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体论研究:揭示真理与意见之路

本体论研究:揭示真理与意见之路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他所谓的真理是与意见对举的,而不是我们一般所习惯的那样,将真理与谬误对举;其次,他要探讨的是怎样才能达到真理,即真理之路,而不是论述真理的定义或具体提出真理是什么。另外,意见对于真理的关系并不都是消极的,意见也是走向真理的人们所要加以体验的。在希腊文中,真理,,这个词是由词干加否定意义的前缀α构成的。

本体论研究:揭示真理与意见之路

四、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

巴门尼德讨论真理问题的思路与我们一般熟悉的思路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他所谓的真理是与意见对举的,而不是我们一般所习惯的那样,将真理与谬误对举;其次,他要探讨的是怎样才能达到真理,即真理之路,而不是论述真理的定义或具体提出真理是什么。另外,意见对于真理的关系并不都是消极的,意见也是走向真理的人们所要加以体验的。怎样理解巴门尼德的思路呢?

在希腊文中,真理,img37,这个词是由词干img38加否定意义的前缀α‐构成的。img39的本义作“遗忘”,在荷马以后,也作“被遗忘的阴间的某个地方”。海德格尔认为,根据词源学的考证,img40本来是指“解蔽”的意思,他说:“对于希腊人来说,真理之为真理,只是因其与作为φυσιs的‘是’之为‘是’相联系在一起才是可能的。希腊人依φυσιs和αληˋθεια之间的一致性及其本质的联系定会说:是者之为真,盖因其‘是’,其之本身就是是者。这就是说,它是一种在解蔽中显现自身的力量。在自身显现中,去蔽者显出来了。作为解蔽的真理并不是绑到‘是’上面去的一个附属品而已。”(59)

我以为海德格尔的见解同巴门尼德的说法是相符的。正因为“真理”在巴门尼德这里具有“解蔽”的意思,而解蔽又是显现的一种方式,巴门尼德才能断言:“是,不可能不是,这是‘劝谕女神’的途径(因为她留意于真理)”,即,把“是,不可能不是”看作是通向真理的途径。因此,在“是”与“不是”之间必须选择“是”的途径。

上述选择还可有另外的表达方式。前面说过,“是,不可能不是”的意思包含“是,必是为所是”的意思。从所是的角度去说,就是所是必是。而绝对的不是即无,则必不能是。这就是残篇六前半层所说的:“能被言说和思想的东西必是,因为对它来说,去是是可能的;但无则不可能是。这是我吩咐你避开的第一条途径。”因为在无(绝对不是)这条道路上一无所明。“是”与思想同一,不去“是”也即不去思想,其结果势必是“什么都不知道,”“两头彷徨”,“由于胸中无计而导致错误的思想”,“又聋又瞎,”“无所适从”。(60)这些就是巴门尼德所描述的那些凡人们的情况。

巴门尼德在谈到上述选择的时候,还提到一种情况,即以所是来取代“是”。由于所是不是“是”本身(或所是非是),容易使人误以为“是”(相对的“是”,所是)即“不是”,进而把“是”与“不是”看作是同一的;但“是”与“不是”毕竟不同,因此,那些人同时又主张“是”与“不是”不同。在他们看来,“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也就是说,这两条道路都是只能回到它们自身的道路。这便是巴门尼德所描述的为凡人们所追随的那些“分辨不清的群氓”(undiscriminating hordes)(61)的情况:“他们相信,是与不是同一又不相同,被他们这伙人所采纳的这条途径是退转回来的途径。”(62)这便是说,是不可能达到不是(相对不是,亦即所是),被思想和言说的东西(所是)也不能是。这种情况似应填入我们在第三节末尾列出的那张表格中未确定过其关系的那格空格,即绝对的不是与相对的是之间的关系。这里本来不存在同一与不相同的关系,认为有,便会导致一方面混同于是和所是,另一方面则认为是与所是绝对不相通的错误结论。

上述情况依然属于第一种选择的范围。因为“分辨不清的群氓”从表面上看,也主张是与不是同一又不相同,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见出“是”本身,他们所谓的“是”不过是相对的是,即所是而已。造成这种错误有它的客观原因,即“是”本身是不容易被见出的,因为“是”本身总是在使所是得到显现的过程中隐失其自身。所以,巴门尼德除了指出“是”与思想同一以及“是”与所是(被思想、被言说的东西)之间的同一与差异关系之外,又用大量的篇幅(残篇八)去寻觅和指出“是”的标志。

历来的研究者都认为,通向真理的途径只在于作出一种选择,即选择“是”,而不选“不是”,他们以为这就是巴门尼德本人唯一的观点。如果这真是巴门尼德唯一的主张,那么,他的全部学说便又显得荒唐不堪了。因为既然“是”才能有所是、才能有所思想和言说,反之,所是、被思想和言说的东西不能不是,那么要么根本就不可能有意见,(一般都认为,“是”与真理相关的同时,“不是”与意见相关)要么一切被思及、言及的东西都是真的。智者派正是在这种对巴门尼德的错误理解的基础上而陷巴门尼德于可笑处境的。他们说:“一切是真理,没有错误;因为错误是非有(按即不是,下同),非有是不可思议的。”(63)

其实,正确理解巴门尼德关于第一种选择的论述,本来是可以走向真理的。这个理解应当包括:是,必是为所是,即“是”与所是是不可割裂的。但是,如果人们将“是”与所是加以割裂,那么,尽管他们也有所言、有所思,却不免沦为一种意见而已。巴门尼德认为,“是”与所是既同一、又差异,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尽管在具体论述时对它们要有区分。残篇五说:“这是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因为我将不断地回到这里。”(64)如果残篇的编次没有疑问,那么,本篇中出现的代词“这”(it),当接着残篇四的意思而言。而残篇四的核心意思正是指“是”与所是不可分。(参见本文第三节)对“是”与所是采取割裂还是不割裂的态度,就是本文第一节开头提出的巴门尼德在论说通向真理的途径中所要作出的第二个抉择。

残篇八结尾的一段(53行起)指出,采取割裂的态度,便会犯走向意见的错误:“他们决心去称道(name)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中有一种要去称道它是错误的(他们就是在这一点上走入了迷途);他们认为这两种形式是对立的,并且给它们加上标志以分离开来:一种是以太的火焰,柔和、轻妙,另一种则是与之分离的、正相对立的,是无光的黑暗,一副又浓又重的样子。我把所有这些对世界的表面看法告诉你,这样,任何一种凡人们的看法就都不能胜过你了。”这里提到的“形式”,希腊文作img41,查希英词典,它与司梦的神的名字墨菲斯(img42)有关,之所以称为墨菲斯就是因为他将img43召唤出来给那些睡着的人。而img44则含有表象(appearance)的意思。因此,所谓分离两种形式,也就是指分离两种表象。但是我们知道,在“是”必是为所是中,只有所是是表象出来的,而“是”本身则总是在让所是得到显现的同时隐失着自身。因此,这两种“形式”中的一种,即“是”本身,是不能被命名的。因为“是”本身是既不能得到表象,也不能与所是分离的。一旦去命名“是”,“是”便降为所是了。强对不能命名的东西去命名,便只得借助于标志了。从巴门尼德列举的当时人用以分离两种“形式”的标志,也正好说明,他们所要区分的正是巴门尼德所指的“是”与所是。例如,上面所说的“以太的火焰,柔和、轻妙,”以及残篇九所说的“光明”,这正是指具有照亮万物、启明事理能力的“是”,“是”是显现万物的根源;或者干脆说,火焰就是指思想,因为赫拉克利特说:“这个火(按指雷霆、永恒的火)是赋有思想的,并且是整个世界的原因,”(65)而它的对立面的标志:黑暗、浓重,则恰好有赖于光明、火焰才能得到启明的东西,即只有在“是”的过程中才是其所是之所是。(www.xing528.com)

本来,只要沿着“是,不可能不是”的道路便是通向真理的道路,为什么即使在这条路上,一旦分离了“是”与所是,便突然改变方向而沦为意见之路了呢?这里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当人们分离“是”与所是之后,势必认为这二者是独立存在的东西。于是,一方面,“是”便降为了“所是”,另一方面,所是可以脱离“是”而存在。这也就是说,万物之是什么,本来同我们人对它们的领悟过程是分不开的;当人们明白万物之是什么的时候,同时应该明白,人自身就是“能明白”的可能性,就是明白之源。分离的结果是认万物之是同人对它们的领会无关,似乎万物本来就是那个样子的。残篇十九明确地表达了我们这里分析的结果,这一篇是在列举了关于世界的各种意见之后,作为总结性的观点而提出的:“这样,按照表面现象去看,事物就是这样产生的,现在就是这样的,从现在起到将来也会像这样生长,然后消灭。人们给这些事物中的每一个都加上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同我们在前面评说过的残篇八第34—41行中的一句话是一样的意思,那里说的是,离开了“是”,“所有的事物都不过是凡人们加上去的名称,他们还信以为它们是真的……”。

第二,由于分离了“是”与所是,言说和思想便不能和思及、说及的对象实行真正的结合,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叫做脱离实际,言不及义。这是实行分离而沦为意见的又一个原因。这里所说的结合是指巴门尼德残篇中以img45逻各斯)一词所表达的意思。img46在巴门尼德的残篇中凡三见,(66)这些地方人们一般将它译作言辞(speech)、理智(reason)或说明(account)。我们这里举出两条:一条是残篇七第5行:“要用理智(reason/img47)去解决我所说的这些纷争。”(67)另一条是残篇八第50行:“现在结束我关于真理的可靠的说明(account/λογos)和思想。”另外,残篇六第1行“能被言说和思想的东西必是”中的“言说”(spoken)其原文λεγειν也是与λογos有联系的。关于λογos的本义包含结合的意思,主要是据海德格尔的考证。他以为把这个词译成理性、言谈、说明、判断等亦是对的,但这都是从λογos作为结合这个本义中逐渐派生发展出来的。他的理由是,与λογos有关的λεγω、λεγειν以及拉丁文的legere与德文的lesen是同义的,都指收集、采集。lesen还有一个意义是“读”,但读就是把一个个的词连缀起来。λογos作为结合的意义还可证之于荷马《奥德赛》(XXIV,105),其中有一句说:“如果人们要去集合(λεχαιτο/gather)全城最优秀的人,则别无它择。”此外,亚里士多德《物理学》(QΙ,252 a 13)的一句话说:“一切秩序都有汇合(λογos/bring together)在一起的特点。”总之λογos一词本来含有“一者与他者的关系”的意思。(68)在《是与时》一书中,海德格尔还指出,作为结合意义的λογos后来之所以可以转义为说话、言谈,是因为言谈本身是一种结合的活动,即在言谈中使说者、听者和所言及的东西联系在一起。(69)用这一考证结果去读巴门尼德,那么他所说的“关于真理的可靠的说明”和“能被言说的东西”中的“说明”和“言说”便意味着言之有物的言说和说明。同样,以之去读残篇七,其意思就是:要解决纷争,不能视而不见(茫然的眼睛/to play a heedless eye),也不能靠传闻(轰鸣的耳朵)和巧言令辞(舌头)为准绳,而是要将争论与所争论的真实事物挂上钩(要用λογos去解决纷争)。这样的理解与这一残篇开头的一句话是一致的:“这是行不通的,即不是者倒是(that things that are not are)。”“不是者”即无其事。相反,一旦真实的事物得到了显露,是非曲直便不待而言了。这样看来,语言也应当是显现的一种方式。

我们上面的理解同古希腊人所理解的img48(意见)一词的本义也是符合的。这个词在荷马时代指“期待”、“希望”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它表达的是人们主观方面的愿望,这种愿望的对象并不是现实的。也就是说,意见所表达的东西同事情本身并没有结合。(70)

因此,在通向真理的途径上,仅仅作出第一个选择,即选择“是”而不是“不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第二个选择,即在“是”与所是结合还是分离的问题上,选择结合。这条途径的全程可以表达成下列图表:

把“‘是’与所是结合”这种形而上学的语言,化解成我们容易理解的话就是:只有当一个对象真正如其所是那样向我们显示出来的时候,我们的认知才是真的。或者说,只有当我们亲自领悟一个对象是什么的时候,这样的认知才是真的。相应地,分离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对对象缺乏亲自领悟,或者对象并没有向我们显示出来,那么这样的认知便不真。这时候,即便我们能说出一大套,那也不过是一些名称、甚至只不过是一些空洞的声音而已。

这样看来,意见的内容并不一定都是错误的,而也可以是正确的,只不过是还没有经过我自己亲自体验罢了。意见的内容就是所是,对意见内容的体验过程就是再现所是之是其所是的过程。因此,巴门尼德并不是简单地将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对立起来、将意见排斥掉,而是对意见采取十分重视的态度。在残篇一即序诗部分,巴门尼德借女神之口发出的告诫说:“你在这条路上要学习一切:圆满真理的不可动摇的核心,以及并不含有真实可靠性的凡人们的意见。意见虽然不含真实的信念,你仍要加以学习,这样,便能明白那些所信的事物是怎样可靠地是的,及其之遍及于一切事物之中的。”(71)从理论上说,既然意见所说的都是些所是,而所是(能被思想和言说的东西)必是,那么从所是去体会是其所是之是也应当完全是可能的。于是我们看到,在残篇九至十九,即所谓意见之路的部分,是巴门尼德很严肃地记载的当时人对自然、宇宙的一般看法。这里并没有对之讥讽的口气,更没有要加以驳斥的意思。这样,巴门尼德的这篇《论自然》(人们喜欢将它分为真理部分和意见部分,加上序诗部分),即使从现存的残篇看,也仍然体现出它的论述的完整性。这些意见(所是)是用以体验“是”的桥梁

巴门尼德所讨论的是,怎样才是获得知识的真实的认识途径。知识的问题不在于懂得多少知识,而在于怎样才算是真实的知。这有点好像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学问学问,全在于学和问。根据本文揭示的巴门尼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其说他在认识路线上是一个理性论者,不如说是一个经验论者。当然,他决不是一个感觉经验论者。因为通过所是去体验其是的过程,需要运用直觉;还因为他说过,与各种器官所具有的性质相比,“更优越的是思想”(72)

经过我们的讨论,巴门尼德的真理说竟会是一种倾向于经验论的认识论学说,这对于崇尚理性的人们来说,未免大失所望:主张事必躬亲才是真实的认知途径,这难道不是相对主义吗?这难道又能避免怀疑论吗?我们且不要先用什么论、什么主义去评说巴门尼德。我们首先应当去思考一下,这种主张在当时可能会有什么作用。巴门尼德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人类早期的一次“知识大爆炸”时代,以至于后来亚里士多德能够对人类的知识作出第一次系统的分类。当时的人们表现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强烈兴趣,产生了许多学说,还出现了学派和师承的现象。人类的知识是值得骄傲的,但更值得骄傲的是在知识后面闪烁着的人类智慧。知识是智慧的结晶,但对现成知识的掌握却不见得都要有与产生这些知识时所需要的智慧水平相匹配的智慧。就好像现在的一个中学生便能熟练地掌握欧几里得几何和牛顿力学,但其中却很少有人能达到欧几里得和牛顿的智慧水平一样。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当人们把现成的知识当作就是智慧、以知识去取代智慧的时候,智慧本身便岌岌可危了。古希腊人首创哲学这个词的时候,是指热爱智慧。当巴门尼德说,“是”与所是不可分离,应当通过所是去“明白那些所信的事物是怎样可靠地是的”时,这正是为了发掘、光大智慧本身。(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