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清皇陵之清东陵:绝妙迷雾中的慈禧陵

大清皇陵之清东陵:绝妙迷雾中的慈禧陵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东陵全貌整个清东陵北起雾灵山,南达天台山,占地面积约二千五百平方公里。清东陵的风水,奇山秀水相济,宏伟俊秀并举,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清东陵真是一块绝妙的上吉佳壤!《清朝文献通考》中对于清东陵的风水有以下描述:山脉自太行来,重岗叠阜,凤翥龙蟠,嵯峨数百仞。

大清皇陵之清东陵:绝妙迷雾中的慈禧陵

清朝入关,统一全国以后,先后在今河北省境内开辟了两处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在北京东北方向的遵化陵园称为“东陵”,在北京西面的易县陵园则称为“西陵”,因为清朝封建王朝的结束,新中国成立以后两座陵园则分别称为“清东陵”和“清西陵”[1]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以西的昌瑞山下,大小单体建筑五百多座,葬有皇帝五人、皇后十五人、妃嫔一百三十六人、皇子一人,共一百五十七人,其中有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帝、因为爱情曾想出家为和尚的顺治帝;有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帝;有寿命最长、掌实权最久、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有被洋人吓破胆子最后死在热河避暑山庄的咸丰帝;有寿命最短、母子不和的同治帝;有清初辅佐过两代幼主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有垂帘听政、统治中国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的慈禧;还有身世扑朔迷离的香妃等。清东陵周围还建有许多王爷、皇子、保姆、大臣等人的陪葬墓。这些陪葬墓中的墓主人也非等闲之辈,有的是皇帝的娇儿爱女,如顺治帝的皇四子荣亲王;乾隆帝的端慧皇太子;曾率军征讨叛军的顺治帝的皇二子裕亲王福全;两立两废的皇太子允礽;文武双全、能征惯战的康熙帝的皇长子允禔;曾与雍正帝争夺皇位的抚远大将军允禵;有心灵手巧、终身不嫁的苏麻喇姑;为顺治帝殉死的侍卫傅达礼;有哺乳幼帝有功的四位保姆;还有被乾隆帝称为“第一宣力大臣”的大学士傅恒等。尽管陵寝建筑众多,但清东陵的陵寝规制严格,皇帝、皇后的陵用黄色琉璃瓦,而妃园寝和亲郡王园寝用绿琉璃瓦,其他建筑用布瓦,这充分显示出皇陵的等级与帝王的尊严

清东陵全貌

整个清东陵北起雾灵山,南达天台山,占地面积约二千五百平方公里。雾灵山是清东陵的太祖山,是“后龙之正脉,风水之大源”,其山脉逶迤南伸,至昌瑞山而止。整个陵园以昌瑞山为界,以南为“前圈”,以北为“后龙”。后龙周环二百五十多公里,其内群山卓立,万岭奔腾,密林覆盖,人迹罕见,是陵寝的控制保护区。前圈四面环山,中间是四十八平方公里的平坦之地,诸陵寝均建在前圈之内。陵园东面的雁飞岭诸峰,千岩错落,文笔插天,势尽西朝,俨然左辅;陵园西面,黄花山、钻天峰众山,层峦飞翠,叠嶂腾辉,象山、万福山、天台山横亘于陵园之南;位于雾灵山和昌瑞山之间的分水岭是“来龙”的脊背,陵园东侧的魏进河、马兰河和陵园西侧的西大河、大沙河分别从北向南流淌,左盘右绕,最后汇合于陵园之南的龙虎峪,这种万山拱卫、众水朝宗之势,加重了皇陵的神秘色彩和皇权神授的气氛,与庄严肃穆的皇家陵园保持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古代相度兆域,讲求前有照山,近有案山,后有靠山。昌瑞山为燕山余脉,东西走向,中间主峰高耸,两侧山峰逐次低下,宛然一道天然屏风,它是东陵的后靠山;金星山位于陵园之南(前),此山拔地而起,山形如倒扣的金钟,与昌瑞山主峰遥遥相对,它是陵园的照山;在金星山北有一座小山,似玉案前横,此为案山,当地人称之为“影壁山”。金星山、影壁山、昌瑞山恰好在一条直线上,就好像大自然按着人的意愿特地安排的一样,景物天成,浑然一体。登上昌瑞山顶峰,俯视南面的陵园,一片树海,满目苍翠,朱墙金顶辉映其间。转过身,极目远眺山北风光,但见山岭相连,逶迤奔腾,密林覆盖,气势磅礴。清东陵的风水,奇山秀水相济,宏伟俊秀并举,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清东陵真是一块绝妙的上吉佳壤!

那么,清东陵这么好的风水宝地是谁选中的呢?是顺治帝亲自选中的,而选万年吉地这件事的来由,竟是因躲避天花病“无心插柳”的结果。

天花,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时人谈之色变,比洪水猛兽还厉害。清朝初期,由于医学落后,不仅平民百姓抵御不了天花,即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无可奈何。由于清皇族当时才刚从冰天雪地的白山黑水间进入温暖的关内,地理和温度的差异以及对气候的不适,似乎使他们更容易感染天花。为了应付天花对人的威胁,清廷在人口户籍管理上实行了一种特殊的身份管理办法,将居民分为“熟身”和“生身”。“熟身”是指出过天花或者接触过天花的人;“生身”则是指没有出过天花或者怀疑有可能携带天花病源的人。清廷规定:一旦发生病疫预报,“生身”皆不准留在城中。这种规定,使当时一些有感冒发烧、风疹疥疮等与天花相似症状的患者,也被一刀切地迁出城外。

顺治帝六岁登极,是一位忧郁敏感的少年天子。由于6岁即位,不能理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处于无权的尴尬境地。他一方面忍受着“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跋扈、专制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宫廷危机的困扰。另一方面,由于他生来体质孱弱,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不得不提防疾病的袭击。他最为害怕的就是天花,于是“避痘”是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顺治帝朝服像

《清实录》中记载顺治八年十二月避痘停朝上谕

蒙古各部落被清朝视为是最可依赖的力量,和睦蒙古是清廷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清太宗皇太极规定:每年蒙古各部落首领都要入朝觐见皇帝,即使在天花流行的时期,皇太极也坚持执行。(www.xing528.com)

顺治八年(1651),北京城爆发天花疫情,由于顺治帝害怕传染上天花,他十月从北京出发,带着皇太后、皇后到遵化一带行猎,同年十二月才回到北京。

这次看似寻常的避痘经历,竟使顺治帝无意间选中了自己的万年吉地。原来,顺治帝一行来到了遵化马兰峪的丰台岭一带,举目四望,只见高山连绵,岗峦起伏,隆起的山脊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犹如一条条天龙奔涌腾跃,呼啸长空。在天龙盘旋飞舞的中间,一块坦荡如砥的土地,蔚然深秀,生机盎然。东西两侧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形似一个完美无缺的金瓯。顺治帝不停地瞭前眺后,环左顾右,发出由衷的赞叹:“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于是,他纵马来到一处向阳之地,翻身下马,双手合十,两目微闭,十分虔诚地向苍天祷告了一番。随后他相度了一块相宜的地势,将右手大拇指上佩戴的白玉扳指轻轻取下,小心翼翼地掷向山坡,然后庄重地向身旁敛声屏气的群臣宣布:“扳指停落的地方,就是陵寝的穴位!”但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动工兴建,顺治帝就龙驭上宾了。

康熙帝即位后,将丰台岭改名为“昌瑞山”。

那么,清东陵到底有什么样的好风水呢?

《清朝文献通考》中对于清东陵的风水有以下描述:

山脉自太行来,重岗叠阜,凤翥龙蟠,嵯峨数百仞。前有金星峰,后有分水岭,诸山耸峙环抱。左有鲇鱼关、马兰峪,右有宽佃峪、黄花山。千岩万壑,朝宗回拱。左右两水分流夹绕,俱汇于龙虎峪,崇龙巩固,为国家亿万年钟祥福地。

由清东陵的守护官员编纂的《昌瑞山万年统志》记载:

昌瑞山原名“丰台岭”,一峰搢笏,万岭回环。北开幛于雾灵,南列屏于燕壁。含华毓秀,来数千里长白之源;凤舞龙蟠,结亿万年灵区之兆。且其间百川旋绕,势尽朝宗;四境森严,象皆拱卫,实为天生福地。

(昌瑞山)佳气团结,郁郁葱葱,巍峨数百仞,玉陛金阙,垣合紫微,嘉祥叠见,屡产灵葩。是固出乎山之类,拔乎山之萃,而不可与众山为伍者。至于前后左右诸山并诸水等皆所以为此山之带砺而朝拱乎!

作为皇家的万年吉地,大清王朝的皇帝们不仅耗费巨资,修建极为豪华的陵寝,而且在死后,还把生前长期聚敛的大量奇珍异宝葬入地宫,供其享用。清朝最为奢华的慈禧太后,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将她生前所得的大量珍宝带进了自己的地宫,但这也为日后她的陵墓成为盗陵者的首选目标埋下了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