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制度研究:民国初期西学流行

大学制度研究:民国初期西学流行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国藩、李鸿章等组织人员拟写挑选幼童出洋留学的章程,对出洋留学人员的选拔、出洋学习目的和内容、出洋期间的管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1872—1875年,清政府分4批共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开创了近代中国派人出国留学的先河。1876年起,清政府又分4批共派145人赴欧洲各国留学,其中主要是船政学生,并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甲午战争后,向日本学习的风潮迅速掀起,1896—1911年,赴日留学的学生超过了45 000人。

大学制度研究:民国初期西学流行

洋务派和维新派在一次次惨痛的失败和屈辱中,逐渐感到派国人到列强国土上去实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国近代留美归国第一人容闳一直有“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的报国之志,他于1870年向曾国藩丁日昌提出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建议,得到赞许,并上书皇帝得到批准。曾国藩、李鸿章等组织人员拟写挑选幼童出洋留学的章程,对出洋留学人员的选拔、出洋学习目的和内容、出洋期间的管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1872—1875年,清政府分4批共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开创了近代中国派人出国留学的先河。后来因为顽固派的破坏,留美幼童在外“沾染洋习”,出现了违背出洋初衷的现象,加之美国当时掀起反对华工的风潮等各种原因,留美之事半途夭折,但其意义仍然深远。1876年起,清政府又分4批共派145人赴欧洲各国留学,其中主要是船政学生,并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甲午战争后,向日本学习的风潮迅速掀起,1896—1911年,赴日留学的学生超过了45 000人。

晚清时期,政府主导派人出国留学是新生事物,开创了出洋留学之先河,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开阔了教育视野,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这项主动西学的重要措施,显示出现代教育的明显特征,留学运动由政府主导并组织实施,整个过程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入和加强的过程,管理上也是一个逐渐完善和科学的过程。

总之,在清末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封建统治危机四伏,旧的社会秩序已支离破碎,为维续封建统治,救亡图存,开明的改革派从教育入手,建立了一批新式学堂,西方传教士出于自身目的也在华创办了一批教会学校,这些学堂和教会学校从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学内容等方面已完全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教育,其各项制度的构建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顺应新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主导创建了新式学制,开展派童出国留学活动,这一切构成了民国初期大学制度的来源。

【注释】

[1]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总序第10—11页。

[2]娄立志、广少奎:《中国教育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5页。

[3]指北宋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和崇宁兴学。

[4]娄立志、广少奎:《中国教育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5][清]徐珂:《清稗类钞》第12册,商务印书馆1917年版,第32页。

[6]汤成烈:《学术篇(节录)》,载璩圭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鸦片战争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页。

[7]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106卷,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11页。

[8]梁启超:《李鸿章传》,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62—63页。

[9][清]林则徐:《林则徐集·奏稿》中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49页。

[10][清]魏源:《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07页。

[11][清]魏源:《海国图志》卷三七,转引自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12]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13]同上。(www.xing528.com)

[14]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15]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5页。

[16]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1页。

[17]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页。

[18]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32页。

[19]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33页。

[20]王炳照:《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0页。

[2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7页。

[2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80页。

[23]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24]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74页。

[25]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92页。

[26]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569、578、673页。

[27]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578页。

[28]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67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