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环境审美的如画式欣赏方式

生态环境审美的如画式欣赏方式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画式的自然欣赏模式肇始于18世纪西方的“合成美学”。首先,自然环境没有边框,是无限的,需要鉴赏者选择与框定欣赏的范围。其次,自然的美景是多维的、多层次的,如画式欣赏将自然景色压缩为二维的明信片,这不单遗失了自然的神韵,而且将多感官的审美转化为单一视觉的审美。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审美对象还是欣赏者的角度来看,真实的自然审美欣赏都是不同于如画式自然欣赏模式的,更不同于纯艺术的审美欣赏。

生态环境审美的如画式欣赏方式

如画式的自然欣赏模式肇始于18世纪西方的“合成美学”。“合成美学造就出一种审美欣赏的理想范式,欣赏者主要凭借无利害性概念来体验景观,并且将它们在优美、崇高以及如画性这些层面上来体验。”[71]到19世纪,如画性审美观照逐渐成为景观欣赏的主流模式。此后,莱特的长诗《景观》(Landscape)、威廉·吉尔平的《如画性之旅》(On Picturesque Travel)都将如画式欣赏作为一种自然审美模式,用来欣赏英国湖泊地区与苏格兰高地的美丽风光。如画式欣赏与传统审美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介于优美范畴与崇高范畴之间,既不像优美那样微小、优雅与精致,也不像崇高那样强大、剧烈与恐怖。如画式欣赏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与自然景观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与物理距离,将自然景观当作一幅画来欣赏。

中国人常说的“风景如画”实际上就是一种如画式欣赏,在中国古诗词里有许多诸如此类的描述。如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在这首诗里,诗人登上北楼凭高俯瞰,看到清亮的溪水、鲜红的夕阳以及倒映在溪水中的双桥幻影,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江城如画里”的感慨。又如中国古代建筑的“过白”艺术使门洞与室内主体建筑之间保持适当距离,就是为了营造“如画”的意境,站在门洞,观赏者可以看到一线蓝天和完整的建筑轮廓,如同一幅剪裁的风景画。如画式欣赏将自然审美与艺术审美相结合,发挥鉴赏者视觉、听觉、通感和想象力的作用,营造了自然风景的审美意境,也使我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自然的美。如画式环境欣赏模式“仅仅将注意力放在环境中那些如图画般的属性——感性外观与形式构图,便可使得任何环境的审美体验都变得容易起来”[72]

但是,如画式审美鉴赏并非没有缺陷。首先,自然环境没有边框,是无限的,需要鉴赏者选择与框定欣赏的范围。“并不存在自在意义上的风景,它是无定形的——地球表面的一片无定形的区域和感知系统无法理解的一堆混乱细节。一片风景需要有选择地观看和一个框架。”[73]这诚然给欣赏者以选择的自由,但欣赏者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来取景,将那些不符合自己审美标准或丑陋的细节排除掉,这样必然忽视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将自然世界分裂为若干个景色单元——这些景色要么成为自己艺术理念的表达,要么只指向单一的、肯定性的审美主题。如画式欣赏对美景的强调,也必然忽略荒野在自然审美中的地位,罗尔斯顿为此指出,如画式审美欣赏“将使人们轻视那些不美的东西——腐烂的木头或人体、大火过后枯萎变形的树木或伯林特所说的那些‘野蛮的、巨大的、杂乱的土石堆’……终止了对荒野生命的洞察”[74]。其次,自然的美景是多维的、多层次的,如画式欣赏将自然景色压缩为二维的明信片,这不单遗失了自然的神韵,而且将多感官的审美转化为单一视觉的审美。比如在森林中,我们不仅能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而且能嗅到草木的气味或花香,听到鸟叫声,甚而皮肤能感触到森林的湿气。换而言之,在森林景色的欣赏中,我们与环境是融为一体的,审美者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是参与式的动态审美,而在如画式欣赏中,我们只能将森林透视为一张图画,并与之保持审美距离,仅用视觉来欣赏静态的画面,这种欣赏显然是不全面、不充分的。再次,自然美景的欣赏是肯定的,所有用于美景判断的词语都是褒义的,而艺术欣赏判断则可以是否定的,甚而可以“审丑”。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审美对象还是欣赏者的角度来看,真实的自然审美欣赏都是不同于如画式自然欣赏模式的,更不同于纯艺术的审美欣赏。因而,自然审美教育也是不同于艺术审美教育的,正如赫伯恩所告诫的:“要是一个人的审美教育……在他心里慢慢地灌输那些态度、方法、策略、仅仅适合艺术作品鉴赏的期待,这样一个人将来要么很少审美地静观自然对象,要么用一种错误的方式静观它们——当然是徒劳地静观——因为这些只能在艺术中发现和享受。”[75]

【注释】

[1]雷毅:《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第11—12页。

[2]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8,第59页。

[3]〔美〕伯林特主编《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刘悦笛等译,重庆出版社,2007,第42页。

[4]〔美〕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72页。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518页。

[6]〔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第63页。

[7]〔加〕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杨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第17页。

[8]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学林出版社,2011,第302页。

[9]同上。

[10]彭立威、李姣:《人格教育生态化:从单面到立体》,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第115页。

[11]潘运告编《清代画论》,云告译注,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第112页。

[12]徐国超:《审美教育的生态之维——生态本体论视域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9,第110页。

[13]同上。

[14]Ronald Sandler,“A Virtue Ethics Perspective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in Ronald Sandler and Philip Cafaro(ed.)Washington,Environmental Virtue Ethics,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5,p.219.

[15]〔美〕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71页。

[16]同上。

[17]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第602页。

[18]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8,序言。

[19]王柯平等:《美育的游戏》,南京出版社,2007,第22页。

[20]滕守尧:《艺术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载曾繁仁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第33—34页。

[21]滕守尧:《生态式艺术教育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

[22]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8,第28页。

[23]王柯平:《生态式艺术教育透视》,《美与时代》2003年第2期。

[24]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8,第183页。

[25]〔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第14页。

[26]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8,第193页。

[27]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姚梅林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第141页。

[28]Moti Nissani,“Interdisciplinarity:what,where,why?”,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ought 29(1995):119-126.

[29]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第80页。

[30]金玉梅:《生态式课程探析》,《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7期。

[31]张剑:《有效引导,彰显课堂活力》,《小学教学参考》2012年第28期。

[32]李亚萍、杨锏:《文艺学:危机与突破——第四届全国文艺学及相关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3]吴春平:《学理论教学与文艺学学科建设》,《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

[34]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8,第24页。

[35]同上书,第59页。

[36]冯黎明、刘科军:《文艺学的知识属性与课程教学的新思路》,《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2期。(www.xing528.com)

[37]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8,第187页。

[38]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8,第24页。

[39]魏玲玲:《高职高专文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4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95页。

[41]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85,第78页。

[42]方东美:《生生之德》,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第277页。

[43]曾繁仁:《美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第143页。

[44]〔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第271页。

[45]〔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第4页。

[46]〔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64页。

[47]〔美〕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169页。

[48]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编《美学译文(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第96页。

[49]〔芬〕瑟帕玛:《环境之美》,武小西、张宜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100页。

[50]〔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第198页。

[51]〔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第48页。

[52]〔美〕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49页。

[53]〔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第37页。

[54]〔美〕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117页。

[55]〔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625页。

[56]〔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杨立能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第308页。

[57]〔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第150页。

[58]〔加〕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杨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第91页。

[59]〔法〕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张驰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第114页。

[60]〔美〕爱默生:《自然沉思录》,博凡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第56页。

[61]〔加〕卡尔松:《自然与景观》,陈李波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34页。

[62]Allen Carlson,“Nature and Positive Aesthetics”,Environmental Ethics6(1984):5.

[63]薛富兴:《艾伦·卡尔松的科学认知主义理论》,《文艺研究》2009年第7期。

[64]Allen Carlson,“Nature and Positive Aesthetics”,Environmental Ethics 6(1984):5.

[65]转引自〔芬〕瑟帕玛:《环境之美》,武小西、张宜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139—140页。

[66]陈望衡:《交游风月——山水美学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第117页。

[67]薛富兴:《艾伦·卡尔松的科学认知主义理论》,《文艺研究》2009年第7期。

[68]H.Rolston,“Does aesthetics appreciation of landscapes need to be science-based?”,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35(1995):4.

[69]薛富兴:《艾伦·卡尔松的科学认知主义理论》,《文艺研究》2009年第7期。

[70]H.Rolston,“Aesthetics Experience in Forests”,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2(1998):56.

[71]〔加〕卡尔松:《自然与景观》,陈李波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95页。

[72]同上。

[73]转引自〔芬〕瑟帕玛:《环境之美》,武小西、张宜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61页。

[74]H.Rolston,“Does aesthetics appreciation of landscapes need to be science-based?”,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35(1995):4.

[75]R.W.Hepburn,“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Nature”,in Aesthetic and the Modern World(London:Thames and Hudson,1968),p.3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