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大变革:全日制学校的德育活动课程

重大变革:全日制学校的德育活动课程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此以后,教育理论界把这种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称之为“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这一课程计划无疑是我国课程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首次把“活动课程”列为全日制学校的正规课程。鉴于活动课程的多样性及对活动课程的认识见仁见智,故而对活动课程的界定并不求一致认可。[27]因此,德育的活动课程是学生道德实践的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重大变革:全日制学校的德育活动课程

(一)活动课程概述

1.活动课程的渊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出现了教育改革运动。这场教育改革运动对传统的学科课程提出了挑战,指责学科课程以学科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不能照顾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人为的拉大了学科之间的距离,同实际生活也相距较远。美国教育家杜威(J.Dewen,1859~1952)正是这次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社会,对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持反对态度,主张“以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的主导”。[19]所以学校的课程中居中心位置的应该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例如粉刷墙壁、安装水管、管理物品、修理门窗等各种活动。他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而且是在学校教育阶段就适应社会,不是毕业后适应社会。自此以后,教育理论界把这种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称之为“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这种课程曾在国外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层次普遍采用,它的种类经过发展也日渐增多,有探索学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健康教育、社会服务等等。活动课程一经提出,便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迄今为止,学科课程依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类型,对活动课程的利弊褒贬学术界至今争论不一,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设置活动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是有益的。

1992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并于1993年正式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根据该计划,我国小学、初级中学阶段主要开设学科和活动两大类课程。其中,活动类课程主要开设晨会(夕会)、班团队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等,同时还要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校传统活动。规定两大类课程都属于国家安排课程,是必修课。这一课程计划无疑是我国课程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首次把“活动课程”列为全日制学校的正规课程。当然,这个课程计划并没有明确德育的活动课程类型,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有关德育教育的活动课程做一界定。

2.活动课程的界定

对活动课程的界定至少包括以下内容:[20]

◆学生的各种外部活动是构成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诸如游戏、劳动、合作活动、体育、各种服务、公益性活动之类。学生的内部思想活动显然不在活动概念之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否认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的直接统一性。

◆活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改善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为宗旨,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也不同于道德教育中的学科课程,亦即它不是以传授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知能力为主要目的。

◆学生的活动是有计划的,不是自发的,组织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

◆活动虽然是有计划的,是教育者有意为之的,但这些活动必须是学生主动、自愿参与的,学生应是活动过程的实际参与者,而不是对已经设计好的活动计划、活动过程的简单接受者。在包括活动的组织、安排、领导在内的一切活动中,都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鉴于活动课程的多样性及对活动课程的认识见仁见智,故而对活动课程的界定并不求一致认可。

(二)活动课程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道德实践是德育的本质,身体力行是德育的落脚点,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孔子那里就已经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他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主张“躬行”,[21]意即实践,他强调人当以行为重,“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22]他认为,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德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2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24]在西方,道德哲学就是实践哲学,从古到今经过了不断的论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心灵活动。当然,并非心灵活动一日合乎德性便可获得幸福,德性须终身践行”。[25]当代英国著名的道德哲学家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Intyre 1929-)在他的著作《德性之后》中认为:“使德性得以表现的是具体种类的实践,德性也只有依据实践才能获得其意义”。[26]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活动也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人之所以成为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人的活动决定的。“20世纪的教育家更加觉察到,由于人们不仅要思考,也要行动和关心,教育过程必须超出智力的训练,帮助青年学习如何有效地和负责地行动”。[27]因此,德育的活动课程是学生道德实践的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www.xing528.com)

1.实践性德育活动是学生验证与掌握道德知识的的平台。实践性德育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的一种学习活动,学生在这种活动中依赖于德育课堂教学的知识背景,但活动的意义与启示将会远远大于学科书本知识体系的框架。因为通过活动,学生加深了对道德知识的理解,而在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的交往中通过身体力行,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的要则。如果没有学生的亲身体会,如果缺失了实践性德育活动,那些通过各种方式“习得”的社会道德方面的知识,可能会束之高阁。

2.德育的活动课程可促使学生人格日臻完善。学校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活动,尤其是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了德育课程教学的空间,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会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他人与自我的密切关系;会在认知、情感、行为上调节自我以达到相对统一;会意识到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渐渐长大,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一代新人。

3.实践性德育活动有助于实现各科教学的“教育性”。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著名的教育思想以来,各国统治者及教育家都试图通过教学传递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世界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的社会,但是,每个社会制度下总有一些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通过学校教育和各科教学对年轻一代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这也是学校重要的教育目的。如何取得实效,实践性德育活动提供了这个平台。否则,“教学的教育性”就永远是一句漂亮但无用的口号。

(三)组织德育活动课程的基本原则

德育活动课程是学校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与学科课程一样,在总体上都服从于学校整体的课程目标。即如此,同学校其他课程同样要求,在课程进行时,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鉴于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它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个体教育性经验;它强调要有系统性的组织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性实践交往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它遵循的原则带有该课程性质的独特性,也是我们阐述与强调该课程原则的目的。

1.目的性原则。这里的目的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德育活动课程的目的应符合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因为它与其它课程一样,在总体上服从学校整体课程目标;二是在进行德育活动时,其活动具体的目的应符合德育教育的课程目标。前者体现德育活动课程同其它课程一样,同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后者则强调该课程的特殊性。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德育的学科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在这里,我们试图通过德育的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互相取长补短,使得学校德育教育既理论联系实际,又能够以其独特的活动方式吸引学生,让学生接受、介入其中并从中得到一定的感悟与收获,从而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学生主体性原则。在学校德育活动过程中,应始终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有感于一些学校在活动过程中由学校或教师来确定活动的目的、活动程序及活动要求,而学生在期间只是履行角色,完成任务,没有情感投入,没有活动感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收获,我们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无论从道德的实践主体本质,还是教育要完成培养能独立思维、有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的个体这一基本任务来讲,主体性原则都必须是道德教育所要遵循的根本原则。自有教育以来,人们世世代代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发展。所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活动、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要始终让学生作为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主角,以学生的发展要求作为活动考虑的首先因素,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德育活动的本质特性及教育的目的。

3.可操作性原则。德育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其操作予以认真的关注。以往之所以德育教育缺乏实效,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我们的活动可操作性较差,假大空的东西太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往往是不知所云或应付了事。所以,在德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每一次活动进行周密的设计:活动的具体目标、活动内容、方式及方法;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程序安排等等。例如社会调查,在学生进行活动前,应该有一个详细的调查设计,包括: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在确定调查对象时如何取样?对调查及研究问题的范畴进行确定并列出围绕主题的研究大纲,运用何种调查方法?如果是问卷调查,采用什么问卷类型;问卷如何设计与修改,怎样发放等等。总之,德育活动过程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如若没有周密的设计,学生可能会临阵出现迷惘或问题,解决不当,会影响德育活动的效果。所以,不但要让学生自己做活动的主人,更要帮助学生怎么做,可操作性越强,学生越容易达到德育活动的目的。否则,所谓主体参与就会成为空话。

4.兴趣性原则。“兴趣是在探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28]兴趣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积极性和高度的热情,学生一旦对德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因兴趣介入活动而产生兴趣的效能,对实际活动发生作用大的兴趣,其效能作用也大。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学校德育活动唤起了学生参与的浓厚兴趣,那么我们距离德育教育的目的会更近一些,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会更大一些。当然,鉴于兴趣本身的倾向性不同,兴趣指向可能是高尚的,也可能是卑劣的;可能是广泛的,也可能是狭窄的;可能是稳定的,也可能是容易转移的。这就需要在现实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作用要发挥得当。

5.层次性原则。德育教育是有目标层次的。不同年龄的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进行德育活动过程中,不但目标层次要有所不同,设计的活动也要有所区别,不能同样要求。对一些同学而言,德育活动的层次旨在进行道德规则的教育,这是因为,道德规则属于不可违反的最低限度的行为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几乎没有可以商量变通的余地,对学生最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对一些同学而言,旨在进行道德原则教育,它是学校认为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是指导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而对于一些品行良好的同学,我们应对他们进行道德理想的教育,激励其高尚的行为。虽然道德理想体现人们对道德至善至极的完美追求,是可望不可及的境界,却给学生树立了一个不断追求的目标,激励着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在名称上将小学与初中的德育课程予以不同称谓,在课程性质上,更是向前迈了一步,不在仅仅停留在应该是什么课程性质,而是为学生的发展整合课程内容并把它定性为综合课。不仅如此,在德育课程改革中,把社会实践纳入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德育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主动了解、探究、服务社会,并从中汲取丰富知识的各种客观活动。”[29]这种教学形式丰富了德育的活动课程,通过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投身社会,在实践中感悟,拓展了德育课程教学活动空间,延伸和深化了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的人格完善,提供了一个重要实施环节,也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的实质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我们还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情况条件下,德育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应得到有力的保证。这就需要在开展这类活动时,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要在制度上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确保学校能够实施德育实践活动计划。其次,学校领导要从机制上激励实践性教学,加强对德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三,要争取社会、社区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社会力量的支持,社区提供的活动场所及家长的赞同,使得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对学生通过实践性活动提高道德品性提供有效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