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邻近文化的补充,丰富演艺节目且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

邻近文化的补充,丰富演艺节目且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邻近文化的补充,一方面丰富了演艺节目的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其他散落文化的发现、传承和发展,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价值的创新发展。大部分的旅游演艺节目以传统文化为基底,以现代文化为表达手段,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塑造特色民族文化表演的真实性;也有一部分旅游演艺直接以现代文化为表演内容,结合中西文化表现形式,营造视听盛宴。

邻近文化的补充,丰富演艺节目且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

1.本地文化:核心

本地文化是创作元素的核心。旅游是游客离开惯常环境体验异质文化并实现旅行价值的重要方式,而目的地的特色文化是区别于其他目的地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特质吸引力所在。旅游演艺是将旅游目的地文化进行高度提炼凝缩,在短时间内以全景化、多样性的方式,全方位地呈现给旅游者的视觉盛宴、文化盛宴,让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能够全面、真实感知,提高旅游满意度,实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旅游演艺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也是基于游客对目的地异质文化知识的缺乏而更容易接受,更愿意相信“她所看到的真实”。当前的旅游演艺项目中大都是以本地文化特色为核心打造的:《印象·刘三姐》中的刘三姐山歌文化,《宋城千古情》的北宋文化、白蛇传说等,《长恨歌》中西安在唐朝时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故事,《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中的湘西人狐相恋传说,《大宋·东京梦华》中河南开封北宋文化,《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中凸显河南禅宗和少林文化,《井冈山》阐释的井冈山地区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藏谜》中藏文化的艺术呈现,《印象·大红袍》中的茶文化,《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的泰山历史文化,《又见五台山》的佛教文化等,都是以演艺所在地的特色文化为核心进行打造的,这也是旅游演艺吸引力和竞争力最大的文化资本。

2.邻近文化:补充

邻近文化是创作元素的补充。旅游演艺文化元素的提取除了本地核心文化外,为了丰富节目表达效果和创意表达内容会增添与核心文化在地域上相近或相似的文化,达到文化的融合统一,实现创新发展。邻近文化的补充,一方面丰富了演艺节目的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其他散落文化的发现、传承和发展,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价值的创新发展。

由于文化本身具有多样性特点,加之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也是旅游演艺节目设计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邻近文化的补充成为演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印象·丽江》以雪山为背景融入丽江周边多民族文化,《魅力湘西》集合了张家界周边地区的优秀民族文化,如桑植民歌、边城文化等,《梯玛神歌》中湘西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民族区域文化,《九寨千古情》中除川渝文化外的藏文化的呈现,《多彩贵州风》中西南地区多民族文化的综合演艺,《天上西藏》中藏文化的多个地区节庆民俗的整合等,都为整个演艺节目增色不少。

3.哲学文化:灵魂

哲学文化是创作元素的灵魂。哲学文化具有启人心智、愉悦生命的重要作用,涉及内容广泛,从琴棋书画到诗书礼仪,无不是人们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的重要精神引导和心灵支撑。尤其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仁”、“真”、“善”、“美”、“自然”、“生命”、“思辨”、“价值”、“和谐”“诗意”等具有理性思维和感性情怀的哲学韵味的思想观点,历经时代发展,也成为大众对自身发展和生命追问的最终基点。(www.xing528.com)

针对哲学文化独有的深刻思想境界,旅游演艺以此为灵魂,将生活哲学化或将哲学生活化,贯穿节目始终,为旅游者展现出具有人本性、真实性、生命性、自然性和归属感的文化画面,从而实现对美好的、有意义的文化价值的深刻体验。如《印象·西湖》中运用写意手法融人景一体、画面唯美,《印象·刘三姐》中原生态场景的淋漓尽现,《东方霓裳》中“风花雪月”的诗意表达,《道解都江堰》中道文化的阐释和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艺术表达,《印象·普陀》借佛教文化中的大爱、善意、美德与自悟为主题元素表达了所有时代人类社会中的共通情感,《孔子》中体现的孔子以仁为本、以和为贵、以礼为先、以忠孝为大、以智信为怀、以情义为天的思想精髓等,“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山水写意、真善美”的哲思感悟都凝聚在旅游演艺的每个表演环节中,让游客在感受特色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激发起文化共鸣、生活情怀和生命敬仰。

4.现代文化:手段

现代文化是创作元素的手段。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和陈列已经不能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审美需求,因此需要以现代文化为手段,运用现代化艺术手法进行创意改编、整合和提升,将传统文化价值以现代人易接受的方式艺术化呈现出来。大部分的旅游演艺节目以传统文化为基底,以现代文化为表达手段,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塑造特色民族文化表演的真实性;也有一部分旅游演艺直接以现代文化为表演内容,结合中西文化表现形式,营造视听盛宴。

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文化也要创新,不论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还是现代文化的综合汇聚,都是对旅游演艺发展的创新推动。如《龙凤舞中华》中民族文化的表达,《印象·海南岛》中时尚、休闲、浪漫的海岛文化特色,《金面王朝》古老题材与时尚表现形式完美结合,是“爱与和谐主题的完美演绎”,《时空之旅》中西文化艺术精髓的精彩融合,《汉秀》中舞台剧、芭蕾等现代艺术文化内容的呈现,《又见平遥》表达的“诚信、仁德”的晋商精神,《西湖之夜》中魔术舞蹈等现代艺术,《神游华夏》借助多媒体、音乐、杂技等多种方式,《老舍茶馆》中的相声、小品等,阐释“震撼、新奇、休闲、自由、愉悦”等体验概念,既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创新时代发展的文化价值。

5.反现代文化:夙愿

反现代文化是创作元素的诉求。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物质化、无序化、浮躁、安全感等成为时代的代名词,工作和生活在都市的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宣泄和逃离,而旅游则成为他们暂时逃离现实的最佳方式。反现代文化易造成人们精神压力、缺乏安全感、迷失慌乱等生存状态,因而人们更渴望山水意境、田园生活、简单自由、真实淳朴等生活理想。

旅游演艺作为旅游目的地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向游客传递文化信仰和生活情怀的方式之一。如《印象·刘三姐》绿色印象部分的自然家园、蓝色印象的浪漫爱情,《边城》中湘西山水小城中翠翠和天保、傩送的爱情故事,《四季周庄》中小桥、流水、人家的艺术表达和春夏秋冬的真实场景还原,《云南映象》中原生态文化和多民族语言、舞蹈、服饰、传说的真实再现,还有传统的古老建筑、原始的生活工具、淳朴的民俗节庆、真实的美丽传说,都在诉说着与自然最接近的渔夫们、农夫们的最真实最简单的生活方式,这也正是现代旅游者所追寻的真实、自然、诗意的生活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