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政体系构建:恢复重建时期成果

高校思政体系构建:恢复重建时期成果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重新定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内容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全国科教座谈会,彻底推翻了“两个估计”。(二)切实推进思政课程和思政专业及队伍建设1979年7月,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四本教学大纲,印发全国各高等学校试用。1987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各高等学校要加强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高校思政体系构建:恢复重建时期成果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巨大鼓舞下,思想政治工作开始拨乱反正、恢复发展,课程思政教育也因此获得了新的发展,从而为新时期课程思政教育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重新定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全国科教座谈会,彻底推翻了“两个估计”。1978年4月22日至5月16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出席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特别指出了德育与学习知识的关系,认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自此之后,我国课程思政教育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开始以全新的姿态进一步发展。1980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重申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的论断。同年8月1日至1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提出了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方针,要求学校把精力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激励广大师生,使学校真正成为抵御资本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

(二)切实推进思政课程和思政专业及队伍建设(www.xing528.com)

1979年7月,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四本教学大纲,印发全国各高等学校试用。11月,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教材讨论会,委托北京、上海、湖北等7个省市教育部门编写高等学校公共政治理论课通用教材,供各校选用。1980年7月,教育部发布《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规定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一律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课。同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恢复对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领导关系,并要求做好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的教学工作。1981年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了中央直接抓高等学校政治教材和加强教书育人的意见。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并于1984年9月发出《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具体规定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机构设置等。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要求各级学校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求各高等学校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1987年11月20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规定各校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开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1984年4月,教育部作出决定: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具有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983年7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共同发出《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提出了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重要性、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以及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内容和素材。同年8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学习贯彻这一意见的通知,向学生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1985年3月7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的重要讲话,指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1987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各高等学校要加强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年的5月29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建设一支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1988年1月31日,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地抓起来,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社会主义的教育家。要监督、保证和支持校长的工作,密切党和广大教师、学生的联系,配合校长抓好这项工作,研究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