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的研究成果

科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科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战略赵战利当代科技观认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代表,科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时代高度。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创新精神,它将成为我们今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科学和技术都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现代科学需要有技术的推动和支持,现代科学反过来有力的武装了现代技术。

科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的研究成果

科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战略

赵战利

当代科技观认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代表,科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时代高度。生产力科技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衡量生产力先进与否的时代标尺。科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逻辑重心。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创新精神,它将成为我们今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一、科学技术概论

1.科学技术的内涵

长期以来,科学的内涵和外延和科学的概念一直处于不断充实和发展的过程中。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更加关注于技术的应用、研究技术的本质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体系结构问题。

(1)科学

在古代西方,科学一词可以追溯到古拉丁语Scientia,其最初的含义是“知识”和“学问”。在中国古代《礼记·大学》中则有“格致致知”的说法,意谓通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到了清代,人们就把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统称为“格致学”。19世纪下半叶,日本明治时代的思想家福泽瑜吉(1844~1901)首次把Sci-ence译为“科学”,指的是分门别类加以研究的学问;康有为1893年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随后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严复在译著《天演论》中都使用了“科学”一词。从此,“科学”一词在我国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近代,以哥白尼日心说为代表;古代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的。关于科学的内涵由以下三方面构成:

首先,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以范畴、定理和定律等形式来反映现实世界本质和规律。它不同于零散的经验知识,也不同于某种事实和规律的知识单元,而是由知识单元组成的体系。科学和宗教也不相同。科学是一种理性的系统,具有可证性,而宗教属于一种信仰系统,具有超验性。

第二,科学还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这一动态过程中,科学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发现未知事物和规律、并使知识体系不断演化的过程,其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实践是密切结合的。

第三,科学同时又是一项社会化事业,即社会“建制”。它表现为科学在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功能日益显著,地位日益重要,同时科学的参与者也由单个人发展到集体研究,并最终成为一项国家事业。

(2)技术

技术与人类社会同步产生。技术一词,在西方源于古希腊语techne,指的是技艺、手艺、技能等。在我国泛指“百工”,最早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长期以来,人们把技术看做是时代相传的制作方法、手艺和配方。18世纪末,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把技术定义(art)为“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相结合的体系”。

不同的领域对于技术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技术泛指人类活动的行为方式、做事或制作的方法,有的认为技术是劳动手段(工具、机器)的综合,有的认为技术是对自然规律的有意识的运用,即科学的物化。

我国目前关于技术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技术是指人类掌握对象(自然界),运用各种手段的综合。”

(3)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和技术都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人们谈到科学时常常要提到技术,谈到技术几乎同时必然提到科学,或者干脆把他们缩称为“科技”,从现代词汇来看,很少有两个名词像“科学”和“技术”那样联系紧密。但由于他们属于两种社会文化,因此他们之间仍有一些差别,有些甚至是本质性或原则上的差异。

目的和任务不同。科学主要是认识自然,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讲求要有所发现,要揭示客观过程的因果性;而技术主要是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解决时间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讲求有所发明,要实现满足主体需要的目的性。

活动过程不同。科学主要是从实践到认识,从物质到精神,要扬弃经验而跃升到理性,研究过程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大,具有较强的个体性;技术则主要是从认识到实践,从精神到物质,经验因素大,研究过程计划行强,约束度大,协作性明显。

形态不同。科学主要表现为一元性知识,力求从繁杂的现象中发现其本质,从各种假说中得出一种定论,占主导地位的是从复杂到单纯,从多样到单一;而技术刚相反,它要把一种科学认识转化为多种工艺方法,从相同的原理造成繁多的人工创造物。

评价标准不同。科学讲是非,讲真理性标准,追求正确;技术则主要讲合理,讲有效性标准,追求效率和效用。

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不同。科学较少顾及实现预期目的的经济法律、政策因素和资源条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意义;而技术不仅要注意到可靠性、安全性和宜人性,还要考虑到经济、法律政策、伦理因素和资源条件,对于社会文明、国家实力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更为直接和近期的影响。

工作主体不同。科学的工作主体是研究员、教授等职业人群;而技术的主体却是工程师、发明家等,二者的价值取向、地位作用有很大差别。

按照自然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学和技术间除了区别之外,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表现在:

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出课题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手段。现代科学需要有技术的推动和支持,现代科学反过来有力的武装了现代技术。

科学反过来可以成为技术的先导并转化为技术。如19世纪的电磁理论导致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在当时,没有光受激辐射理论、微波波谱学,就没有激光技术;没有原子物理学,就没有核工业技术,没有分子生物学,就不可能有生物工程技术

2.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化关系

科技的发展经历了古代科技萌芽、近代科技演进、现代科技革命阶段之后,终于达到了当今的科技高度。在这一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总的说来,古代的科学与技术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科学知识专属于哲人、学者,而技术则归工匠掌握。从欧洲中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相互接近,但基本上是“技术→科学”的模式,科学具有相对的滞后性。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出现了“技术→科学”的双向转化模式。在电子计算机新材料、新医药等领域内,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日益变得模糊起来,逐步出现了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一体化的趋势。

科学技术可以极大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科学在未与物质结合之前,表现为物质生产的精神潜力,即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一般生产力。科学一旦应用于物质生产,便物化为直接生产力。由一般生产力成为直接生产力要经过一个转化过程才能实现,而技术就是这个过程的中介环节。

二、科技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在当今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并逐步融为一体,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清楚的分析科技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角色与定位,我们还必须从理论方面寻求依据。

1.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把认识成果社会功能的历史定位,提高到了唯物史观的高度,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有两个最基本的层面:

一是科学技术动因论即认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决定的这一基本原理。这一结论的建立基石是对于历史的全面考察。恩格斯考察了古代天文学是由于农牧确定季节的需要而产生,数学因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的需要而产生,力学因工业和航海的需要而产生之后,认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被生产所决定”。马克思在考察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指出“……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像生产过程有关的一切知识发展一样,它本身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科技意识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马恩二人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以生产需要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动力,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是科学技术的功能论。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对于人类科技意识的时代升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的功能维度,但最基本的功能则是经济功能。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经济功能的论述,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把科技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创者。马克思在《经济学》(1857~1858)中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含科学”,这标志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正式形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在马克思《资本论》、《经济学手稿》等多部著作中多处可见。他在谈到资本发展时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直接生产力”,在谈到资本利用科学时指出:“另一种不需要资本家花钱的生产力是科学力量”。同时,马克思还以超前的理性进一步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的精辟论断。

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是一般社会生产力,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只有进入生产过程,才是物化的知识力量,也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这说明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主要是通过改造劳动资料,扩大劳动对象,提高劳动者技能以及优化劳动结构的途径来实现的。

2.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形态

一个半世纪的人类生产实践的历程,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时俱进,使其达到了时代的高度,从而形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形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发展,是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命题的不断深化为发展历程的。

(1)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历史形态

列宁的科技观。如果说马克思的科技观属于科学型科技观,那么列宁的就属于技术性科技观,认为技术的发展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列宁在《农业中的资本主义》(1899年)中说:“资本主义使贫穷困苦、愚昧无知的农民所使用的因循守旧的技术,变成了对农艺的科学的运用,打破了几千年来农业的停滞状态,推动了(并且继续推动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可见列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这一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www.xing528.com)

毛泽东的科技观。毛泽东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他早在1940年就指出:“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1962年毛泽东在听取科学规划汇报时曾经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之后进一步明确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不打这一仗生产力无法提高。”1956年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并制定了为期12年的科技发展规划。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发展我国的国防实力,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要用最新的技术装备来武装我们的部队。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党第一代领导人关注科学技术,我国的科学技术才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

(2)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当代形态

邓小平的科技观。邓小平在全面总结历史上,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的趋势、特点与经验的基础上,站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从时代高度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邓小平的科学技术观是他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继承期(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②深化期(自1966年到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③成熟期(自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到1997年)。邓小平在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理论进行全面的认识、概括与总结,并形成了完整的、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观。这一科学技术观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得到了集中而系统的阐发。全国科学大会之后,他又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科技、科技与经济一体化、树立“靠科学才有希望”观念等方面,发展了在上一阶段形成的科学技术观。

江泽民的科技观。江泽民同志的科技观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再认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最新形态。江泽民同志的科技观的发展阶段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是1991年5月23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社会变革的基础和国际竞争的关键的高度上来认识,明确的把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生产力概括为刚性生产力和柔性生产力,深化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二是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的论断,进一步升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创新成果的高度浓缩。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共同构筑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第一个平台。邓小平和江泽民共同站在千年之交的时代高度,从现代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深刻影响和重大变革,从现代文明深层本质的时代维度,给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做出了精辟的理论概括,构筑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当代形态,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三、科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战略

1.科教兴国战略的产生及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及其向显示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教兴国”战略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邓小平是“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发起人。1977年至1978年间,我国正处于“十年动乱”结束不久,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刚刚被粉碎,在思想上亟待拨乱反正,在建设上正值百废待兴、全国上下共谋兴国大计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当时党中央日常工作的主持人,在认真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基础上,在国际国内社会发展实际的启示下,逐步形成了:振兴中华的根本出路在于抓好科学与教育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这以他《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的发表为标志。正如邓小平在1977年至1978年间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科学大会”这两个会议上的讲话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如果说邓小平1975年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自告奋勇抓科教,表明他十分重视科学与教育工作的话,那么,两年之后即这两个会议召开之时,他已完整地形成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并在这两个会议上作了全面阐述。

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则是这一战略思想的忠实实践者。1988年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时代高度。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协“四大”会议上提出“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这是继1956年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1978年迎来科学春天之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大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这标志着科技教育在全国发展战略中全局定位的最终形成。

“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形成的最基本的依据是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为精髓的科学技术观。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科学技术又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在教育。因此,科学与教育的发展速度实际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综合国力的大小。

2.邓小平的科技生产力理论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关系

不难看出,邓小平的科技观与“科教兴国”战略思想都形成于本世纪70年代下半叶,二者几乎同时形成,同步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总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没有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思想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观的形成,就没有“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萌发;没有“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产生,也就没有科学技术观的不断深化发展。科学技术观与“科教兴国”战略思想是相互促进和互为补充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邓小平的科技生产力理论是“科教兴国”战略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1)从时间维度分析。虽然邓小平的科学技术观与“科教兴国”思想都集中地阐述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之中,即从阐述的时间上看大体相同,但从形成的时间上看,前者则更早些。事实上,他的科学技术观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形成,而“科教兴国”思想的形成却最早只能从70年代中期算起。可见邓小平的科学技术观是其“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形成的主要基础之一。

(2)从内涵维度分析,该理论仍是“科教兴国”战略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一,他的科技生产力理论(尤其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价值观是其“科教兴国”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正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所以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作为兴国大计、富民之本。

第二,他的科学技术演进律思想,可以作为制定发展科学技术重大措施的主要依据。比如,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演进律中强调的要注重总结实践经验,倡导百家争鸣,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以及加强科技法的建设等,都是发展科学技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他的科技体制说是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和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指导思想。比如,邓小平关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科技部门的领导干部要成为业务“内行”、企业及高等院校要建立与发展科研机构等思想,实际上都为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指导思想。

第四,他的关于科技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思想,是其“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产生的直接基础,比如,他的关于“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与“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等观点,一方面精辟地概括了发展科学技术与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深刻地阐明了发展科学与教育是振兴中华的最重要的两大支柱,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根本依靠。

同时,“科教兴国”战略又是邓小平科技生产力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表现在:

第一,“科教兴国”战略把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到整个经济发展的依靠性地位,从单方面的作用升华到全方位的功能。

第二,“科教兴国”将科学技术从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提高到“兴国”的战略地位,丰富了其科学技术价值观。

第三,“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作为培养科技人才的基础拓展到整个人才培养的基础,强调以教育为本。

第四,“科教兴国”战略从只讲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拓展到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双边关系,强调二者辩证统一的思想,深刻揭示了教育、科学技术与生产一体化发展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大计。

3.“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要求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使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科技意识,大力提高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

第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新体制。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它可以使经济、政治、教育、科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激发经济和社会对科技的实际需要,从而创造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良好社会条件。

第三,运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当前,需要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大中型企业真正成为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的主力军,成为采纳科研成果的主战场。

第四,提高科技投入,为科技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都要大幅度增加对科技的直接和间接投资,在保证国家财政拨款稳步增长的同时,逐步增加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从而形成财政拨款、企业自筹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三大支柱的科技投入社会体系。

第五,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战略。市场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佳媒介,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目标,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强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加强基础性科学的研究,瞄准世界科学前沿,重点攻关,力争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中有重大突破。

总之,我国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使社会生产力有大的发展,必须加速科技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既是中国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需要,也是中国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

四、结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当代科技生产力理论和“科教兴国”战略思想,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力度,尽快把中国的经济搞上去,从而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提高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使中华民族真正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以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吉发.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2]黄麟雏,孟宪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陈昌曙.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长春: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

[4]杨海征.论“科教兴国”战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理论研究,199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