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朝皇陵改制工匠及劳力的招募和福利待遇

清朝皇陵改制工匠及劳力的招募和福利待遇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清朝的“祖陵”为四座,即永陵、东京陵、福陵和昭陵。据查,改制昭陵使用的工匠和劳力,大多数是在关内招募的,并给予这些人役优厚的生活待遇,以解决背井离乡之人的后顾之忧。这样就为昭陵的大规模改制提供了足够的人力。下马牌,是警示人们进入陵寝要下马的标志。华表,又称擎天柱、万云柱,是一座圆形或六角形柱体石雕组合体,其结构由护栏、底座、柱体、云板、天盘和柱头组成。神桥具有装饰和保护陵寝的作用。

清朝皇陵改制工匠及劳力的招募和福利待遇

据记载,昭陵始建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同年九月辛亥建成,仅用一个月时间。当时的建筑很简单,建筑规模也很小,只有瓦房三间、围墙和大门等。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初二日,死后的孝端文皇后与皇太极合葬在昭陵享殿内,同年四月增立石像生6对、擎天柱4个、望柱(华表)2个,同年十一月悬挂昭陵享殿“隆恩殿”额匾。

至于昭陵是在何时增建和扩建的,有人说昭陵自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开始营建,到顺治八年(1651年)均属于昭陵初始营建时期。由于档案的遗失或记载不全,笔者尚未找到支持此说法的记载,但笔者发现,昭陵的大多数建筑是在顺治八年(1651年)之后才发现有记载的。因此笔者认为,昭陵在皇太极入葬享殿时,其陵寝营建基本结束,因为当时昭陵的金银祭器等贵重物品并不在昭陵存放,于是在顺治三年(1646年)将守护昭陵的20名两黄旗兵丁调回各自牛录,护卫工作改由“玛法”(老人)负责。昭陵建筑增加和扩建时间则是在顺治帝亲政后的顺治八年(1651年),据顺治八年(1651年)六月的《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

昭陵俯瞰图

辛未。礼部奏言:皇上敦明孝道,仿古追尊祖宗大礼俱已举行,祖陵应照帝王陵从新修缮,建立碑碣,设官员并守陵人户,仍定祭祀礼仪,以彰孝思。

对于这样合理的建议,顺治帝自然很是满意,于是对此批示“命速举行”。

当时清朝的“祖陵”为四座,即永陵、东京陵、福陵和昭陵。在这份名单中,昭陵作为清朝的祖陵,自然也被列入“从新修缮,建立碑碣”名单。昭陵的这次改建工程从顺治八年(1651年)六月开始,直到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才基本告竣,其中昭陵地宫是康熙二年(1663年)九月初九日始建,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建成的。

据查,改制昭陵使用的工匠劳力,大多数是在关内招募的,并给予这些人役优厚的生活待遇,以解决背井离乡之人的后顾之忧。这样就为昭陵的大规模改制提供了足够的人力。

据实地调查,昭陵坐北朝南,以隆业山为靠山,陵前有一条被称为浑河的“玉水”,其建筑规制和布局次序由南往北依次为:下马牌、华表、坐狮、三孔神桥、石牌坊、更衣厅、蛇神庙、省牲所、大红门、华表、石像生(由南往北依次是:坐狮、坐獬豸、坐麒麟、立马、卧骆驼、立象)、东西红门、东西红门值班房、神功圣德碑亭、华表、仪仗房、涤器房、陵兵房、茶膳房、果房、晾果楼、隆恩门、方城、东西角楼、东西配楼、东西配殿、焚帛炉、隆恩殿、二柱门、石五供、明楼、东西角楼、哑巴院、宝城、宝顶,宝顶上有一棵树,宝顶下面是地宫。

整座陵寝占地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大小38座(组)建筑,以神路为中轴线对称排列,并在陵寝四周设有鹿角、红、白、青界桩及石界牌,因此昭陵和它的风水保护范围则是一块占地南北、东西各20余里的庞大禁区

昭陵平面示意图(绘图:徐鑫)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昭陵的这些建筑。

下马牌,是警示人们进入陵寝要下马的标志。清朝时,凡是进入陵区的官员,均在下马牌处下马,落轿步行,以示尊崇之意。昭陵的下马牌共有三对六座,分布在四处:北陵公园门前有两座下马牌;神桥南面有两座下马牌;昭陵的东、西红门各有一座下马牌。其中,北陵公园门前的两座下马牌与其他的四座在规制和用料上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上面的文字,该下马牌上面由南往北依次用满文、蒙古文、回文、藏文、汉文五种文字刻写“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12字。其他的四座下马牌则是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刻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8字。建陵之初,昭陵仅有下马木牌或以陵前石狮子和红椿作为下马标记。据顺治八年(1651年)六月的《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凡谒陵时,诸王等人在石狮子处下马,官员于红椿处下马。昭陵的下马牌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五月二十五日开工建立的。

华表,又称擎天柱、万云柱,是一座圆形或六角形柱体石雕组合体,其结构由护栏、底座、柱体、云板、天盘和柱头组成。昭陵的华表有三对,分布在三处:昭陵大红门外的神桥南面有一对;昭陵陵内的石像生南端有一对;昭陵陵内的神功圣德碑亭北面有一对。这三对华表组成结构均是:护栏、底座、柱体、云板、天盘和柱头,但样式却分为两种,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这三对华表都是八角形须弥底座,须弥座的上下坊及束腰部位雕刻着云龙、仰俯莲等纹饰,底座四周有八角形护栏,护栏栏板上雕刻着两种图案,护栏望柱头上雕刻着八走兽,分别是獬豸一对、狮子一对、麒麟一对、犼一对,柱体上均横插一块雕刻云板。不同点在于这两者之间的柱体、天盘和柱头。陵外神桥南面的华表与石像生南端的华表是一样的,均为圆形柱体、圆形天盘和被称为“望天犼”的坐石兽柱头。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仅以其形状样式来说,石像生南端的那对石柱就应该称为“华表”,但如果以其位置而言,按照关内清陵石像生之南是望柱,昭陵石像生南端的那对石柱应该称为“望柱”。笔者根据其形状样式与陵外神桥华表相同,所以也称其为“华表”;神功圣德碑亭之北的华表,柱体是八角形,天盘是八角形,柱头是被称为“海石榴”的桃形。所谓云板,就是柱体上端横穿的一块近似于三角形的石板,石板上面雕刻着密集的云纹;所谓“望天犼”,又称“蹲龙”,就是一种怪兽,披鳞挂甲,尾与鬓发相连,鼻子长且弯曲,浑身瘦骨嶙峋,样子似犬非犬、似龙非龙,作昂首翘尾引颈高啸状。华表的作用有两种,即装饰和告诫。

北陵公园门前路西下马牌

昭陵神桥南面下马牌

位于昭陵大红门外神桥南面的华表

位于昭陵神功圣德碑亭北面的华表

神桥,是一座三孔拱桥,长47米,宽12米,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原桥面为青砖,现为条石,桥两侧护栏为石雕栏板及石栏杆,栏板上雕刻着身披烈焰腾空飞翔的天马,以及番草、海水江崖、花卉、犀角等“杂宝”。护栏的柱头分为两种,即宝瓶云拱和俯莲式,桥的南端有镇桥石坐狮,桥下之河被称为玉带河。神桥具有装饰和保护陵寝的作用。

昭陵三孔神桥

昭陵神桥南面西侧的石狮

神桥勾栏雕刻文样之一

神桥勾栏雕刻文样之二

石牌坊,为四柱三楼单檐歇山式仿木青石结构。位于昭陵大红门正南面,为东西向单体建筑,高10.5米,东西长12.6米,建于顺治或康熙年间,嘉庆六年(1801年)维修过。牌坊的正脊及横枋、上枋和下枋都雕刻着花卉图案,如缠枝戏珠、佛教“八宝”图案、缠枝莲、番草等。牌坊的四根石柱的南北两侧各有一对相背夹柱坐狮,牌坊东西两侧则各有一对相背坐獬豸。石牌坊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装饰陵寝和增加陵寝肃穆气势;二是祭祀仪注在此开始。

更衣厅(亭),是帝、后谒陵时更换服饰及休息的场所。位于大红门东侧低矮的泊岸之上,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建于康熙年间。院门为单檐硬山式黄琉璃瓦覆顶,门房三间,内有更衣厅一座。更衣厅后面的东院墙上有一块砖雕麒麟影壁,影壁墙北侧有一座门,门内是一个小院落,院落内有一座亭式建筑——净房,即御用厕所,净房内地面中央有一个长约1米、宽约0.4米的石制花生状便池。

昭陵石牌坊

昭陵更衣厅门房

昭陵更衣厅砖雕麒麟影壁

昭陵更衣厅净房院门旧影

昭陵更衣厅净房外景旧影

昭陵更衣厅净房石制花生状便池旧影

昭陵省牲所旧影

省牲所,是宰杀猪、牛、羊,为陵寝祭祀做熟肉祭品的场所,位于大红门西侧低矮的泊岸之上,与更衣厅(亭)相对而建,两者之间隔有大红门前月台。省牲所占地约400平方米,建于康熙年间。院门为单檐硬山式黄琉璃瓦覆顶,门房三间。院内有两座建筑,坐北朝南的建筑为馔造房,是烹煮肉食之处;坐西朝东的建筑为宰牲亭,是宰杀猪、牛、羊之处。宰牲亭后面的西院墙上有一块砖雕麒麟影壁。

蛇神庙,是一座硬山式青砖青瓦小庙,小庙有方形台基。位于大红门外的东侧、东跨院以东。原先庙的四周有一人高的花墙,正门有两个方形门柱,门的朝向为南,门前两侧各有一只坐狮。庙门为一拱式小石券门,门楣上有半圆形石额,上刻“蛇神庙”三字。现在的蛇神庙为民国期间复建。

昭陵蛇神庙

大红门,又称正红门,是陵寝的总门户,为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屋脊正中有一宝瓶。大红门坐落在近一米高的须弥座台基上,须弥座由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六部分组成,无纹饰。须弥座前是月台,月台前后均设有三出踏跺,踏跺两侧是石护栏和抱鼓石,石护栏的栏板上雕刻着纹饰净瓶、荷叶和回纹,望柱头形状是宝瓶莲瓣,中路踏跺护栏的抱鼓石是一对侧头坐狮,以此凸显中门的尊崇地位。踏跺前是大红门南面的月台,月台南面前端左右侧各有一只两两相视、无底座的平卧小石狮子。大红门月台正南面则是一个大礓,大礓两侧是踏跺,礓前的两侧有两对无底座的平卧小石狮子,东侧一对小石狮子的头朝向是相反的,西侧一对也是如此。

大红门有三个拱券式门洞:中间门洞称为“神门”,是帝、后“神灵”出入的门户;左门(东)为君门,是帝、后谒陵时所走的门户;右门(西)为臣门,是妃嫔、诸王官员等出入的门户。中门洞券脸石上雕刻着二龙戏珠,券脸下碱部位雕刻着“寿山福海”和松树、宝瓶、荷花等吉祥图案;左右门洞券脸石上则雕刻着云纹。三个券门门楣正中各嵌有一长方形石雕门额,门额光素无字。三座拱券门均为对开合扇实榻朱红木门,门上安有六角形兽面“铺首”一对,门上有六路六行门钉,门洞门后两壁各有一个圆形固定门扇使用的门闩的孔洞。

昭陵大红门前景

昭陵大红门北侧台阶石栏旧影

昭陵大红门泊岸上石狮旧影

昭陵大红门中门门扇及门钉

昭陵大红门铺首旧影及铺首侧面和正面画样

昭陵琉璃袖壁中心的如意形“盒子”,昭陵的大红门、东红门和西红门三处的两侧内外红墙上均镶嵌这种琉璃袖壁

琉璃袖壁。大红门内外的东西两侧红墙上,各有一块长约7米的类似影壁的琉璃红墙,因为如同衣服上的袖子在门的两侧,故称之为“袖壁”。袖壁正中镶嵌一个如意形“盒子”,内镶嵌五彩琉璃升腾云龙,袖壁四角镶有琉璃岔角花纹饰,四周是有线枋子,壁帽为琉璃帽,整个袖壁坐落在圭角之上。昭陵的琉璃袖壁共有三处,即大红门、东红门和西红门内外两侧均有琉璃袖壁墙。

东、西红门,位于昭陵红墙的东、西两侧,被称为东红门和西红门,是平时陵官和夫役行走的通道,均是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但只有一个券拱门洞。门洞券脸石上雕刻云纹,门垛的四角有角柱石,下碱上方有腰石线。门洞上方坐斗枋是由二龙戏珠图案的琉璃件组成。门为对开合扇实榻朱红木门,门钉为六路七行,门环为六角形兽面铺首。门下是低矮的台基,台基前有一路踏跺。门内外两侧各有一块琉璃袖壁墙。

昭陵西红门及两侧的琉璃影壁墙

昭陵西红门外的西值班房旧影

东、西班房,位于昭陵东、西红门的北面。三面砌有一人高的花砖围墙,南向墙有一座门,内有一座坐北朝南的两间建筑,外间设有锅灶,内间设有暖炕,外侧房山设有一扇窗户,窗户北侧砌有一个平地起烟囱,是看守陵寝人员居住和休息的地方。

钟亭,位于昭陵东红门外的南侧。钟亭内挂有一口铁钟,钟高1.24米,口径为1.08米,顺治十五年(1658年)铸造。兽面钮,肩部有六个圆孔,钟身铸有花卉、八卦图案及满、汉铭文。据说,这口铁钟是昭陵举行祭礼时使用的“祭钟”,凡每至祭日正午均要鸣钟,即所谓“钟鸣鼎食”。但经考证,以上说法为误解,此钟应是传报火警所用,本名“信钟”或“警钟”。清朝末年,钟亭倒塌,1927年曾修复,目前只有遗址尚存。

昭陵石像生之坐狮

昭陵的石像生,是位于大红门内神路两侧的石兽,这些石兽下面各有一个须弥座,东西长2.7米,南北宽为1.5米,高约1米。座上雕刻着纹样锦袱,四角各坠一枚古钱。座的四面分别雕刻着石榴、卷草、宝相花等图案。石像生的作用有两个:一是陵墓的仪仗,保护陵寝和衬托墓主人身份;二是装点和强化陵墓肃穆安静的气氛。因此,石像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昭陵石像生共有六对,由南往北排列顺序是:坐狮、坐獬豸、坐麒麟、立马、卧骆驼、立象。下面,根据这些石兽的性情介绍一下设置它们的寓意。

狮。将狮子作为石像生成员由来已久,这是因为狮子凶悍无比,其目如电,发声如雷,是百兽之首。所以在封建年代,狮子是威严和权势的象征。

獬豸。獬豸是东北特产的一种传说动物,一角,正直性忠,遇到打斗者,用角驱逐无理者;遇到争论者,对持有偏见者则退却。因此,獬豸是忠正无私执法者的象征。在帝陵中设有獬豸,以示皇帝严正无私。

麒麟。头如龙,角如鹿,全身鳞甲,尾似牛,足似马而圆,传说是太平盛世才会出现的一种祥瑞动物。麒麟与龙、凤、龟合称“四灵”,是吉祥和安宁的象征。

昭陵石像生之坐獬豸

昭陵石像生之坐麒麟

马。善于奔跑、负重,以勤劳著称,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功臣”。在帝陵中设有石马,以示国家疆域辽阔,任其驰骋。传说,昭陵的石马有些特殊,它们是因为有“战功”而被选入的,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两个说法:其一,它们生前是皇太极的两匹战马,叫大白、小白,每逢战争时,皇太极都专骑这两匹战马,大白日行千里,小白日行五百里,但小白有驰骋战场的本事,为表其功绩,特列入石像生;其二,也有传说这两匹马叫大清、二清,曾对皇太极有救命之恩,为了感谢这两匹马的恩德,皇太极特地将国号选定为“大清”。以上均为传说,没有十足证据。但有一点可确定,马对当时的满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作战工具。

昭陵石像生之立马大白(东侧)

昭陵石像生之立马小白(西侧)

骆驼。性情温和,能吃苦耐劳、忍饥受渴,是蒙古族等北方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在帝陵中立有骆驼,以示对蒙古族等各民族的友好和亲善。

象。性情温和,形象威武高大,是天下太平、祥和的象征。在帝陵中立有石象,以示广有顺民,江山稳固。

昭陵石像生之卧骆驼

昭陵石像生之立象

神功圣德碑亭,又称碑亭,俗称大碑楼,九脊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碑亭的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拱券门。碑亭下面为方形须弥座台基,台基四面设有出踏跺。亭内立有一统石碑,即“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通高6.67米,碑身高5.45米,宽1.76米,厚0.71米,碑头为六条蛟龙盘曲在一起组成的“蛟龙首”,碑头正面(南)正中开光部分为碑额,上面用满文、汉文两种篆文刻着“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9字。碑座为龟趺,俗称赑屃,长4.67米,高1.11米,宽1.9米。龟趺之下为“水盘”,水盘上雕刻着海水江崖(又称寿山福海),水盘四角各雕有一个凹形海水旋涡,每个旋涡中分别雕刻着一只鱼、龟、虾、蟹。碑身正面(南)刻着满文、汉文两种文字的碑文,满文在右(西),汉文在左(东),两种文字内容相同,其中汉文有1810字,内容为歌颂皇太极一生的文治武功政绩。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立神功圣德碑,碑文由康熙帝撰写。

昭陵神功圣德碑亭正面旧影

昭陵神功圣德碑亭水盘上的鱼

昭陵神功圣德碑亭水盘上的龟

昭陵神功圣德碑亭水盘上的虾

昭陵神功圣德碑亭水盘上的蟹(www.xing528.com)

昭陵神功圣德碑亭中的功德碑

昭陵功德碑碑额

祭祀用房,位于神功圣德碑亭北面与隆恩门之间。在神路两侧各有两座三间单檐歇山式青砖瓦房,四面出廊。东侧由南往北是仪仗房、茶膳房;西侧由南往北是涤器房、果房。仪仗房是帝、后等谒陵时存放祭祀所用旗、伞等仪仗物品的地方;茶膳房是祭陵时烹茶煮奶及上茶官员休息的场所;涤器房是洗涤祭祀用具的处所;果房是祭陵时准备果品鲜货及上果官员休息的地方。

晾果楼,是果房的后面一座坐西朝东、单檐硬山式两层建筑。前后出廊,面阔三间,紧贴西北墙体处有烟囱一筒。烟囱从地面垒砌,略低于房脊,为满洲地区独有的建筑风格。目前仅有遗址。

陵兵房,位于涤器房后面。前后两座硬山式建筑,外形类似普通民宅,是守陵官兵居住和休息的地方。

昭陵陵兵房旧影

果房(近)俯瞰图旧影

昭陵果房旧影

昭陵仪仗房

昭陵茶膳房

昭陵涤器房

昭陵晾果楼

方城,又称团城,仿照盛京陪都城堡轮廓外形营建,坐北朝南。城高6.15米,南北长146米,东西宽12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凸出的平台,平台上建有角楼。方城城墙顶部为马道,马道外侧砌雉堞(垛口),内侧砌宇墙(女儿墙),南、北城墙正中各有一凸出的方台。方台上建有门楼,下面则为门洞,南面的门称为隆恩门,北面的门称为明楼门(俗称古洞门)。门洞北面两侧建有供上下方城的磴道。城上的马道青砖铺墁,宽5.4米,马道路面由外向内倾斜。城内建有东西两座配楼、东西两座配殿、焚帛炉、隆恩殿、二柱门、石五供等建筑。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建筑的规制和功能。

昭陵方城上的角楼

角楼,位于方城的四角,为重檐歇山式十字脊黄琉璃瓦覆顶两层小楼,大脊正中有琉璃宝瓶,飞檐四角各垂有铁质惊雀风铃,四面出廊,正面(南)设有对开两扇木门,内有楼梯供上下用,二楼四面各有四扇隔扇门。

隆恩门,方城的正南门,下为墩台,上为三层檐城楼。墩台为方台式砖石结构,墩台正中为拱券门洞。门洞的券脸石上雕刻着卷草图案,下碱部位刻着松石图案,门洞上方镶嵌着带有龙和凤图案的琉璃件,门楣正中是石门额,门额上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竖刻“隆恩门”三字,垛口下方镶嵌精美图案的倒挂眉子及琉璃件披水。墩台建在圭角台基石上,墩台四角有柱角石。隆恩门设有两扇对开实榻木门,外包铁皮,双面门钉,每面均为六路八行门钉,门上有兽面铺首一对,门闩锁闭。墩台之上为歇山式三间三层的城楼,因其样式颇似沈阳故宫凤凰楼,故有人称之为五凤楼,但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准确的称呼应该是“隆恩楼”。隆恩门北面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上下方城的磴道,磴道的宇墙下端各设有一只戗柱石狮。

昭陵隆恩门

昭陵隆恩门门匾

昭陵隆恩门东侧磴道下口宇墙末端的戗柱石狮

昭陵东配楼

昭陵东配殿

东、西配楼,分别位于隆恩门北面的东西两侧,规制相同,均为两层前后出廊的单檐硬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面阔两间,楼内有木制楼梯供上下。在明清帝陵中,只有昭陵独有东、西配楼,建筑时间和使用功能不详。

东、西配殿,分别位于东、西配楼的北面,规制相同,均为单檐歇山黄琉璃瓦覆顶建筑,四面出廊,面阔三间。其中,东配殿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存放祝板和制帛;二是维修隆恩殿时,临时供奉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神牌,期间如遇祭祀,一律改在东配殿举行。因此,东配殿内存有龙亭两座、祝板一件、制帛一件、暖阁一座、御榻一个、拜褥一件。西配殿的功能只有一个,即每逢举行大祭时,供喇嘛在里面诵经。据查,殿内陈设为:居中是方桌一张,祭祀时桌上放有一尊用白面和菜籽油制成的喇嘛塔(大肚塔),塔对面的西墙上挂有佛像及“唐卡”(佛画)。方桌的南北各有低矮的条桌、长凳,供喇嘛祭祀时敲打法器、口念经咒使用。

昭陵焚帛亭正面旧影

焚帛炉,又称焚帛亭、燎炉,位于西配殿东北角,是一座用汉白石雕制的单檐歇山式小型亭子,脊上有一个火焰宝珠。焚帛炉的东、西、北三面均为山墙,南面为炉门,亭子内部为“火池”。焚帛炉的功能和作用是祭祀时焚烧祝板、祝帛、彩纸和金银锞子等祭品之处。昭陵的焚帛炉仅有一座。

昭陵隆恩殿

隆恩殿,又称享殿、飨殿、献殿,俗称大殿,是供放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神牌及举行祭祀的场所。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面阔三间,檐下四面出廊。正脊东侧的螭吻上有“日”字,西侧有“月”字。殿内无顶棚,不装饰天花,全部梁架施以彩画,这种做法被称为“彻上明造”,是关外清初建筑的特点。殿内北部设有神龛一座,外披黄缎罩,神龛内有宝床(又称“神床”),床上有帷幔、黄云缎枕头及被褥等。宝床上还有小神龛一座,内供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神牌。神牌,又称神主、神位,俗称牌位,是帝、后死后亡灵的象征,为木质,髹金漆,由底座、牌身两部分组成,上面用满文、汉文两种文字书写着帝、后的庙号和谥号全称(皇后无庙号,仅有谥号),后缀“神位”二字。如清太宗神牌上的汉字为“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神位”,孝端文皇后神牌上的汉字为“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神位”。神龛前设有龙、凤宝座各一座,宝座是大祭时供奉神牌使用。宝座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配案及“神椅”,即宝椅。宝座前(南)是供案,供案上设有祭器。供案前是五只黑漆描金圆几,圆几上摆有珐琅炉瓶五供。圆几前设有俎桌,俎桌上设有俎具,内盛放牛、羊、豕三牲祭品。除此之外,隆恩殿内还设有朝灯(又称“戳灯”)、佛花、盛放皇太极御用弓箭的盛弓柜、盛放龙袍的樟木箱子等物品。

昭陵明楼匾额

昭陵隆恩殿殿脊上的东面螭吻及上面的“日”字(北向)

隆恩殿建在一座须弥座式的大方形石台基上,殿前是月台。月台和台基四周有护栏,护栏的石栏杆的柱头是石榴头和雕龙头,凡月台拐角处栏杆上的柱头均是雕龙柱头,这样的雕龙柱头共有十个,石栏板上雕刻着图案。台基四角各有一个被称为“螭首”(又称“苍龙头”)的石兽头,既起到装饰作用,又用于排放月台之上的雨水。月台前(南)是三座踏跺,正中一处踏跺中间位置设有丹陛石(又称御路石、彩石),上面雕刻着二龙戏珠、海水江崖等图案。踏跺两侧的护栏抱鼓石是坐狮,踏跺的侧立面上也有雕刻,这点与关内明显不同。大台基的须弥座分为六层,每层都有不同图案的雕刻,由上往下依次为:第一层是连珠纹;第二层即须弥座上枋是卷叶花单元图案;第三层即上枭是仰莲瓣图案;第四层即束腰是卷叶花单元图案;第五层即下枭是仰莲瓣图案;第六层即下枋是唇形小花图案。

隆恩殿下为小须弥座台基。大台基前的月台上使用了一些名贵石料,如隆恩殿正门檐下有一块长2米、宽1米的翡翠石,因为此石位置是主祭官向神牌跪拜之处,故被称为“翡翠玉拜石”。翡翠玉拜石前面的台阶,是由三块“白宝石”铺就的;在白宝石台阶的东西两侧,曾各有一块“臬蓝宝石”,已丢失一块;台基的方石为“金矿石”(又称“风金石”);大台基的护栏是“青金石”。

昭陵隆恩殿陈设

昭陵隆恩殿内六棱盘龙柱及柱体彩绘

昭陵隆恩殿内梁架彩画

昭陵隆恩殿内的皇帝宝座

昭陵隆恩殿内的皇后宝座

昭陵隆恩殿内的宝椅(神椅)

昭陵隆恩殿内的五供

昭陵隆恩殿内的佛花

昭陵隆恩殿内的戳灯

昭陵隆恩殿基座

昭陵隆恩殿基坛雕刻文样

昭陵隆恩殿月台前的丹陛石

昭陵隆恩殿月台排水口

昭陵隆恩殿外石护栏角处的石雕龙头(螭首)

昭陵隆恩殿前的白宝石踏跺

昭陵隆恩殿前的翡翠玉拜石

20世纪30年代时昭陵二柱门及石五供旧影

二柱门,位于隆恩殿之后,为两柱夹一门悬山式琉璃瓦覆顶建筑。两根方形石柱之间为一彩绘木门,门为两扇对开式,门扇上下有门轴和门框。石柱前后(南北)设有抱鼓石,石柱顶端为方形须弥座,座上立有一只被称为“望天犼”(又称蹲龙)的石兽,石兽坐南朝北,身上各有一道铁链。

石五供,位于二柱门之北,石五供由两部分组成,即祭台和五供。祭台为长方形须弥座式,底座之上为五件石雕,正中为香炉、两侧为花瓶和烛台。

昭陵石五供

明楼,坐落在方城北门之上,为重檐九脊黄琉璃瓦覆顶方形碑亭式建筑,四面各有一个拱式门洞,设有绦环板透空木门。明楼下部为方形台基,台基四面各出踏跺。南檐挂有匾额,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书写“昭陵”二字。楼内立着一统硃砂碑,碑身正面(南)竖向用蒙古文、满文、汉文三种文字刻着“太宗文皇帝之陵”7字,满文居中,蒙古文居左(东)、汉文居右(西)。此碑石原为汉白玉石,为了消灾避邪、逢凶化吉、祈求吉祥,神秘中透出神圣,故此将碑身涂上朱红色硃砂。也有人称此举是为了给墓主人“招魂”,此说不可信。硃砂碑的碑头雕刻着二龙戏珠图案,正中有开光部分,用蒙古文(东)、满文(中)、汉文(西)三种文字刻着“大清”二字,其中汉文为篆体字。碑座为须弥座,须弥座上枋南北两面雕刻着二龙戏珠,东西两面雕刻着行龙及火焰珠。另外,碑座上还雕刻着各种花纹,并被涂成红、黄、白、蓝、绿等五色,因此碑座又被称为五彩须弥座。康熙三年(1664年)正月初六日立硃砂碑,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初六日建明楼。

昭陵宝顶及明楼

昭陵明楼下的方城隧道门及门钉

昭陵明楼匾额

20世纪30年代时昭陵明楼硃砂碑及碑文旧影

昭陵哑巴院

昭陵哑巴院内的琉璃影壁

哑巴院,位于方城北门之北的一个小院落,是方城与宝城之间的一个特殊空间。因其形状如同一弯新月,有人称其“月牙城”,这是不对的,月牙城实则是指镶嵌着琉璃影壁的那道墙。方城北门对面的北墙正中,镶嵌着一块琉璃影壁,影壁的正中为一块长方形红釉面砖,面砖上是“盒子”浮雕,浮雕图案为一只红宝瓶,宝瓶内又生出九朵缠枝牡丹花,影壁的四角也镶有缠枝牡丹花。影壁为琉璃须弥座、琉璃线枋子、琉璃垫板、琉璃挑檐、琉璃椽、飞和琉璃帽等琉璃件构成,正脊为当勾、串珠、脊筒、筒瓦、正吻等组成。影壁的下面为通往地宫的墓道。在哑巴院的南墙东西两侧,各有一条上下方城的磴道。

宝城,一座围绕宝顶的城墙,外侧设有垛口,内侧设有女儿墙,垛口墙与女儿墙之间是马道及排水口等。

昭陵宝城马道

昭陵宝城及宝城排水沟嘴

昭陵宝顶

宝顶,位于宝城中间的一座高大的圆形坟丘,为糯米汤与三合土(白灰、沙子和黏土)搅拌夯筑而成。宝顶顶部的正中有一棵榆树。宝顶下面为地宫。

地宫,又称玄宫、地下宫殿,是存放墓主人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骨灰坛的地方。因此,地宫是陵寝的“心脏”部位,其规制不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昭陵的明楼、隆恩殿、配殿、角楼、隆恩楼、碑亭都有铃铛,又称风铎。风铎,即风铃、惊雀铃,风动体鸣乐器。古代寺庙、塔的檐下所悬之铎,大风吹动铎舌碰击铎体而发音,驱赶鸟雀。

昭陵的这些建筑,由于很多都是后代不断地增建、扩建,所以在陵寝规制上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新颖、奇特、另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