊异,知道便是印度的生殖器崇拜物。”1954年,这两方石刻从炉壁上卸下,原件现存海交馆。1996年7月,重建敬字亭,作两方石刻复制件嵌入重建的敬字亭壁上。同时嵌入1方记事碑:“记传原亭是锡兰王子邪把乃那之后代从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居住在模范巷建造的,敬字亭东南两面各镶嵌石雕一块:林伽挺立磨盘上和母牛用乳头喂着磨盘林伽的舔護状。因年久堙没,今重建,以志追溯渊源。公元一九九六年七月丙子年荔月。”

2.辅德庙

辅德庙位于市区惠存巷楼仔下1-1号,明清时属聚津铺水仙境。始建年代不详,“文革”间旧庙圮毁。1991年重建。宫前有山门和金亭,宫庙为临时搭盖,形制一开间一落,中央供奉日月太保神祇。建筑面积20平方米。该庙由周边信众管理,平时并未开放,仅在信仰庆典期间,才有活动。

由于主体建筑位于街巷一角,周边民房林立、道路也较为狭窄,制约了宫庙的进一步扩大。其周边存在供奉刘备关羽张飞的三义庙、境主宫水仙宫、泉郡观音宫等庙宇。

辅德庙山门

辅德庙

3.联墀宫

联墀宫位于市区新街76号,亦是明、清时期云山铺联墀境主庙,始于明代。现为一开间一落建筑,建筑面积 50平方米。宫庙大门左右楹联云“联珠玉古铺精忠留浩气,墀显庙兴新街隆盛仰庥”,表明供奉神祇的类型和庙宇的所在位置。

宫庙同时作为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平日有众多中老年人在此看电视或者打麻将

4.前后浦宫(www.xing528.com)

前后浦宫位于鲤城区江南街道火炬社区前埔73号,始建于清代,现为一开间一落建筑,建筑面积20平方米。宫庙位于晋江南岸,明清时期属于城外三十三都。

5.金瓯宫

金瓯宫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后厝社区(东海泰禾广场东侧200米),方位坐东向西。

殿始建于明代,传说为弘治皇帝因册封幼帝为“英烈侯”而建于弘治十三年(1500年),又名“英烈侯慈灵殿”。

清光绪七年(1881年),因火灾焚毁,乡民捐资重建。1936年因拜亭木柱等构件被白蚁啃食蛀毁,重修拜亭。1981年对年久失修的宫庙的两落梁架进行大修。2012年在当地乡民和海外乡亲的大力支持与捐款下,对宫庙进行重修翻修,外观基本保持清代风貌。

现殿宇占地面积1233平方米,沿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有正殿、拜亭、东西天井、下落、石埕、围墙、戏台等建筑单体。殿宇为三开间两落单檐硬山顶传统宫庙,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建筑面阔10.5米,进深17.1米。

下落进深三柱4米,抬梁式构架。下落塌寿大门处刻有两副楹联:“凭法水以镇清源金瓯永奠基,傍罗裳而连紫帽宝觉来朝”;“金城汤池传万世,瓯海连江纳百川”。大门塌寿两侧身堵雕刻麒麟形象,生动活泼。屋面施红瓦,屋脊为燕尾脊,两端堆塑剪粘双龙、回首相向,中间堆塑宝葫芦

拜亭,面阔一间4.5米,进深一间3.8米,其四方石柱柱础皆为清代遗物。石柱上有楹联两副,“古迹复钦众志,学址重兴颂力”;“四海乡侨怀桑梓,万家桃李春风”。

正殿进深五柱8.6米,抬梁式构架。正殿石柱翻刻有清康熙泉州籍进士、河南开封府六合县县令曾式冕旧时所撰“锁钥泉疆四野桑蔴环法水,凭依海国万家烟井奠金瓯”之文;并清光绪年间秀才黄廷俊所写“开甲立身英武抚绥开甲地,弹丸妙手神威保障弹丸区”撰文。正殿中央供奉日月太保。神像上方前后悬挂两方镏金木匾额,上刻“威镇金瓯”“万古英烈”。

屋脊为燕尾脊,两端堆塑剪粘双龙、正对相望,中间堆塑宝葫芦。山墙条石砌筑至鸟踏,鸟踏以上红砖封壁,规带白灰雕如意结、祥云、双凤、花篮、狮子等。

金瓯宫

宫庙前埕右侧,有“金瓯英烈圣皇神纪”碑,碑文为近年所刻。碑文内容除讲到端宗、帝昺生平与抗元斗争的发展,日月太保信仰的产生外,还讲到漳浦积美赵氏的故事:

年仅十三岁的闽冲郡王赵若和侍臣许达甫、黄材等,在逃出了元军的包围和风浪的袭击。顺着海流向北漂泊,希望能回到他的封地福州,再次恢复宋室。但船漂到厦门的吾屿一带海面时,又遇到台风,船桅断折,船更是破漏不堪了。而且粮食、淡水也已耗完,随从们筋疲力尽,只好遗弃船只。趁着月色潜入太武山下,让随从们各自找生路。自己与黄材、许达甫等,在一个叫银坑的地方隐藏起来。后来元军不再批捕南宋宗室遗臣和义军了。这才迁到佛昙的积美正式居住下来。

赵若和等人之所以选中佛昙隐居,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往投奔杨亮节。二年前宋少帝一行南撤经过漳浦一带海面时,国舅杨亮节得了一场病,不堪无休止的迁撤奔波,遂上岸养病,自此定居佛昙。

元延祐三年(1316年)正月,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赵若和望着佛昙港中飘荡着的渔火,一时百感交集,夜不成寐,遂写下赵氏族谱的第一页,写下赵氏家族千百年来的兴盛和衰败、荣耀和耻辱,写下自己大半生的颠沛流离。

至其后世子孙20世赵范字范之,于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中进士,任官致仕、告老还乡后,因积美临海,苦盗急,乃迁今湖西畲族乡,建赵家堡。后其子赵义字公端扩建外城至今已有四百余年,今天赵氏家族已发展成为漳浦一带的大家族。

后厝社区由于其位于晋江口附近,与晋江、石狮隔江相望,地理位置重要。由于后厝及其周边的法石古代曾是番船商舶聚集地,因此辖区内保存大量泉州海丝史迹,如今周边还保留有一系列古码头,如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遗址,这两处遗址是宋元时期泉州的码头遗址,亦列入“古泉州(刺桐)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点名录中。同时在历次文物普查和各项专题调查中,后厝社区内除了该处宫庙,还保存着相当数量的传统蚝壳厝民居(用海蛎壳砌筑墙体的民居建筑)、名人故居(丁马成故居)、古墓葬等文物遗存。金瓯宫内的柱上所刻的 “锁钥泉疆四野桑蔴环法水,凭依海国万家烟井奠金瓯”等楹联诗文,反映了当地海上贸易的兴盛和人民依海为生的生活图景。

后厝社区有大量侨亲居住东南亚,不仅日月太保信仰传至南洋,侨亲几乎每年也会回乡参拜、交流,宫庙成为联系当地与海外侨亲的纽带。

2014年9月7日新加坡华侨黄友庆先生回乡参拜金瓯宫。2017年11月12日旅新侨领谢安桐先生与湘灵音乐社社长丁宏海先生一行在后厝金瓯宫进行回乡礼祀;湘灵音乐社表演团在后厝社区内开展南音乐曲文艺踩街活动,并在金瓯宫内表演戏曲。

6.龙兴宫

龙兴宫位于晋江内坑镇湖内村社仔自然村166号,始建年代不详。该村传说有两幼童常在村中显灵,保佑村民平安。当地遂将日月太保作为村子的保护神。现宫庙为2010年新修,形制为三开间一落歇山顶,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