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生产力研究:从科技技术到科教兴国李文明

科技生产力研究:从科技技术到科教兴国李文明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科技技术到科教兴国李文明科教兴国战略是90年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这次“电力技术”革命首先在美国出现,它标志着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

科技生产力研究:从科技技术到科教兴国李文明

科技技术到科教兴国

李文明

科教兴国战略是90年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党的十六大重视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必将加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阶段迈进。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纵观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道路,15世纪之前,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曾遥遥领先于当时的西方文明。从汉代到明代初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一直领先长达十四个世纪以上,在那个时期,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重要发明中,相当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贡献。明代中叶之后中国逐渐落后了。中国的落后,是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和社会政治的腐朽。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欺凌,更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落后和国家的衰败。而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要进行革命,通过革命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政治上层建筑,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于是就有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就有了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随后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无论是革命还是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使我们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一、科学技术的历史演进及其巨大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的产物,科学与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并非同步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近代,而技术则与人类社会同样久远,当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关于自然的知识才形成科学,也才出现了依据科学而发明的技术。

在古代,天文学是适应游牧民族农业民族确定季节的需要而产生,数学是从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从计算时间和制造器皿的活动中产生的。后来,农田灌溉,城市及大建筑物的出现,手工业发展,促进了力学的诞生。航海和战争更需要力学,相应地推动着数学的发展。这样,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早就被生产所决定。

近代科学技术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世界科学技中心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并从意大利转向英国,同时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科学革命是人们在认识上的飞跃和理论上的突破,是对原有知识体系的扬弃,其逻辑进程是由科学实事的发现、科学理论的建构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它既是科学革命的结果,又是产业革命的原因。

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以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为开端,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为标志。

第一次技术革命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直接后果。伴随着英国的产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发生了第一次技术革命。英国首先发生了第一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纺织机的发明。

蒸汽时代的技术革命,推动了整个工业生产机械化的进程,使英国至19世纪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实现了巨大飞跃。英国的劳动生产率在1770~1840年70年间提高了20倍,使英国很快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帝国。随后,法、德、美、俄、日也相继发生了产业革命,从而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其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社会转变为工业型社会,进一步奠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技术基础。

在历时近300年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接近尾声时,酝酿着近代以来的历时100余年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学革命也是以18世纪的天文学革命为开端,以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的创立为标志。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三大科学发现”标志着自然科学取得重大成就。

随着自然科学的大发展,19世纪40年代,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研究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标志着社会科学的真正诞生,标志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体系的全方位成熟。正是发生于德国的哲学革命和科学革命,才引起了德国的化工技术革命,使人类又进入了“化工合成时代”,至19世纪70年代,世界科技中心已由英国转到德国,德国用了40年就完成了英国一百年的工业化历程。

与第一次科技革命不同,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科学革命为先导的技术革命,二者联系更突出,在电磁学理论创立的基础上,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其标志技术是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它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这次“电力技术”革命首先在美国出现,它标志着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使美国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近代科学技术,经过了近400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两次科技革命的体内推演,第一次科技革命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40年代,经历了近3个世纪;第二次科技革命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发展。如果说近代以来两次科技革命,还只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小飞跃,那么,现代科技革命才是科学发展史上的巨大飞跃。

现代科技革命即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这场革命首先以现代科学革命为先导。

现代科学革命以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为开端,物理学革命由19世纪末物理学实验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元素放射性)揭开序幕,新的科学事实与以经典物理学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从而催生了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科学理论的创立,构成了物理学革命的重要标志,随后发生了地质学革命、天文学革命、生物学革命等现代科学革命。

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革命的发生,几乎同时产生了三门崭新的横断科学,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论”的产生标志系统科学的形成。系统科学的产生提供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系统方法,标志着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中的一次最新革命,它把唯物辩证思维方式发展到了当代的高度。

科学革命必然引起技术革命,现代技术革命正是在现代科学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空间技术的发展是现代技术革命的产生的三大标志。(www.xing528.com)

现代技术革命于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从美国开始逐步展开,半个世纪以来,现代技术革命的发展先后经历了5次阶段性飞跃,基本上以10年为一个阶段,依次出现了核能时代、空间时代、生命时代、智能时代、软件时代,现代技术革命又进一步向纳米时代迈进。纵观现代技术革命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六大领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

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

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了人们对科学技术内在本质的深层反思。人类两千余年科技意识的浓缩和升华,历史地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发展而达到了时代的高度。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有两个最基本的层面。其一是科学技术动因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论述了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决定的基本原理。其二是科学技术功能论。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科技意识的时代升华。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现代文明的时代高度,对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做出了深层的理性透视,准确地把握住了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时代定位,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光辉命题。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到了当代的高度。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中,不难看出科学技术始终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它在生产实践中发源,受生产推动而发展,同时又促进生产增长,造福于人类社会,特别是18世纪后期开始的技术革命,使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大为增强,科学技术革命成为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先导,使社会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增长。马克思在19世纪中期回顾这一段过程时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还要多,还要大。”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极大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面貌,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以战后日本为例,大致可以看出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在1955年至1977年间,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2%,从1951年到1970年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89%,都远远高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之所以能从战败国地位重新崛起,并能很快把自己变成一个经济大国,其原因就在于:在二战以后,举国上下较快地共同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国民生活提高的基础,从而明确地提出了“技术立国”的指导方针,他们把科学技术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不断扩大科研投入和教育经费,而且面对经济腾飞的需要,以主要力量抓开发研究,特别重视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努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又在消化、吸收、改进上下大功夫,进行综合创造,自主开发,因而能够后来居上,超过别人,以较少的投入,较快地得到更多的产出,取得第一流的经济效益,这些情况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发展生产力的主导因素,对经济发展起着首要决定性作用。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及小康社会的实现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进而总结了当代世界教育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的论断,从而把科技教育置于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奠定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1995年5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再次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速科技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本世纪30、4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目前正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其胜负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可以预见,未来科技发展必将呈现出更加迅猛的形势。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愈益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日趋缩短,科学技术的渗透和融合使生产力构成要素进一步发生深刻的变化。产业结构更新换代,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和提高。世界范围内高科技研究和产业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生物技术等高技术的不断突破,已使经济增长在发达国家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的展开,其对社会结构,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都有了新的变革。目前发达国家和我国周边国家正在对科技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将战略重点转向提高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强化政府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强化国家科技决策和管理机构的职能,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我国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从战略高度及早采取对策,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才能迎头赶上世界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在不断加大,以发展经济为目标,以市场运行为机制,是科技体系和教育体系改革的立足点,如何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紧密结合,是改革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产、学、研一体化,则是加速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有效载体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狠抓教育。教育的功能,决定了教育是立国之本。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有近12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肩负着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时代使命,构成了现代文明的时代高地,承担着科教兴国的第一要务。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和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者,理所当然地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伴随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环境,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经济、科技竞争力,必须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同时,坚持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此,必须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选拔、培养一批跨世纪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带头人,放手让他们担负重任,要培养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才干,能率领企业参与国外市场竞争的新一代企业家。必须为各类人才创造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的机会,使他们找到适宜的岗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并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和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在我国,企业是经济生活的细胞,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而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又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技进步。因此,企业应该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面对市场竞争,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客观上要求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

199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会议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向新世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步骤。《决定》指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决定》把建立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为中国知识经济时代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支撑体系。

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是当代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选择,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吉发著.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2]黄麟雏,孟宪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