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班级实践与探索:支部建设成果

高校班级实践与探索:支部建设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支部建在班上”不是一种简单的“分割”,学生党支部有着自身的特点,高校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支部建在班上”工作机制,把“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真正落在实处。因此,在高年级把党支部建在班上,能有效克服上述问题,有利于学生支部建设的加强与改进。“支部建在班上”后,能更好地调动、发挥学生支部书记和学生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高校班级实践与探索:支部建设成果

高校“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与探索

鲁剑伟(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 31018)

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是我党重点培养、发展的对象,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支部建在班上”必然能使大学生党员在广大同学和学校各项重大活动中发挥更显著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一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并有力地推动校风学风建设。然而“支部建在班上”不是一种简单的“分割”,学生党支部有着自身的特点,高校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支部建在班上”工作机制,把“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真正落在实处。

一、“支部建在班上”工作的意义

1.是不断壮大的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

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大学生党建工作观念的革新,大学生党员队伍逐年壮大。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005年6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本科生党员比例为18.4%,其中三年级党员比例为27%,四年级党员比例为31.5%。

学生党员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对原有的基层党支部建设和工作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我校基本上落实了按1∶200师生比例配备辅导员的政策要求,辅导员除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外,均兼任了党支部书记工作,高年级党支部的党员人数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七八十人。在学分制、选课制的教学背景下,支部会议遇到了支部党员闲暇时间难统一、会议室太小、支部交流时间过长等客观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支部工作的开展。因此,在高年级把党支部建在班上,能有效克服上述问题,有利于学生支部建设的加强与改进。

2.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高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体制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高校不断探索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社区、进社团、进网络、进课堂,并做了大量的尝试,但总是感到班级还是最成熟的组织形式,班级还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载体。因此,把党支部建在班上,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班级同学,以组织的力量凝聚班级同学,以榜样的力量教育班级同学已成为学分制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首先,党员既是支部培养、教育的对象,又是支部开展工作的骨干力量,这就要求党员要在班级中自觉地起好模范表率作用。其次,通过支部教育党员,党员带动同学,使更多的班级同学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强化班级同学的道德认识,激发同学的道德追求,使其最终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其三,支部活动可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既加强了普通学生的思想教育,又督促支部活动提高质量。“支部建在班上”,使得学生党员更贴近普通学生,更能起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表率作用,进而达到更好地影响和教育广大同学。

3.是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支部建在班上”为进一步做好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新党员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组织基础。原先一个年级一个支部,兼任支部书记的辅导员,面对支部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多,支部党建工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支部会议往往局限在讨论发展对象、发展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组织发展问题上,“重发展,轻教育”的局面始终难以改变。“支部建在班上”后,能更好地调动、发挥学生支部书记和学生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支部面对的入党申请者都是本班同学,使党支部对本支部入党申请者的情况了解更全面、更深入,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更细致,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和帮助更准确、更有效,从而加强了党员的发展力度。支部书记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开展支部理论学习和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使学生党员更全面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深入地了解党的性质、宗旨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

4.是发挥大学生“三自”功能的深刻体现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支部建在班上”,由学生担任支部书记,学生自己设计支部活动内容和开展民主生活,学生教育管理学生,学生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和党员的发展工作,充分体现了学生党建学生做,是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的更深层次的体现。

二、“支部建在班上”工作的难点

尽管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益处显而易见,各高校也正在积极地执行和推广,然而在现实运作过程中却有不少难点,处理得不好会使“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事倍功半。

1.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养

“支部建在班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拔合适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兵强强一个,将熊熊一窝”。支部书记肩负着支部党员的教育、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支部活动和理论学习的组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的重任,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政策水平、组织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而作为同一年龄段的大学生,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要求学生党支部书记同时具备这些能力素质就非常困难。如何选拔和培养合适的学生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是“支部建在班上”的核心问题。

2.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威信树立

在辅导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由于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以及学校赋予的权力,使之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对支部工作的安排以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的决策上具有一定权威,学生容易认同。而由学生担任支部书记后,由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性,使得在党支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当遇到有多种选择方案和意见发生分歧时,学生支部书记就难以决断或执行时的力度将大打折扣。尤其是在党员发展问题中,未被发展的同学容易产生情绪,从而怀疑发展工作的公正公平。因此学生党支部书记能否在班级树立较高的威信是支部工作开展好坏的关键

3.辅导员对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指导

原先由辅导员担任书记的一个党支部分解为由学生担任书记的若干个党支部后,有的辅导员可能不再直接担任党支部书记,表面上看辅导员党建工作担子减轻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支部建在班上”工作成效的背后却是辅导员精力的成倍付出。

第一,辅导员要定期给学生支部书记组织交流会,了解支部活动的开展情况,并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二,辅导员要具体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和考察情况,对支部提名的党员发展对象进行预审。第三,参与总支对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工作。第四,指导学生党支部书记制定和落实支部理论学习计划。第五,定期组织党员及支部的评优、考核等等。随着“支部建在班上”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效率得以迅猛提高,辅导员在党建工作上精力的投入也将不由自主地增大。

4.党支部、班委会、团支部三者间的效能发挥

在大学,班级是最基础的组织形式,班委会和团支部有着明确的分工和职责。“支部建在班上”后,党支部如何处理好与班委会、团支部的关系,既不能形成党支部凌驾于班委会、团支部之上包办顶替开展班级工作的局面,打乱班级工作的正常秩序,影响班干部、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不能形成党支部什么工作都不开展、形同虚设的局面,这样又失去了“支部建在班上”的意义,反而影响党组织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更达不到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的。因此党支部必须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找准切入点,在做好班级党建工作的同时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得党支部、班委会、团支部三者间的效能充分发挥。(www.xing528.com)

三、“支部建在班上”工作的保障措施

党建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党员的发展有着固有的规定性。针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建制变化大、学生党员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为了让党支部书记更快地熟悉党建规律,更好地把握政策原则,更好地开展支部工作,党总支必须规范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程序,即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党员和入党对象的培养和教育的全过程,按程序、规范开展具体工作,建立系统科学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

1.支部发展党员的规范化

切实做好党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培养机制,是保证学生党员队伍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号召力的重要“抓手”。学生党员的整个发展过程包含“启迪、选苗、教育、培养发展”五个环节,如何明确各个环节中相应的工作程序,明确支部和党员的工作职责,是“支部建在班上”后党建工作的有力的措施保障。

支部发展党员的条件和程序包括: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条件;参加党校学习的条件和结业的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档案的建立要求;党员联系人的职责;团支部的推优程序;群众调查程序;重点发展对象的确定条件;发展党员预审材料的汇总要求等。这些条件和程序的制定有利于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学生党员更好地开展支部党建工作,明确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发展党员的公平、公正。

2.支部理论学习的科学化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瓶颈”在于理论学习的组织。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择业压力的增大,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与就业相关的技能培养,如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等,而相对忽视了政治理论、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理工科类大学生,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党员对党的历史及党的宗旨、任务等知之不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解不够,党性修养缺乏理论基础。

为配合“支部建在班上”工作的顺利开展,扭转支部“重发展,轻教育”的局面,总支必须研究制定科学的、详尽的、阶段性的理论学习计划。如: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和支部党员,按年级特点有梯度地制订学习计划,认真学习党史、党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阶段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诚信教育、荣辱观教育等专题讨论。通过支部组织的科学的理论学习计划,配合相应的考核措施,能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对象的政治素质,促进支部理论学习环节的建设。

3.支部建设的目标化

没有先进的支部就没有先进的党员个体,同样,没有先进的党员个体,也不可能有先进的党组织。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关系到学生党员能否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系到基层党组织能否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学院党总支要通过与学生党员个体签订“学生党员责任书”,与支部签订“支部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的目标化管理。

党总支在制定“学生党员责任书”时,要充分体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激励学生党员在生活上朴实大方、关爱他人:工作上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学习上勤奋刻苦、学以致用,在同学中真正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在制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时,要根据支部的阶段情况,针对班级申请入党人数,党员发展的计划性和规范化,理论学习常规化和实效性,民主生活会质量以及支部特色活动等方面,提出明确的、量化的目标要求,把组织的制约性与党员的自觉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支部建设的目标和日常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使支部党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支部评优的制度化

伴随着“学生党员责任书”、“支部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的签订,支部评优就是对支部及党员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如:学院总支每年对学生支部及党员开展民主评议,通过党员自评、党内互评、群众测评和组织鉴定,对每个学生党员的政治信念、组织纪律爱岗敬业、思想作风和理论学习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得分高的党员将被授予“优秀党员”荣誉称号,得分低的党员,支部要帮助查找原因,对于不合格的正式党员,支部要开展批评教育,并制定整改措施,而对于不合格的预备党员将延长或取消预备期。支部评优要结合支部全体党员的考核情况,并对照“支部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在全院范围内比落实、比实效。

通过支部评优的制度化建设,促进支部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真正起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效果。

5.支部书记培训的常规化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生党支部书记毕竟不是专职的党务工作者,而且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更换周期快,每年都有新老更替。所以学院党总支不仅要在工作程序、计划、目标、制度上给予规范、明确,增强支部书记工作的可操作性,同时至少一年要组织一期支部书记培训班,使之成为一项常规性的活动。通过参观、交流、调查、讲座、论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增强支部书记的党务能力,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工作热情,使高校“支部建在班上”这项工作真正地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金钊.新编党支部工作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子恺.新编党支部书记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楼成礼等.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想教育研究,2003(6)

【注释】

(1)鲁剑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