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人格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人格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将人格的特质分为三大类: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五因素人格”模型近年来,人们在人格模型构建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的五大模式,研究者通过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具体来说,“五因素人格”模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四)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是美国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现代人格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括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1.本我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指从出生日起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而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2.自我

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若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3.超我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同时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

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以此保证人格的正常发展。若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危及人格的发展。

(二)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将人格的特质分为三大类: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1.首要特质

首要特质是指个人最独特的人格特质,它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影响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在小说或戏剧中,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

2.中心特质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它是构成人格特质的核心部分,在每个人身上有5~10个中心特质。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3.次要特质

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三)“五因素人格”模型

近年来,人们在人格模型构建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的五大模式,研究者通过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具体来说,“五因素人格”模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外倾性

外倾性是指反映一个人是否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格特质。有代表性的人格特点包括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这一特质的极端表现是:交际与封闭,克制与冲动,喜欢娱乐与喜欢严肃,滔滔不绝与寡言少语,情感丰富与情感储蓄。

2.神经质

神经质是指一个人用理性调控情绪,以提高心理成熟程度的人格特质。有代表性的人格特点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这一特质的极端表现是:平静与烦恼,坚韧与脆弱,安全感与恐惧感。

3.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一个人广泛地获取新知识,创造性地探索外部世界的人格特质。有代表性的人格特点包括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这一特质的极端表现是:创新与守旧,勇敢与胆怯,开朗与抑郁,自主与顺从。

4.随和性(www.xing528.com)

随和性是指一个人是否有爱心和同情心、是否尊重他人、是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特质。有代表性的人格特点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这一特质的极端表现是:温和与暴躁,信赖与怀疑,无私与自私。

5.尽责性

尽责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具有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的人格特质。有代表性的人格特点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这一特质的极端表现是:有序与无序,独立与依赖,热忱与冷漠,谨慎细心与粗心大意,言行自律与意志薄弱。

(四)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哪些心理品质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给人以反思的依据。

1.婴儿时期

信任——不信任(0~1岁)。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2.婴儿后期

自主——羞怯、怀疑(2~3岁)。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若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3.幼儿期

主动——内疚(4~5岁)。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玩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4.儿童期

勤奋——自卑(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5.青年期

同一——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们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心理社会同一感。

6.成人前期

亲密——孤独(18~30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7.成人中期

创造——停滞(中年)。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与痛苦,即使有创造,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8.成人后期

自我完善——悲观失望(老年)。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的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在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人格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是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凝聚着文化、社会、家庭、教育与先天遗传的个体风貌。在人格培养过程中,既要看到个体的生物遗传的影响,更要看到社会文化的决定作用。

(五)综合观点

人格即个性,完整的人格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心理过程是人们共同具有的心理活动。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不同,心理过程在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个性。

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它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的行为的方向。其中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世界观在个性倾向诸成分中居于最高层次,决定着人的总的意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形成的。一方面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和意志行动,也就不可能形成个体的个性等;另一方面,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能调节心理过程,且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