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德教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师德教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就我国教育界的现状,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教育教学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来看,要求教师要真正做到“经师”“人师”,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提高当代教师素质,加强师德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使命。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师德教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师德教育古今

王志红(1) 曾慧中 黄惠东 沈健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伟大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既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但就我国教育界的现状,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教育教学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来看,要求教师要真正做到“经师”“人师”,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提高当代教师素质,加强师德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使命。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严师,而且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这就对现代教师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21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进行着教书育人的劳动。由于这种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人,因而决定了这种劳动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周期性、复杂性等特点,从而也就决定了社会对劳动主体——教师的素质要求的高标准和全面性。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多种素质,而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重中之重,是一位合格人民教师灵魂的体现。

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

李岚清副总理最近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如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响,教师就要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这看似区区小事,实则从细微之处见精神做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教师的师表形象是一种巨大的道德力量,一种声的命令。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佩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丧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事必讲报酬。如此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当代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学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教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学生培养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和说教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如果教师板书一向认真规范,久而久之学生的书写也会规范美观;如果教师坚持“候课”,再散漫的学生也会尽快克服迟到的毛病。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对学生来说教师所传授的都是新知识,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科学。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不允许含糊不清和错误的概念出现,要保证学生掌握真正知识,作为教师不能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方法来教学生。要求教师自身应当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应当能够对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由表及里,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此话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老夫子的办学心愿;“教人求真”,使学生“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神圣的使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陶老夫子对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陶行知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像一面大旗,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指引着一代代的师者。

尊重学生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要宽容。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去唤醒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当遇到学生“顶牛”、“越轨”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三思而后行,尤其需要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和精神,也许学生的“顶牛”、“越轨”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萌发,作为教师要小心呵护,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许多教育家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师德思想。如孔子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孟子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荀子的“尊严而惮”;朱熹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涉及的师德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观。中国古代历来的师者都十分重视教育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礼记·学记》就有“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说法。孔子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举贤才”、行“德政”来改变春秋以来天下无道和人民苦难的政治局面。孟子是主张“施仁政”的,而“仁政”的关键是“得民心”,教育的社会作用恰在于“得民心”,所以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在于“明人伦”,从而建立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二,道德观。师德的另一个问题是人格问题,即孔子说的“君子怀德”。做老师的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才有资格去教育学生。人格的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是仁、智、勇。他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说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这些品格就是君子的美德,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孟子的人格观比孔子又进了一步,他提出的“大丈夫”和“浩然正气”成为理想人格的一种追求,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便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三,社会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师德观中还有两个十分著名的论点,一个是“有教无类”,另一个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前者体现了平民教育的思想,后者体现了英才教育思想,它比欧洲的教育民主思想和大学的英才教育思想观要早一千多年。“有教无类”和“英才教育”在历史上有进步意义,它冲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使出身不同、贫富不一、种族各异、天各一方的各类人才都能得到平等的教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

第四,教学观。其一是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的第一位是传道,“道”就是儒家伦理,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第二是授业,即传授经世致用的知识。第三是为学生解除求知、处世、待人等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疑惑。这一观点十分精辟,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其二,“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是师德观另一个重要内容。这是教师对社会和对学生高度责任心的表现。其三,“严谨治学,教学相长”,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师德观中也有重要地位,等等。

作为绵延数千年的文明正大之邦、歌诗礼义之地,中华民族拥有广博庞大、精深缜密的传统道德资源。这些道德资源除了使今天的国人振奋和感恩之外,毫无疑问的是,如何继承并发扬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任务。它既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承接前流、吸纳百川,又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批判地继承、借鉴古今中外教师道德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经过消化、吸收、改造、创新,发展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教师师德体系。(www.xing528.com)

教师职业是一种自我监督的良心职业、充满爱心的职业!这是因为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是否真正尽职尽责,很难准确测量,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我的爱心去工作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过严格的要求:“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被尊之为“万世师表”,堪称师德楷模,而且对师德系列思想也颇有研究。他提出:教师对事业要有忠心。陶行知深信“教育是立国之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深信“教育是有可为的,是永久有益于世的”的事。他从理性高度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从而热爱与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并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陶行知高尚的师德首先体现在他对人民教育事业的一片忠心上,体现在他对人民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上。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他是对学生充满爱心的典范。这特别体现在育才教育时期。1941年育才学校的经济已到山穷水尽,难以维持的地步,有人劝他停办育才,他却下定决心要坚持到底。他说:“除非我自己、我的朋友,整个中华民族都没有饭吃了,那时也只有大家饿死,而没有自动停办”。在最困难时期他所想的不仅仅是怎样使育才学校能生存下去,而且要为育才学校谋求发展。甚至连每个学生要有一套出客衣这样的事也在他的筹划之中。陶行知对学生的爱主要表现在全面关心学生上,以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陶先生要求教师对工作要有雄心。陶行知本人在工作上始终雄心勃勃,他在给吴树琴的信中说过:“我现在觉得我是一只狮子,在人们睡着了的时候,巍然雄视一切。”他的全部教育活动,都在不断创造,不断开辟,都在“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教育为最可为之事”,这就是陶行知先生对我们的重要启示。他还强调教师对学习要有恒心。陶行知先生一生好学,对教师要加强学习有一系列论述。他曾指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他认为,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等等。总之,陶行知的师德思想对我们今天的高校师德建设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师德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

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长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教师不能只考虑“教什么”,对于“怎样教”的问题,应该进行更多的思考。把学习书本知识与培养动手能力结合,是一个十分急迫的问题。杨振宁教授说过“:我接触到很多第一流的物理学家,他们很能动脑筋,很能做实验,却不善于应付各种考试。”他说像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学习成绩都平常,如果以我们现在的教学和“取才”标准,这些人才可能被埋没。

教学活动是一种实践,这种实践有一个上升到理论高度的问题,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知所以然”。老师教的书本知识主要是一些理论,这些理论也有一个与实践联系的问题。这就是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把教学活动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来思考、把握,是教学实践的理论性;把教学活动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联系,是理论学习的实践性。我们的前人有优良的传统,即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相联系。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就是一个典型。他在明亡后,大部分时间在北方活动,考察山川形势、政治经济、文化风俗。每次出行,他总是用二骡二马载书,经过边塞关哨、山川,就向当地老兵询问了解有关知识和情况,如果所听到的跟以前所学的不相合,就打开书籍核对,加以观察思考。经过长期积累,他终于有很多发现,写出《日知录》等传世之作,并提出“学以致用”,开明清一代实学的风气。今天,他的这种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相联系的做法,仍然对我们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师风问题。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而教师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育行业对社会主体——人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可以大胆预言:师风正,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师风。

一个好老师应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学生做事认真,有责任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信仰坚定、执著追求。目前要把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荣辱观教育的重点在学生,主阵地在学校。搞好青少年的荣辱观教育,核心是要抓好师德建设这个关键环节。我国古代文学家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第一位,就说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自身的一言一行对青少年影响极大,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当代大学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同时也积极地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力军之一。因此科学道德的建设就成为大学教师中师德建设的永恒主题,它是教师时时、处处都会遇到的并渗透在工作与生活的许多方面。在科学道德中科学精神的塑造又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研究有如攀登险峻的山峰,既崇高又艰难。大学教师是培养创造未来科学无畏战士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广博扎实的各类知识,还要掌握开启新的科学大门的方法论与科学思维,同时还要使青年学生受到人格精神和信念意志方面的培养,让他们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他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他们的第二天性。让他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世界充满爱心,习惯性地去欣赏大自然。师德,即人格与学术融为一体,其道德文章亦为人师。

参考文献

[1]王伟廉.大学教师师德师风十题.现代大学教育,2001(2)

[2]舒新成.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7

[3]荀子·修身

[4]刘东超.全球化与中国传统道德.学者文集,2006(2)

[5]周德义,杨志红编著.师德修养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6]赫尔穆特·施密特.柴方国译.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7]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8]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3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47~148

【注释】

(1)王志红,女,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