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农业职院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云南农业职院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院积极配合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和高职高专思政课建设联盟专家到校旁听思政课并对教师进行现场工作指导,课后根据专家指导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不断改进教学教法。学院党委明确指出,思政课建设不是思政部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所有部门、全体教师的大合唱,要构建“学校—部门—教师”的联动机制,使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三)教师队伍建设在学院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院推进思政部领导班子、直属党支部

云南农业职院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一)认真抓好党的理论学习

思政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学习党的理论是对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常态要求。多年来,思政部坚持组织教师参加研修、培训,学习常态化,购置图书、订阅报纸杂志供教师学习,把握和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提高理论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提出,共产党人要“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自觉、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思政课教师同样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以保证思政课的学理性,需要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的理论,关注时政,了解世情,掌握国情和民情,以保证思政课的政治性,需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以保证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以保证思政课教师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

在推进“两学一做”活动中,学院党建工作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党建工作质量年”为总抓手,党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增强支部组织力和向心力。党员教师能够更好地遵章守纪,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二)扎实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

根据教育部、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求、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专项工作方案、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要求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意见,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思政课建设调研,结合学院实际研究制订建设工作方案,加强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有序地推进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理论教学,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创建实践教学基地,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思政课建设调研

一是开展全面深入调研。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亲自带头深入思政部,深入课堂,通过听取汇报、师生座谈会、随堂听课、查阅教学资料、现场办公等方式进行调研,做到所有思政课听课全覆盖。同时,听课覆盖大多数其他课程,领导们调研了解课程思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思政课的相应措施。二是做好专家听课调研。学院积极配合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和高职高专思政课建设联盟专家到校旁听思政课并对教师进行现场工作指导,课后根据专家指导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不断改进教学教法。三是学院专项课题调研。崔书记、文院长召集组织人事、计财、教务、科研等多部门负责人到思政部现场调研,支持立项校级重点课题,划拨专项科研经费,部署“大思政”课题研究,随即开展“文化校园建设”“思政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等研究,制定了课题任务分解书,使课题研究目标明确化、操作具体化。学院党委明确指出,思政课建设不是思政部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所有部门、全体教师的大合唱,要构建“学校—部门—教师”的联动机制,使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www.xing528.com)

2.突出重点难点,完善思政课建设体系

一是落实思政课建设要求。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认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教学建议》,并在思政课上及时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二是积极探索改革之路,优化创新教学及评价手段。学院思政专任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课程的特点,不断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努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互动性、参与性、生动性,不断提高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教师在探索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基础,探究考核评价方式,既考核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又考核应用知识能力。三是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思政部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差异等实际,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处、团委、保卫处等部门的联系制度,在专业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团学活动、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中融入思政课实践内容,推动思政课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学院通过拓展校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深化学农、知农、爱农、务农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院加快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百年校史馆、花庄河文化景观长廊、校史人物名命名建筑物等校园资源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拓展校外专业课实训基地,建立思政教育基地,既能有效改善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又能锻炼思政课教师的实践能力。思政课实践教学多领域结合,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资源优化、整体联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

3.注重统筹协调,构建思政课建设大格局

在党政领导的指导下,学院逐步形成了所有部门、全体教师“大合唱”的思想认识。学院建立了学院党委统抓、党政主要领导主抓、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机制,抓调研、抓思路、抓推进、抓落实,协调整合各部门资源,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凝聚思政课建设合力格局。学院在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同时,加强对人文素养课程的统筹管理,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育人目标,在专业课实习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育人工作,逐步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育人大环境。

(三)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院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院推进思政部领导班子、直属党支部建设。学院相关部门同步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教育部、省委高校工委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积极整合和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按学院发展规划申报思政课教师招聘计划,坚持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基本要求》,严把思政课教师入口关。为保证思政课教学质量,学院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宁缺毋滥,保证配备业务能力强的思政课教师,组织教师参加学历教育以外的短期或中长期培训研修学习和社会实践,参加国内、省内教学研究和学术会议,参加教学比赛等,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