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1世纪学习框架:青少年媒介教育实践研究

21世纪学习框架:青少年媒介教育实践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421世纪教育的六大要素续表续表来源:钟志贤,2007为了进一步清晰地描述出21世纪学习的诸多特点以及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美国的21世纪技能联盟于2007年提出了“21世纪学习框架”,之后不断修改它。由此不难看出,美国基础教育中核心科目在近二十年里的变迁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和21世纪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

21世纪学习框架:青少年媒介教育实践研究

3.5 21世纪的学习框架

信息通讯技术带来的社会变革挑战着21世纪的教育系统:我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做什么样的改革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国际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在21世纪的学校里,教师最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学科知识?要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在21世纪的学校里,学生如何学习才能学得更好?21世纪的人才评价标准是什么?

事实上,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鉴于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几乎每个国家的教育研究者和决策者们都在努力思考这些问题。以美国为例,为了更好地回应“21世纪的学习和20世纪的学习有何不同”这一问题,美国21世纪技能联盟(The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曾在2003年发表了题为《为了21世纪的学习:21世纪技能报告与展望》的报告,其中指出,今日的学校教育必须自觉地以21世纪的变化作为改革的参照系。教育变革必须考虑到三大要素:(1)社会变化对劳动者的就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2)学校教育应当促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间建立紧密联系;(3)教育要按照学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设计教学,反映人们是如何学习的。

该报告重点描述了“21世纪教育的六大要素”,即强调核心科目的学习、强调21世纪学习技能、运用21世纪的工具发展学习技能、融入21世纪情境的教学、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利用21世纪的评价手段测量21世纪技能。表3.4描述了六大要素的具体内容(钟志贤,2007),从中,人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学生的学习领域(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还是教师的教学领域(教学方式、互动模式、教学评价等),信息通讯技术的运用是21世纪课堂中最值得关注的变革要素。

表3.4 21世纪教育的六大要素

img15

续 表

img16

续 表

img17

来源:钟志贤,2007

为了进一步清晰地描述出21世纪学习的诸多特点以及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美国的21世纪技能联盟(The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于2007年提出了“21世纪学习框架”(见图3.5),之后不断修改它。该框架系统地介绍了21世纪学习应该强调的核心科目、跨学科议题、三大学习结果以及达到预期学习结果所需的四大学习支持系统。由此可见,为更好地应对21世纪的社会变革,培养21世纪人才的学校教育系统需要自上而下、由表及内、从内容到形式、从目标到评价领域的一系列调整。

img18

图3.5 21世纪学生学习结果及支持系统(来源:http://www.p21.org)

表3.5—表3.10介绍了21学习框架的具体内容,其中,表3.5描述的是21世纪学习框架的核心概念,它们包括:(1)核心科目和21世纪议题;(2)21世纪学习结果;(3)21世纪学习支持系统。表3.6—表3.10详细描述了各个核心概念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表3.5 21世纪学习框架的核心概念

img19

表3.6描述的是21世纪学校教育中需要强调的核心科目和21世纪议题,其中,21世纪技能联盟建议的核心科目包括英语、外语、艺术数学经济学、科学、地理历史、政府与公民。值得一提的是,美国1983年发布的《国家处于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中强调的核心科目仅包括英语、数学、综合理科(科学)、社会和计算机编程等内容。直至2002年,在其《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法案中,美国教育部门才将外语、公民、行政管理经济学、艺术、历史和地理等科目列入核心科目。其中,外语、经济学和地理学被认为是“新基础”。之后,在2006年出台的《美国竞争力计划》报告中又特别强调了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

由此不难看出,美国基础教育中核心科目在近二十年里的变迁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和21世纪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公共交通系统(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运输等)和信息通讯领域突飞猛进的变化在改变人们时空观念以及生活节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日常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频繁的国际交流、日益突显的地理经济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提高了外语、经济学、地理、科学等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21世纪议题的内容包括:(1)全球意识;(2)金融、经济、商业和企业素养;(3)公民素养;(4)健康素养;和(5)环境素养。21世纪联盟之所以提出这些议题是因为在21世纪里,人类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问题;因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引起的环境保护问题;转基因食品等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网络犯罪、网络黑客等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某一学科可以单独解决的问题,它们是跨学科的问题,学校系统需要对21世纪人类面临的这些重大问题做出回应,在其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和整合,强调培养青少年一代解决问题的能力。(www.xing528.com)

表3.6 核心科目和21世纪议题

img20

表3.7—3.10描述的是21世纪的社会所期待的学校教育的三大学习结果,它们分别是:(1)学习与创新技能;(2)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3)生活和就业技能。从三个表格描述的具体内容中,人们不难看出,要实现这些21世纪学习结果,现有学校教育的诸多方面,尤其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都需要做出积极的调整和革新。

表3.7 21世纪学习结果——学习与创新技能

img21

续 表

img22

表3.8 21 世纪学习结果——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

img23

表3.9 21世纪学习结果——生活和就业技能

img24

表3.10描述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21世纪学习结果,学校系统需要提供的学习支持系统,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21世纪的标准和评价;(2)21世纪的课程和教学;(3)21世纪的教师专业发展;(4)21世纪的学习环境。其中,“21世纪的标准和评价”和“21世纪的课程和教学”强调对学生批判思维、问题解决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多元评价方法的运用;“21世纪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的是对教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而21世纪的学习环境则强调学习环境应该有利于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这四大学习支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是“21世纪的标准和评价”以及“21世纪的教师专业发展”这两大领域的革新。

表3.10 21世纪学习支持系统

img25

续 表

img26

综观21世纪学习框架的各部分内容,人们不难发现,与之前的学习相比,21世纪的学习具有显著的两大特点:第一,它特别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习是为了生活(生活和就业技能的培养),并且能更好地生活(学习和创新技能的培养)。无论是核心科目的内容,尤其是外语、经济学、地理学等“新基础”的确立,还是以强调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经济素养、公民素养、健康素养、环境素养等为主要内容的21世纪议题都能反映出这种关联,即学生要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未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能积极地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第二,它特别强调学生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的习得及其在教学情景中的运用。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介的出现及在大众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得信息的创造和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在这个每天都有海量信息生成的信息社会里,人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两难问题:一方面,生活被各式各样的媒介和信息所充满,通过传统的印刷和电子媒介以及新兴的数字媒介的传递,各行各业的专业信息、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以及各式各样的娱乐信息和广告信息把我们的生活填得满满当当,人们经常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出现“信息超负荷”(Information Overload)问题。这些层出不穷的媒介信息左右着我们对生活以及对这个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但另一方面,当需要特定领域的信息时,很多人又常常找不到合适的信息,即使找到相关的信息,也不知其可靠性和准确性。这样的两难问题将会长期困扰着生活在数字环境中的人们,直到人们掌握了对待媒介的相应知识和技能。也因此,“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的培养将是21世纪学习中最有挑战的领域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