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生大势所趋

西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生大势所趋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一词是由于人们面对日趋恶化的生存环境,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出现的。相对“生态”一词,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的时间晚了许多。1962年,美国海洋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近代生态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我国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西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生大势所趋

(一)生态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为人们居住的房屋、住所或周围的环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一词自古有之,“举动生态”“佳人采掇,动容生态”等多用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自然环境不断被打上人类的烙印,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人化自然,以此来把握生态。“生态”的内涵在社会发展中衍生出了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衍生为“家”以及我们生活的环境,通常用来指代和谐的、美好的、健康的、先进的事物,逐步演化为人类环境中各种关系的和谐。生态在辞典中的释义是泛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由此可见,“生态”是指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状态。当代,已把生态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要素结合起来评价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发展情况。1858年,亨利·梭罗(H.D.Thoreau)首先使用了Ecology(生态学)这个词语。这是学术界能够考证的“生态学”一词出现最早的记录,但并未论证是亨利·梭罗创造的。直到1869年,德国生态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Haeckel)将生态学定义为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由此,海克尔被学术界公认为生态学概念的提出者。后来,从事生态相关的研究者基本沿用海克尔这一概念,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生态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广义的生态是指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即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动植物微生物界的关系,人与动物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土地、水源、森林、大气、太阳乃至银河系等非生物的关系。今天,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内的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环境要素、政治要素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各要素之间要彼此协调才能维持和推进系统的平衡与发展。

(二)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一词是由于人们面对日趋恶化的生存环境,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出现的。它是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复合构成的,经过两者的有机结合,生成一个内涵丰富且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独立概念。

相对“生态”一词,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的时间晚了许多。1962年,美国海洋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近代生态文明发展的里程碑。1984年,苏联的环境学家利皮茨基提出了生态文化(Ecological Culture)的概念。1985年,我国学者翻译了利皮茨基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光明日报》的《国外研究动态》专栏公开。张擅在翻译时直接将“生态文化”翻译为“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提出了共产主义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之一就是要培养民众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作为术语在我国是首次出现,是从现代生态要求的视角认识自然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论断。1986年,刘思华教授在全国(上海)第二次生态经济科学研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需要协调发展的新观点[27]。基于此,学术界普遍认可刘思华教授是“生态文明”概念的首次提出者。1987年,我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生态经济学家叶谦吉教授,在全国农业研讨会上针对国内生态环境问题越发严重的现实情况,从实践层面再次提出生态文明,倡导要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第二年,叶谦吉在《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一书中给生态文明下了定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既从自然界获利,又返利于自然,既改造着自然,又保护着自然,要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这是我国首次明确对“生态文明”一词下定义,基于此,学术界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叶谦吉教授是“生态文明”一词的国内首倡者。不管谁是首位提出者,从此,“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就成了学术界研究的对象且备受争议。学者们或从人和自然关系的角度,或从公平与正义的角度,或从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关系的角度,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界定。由于研究视角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得出的答案也各不相同。总的说来,都是针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来进行阐述的。(www.xing528.com)

尽管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甚至在中央或者地方官方文献中也使用过,但一直没有得到广泛重视与应用。直到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才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建设的长远目标和战略重点,从此,“生态文明”一词才广泛进入人们的视野。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凸显它的重要地位,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国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战略层面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层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目标层面提出了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层面强调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环境治理体系。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回答了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建设什么样和如何建设”等一系列基础性理论与实践问题,并着重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六项政策举措”等内容。这次会议标志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这一思想对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9年4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讲道,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讲道,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

要全面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第一,在理论层面,需进一步深化两个方面的认识:横向维度上,生态文明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重点强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也称狭义的生态文明。纵向维度上,生态文明是一个时间概念,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逐渐孕育的一种更先进、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不仅关注人与大气、河流、海洋、土壤、草原等各种地理环境的和谐关系,还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从地域看,涉及城市、乡村,乃至全球各个国家、地区;从领域看,涉及农业、工业、科技等各领域,进而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也称为广义的生态文明。第二,在实践层面,需要把握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观念意识、价值关怀,更是一种实践方式和行为遵循,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总之,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和谐发展关系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以自然生态领域为基础,逐渐扩展到整个社会,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28]第三,要把握好生态文明的几个重要特征:一是角度的整体性。生态文明是全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圈关系的思考命题。二是协调的多维性。研究生态系统需要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协调发展与研究。三是转化的多元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人类从自然生态资源中获取物质资料后,再去改造自然的过程,实质上是能量、信息、物质等要素的转化过程。四是发展的认知性。生态文明的实践是永无止境的,人类的认知能力也要不断深化,人类要主动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并提供智力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