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强教师文化敏感性,以贵州黔东南C县为例

增强教师文化敏感性,以贵州黔东南C县为例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元文化教育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基于文化敏感性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多元的,虽然每种智力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是有差异的,也就是每个人的优势智能是不同的。在基于文化敏感性评价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和家长。注重情境性评价。

增强教师文化敏感性,以贵州黔东南C县为例

多元文化教育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由于不同民族学生的智能结构与认知水平有着巨大的差异,传统的评价过于标准化和单一化,往往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用统一标准去要求学生的所有方面,缺乏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有研究者认为:“民族教育评价与普通教育评价不同,应当充分考虑评价主体的文化特性、评价对象的文化背景和评价标准的文化因素,既坚持国家的统一标准,又坚持因族因地制宜的民族性标准和区域性标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空间。”[70]这告诉我们:在多元文化背景里,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教育教学的评价必须考虑文化因素对于教与学的影响,深入研究如何进行评价才能适应和尊重学生的文化,从而为所有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服务。基于文化敏感性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多元的,虽然每种智力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是有差异的,也就是每个人的优势智能是不同的。

1.基于文化敏感性评价的重要性

基于文化敏感性评价能促进师生共同成长。首先,它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由于具有文化敏感性的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它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学和学生,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其次,它有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在传统的纸笔测试中,教师总是以评价者的身份出现,而在基于文化敏感性的评价中,教师则成为被评价者,学生和家长是教育教学的评价者,也是教育教学的监督者,他们监督着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教学方法是否贴切,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教育目标是否达成等,总之,基于文化敏感性的评估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与学习,以调整课程与教学,从而获得专业的发展与进步。

2.基于文化敏感性评价的指导原则

为了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为使教与学变得更为有效,开展具有文化敏感性的评估意义重大,而指导原则在其中则起到指向的作用。美国学者威廉·A.豪和潘尼洛普·L.利西在《多元文化:当教师遭遇新挑战》一书中介绍了高质量评估系统的七项原则,其主要内容有:[71](1)确保评估的指导目标是改进学生的学习;(2)根据多种评估制定关于教学的决策;(3)设计公平对待所有学生的评估系统,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知识的多种方法和机会;(4)与同事合作,以设计和实施强大的评估系统;(5)在评估过程中参与到更大范围的社区中;(6)经常与学生、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分享评估结果和信息;(7)不断评价和改进评估系统的质量。此外,该书还提供了基于课堂的文化敏感性评估的开发指导准则,其主要内容是:[72](1)反映学生的经历。考虑评估工具开发初期的文化因素。这种评估应当反映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以外的经历。(2)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用你对文化和学习风格的理解构造适应学生已知的思考和展示个人知识方式的评估任务/项目。(3)清晰地向学生传达预期。确保学生理解他们在评估中需要做的事情。考虑评估中使用的语言。考虑定义术语、改变措辞、翻译或使用例子。(4)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评估。(5)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知识的多种方式。坚持使用多种评估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要依靠一种评估方式制定重要决策。(6)提供良好表现的清晰标准。让学生在评估之前知道自己正在接受关于知识、技能、推理和作品制作的评估,并提供“优秀”标准的范例。(7)融入深层次思考。让学习者有机会在评估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多层次问题。强调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和能力。(8)平衡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教育工作者应提供不具有高利害特点的形成性评估,并且向学生提供清晰、直接、有用的进度反馈。(9)将评估与教学相结合。利用评估结果反思教学。可以改进教学设计,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成绩。(10)提供评估的选择权。在条件允许的时候,让学生有机会选择展示自己学习情况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这个过程的控制权(比如,学生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同时参与多个评估项目)。(11)以教师团队的形式共同开发评估。与同事合作,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以确保自己拥有解释替代性评估并为其评分的能力。(12)做好分解数据的准备。在查看数据总结时,教师应当将其关心的或担忧的特定群体分解出来,例如,作为教师,你是否认为男生和女生在某一次评估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表现?评估报告将显示差距,以及具有差异的学生表现出色的具体领域。(13)报告看上去有效的教学策略。评估数据中的信息应当包含学生的表现以及适用于或不适用于多元学生的教学策略。(14)与感兴趣的人分享结果。教师需要经常与学生、家长和社区分享评估数据。这种分享不仅应当发生在学期末,而且应当发生在每个星期结尾。以上这些制定评估的原则和准则,值得教师借鉴与参考。

3.基于文化敏感性评价的思路

在基于文化敏感性评价中,由于评价主体、对象、方式和内容都是多元的,限于篇幅,下面主要从学生学习的评价方面进行探讨。

(1)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基于文化敏感性评价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在这种评价中,教师的评价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还注重其他几个评价主体的作用。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本人对自己最认可的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反思与总结,然后以自我陈述的方式对自己认为最重要、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方面进行报告。学生之间的互评主要是以学习小组或兴趣小组为单位展开,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同学们彼此比较了解,通过相互评价可以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别人优点与不足的能力,从而做到扬长避短。家长的评价强调家长要善于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情感世界等需要。

(2)注重情境性评价。

“在传统的纸笔测试或标准化考试中,通常只能测量学生‘知道’了什么(陈述性知识、明确知识),而无法测量出学生‘能做’什么。为此,加德纳提出,如果一定要去评价学生的学习,那么应当侧重于学生解决问题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73]这就强调评价要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关于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学习中,学生在不同场景所表现出的各种技能就应该成为评价的内容,但这些需要通过现场的观察、需要教师拥有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慧眼,同时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才能进行恰切的评价。

(3)注重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机制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在文化敏感性评价中,则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因为“教育的主体是人,核心是人,目的也是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的自由与解放是教育本质的、应然的追求”。[74]同时“评价的目的在于为学习过程提供指引,而不是最终的审判”。[75]由于学生的民族身份和文化环境不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认知结构,因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应该得到真实而客观的评价。如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76]

(4)评价方法多样化。

评价方法多样化主要是指除了基本的纸笔测试和标准化考试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评语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评价方法。这里所说的评语评价和一般所说的评语评价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一般所说的评语评价通常是模式化的描述,很难显示学生的独特性。而本文提到的“评语评价其实就是艾斯纳所说的‘教育批评’,它要深刻揭示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素质,要对学生的个性和优势进行深度描述”。[77]好的评语评价是对学生的独特性进行深描。根据艾斯纳的思想,这种深描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维度:描述的维度、解释的维度、评价的维度和主题的维度。描述的维度实际上是一种用语言界定、描绘、叙写或者表达教育生活的有关性质的尝试。解释的维度要求指明对于涉及的现象和特质进行理论性的解释。评价的维度就是对描述的现象或特质进行价值判断。主题维度就是对主要思想和结论的提炼,这些思想和结论是从先于它们的材料中取得的。要指出这个特定的教育评价必须提供的教训是什么?从中可以学到什么特别的东西?总结起来看它意味着什么?[78]除了使用评语评价之外,还可以进行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使教师和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从知识本身转移到了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应用上。“在表现性评价中,常常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可直接由高水平的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观察、评判,其形式包括建构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79]可见表现性评价是最真实的、最客观的评价,可以使教师更加全面地认识学生的能力。正如教育工作者理查德·斯蒂金斯所言:“我们目前面对的成绩差距比过去更加复杂。我们现在意识到,没有表现评估方法,我们将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你不能在评估写作时不让学生写作,你也不能在评价学生外语学习情况的时候不让他开口讲述这种语言。”[80]

总之,基于文化敏感性的评价所倡导的是激励和反馈的功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它非常关注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评价的作用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现状,使每一次评价后都有学习的动力和新目标,帮助学生和教师不断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信的人生

【注释】

[1]王鉴.试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重心的转移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3).

[2]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地方课程开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69.

[3]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155.

[4]张力.乡土知识进入校本课程的三点看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0(1).

[5]吕立杰,袁秋红.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组织逻辑[J].教育研究,2014(9).

[6]钱理群.乡土知识与文化自觉——关于乡土教材编写的断想[J].天涯,2009(5).

[7]顾明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N].光明日报,2001-11-24.

[8][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

[9]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349-350.

[10]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348-349.

[11][美]詹姆斯·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概述[M].李苹绮,译.台北:台北心理出版社,1994:2-4.

[12][美]威廉·A.豪,潘尼洛普·L.利西.多元文化:当教师遭遇新挑战[M].刘清山,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7:319.

[13][美]威廉·A.豪,潘尼洛普·L.利西.多元文化:当教师遭遇新挑战[M].刘清山,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7:318.

[1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4.

[15]徐芳.慢教育:基于语文学科的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13(11).

[16]刘婷婷.教学等待的价值及实践诉求[J].教学与管理,2018(4).

[17]郭永福.别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J].中国教育学刊,2011(7).

[18]李如密,王冬黎.课堂教学等待艺术探微[J].教育科学研究,2011(8).

[19][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65.

[20][美]诺尔曼·丹森.情感论[M].魏中军,孙安迹,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15.

[21]刘丹.教师积极情感对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价值及培育[J].教师教育研究,2017(11).

[22]Hargreaves.The Emotional Practice of Teaching[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8,14(8):835-854.

[23]宋亚杰.共情——师生沟通的润滑剂[J].教学与管理,2010(7).

[24]朱小蔓,王坤.“情感—交往”型课堂:课程育人的一种人文主义探索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5).

[25]引自笔者2018年9月的调研笔记。

[26][美]爱因斯坦.走进爱因斯坦[M].许良英,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102-103.

[27][日]佐藤学.教师花传书:专家型教师的成长[M].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3.

[28][日]佐藤学.教师花传书:专家型教师的成长[M].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6.

[29][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22.

[30]宋立华.走向“倾听着”的课堂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

[3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

[32][美]小威廉·E.多尔,等.混沌、复杂性、课程与文化:一场对话[M].余洁,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82.(www.xing528.com)

[33]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150.

[34][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59.

[35][美]小威廉·E.多尔,等.混沌、复杂性、课程与文化:一场对话[M].余洁,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72.

[36][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8.

[37][美]威廉·A.豪,潘尼洛普·L.利西.多元文化:当教师遭遇新挑战[M].刘清山,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7:53.

[38]Gay,Geneva.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Multicultural Education Series[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0:29.

[39][美]小威廉·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71.

[40]罗祖兵,周省菲.后现代教学观视域下的问题意识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导刊,2017(4).

[41]董毓.批判性思维三大误解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

[42][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2.

[43][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0.

[44]陈佑清,罗祖兵.走向“多样性”的学习——五种新的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15(9).

[45]王炎,程红艳.全员参与式课堂探究——让每位学生成为课堂的贡献者[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8).

[46][美]埃利奥特·W.艾斯纳.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M].李雁冰,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56.

[47]王定华.透视美国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2.

[48][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M].荀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05.

[49]檀传宝.为幸福而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46.

[50][美]Linda Darling-Hammond.有力的教师教育:来自杰出项目的经验[M].鞠玉翠,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3.

[51]薛栋.中国工匠精神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25).

[52]薛茂云.用“工匠精神”引领高职教师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8).

[53][日]佐藤学.教师花传书:专家型教师的成长[M].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7.

[54][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3.

[55]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7.

[56][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上)[M].郑文樾,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6.

[57][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43.

[58][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1-32.

[59][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46.

[60]李方安.关系责任视角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探析[J].教育研究,2016(11).

[6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7.

[6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93.

[63]高洪源.班级管理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觉醒”和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64]朱小蔓.超越“管理”,做“整个儿”的校长——乡村学校校长的信念与担当[J].福建教育,2015(10).

[65][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7.

[66]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4.

[67][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7-8.

[68]程红艳.文化敏感性教学:理解“外来者”“少数人”和“沉默者”[J].南京社会科学,2013(3).

[69]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35.

[70]阿娜.论多元智能理论对民族教育评价的支持[J].民族教育研究,2011(1).

[71][美]威廉·A.豪,潘尼洛普·L.利西.多元文化:当教师遭遇新挑战[M].刘清山,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7:267.

[72][美]威廉·A.豪,潘尼洛普·L.利西.多元文化:当教师遭遇新挑战[M].刘清山,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7:268-269.

[73]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207.

[74]张应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批判[J].教育研究,2001(8).

[75][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31.

[7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教基〔2001〕17号.

[77]罗祖兵.欣赏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论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18(1).

[78][美]埃利奥特·W.艾斯纳.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M].李雁冰,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33-242.

[79]Stiggins,Richard J.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s[J].Educational Measurements:Issues and Practice,1987(6).

[80][美]威廉·A.豪,潘尼洛普·L.利西.多元文化:当教师遭遇新挑战[M].刘清山,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7:2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