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常见不良心态剖析

高职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常见不良心态剖析

时间:2024-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自主择业与社会期望的心理矛盾。因此,价值观与现实的落差,成为引起大学生择业心理冲突的原因之一。

高职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常见不良心态剖析

第二节 常见不良择业心理分析

临近毕业的高职学生,处于由学校走向社会人生转折期,面临着择业和承担各种社会义务的选择,特别是近两年来,结构性就业矛盾给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压力,更加重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负担;多元、开放的社会所带来的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也剧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在择业时,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不适与心理障碍,这些障碍如不及时克服,就会直接影响择业的过程和结果。所以,研究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探索预防和调适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常见的心理矛盾

通常来讲,高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心理矛盾:

1.高期望值与社会现实的心理矛盾。所谓择业期望值就是指个体获得的职业对自己的物质、精神上的需求的满足程度。大学毕业生普遍希望自己有一个好单位,而现实却是由于机构改革,毕业生直接到机关工作的机会减少了;各事业单位严重超编,目前面临着事业单位改革和压缩编制的任务,接收毕业生的积极性不高;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改组、改造的攻坚阶段,减员增效的任务十分繁重,对毕业生的接纳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再加上退伍转业复员军人的安置以及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人数等,使得毕业生的就业目前更加不易。一面是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一面是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下降,由此在毕业生内心产生的心理冲突就进一步增大。有的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一听说要下基层、到偏远地方,就牢骚满腹,大有怀才不遇之感,不少人沮丧、失望、泄气、听天由命甚至厌世,感到内心痛楚、苦不堪言。

2.成才立业的志向与贪图舒适的心理矛盾。应当说,当今大学生中的大多数进取心强,希望毕业后能有机会多锻炼一下自己,使自己成才,同时也希望毕业后能干出一番事业,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为适应社会需要,力争事业成功,他们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几年来高校的学风在好转,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一点。追求事业成功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这与追求舒适的工作形成一对矛盾,使毕业生处于两难境地。一些毕业生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追求轻松、舒适,以至在择业时,把发挥能力干一番事业摆在了舒适的工作、生活条件之后。一些国家特别需要、并能真正发挥个人专长、为社会创造价值,且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乡镇企业、边远山区、艰苦行业,很少有毕业生问津,甚至为数不少的学生宁愿回家待业也不到这些单位工作。

3.竞争意识与信心不足的心理矛盾。当前,人才交流如潮水涌动,毕业生们“顺潮行舟”,希望投入人才交流大潮,凭着自身素质和大学几年“修炼”的能力,去撞击机遇的大门,通过公平竞争,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但是,当毕业生感到竞争的巨大压力时,又流露出一种信心不足的心理,担心竞争机制不健全,难以真正实现公平竞争。

4.自主择业与社会期望的心理矛盾。高职学生通过学习社会实践,在毕业时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加上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对于个人选择什么职业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以某种职业作为自己理想中的选择。自主择业为实现这一理想提供了可能,但是,自主择业并不等于自由就业,不能爱上哪里就去哪里,就业现实可能与职业理想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这样就使得作为多种角色承担者的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角色心理冲突。一方面,大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认为自己应当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一员,择业要受到社会的制约;作为子女,又有满足父母和亲朋好友期待的愿望,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伦理感相当厚重、家庭意识相当浓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5.价值取向超前引发的心理矛盾。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使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中含有强烈的平等观念,希望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和环境。然而现实并不如高职学生所想象的那样理想,社会不正之风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也有体现,再加上人才市场发育不健全,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大学生择业的公平竞争。走后门、凭条子、拉关系、吃喝送请、权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渗透其中。因此,价值观与现实的落差,成为引起大学生择业心理冲突的原因之一。

6.价值取向滞后衍生的心理矛盾。经历了高考的高职学生,许多人挤这“独木桥”,就是为了端铁饭碗。尤其是在跳出“农门”的一些大学生心中,进了大学门,就认为进了“保险箱”,只要能毕业,今后一份固定的工作不用愁。因此,有的大学生缺乏改革、自主、自强和竞争意识,对过去的“包分配”怀有深深的眷恋。

7.由所学专业引起的心理矛盾。由所学专业而引起的择业心理冲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长线专业的烦恼。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面临转行的烦恼。②短线专业的烦恼。短线专业虽然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大,但毕业生也面临专业对口的程度、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与事业、家庭、地区、单位效益等多种关系的烦恼。③艰苦专业的烦恼。艰苦专业大部分是短线专业,但是工作地点的艰苦环境,如矿山、地质勘察、野外作业点等,与毕业生所追求的理想舒适环境反差较大,从而带来烦恼。④学非所爱的烦恼。由于招生条件的限定,许多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就读的学校和专业。有的学生从进校起就闹专业情绪,到毕业时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择业时的烦恼就可想而知。

8.由于自身条件所引起的心理矛盾。

(1)性别烦恼。突出地表现在女生身上,高职学生择业难,女生择业更难,这导致女高职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心理压力更大。

(2)学历烦恼。社会上流传这么一句话:“研究生需大于供,本科生马马虎虎,专科生十分艰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高消费”情况导致的大专生在就业时的烦恼。

(3)素质烦恼。主要指由身体、成绩、能力等因素引起的烦恼。在校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入了党,担任过多项社会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表现差、成绩差的学生,特别是受过处分的学生怕用人单位不接受,心理负担很重。在身体条件上,生理缺陷,甚至身材高矮、胖瘦等都可能给择业带来烦恼。

(二)由矛盾心理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上述矛盾心理的出现是由于高职学生正处在人生中心理矛盾突出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不同步造成的。此外,求职择业过程本身就是各种矛盾的汇集,是处在各种矛盾之中的艰难选择。高职学生富有干劲、活力,喜爱幻想和冒险,但世界观和人生观又处于尚未成型的阶段,波动性较大,因此在种种矛盾心理作用下容易产生以下心理障碍:

1.焦虑心理。高职学生是既希望能尽快走上社会,谋求到理想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有一种就业恐惧感,对走上社会感到心中无底,对职业选择感到无所适从。产生这种心理的毕业生为数不少,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把人生的憧憬、命运和前途的希冀都放在了毕业就业上,认定单位好将一生受益,单位不好一生无望。特别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容易引发毕业生的恐慌、焦虑心理。轻度的焦虑人皆有之,这是正常的;而过度的焦虑,则会使毕业生失去应有的判断能力和自制能力,严重影响择业。

2.急躁心理。这种心理障碍在不同性格的毕业生中的表现也不一样。性格外向者,择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心急如焚,急于求成。有的毕业生在并不完全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仅凭有关人员介绍就匆匆签约。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原来了解的不一样,便牢骚满腹,东奔西跑,病急乱投医,不能冷静、客观地思考、分析问题,情绪处于难以自制的急躁状态。性格内向者,在择业中表现得唉声叹气、茶饭不思、彻夜难眠,整日为择业百感交集、忧心忡忡。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独立处理事件的能力不强,再加上长期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保护下,在面临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刻——择业时,心理不够成熟。

3.自卑心理。这是一种轻视自己或低估自己能力的心理倾向,常和消极、依赖、怯懦等心理交织在一起。其特点是缺乏自信,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多存在于性格内向,人际关系范围较小,勤于反思而敏感多疑的学生当中。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学生,一般地说,自尊心反而较强。当他们看到别的同学纷纷先于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时,自尊心便受到刺激,认为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均等,愤愤不平,痛苦得不能自拔,继而更加自卑,怀疑自身的能力。要么,为了不使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会产生依赖心理,期望他人为自己择业,或替自己承担部分择业责任。这种缺乏自信的自卑心理,对人的思维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往往给人留下缺乏生气,能力欠缺,适应性不好等印象,从而减少了择业成功的机会。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后期是成人心理接近成熟的时期,大多数学生自我意识趋于完善,基本可以较客观地认识自我;但还有少部分同学,不能正确面对就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缺乏正确评价自我、把握自我的能力。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同学,老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这就给择业的成功制造了心理障碍。

4.自大心理。有自大心理的学生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我估计较高,自以为高人一等。具体表现为:职业取向较高,择业挑三拣四,对用人单位提过分的要求等。这种不切实际,择业时好高骛远、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对就业的不良影响极大,一旦因此而失去良好的就业机会,择业受挫,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5.挫折悲观心理。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可能陷入苦闷、焦虑、失望、悔恨、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甚至产生悲观情绪。高职学生由于一直在校园,生活经历比较简单,未曾经历过波折,没有经受过挫折的考验,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低,情绪波动性较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对待挫折的准备。在就业择业中,往往希望一蹴而就、顺利就业,且害怕失败,自荐材料印了一大堆,校内外招聘会场场都去,看到合适的岗位就将简历递上,但往往石沉大海。一旦受到挫折,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失落、失望、自卑,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或不思进取、消极等待,或怨天尤人、顾影自怜。往往是就业期望值越高、挫折感越重。如果在挫折中不是认真反思,而是失去理智、一意孤行,就可能形成人格障碍,由此引起内心世界的严重扭曲,对健康人格塑造构成严重威胁。(www.xing528.com)

6.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是指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从实际出发、不量力而行,与他人攀比的心理,表现为主观性很强的不切实际的自我欣赏,理想成分居多、求职期望过高,容易导致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相互攀比。在求职过程中受环境、机遇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同等资历的求职者来说,求职结果也会产生落差。但是毕业生寻找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就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择业就业标准:只要有同学在大城市中找到工作单位,自己也得在大城市中找个好工作,不然就差人一等;条件不如自己的同学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自己则必须找一个更好的工作,否则就很没面子。有时候,越是优秀的学生,攀比心理往往越强,其根源就在于他们的虚荣心。他们总认为既然自己各方面都最出色,所找的工作也应该是同学中最好的。

二、影响高职学生择业心理的因素

毕业生在就业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既受社会因素影响,也与学校及学生自身因素有关系,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外部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传统产业比重下降,原有吸纳毕业生的行业在萎缩,产业结构调整、企事业单位减员、政府机构精简,在短期内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速有限。而且,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公务员队伍在精简和分流,事业单位也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这些原有的吸纳大学生的主渠道越来越窄。与此相反的是,近年来毕业生的供给却在成倍地增加。同时,城镇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再就业也有数量可观的人群,再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三峰叠加”,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紧张。社会整体就业难的大环境,使毕业生对就业前景产生了担忧和疑虑,造成焦虑等不良心态。加上现在就业市场尚未规范,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正之风,对就业工作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干扰了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造成了一些毕业生心态失衡。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职业观念增强,对社会职业评价、社会职业地位、社会角色模式等认识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思潮影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地域范围和社会评价,片面追求就业的“福利化”、“非风险化”,过分强调自我发展而忽视社会需求。在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的同时,毕业生中的功利主义倾向日趋严重。他们在择业时越来越多地考虑眼前的现实的利益,缺乏职业的社会的意识和长远眼光。因此,一部分毕业生忽视职业的深层价值,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为利益所牵引,盲目追求就业环境、经济收入、福利待遇等的最优化,放弃职业目标、发展方向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滋生怕风险、求安稳、互相攀比心理等。

2.学校因素。学校因素对毕业生择业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长期封闭的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接轨不够严密,专业划分过于狭窄,课程设置相对不尽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造成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因而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给毕业生择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目前高等学校在学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大多数毕业生缺乏求职的实际能力,缺少择业方法与技巧的学习与实践,不会恰当地自我推荐,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因此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3.家庭因素。中国家庭素有伦理主义传统,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观念也仍然浓厚。许多高职毕业生认为择业应该尊重父母的意愿,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不少毕业生在择业时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家庭因素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父母的期望、父母的职业定位、父母的地位和社交能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环境和氛围等方面。这些因素对部分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产生了一定影响,滋生诸如依赖和无奈等消极心理。由于家庭的影响首先来自父母,尤其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为子女寻找一份在他们看来不错的职业,而不顾及子女的感受。同时,一些学生也依赖于其家庭(或亲友)的力量来进行择业。这两方面的力量纵横交错,给毕业生的择业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

1.自身素质因素。由于毕业生自身素质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市场需要,因而带来了种种心理问题。

(1)高职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非常强烈;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毕业生自身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就加大了其就业的心理压力。

(2)由于毕业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全面了解社会,理想往往脱离现实,有时甚至不顾实际条件,择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3)由于高校毕业生都是初次就业,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

2.专业因素。高职学生所学的专业对就业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冷门专业的烦恼。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面临转行的烦恼。

(2)热门专业的烦恼。热门专业虽然社会需求量较大,但毕业生也面临专业对口程度、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与事业、家庭、地区、单位效益等多种关系的烦恼。

(3)艰苦专业的烦恼。艰苦专业大部分是热门专业,但是工作的地点环境艰苦,如矿山、地质、野外作业等,这与毕业生所追求的理想舒适的单位反差较大,从而带来烦恼情绪。

(4)学非所爱的烦恼。由于招生条件的限定,许多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就读的学校和专业。有的学生从进校起就闹专业情绪,到毕业时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择业的烦恼就可想而知。

3.性格因素。毕业生的性格特征对他们的择业心理行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毕业生缺乏自觉性和独立性,不善于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它服从于一定的目的,那么择业时,不是把择业目标定得太高,脱离实际,遇到挫折就产生急躁情绪,怨天尤人;就是把择业目标定得太低,产生自卑心理。如果毕业生缺乏坚毅性,择业时,面对充满竞争的择业市场,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敢参与竞争,不敢大胆地“推销自己”;如果缺乏果断性,毕业生择业时往往优柔寡断或犯冒失武断的错误;如果缺乏自制力,毕业生择业时受到挫折往往不能抑制消极情绪和冲动的行为,保持情感的稳定性,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