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生产力与科技文明:历史形态与进步

科技生产力与科技文明:历史形态与进步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风云变幻,色彩斑斓的历史长河中,科技生产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文明,提高了人类文明的科技含量,加快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人类的科技活动,必然会产生科技成果,组成了人类的科技文明。1.科技生产力的历史形态决定了科技文明的历史形态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带来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开创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科技生产力与科技文明:历史形态与进步

科技生产力与科技文明

周志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反映在生产力的内在结构中,就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生产力——科技生产力,这充分表现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这风云变幻,色彩斑斓的历史长河中,科技生产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文明,提高了人类文明的科技含量,加快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

一、科技生产力决定了科技文明

无论是客观的科技实践,抑或是主观的科技意识,都是科技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的科技活动,必然会产生科技成果,组成了人类的科技文明。

1.科技生产力的历史形态决定了科技文明的历史形态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萌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是人类生存所必需,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科学技术,它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发展阶段。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它对社会的影响不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状况和水平,还取决于社会历史的发展状况和条件。科学和技术自产生之日起,就对社会生产发生影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劳动过程,成为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在人类文明史上,如果说产业革命使人类开始告别农耕小生产社会而步入工业文明时代,随后的化工革命、电力技术革命指导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的信息化时代的话,那么,现代高新科技浪潮则将人类推进到技术爆炸,网络为王的数字化时代。

第一代生产力即手工生产力,其典型形态是一种以体力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劳动者,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主要劳动手段,以土地及可再生的动植物资源为主要劳动对象的生产力。在此生产力形态下,技术是以经验成规的方式融和在劳动者和手工工具中而发挥作用的,并不具有生产力要素资格的科学还只是游离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纯智力活动,而且从事这种活动的主要是巫师、僧侣哲学家。因此,手工生产力形态下的科技文明具有明显的传统文明的特征,无论是中国文明还是印度文明,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其中都包含有这种科技文明。古代东方的科技文明主要表现为这样一种趋向:国家的政治需要是最重要的需要,科技文明服从于政治需要。这在古代的商业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为科技文明的产生和发展集中了所需要人力、物力,从而铸就了古代东方科技文明的辉煌。战国时期的《墨经》、秦汉南北朝时期的《九章算术》,到宋代被称之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的百科全书式著作《梦溪笔谈》,再到明朝的《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无不体现了这种生产力形态下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文明。而正是由于当时驱动科技文明的是政治力量,而不是经济力量,科技文明不能与生产力的发展结合起来,而政治需要又是有限的,因此,科技文明缺乏自发的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机制。而西方传统的科技文明整体表现为一种经济本位的趋向。自古以来商业发达的民间经济力量比较强大,西方的科学家和更多的“民间人士”推动他们工作的往往是经济力量或学术热情,科技文明与产业进步、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刺激、并推动了科技不断地以加速度发展。正是这种“民商科技”文明为近代西方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中世纪欧洲宗教神学居主宰地位,国王和教皇合流,政教合一,扼杀异端,查禁科学。因此,欧洲的中世纪,除了数学、医学略有进展,几乎没什么可以称道的科学成就。

蒸汽机在轰鸣声中开创了第二代生产力,即近代大工业的机器(或机电化)生产力。这是一种以文化型产业工人为主体劳动者,以机器体系为基本生产工具,以金属、煤炭等非再生性资源为劳动对象,以大工业为主体和主导并辅之以复杂的分工协作和投入产出链为新型产业结构的生产力体系。此时,科学技术以其无可置疑的资格成为社会生产力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不过,这时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还远离直接生产过程,它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的转化才能变为直接的生产力。在这个历史阶段,西方国家创造出了比较丰富的科技文明。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爱因斯坦的狭义、广义相对论,再到1930年首次提出的高分子材料概念及其广泛应用,都充分体现了人类科技文明的伟大进展。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出的物质文明成果,比历史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总和还要多。随着近代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近代的精神文明,不仅体现在文艺复兴运动、把中世纪的封建神学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更重要地体现在近代科学和近代哲学的重大发展。就在西方科技文明蒸蒸日上,百花齐放的时候,近代的东方却相对落伍了。

本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开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一代生产力。可以预见,这一代生产力的主体劳动者已经或将要转化为“专业科技型”劳动者,所使用的劳动工具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智能机器体系,所作用的劳动对象将主要是取之不尽的再生型和扩展型的信息资源,其产业结构将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和主体并广泛渗透于前两代生产力之中的崭新产业结构。如果说在第二代生产力中科学技术还仅仅是生产力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那么说,在第三代生产力中科学技术以其“系数效应”和“增长激素”的作用,使我们不得不在理性上把它上升为第一位的生产力要素,或者说是第一生产力。由此而产生的科技文明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面貌,也极大地改变着人本身。譬如,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所拥有的感知思维、推理、执行等功能,正不断向人类智能逼近。国际互联网络一夜间将诺大个世界变成阡陌可通的“地球村”,让我们实现了“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千古梦想。再如,现代遗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通过对遗传密码的破译和对脱氧核糖核酸的切割与重组可以直接操纵生物的遗传蓝图,设计和创造生物新种。因此,从现实意义来看,科技文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以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从观点的层面上,科技文明都必须面对“人”的介入,亦即影响着人类的文明价值。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带来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开创人类文明的新纪元。科学技术之所以是创造科技文明的强大杠杆,这是由科学的本性和科技的社会价值所决定的。当今人们所说的科学技术,主要指的是由自然界本质知识构成的自然科学以及运用它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技术知识体系。其中,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以获取对于自然界规律性、真理性的认识为目标,而应用这种基础性的认识成果在改造自然活动中发生作用的则是自然科学的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若从事实和价值的关系角度来看,科学与技术的衔接应是逻辑上相互独立的两个因素的耦合和相互生发、相互整合的过程。科学向技术的转化,就是人们自觉依据客观因果性的科学知识来确定相应的技术目的,实现对客观对象的利用、控制和改造的过程。这个转化需要与诸多的社会因素相适应和匹配,需要得到社会支持或形成技术的社会支持系统。所以,我们在揭示科技文明的本质时,一方面,需要注重自然科学(或基础科学)在科学技术系统中所处的根基地位及其所起的主导作用,明确科学真理是科技价值的基础,从而确认科技本身的进步意义,化解人们对科技文明的恐惧与抗拒心态;另一方面,还需要从价值论方面审视科学向技术的转化以及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全面理解科技的社会价值,即科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后所创造的各种社会价值类型。这包括:①科技的经济价值,即科技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生产这一动态的往复过程以及科学理论—管理模式—经济效益这一物化途径,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变革产业结构,增强生产过程的有序度,推动社会经济发展;②科技的人文价值,即科技可以通过对社会价值观念的作用来影响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③科技的生态价值,即科技在促进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在协调人和自然关系上所发挥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科技在诸方面积极的、正面的社会功能,推进科技的社会化。

2.科技生产力的结构决定了科技文明的结构

从人类的科技活动,到人类的科技成果,既是历史的进程,又是逻辑的进程,更是认识的进程。科技生产力的结构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二元结构来分析,其中,科学和技术是科学技术结构的两大支柱。(www.xing528.com)

科学分为刚性科学和柔性科学两大类。刚性科学以数理的精确性而见长,其内容主要指自然科学,而柔性科学则以思维的战略性而见长,其内容主要指人文科学。随着科技文明的日益演进,刚性科学得到了充分发展,其发展空间日益紧缩,发展速度相对减缓;与此有别,柔性科学虽然起步较晚,但以其综合性、包容性和宏观性,其发展空间日益拓宽,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当代以决策科学为核心的软科学的迅速崛起,日益成为柔性科学快速发展的加快点。技术同样分为刚性技术和柔性技术。刚性技术是技术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技术存在的物质基础,当刚性技术发展到某一高度时,柔性技术的发挥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柔性技术已属于主体的力量,它与刚性技术仍有本质的区别。

现代科学的日益发展,特别是软科学的迅速崛起,使得以科学和技术为两大支柱的科技生产力日益显示出“结构软化”和“重心虚移”的基本趋势,由此所决定的科技文明也呈现相应的“结构软化”和“重心虚移”趋势。具体表现为科技文明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共进地趋向平衡状态发展,愈来愈成为人类文明结构的逻辑中心。科技文明的不断演进,日益改变着人类文明的结构,科技文明日益成为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三大文明的连接点和粘合剂,也日益把人类文明的板块结构连成一体。

二、科技文明对科技生产力的反作用

科技文明的进步得益于它所处时代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但它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范围内又反作用于科技生产力。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原子能的利用,再到生物技术广泛应用,科技文明为人类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其他有利的条件,有力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就在指南针问世以后,世界的航海文明日益发达时,它同时也带来了殖民地运动;就在火药作为一种改造自然的工具时,它却让人类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变得更加残酷;就在原子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被利用时,它却可能被少数违背社会历史潮流的集团、国家所利用,从而导致人类灾难性的核战争;就在生物技术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时,随之而来的副产品冰毒、生化武器等也应运而生。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科技文明在促进了科技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科技生产力,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前提,这就要求科技文明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共进式动态发展。

科技进步无疑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催化剂,然而,有了科技的发展也未必会同步实现社会文明,它们之间并不必然构成正比关系和等值关系。科学技术也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多种社会因素的作用。就认识根源来看,现代科技的负面效应首先要归咎于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于受实践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对自然过程的复杂机制认识不足;其次是价值观上的原因,即人们在选择、运用科学技术时的某些短视行为,只顾眼前的效益和具体的、局部的或个体的利益满足,而忽视了人类长远的、整体的基本利益。就社会因素而言,科技所追求的目的、实施方式和后果,都要受科技主体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不同的人文、社会、经济、政策条件下,不同的技术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明确这些,有助于我们确认科技进步与社会文明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的复杂关系,在观念层面走出科技决定论的误区,反对将科学技术及其作用看成是独立于人类的一种自我设定目标的自主的力量,重视科技产生某种后果中技术与社会以及其他非技术因素相互作用的机制,从而进一步在实践层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项制度,为建立科技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奠立制度基础

三、结语

人类文明的实践,应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物质文明建设为中心,精神文明建设为先导,民主建设(制度文明建设)为保证的四大文明建设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全面协调发展过程。而这一切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首先,科技是提高整个社会物质文明水平的最具能动性的因素。我们应当而且必须优先关注科技的经济价值,充分挖掘并利用科学的技术资源,强化科技因素的作用机制,促进科技产业化,以此来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走现代化的强国富民之路。其次,科技发展将促进我国精神文明迈向更高的境界。科学知识是愚昧的天敌、教条的对头、迷信的克星;科学精神启迪人们尊重事实、崇尚理性、追求创新;科学的社会建制即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如普遍性、公有性、独创性、无私利性等精神特质能为社会一体化的民主秩序提供健全的发展机会。今天,人类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科学的精神资源,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不仅有助于健全现代社会的科技理性,战胜社会中的邪教、伪科学、占卜算卦、愚昧迷信等种种“反科学”时尚,而且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培养民主法制观念,从而对制度文明建设起规范和导向作用。第三,科技进步有利于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在全球面临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探索节约能源、消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走一条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增长之路;同时注重现代科技的“生态化”发展趋势,即按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总规律来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的发展。

总之,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科技文明的历史形态和逻辑结构,而科技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又反作用于科技生产力。这就要求科技文明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发展,不同地区科技文明平衡发展,不同行业之间科技文明平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文明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刘吉发.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 2

[2]黄麟雏,孟宪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陈昌曙.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长春: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