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心理学视角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心理学视角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德观念的形成意味着个体对这些准则的了解和承认。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不良的道德行为的两极分化在增加。到了高中阶段80%学生已形成了道德行为习惯。后者涉及儿童与青少年品德的发展。所以说,气质影响着某些品德形成的快慢和难易程度。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心理学视角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

个体形成良好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内化过程,离不开环境教育的影响,需要在社会交往的实践中学习,必须经过精心的教育和培养。在前两节中介绍了众多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因素及品德心理发展的规律,这一节主要探讨如何从这些角度入手,提高品德教育实效,培养青少年良好品德。

一、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

中学阶段是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形成时期,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他们的道德行为更具有原则性与自觉性。

道德观念(moral idea)是人们对道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对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行为准则的反映。道德观念的形成意味着个体对这些准则的了解和承认。有关研究调查了7~16岁儿童责任心观念的发展,结果表明10~14岁的学生处于半理解的责任水平,他们的判断可能是外力的强制作用和个人对责任的理解的结合物。14岁处于向“原则理解水平过渡”的状态,此时的学生考虑到了不负责任行为的直接后果,16岁的高一学生的责任观念大多数达到了“原则的责任水平”。

2.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评价日趋成熟

从道德评价的对象来看,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总是从评价别人开始,逐步发展到评价自己。到初中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青少年从小学时主要对他人行为作表面评价的特点,转为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起来。少年期学生的自我评价往往偏高,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才日趋恰当。

从道德评价的广度来看,初中生的道德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容易受情境和个人情绪的影响,爱作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的评价。

在品德发展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中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具有明显的提高,这为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稳固

由于不断的实践、练习,再加上较稳定的道德信念指导,中学生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

初中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初中生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并日趋稳定。到初三时,有60%的学生形成了道德行为习惯。在此之前初中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常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初三之后,他们的行为则带有很大的自动性,而可塑性在逐渐减小。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不良的道德行为的两极分化在增加。高中阶段道德行为习惯的表现已构成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行为特征。到了高中阶段80%学生已形成了道德行为习惯。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自己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总体而言,他们具有伦理道德特征,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之间经常有距离。在此时期,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级分化的时期。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青春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到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为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动,并初步形成人生观与世界观

二、影响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遗传因素

自古以来,遗传就被认为是影响人的品德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先哲就提出过性善论、性恶论等不同观点,然而这些哲学层面的推理却不能定量地说明遗传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我国学者林崇德通过多年对遗传的研究指出:一是遗传通过素质影响智力的发展;二是通过气质类型的因素影响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后者涉及儿童与青少年品德的发展。例如,有的学生自律性很差,脾气很暴躁,经常与别人顶撞,爱打架滋事。最后对其气质类型进行分析发现他是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像这类兴奋程度高的学生难以养成忍耐克己的品德,但却容易养成勇敢坚定的性格。可见遗传素质既给品德发展设置了某种内部限制,又给品德发展提供了某种倾向性,使人虽不大可能从某个方向突出地发展其品德,但容易发展与遗传素质相适应的某些品德。

这种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放学路上遇到歹徒行凶时,有的同学灵活应变,适时寻求帮助,化险为夷;有的同学见义勇为,立刻挺身而出;有的同学远远地观察局势变化,报告公安机关,将坏人绳之以法。哪种方法处理更好呢?并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评判,每位同学面对这种突发事件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对突发事件处理时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受到了遗传因素的制约。不同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品德行为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如前两种学生,容易培养热情主动地关心他人和集体的好品德;而后一种学生却容易培养稳重踏实、谦虚礼让的好品质。所以说,气质影响着某些品德形成的快慢和难易程度。因此,我们开展品德教育时不能寻求整齐划一,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培养。

此外,除了遗传素质,母体的内环境的好坏也会对胎儿的品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母亲在妊娠期间是否饮酒吸毒、是否服用药物、营养状况、情绪状态、生育年龄、分娩情况等都会对胎儿的心理或多或少的产生影响。因此,培养儿童良好品格从胎儿时期就应该开始。

当然遗传素质不能决定品德发展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但为品德发展和形成提供一般的可能性,也为品德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是品德发展的潜在因素。

2.环境因素

英国近代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性是既不善也不恶的,就像一块“白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所有观念的获得都是来源于他出生之后所经历的各种事情。因此,后天环境的影响才是决定人性善恶的主要因素。虽然这种观点比较片面,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但是环境对人的品德形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这种影响作用。

(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狭义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

人是社会的产物,环境对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直接而普遍。一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曾经针对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的反差发出过感叹:“学校百日,不如社会一天。”可见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巨大影响力。

首先,社会环境决定了品德行为的表现内容。品德的具体内容是一定的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人的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它是历史的、具体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品德内容。我国古代儒家文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孟子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仁、义、礼、智四德。荀子还把节操作为道德品质的主要内容。到了宋明时代,统治阶级特别强调上下尊卑、忠孝节义等品德,更把节操提到突出的地位。近代孙中山在致力于推翻清代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又提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品德要求。

其次,品德行为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被认可。在我国宴请宾客时,为他人夹菜是主人热情的表现,在西方国家则被认为是不卫生的表现;在我国朋友见面会热情地问,“去哪里”、“忙什么呢”,在西方会被认为是探究他人隐私。此外,同样的品德行为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含义,看到一位“胖女士”上公交车,误以为是“孕妇”,于是起身让座,对方不但不会感激你,可能还会很不开心;某人以口若悬河、风趣幽默深受朋友喜欢,但参加葬礼时也必须保持庄严缄默。品德行为是不能脱离个体所处的环境而独立表现出来的,分析评价品德行为时要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最后,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对青少年品德的形成很重要。处于青少年这一阶段的个体急切地从外界吸收信息,迫切希望进入成年人社会,他们希望摆脱家长的束缚,按自己的方式独立生活,他们对社会生活、社会信息有着特殊的敏感,对新事物接受得很快,但是对新事物的是非辨别能力不足,为了证明自己已经成熟常常会追求一些非主流的文化元素,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如果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引导,必将为他们的品德发展埋下隐患。社会应更多地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通过对社会名流、英雄人物事迹的宣传报道,社会文化生活的引导,良好社区文化的建立等方法正确引导青少年,培养他们的义务感、良知、诚信、荣誉感等。

(2)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孩子从出生到入学,基本上是在家庭中生活的,即使是进入小学、中学以后,也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在家庭中度过的,再加上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心理、行为及品德的养成产生极大的影响。

我国古代先哲们很早就认识到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对人格培养具有重大作用,持有“育善在家”的理念。认为家庭是人格培育的最初基础,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于优良的家庭风气的熏陶和作为“天然教师”父母的悉心教育培养。以德立身,厚德载物,重视德育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近年研究表明,孩子的品德发展水平除了受自身因素限制、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外,还受到了父母的职业类型、文化程度等的影响。品德不良学生的家庭,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家风不正,家庭成员行为不端。家庭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不好,只讲吃喝玩乐,好占便宜,甚至家庭成员本身就有某种恶习,客观上默许、包庇、纵容甚至唆使孩子的不良行为。

2)家长过度溺爱、袒护、迁就子女。家长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百依百顺,甚至给孩子护短,造成孩子任性、固执己见、自私、懒惰、依赖、贪图享乐、不讲道理、逞强显能、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等不良心理品质。

3)家长对子女管教过于严酷。孩子正当的学习、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在不良诱因诱惑下,采取不正当途径和手段来满足个人的需求。

4)家长对子女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无责任心的家长增多,有的只顾自己娱乐,对孩子漠不关心。有的家长信奉“树大自然直”,认为孩子大了就知道学好。于是,或只管学习,不管思想;或只做“衣食父母”,不管思想品德好坏。也有的家长光强调自己工作繁忙或异地工作,对孩子疏于管理,任其自由发展。

5)家庭成员要求不一致。在管教方式上走两个极端。一个要管,一个要护;一个要求严,一个放得松。这种宽严不统一、意见不一致的做法,必然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从而养成“双重人格”,阴一套,阳一套,见风使舵,欺软怕硬,看人眼色行事。

6)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些家长坚持“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旧思想,对孩子的过错不是打就是骂。打骂的教育方法不但会使孩子衍生逆反心理,造成子女与家长的对立,也会使孩子形成解决问题依靠暴力的思想,以暴抗暴,养成动手打人、张嘴骂人的恶习。

7)家庭自然结构缺损或破坏。有的父母双亡或一方死亡,孩子无人照管或无力管教。特别是父母关系不和,打架、分居、离婚,使孩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和正常的教育,孩子没有安全感,精神上受到极大刺激,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3)学校环境。学校是承担“教书育人”的专门机构,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任,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教育对学生品德发展施加影响。20世纪末,学校品德教育中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学校通过开展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写观后感、听英模报告会、评选模范少年、设立光荣榜、参观图片展、做义务劳动等一系列活动,鼓励学生争做“四有”新人、“五好”少年。这些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批生力军。(www.xing528.com)

然而,现在的学生却不再喜欢这种形式化的、枯燥的品德教育,他们更愿意接受活动式的、体验式的、个性化的、时代化的、带有创造性的或者贴近生活的德育。例如,与北京奥运会结合的环保设计比赛、礼仪礼貌比赛,以汶川大地震为题材开展爱心教育,都得到了学生们广泛参与,并从中有所反思。不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在下降,而是我们要找到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共鸣的点,进而激发他们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思;不是学生不愿意接受品德教育,而是我们教育者要转变品德教育理念,在教育的方法与形式上求新、求变,不断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在学校品德教育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创造性地开展品德教育,更要注重发挥自身的品德楷模作用。由于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学生行为具有一定的奖惩权利,学生会以教师的是非观来建立自身的价值观念,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常以教师的行为、品德作为自己的标准。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品德榜样,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除此之外,学校教育中要注重校风和班风的培养。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学生的品德必将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改善而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学校的校园文化设施,如环境文明优雅,卫生状况良好,等等,这些对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网络环境。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地球每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网络以其平等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的网民,其中青少年占很大一部分。网络也对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简而言之,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正反两方面:积极的影响是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便利条件,有丰富的资讯,可以拓展青少年的视野,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可以和不同年龄、地域、民族的人结交朋友,扩展了交往空间,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技巧。消极的影响是网络的开放性不利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在纷乱的网络资讯中,有很多正面信息,但是也充斥着暴力、色情、迷信等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这些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冲击,不利于他们形成符合社会主流导向的价值观。另外,网络具有匿名性,个体可以使用虚假身份和他人沟通,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言论、情绪,甚至一些欺骗性信息等;反之个体也担心他人这样对待自己,所以与他人沟通时,有很强的防范心理。网络沟通与现实人际交往存在不同,所以在网络中学会的道德规范并不适宜日常生活,还有可能使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产生偏离。

因此,品德教育工作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网络道德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增加网络行为的自律性,共同创立和维护良好的网络文化。

(二)主观因素

心理是个体对客观刺激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同于照镜子的原理——同一样东西不管照哪一面镜子得到的影像都是一样的,同一刺激经过不同个体时,都要受到他的知识背景、社会经验等的加工整合,每个个体的知识背景、社会经验不同,因而对同一刺激做出的反应也就不同。所以,即使两个人的遗传素质和社会环境均相同,由于两个人主观努力不同、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也不可能形成完全一样的品德行为。

事实上没有两个人存在的客观环境是完全一样的,也没有哪个人生活在只有正面积极因素,没有负面消极因素的环境之中,怎么样正确认识外界世界、调节自我需要与外界的冲突等一系列活动都离不开个体主观意识活动的调节。

因此,主观能动性的因素是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的重要条件,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它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起到消极的延缓作用。可以看到,在大体相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学生品德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是受个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所决定的。

三、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一)家庭和学校共同营造良好和谐的品德氛围

影响品德心理发展的因素众多,而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2006年11月,山西省青少年研究所课题组对山西长治、忻州、太原等地1 500名社会各层青少年进行了思想道德情况调查和访淡,发现家庭道德影响与学校德育的抵触现象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学校里组织学生进行吃苦教育,家长往往尾随其后,百般阻挠;学校让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家长“身先士卒”,积极代劳。

学生良好品德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因此二者应取长补短,协调配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他们能够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同时,学生大多处于同一年龄阶段,聚在一起,可以通过活动、学习等多种形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社会能力。

(三)优化家庭环境,家长积极参与德育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第一个社会化场所,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对他们今后成长产生巨大影响。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不同,会造成子女品德状况的显著差异。例如,希望子女考上大学的父母,其子女品德优良的比例为50%,品德较差的只有4.8%。但如果父母只希望子女找个工作就行,其子女品德优良的百分比只有19.2%,而品德不良的比例则达13.1%。这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要求等会影响到子女品德的发展。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教育子女。

现在的家长很重视孩子成才的外部环境,从幼儿园开始就为孩子选好学校、好老师,却忽略了自己的家庭环境建设。更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只是孩子的“养育者”,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就应该由学校承担教育的职能,孩子各方面的学习就不关自己的事了,这更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虽然家长不是专门的教育者,但是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发自心底的爱就是最好的道德情感的体验式教育。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就是最好的纽带,他们对孩子的了解,有利于开展个性化的教育,以弥补学校教育针对性不强的不足。

(四)构建家校合作的教育网络

家庭和学校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学校帮助家长掌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家长为学校提供孩子在校外成长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召开家长会、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设置家校热线、举办校园开放日等,通过活动增进家长和学校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中学什么,有利于保持家长和学校德育的一致性,也可以减少学生品德认知发展中的矛盾冲突。

(五)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尽管我国早已提出素质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然而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下,还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学校将早晚自习改成文化课辅导,希望升学率能够提高几个百分点;家长把孩子送到各种课外补习班,希望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光耀门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形成一种观念:只要成绩好,只要会读书,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不用会,都有人替他们完成。在学校教育中,与升学成绩无关的课程被边缘化,变得可有可无。思想品德教育课就在这样一种处境之中,教学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在我国目前这种大教育背景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是很难的,但是不进行品德教育也是不行的。因此要把品德教育从一门专门课程转变为一种隐性课程,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将学科教学和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认识在品德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为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发展奠定了基础。道德认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道德判断的掌握、道德评价的发展、道德信念的确立等方面,这几方面的发展都是和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可以适当加入品德教育的内容。在语文辩论中讨论“孩子做家务应不应该按劳取酬”等问题,促使学生在功利取向的社会价值导向中,思考应该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在班会等活动中,结合社会当前热点、学生生活事件或者班级学校近期发生的事件,利用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法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们展开讨论。通过和同龄人分享自己的感悟,从他人身上学习新的观点,可以促使他们全面地思考问题,通过道德认识的培养,使学生在理智上了解道德的内涵,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

道德情感也是品德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很宝贵的心理品质。它表现为看到贫困山区的孩子不能读书,会觉得可怜而心痛;看到贪污腐败的贪官落入法网,会觉得是罪有应得而拍手叫好;看到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不断发展,会觉得祖国伟大而欢呼雀跃等。道德情感可以引发支持道德认识的不断深化,可以帮助个体感同身受地体会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件,进而做出最适宜的反应,给予最恰当的理解和支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有助于促进其品德发展。

(六)采用行为训练法强化品德行为

很多学者对品德的研究都显示出,儿童品德发展的“知、情、意”并不同步,甚至存在严重的知行不一的情况。鉴于此种情况,教育者也可以采用行为主义的理论培养学生品德,即先训练品德行为,建立良好的品德习惯,再改变认知的方式。下面介绍一些具体方法。

1.强化法

强化是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就是当学生表现出一个积极的品德行为之后,给予表扬等奖励,从而提高这个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撤销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恢复减少的奖励以提高好行为出现的概率也是一种负强化。

教育者经常采用的强化物主要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类。前者包括钱、食物、玩具等,后者主要是口头表扬、发奖状等。强化物可以“因事制宜”,不局限于这二者,如承诺给学生更多活动的时间、承诺带学生出去参观游玩,或剥夺学生看球赛的权利等。能达到最好效果的强化物应该是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例如,一个内向的学生上课举手发言,这时教师只要请他回答,并及时给予表扬就是很好的强化。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使用的强化手段最好用看得见的形式来表现,如填光荣榜,或者贴小红花。

使用强化法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学生有一种等价交换的想法,即完成某项任务或者做某个行为就是为了获得外在强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使用间歇强化,指不是每次出现目标行为都给予强化,而是要让学生摸不到规律,并且当该行为建立之后,逐渐取消强化,让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

2.树立榜样

树立榜样的方法来自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既然观察他人学习,对观察者就有强化的作用产生,就可以学会新的行为,那么教育者可以通过树立正面榜样,让学生学习积极行为方式。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让观察者很容易就知道自己和榜样的差距在哪里。但树立的榜样和观察者在该行为上的差距不要过大,即观察者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该行为,如果榜样的行为标准太高,观察者可能产生“可望而不可即”之感,会影响学习动机,而使观察者放弃努力。只有适宜的榜样,才能产生最大的激励作用。此外,有条件的话可以让榜样作示范,讲经验,让观察者清楚地知道如何才能达到榜样的行为。

品德教育的实验

班杜拉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配一个实验员。等实验员与学生建立了融洽关系并得到学生的信任后,主试分别让四组为孤儿院募取捐款。第一组实验员向学生宣传捐款、救济孤儿的意义,同时自己慷慨解囊,捐出钱款;第二组的实验员向本组学生宣传不去救济孤儿,把钱留给自己的好处,本人也表现得极端吝啬,不向募取捐款的主试捐钱;第三组实验员宣传慷慨仁慈,自己却不掏钱捐款;第四组实验员宣传贪婪,自己钱越多越好,劝说学生不要捐款,但他自己却毫不吝啬地向主试大笔捐款。

实验结果是:第一组学生全部捐了款;第二组学生没有一个为孤儿捐款;第三组尽管实验员把救济孤儿的意义讲得头头是道,并赢得了本组学生的好感,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按实验员说的去做,而是仿效实验员的行为,不捐钱款;第四组的学生正好相反,大多数学生对宣传贪婪的实验员表示反感,却又学着他的样子捐出钱款。

(资料来源:转摘自刘华山主编,《新编心理学》,P272)

3.反馈法

反馈法是指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而影响后面的行为表现。反馈法就像舞蹈演员练功房里的那面镜子,舞者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动作,了解每一个动作的优缺点,及时对后面的动作进行调节,以达到更完美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就像一面镜子,及时把学生的各种行为反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行为结果,起到保持、提高或者减低行为发生率的作用。

运用反馈法时,对学生可以有多种提供行为结果的方式,如口头陈述、文字记录、表格图示,以及各种体态语言等。在实际生活中,这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方法,如把优秀的作业贴在光荣榜上,让学生知道自己这次完成得很好;小学生上课表现很好,可以亲昵地摸摸他的头;学生一学期表现优秀,年终评语对其表扬等。需要注意的是反馈法要及时。上课时,每个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应该立刻给一个评价,而不能等很久才给予反馈。即使学生回答不好,或者回答错了,教师可以有策略地给予简短的反馈,以引发他继续思考、鼓励他回答问题的勇气等。

这三种方法都源自行为主义的理论,它们的效果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把优秀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级朗读时,对其他同学来讲是树立榜样法,而对优秀作文的作者则是一种及时反馈和正强化。在学生没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时,反馈法的效果不如强化法,但是当学生已经养成一定的自觉性之后,反馈法就是一种好办法,因为这是一种精神激励,所起的作用往往比较持久。

思考题

1.什么是品德?品德和道德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2.比较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3.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4.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有哪些心理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