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经济学课程发展看我校本科教学特色

从经济学课程发展看我校本科教学特色

时间:2023-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经济学课程发展看我校本科教学特色章昌裕摘要: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学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完善,从经济学课程建设看,我校是最早接受外国经济思想的学校之一,从经济学教研室建立到成立经济学系迄今已28年,师资队伍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今天的19人,承担着全校研究生、荣誉实验班、国内与留学本科生、远程教育等多种类型的教学工作。

从经济学课程发展看我校本科教学特色

经济课程发展看我校本科教学特色

章昌裕

摘 要: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学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完善,从经济学课程建设看,我校是最早接受外国经济思想的学校之一,从经济学教研室建立到成立经济学系迄今已28年,师资队伍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今天的19人,承担着全校研究生、荣誉实验班、国内与留学本科生、远程教育等多种类型的教学工作。28年来,在经济学系教师们的努力下,课程与教材建设不断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不断体现了我校的人才培养特点。

关键词:经济学 本科 教学 特色

一、经济学课程在我国进入大学课堂的历史进程

1.经济学课程名称演变体现着改革与思想解放进程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科学的影响以经济学为先,这一点在高校教学中尤为突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高校既作为政治课又作为经济专业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长期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在很长时间内,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教科书,一是基于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4)和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1952)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概论(或原理)》,二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原著。大学的经济学教学,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体进行设计,少有其他经济学的地位,即便有些介绍,也只是为了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正确性而作为批判对象使用。究其原因,概源自于马克思的结论,马克思认为,由于自萨伊(法国,1766-1832)以后的经济学放弃了劳动价值论,从而使经济学进入了“庸俗”阶段,此后信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们再不敢越雷池半步。(1)

我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得以全面建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初是改革开放的早春二月,尽管传统思想意识的严寒并没有过去,但春意已开始萌发,以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悄悄冲破严冬开始进入我国。1980年后,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少数综合性大学经济系开始开设经济学课程,但囿于思想解放程度不同和师资水平差异,此间各校在课程名称使用上可谓五花八门,如“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当代西方经济学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当代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等,课程安排亦没有规范,教学方法各执一是,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对介绍和批判的理解不尽相同,有重介绍的,有重批判的,还有边介绍边批判的,一时间,将原本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做成了一锅夹生饭。

得益于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我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直接力量。在思想界拨乱反正气氛影响下,以北京大学陈岱孙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学家意识到,学者们对国外经济学了解的太少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无论对国外经济学持什么态度,首先都应按照实事求是原则,对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在他们的努力和组织之下,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北京举办了“国外经济学讲座”(1979年11月开始,历时一年半,共60讲)。这次讲座是经济学进入我国的破冰之举,不仅学者们从此开始了对经济学的全面重新认识和不断深入了解,而且催生了高校的经济学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在听取了美籍华裔邹至庄等经济学家和国内专家意见后,将“西方经济学”列为财经专业12门核心必修课之一,此后,财经类学校开始相继开设经济学课程,经济学教学逐步走向正轨并开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2)

2.经济学课程的内容

现代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制度各种关系和运行规律的理论抽象和描述,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一门独立科学。现代经济学以理性假设作为逻辑起点而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生活行为,最终目的是为追求资源配置效率而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性建议,因而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现代经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严谨的社会科学,其精髓在于其广泛运用数理推导和验证的实证方法(Positive)来描述理论,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精确性、确定性、严密性和应用广泛性等特点,当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皇后”的数学结合之后,思维工具更为精确,分析逻辑进一步严谨,使用语言更加精炼。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数学是人类头脑所能达到的最完善的抽象境界”,(3)马克思也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4)

现代经济学的内容,以研究对象区分,包括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阐述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理论经济学的基础是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此外还包括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经济思想流派等等。应用经济学运用理论经济学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各专业领域实际经济活动的操作和运行,所含学科与分支较多;应用经济学研究离不开理论经济学指导,同时不断丰富理论经济学内容。(5)

从方法论角度看,经济学研究包括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以数学作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对经济变量进行分析,揭示经济变量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预测经济运动的发展趋势,其具体运用体现于贯穿经济学分析始终的边际分析方法(Marginal Analysis)和均衡分析方法(Equilibrium Analysis)。规范分析法(Normative)要求对经济关系的本质进行解释,侧重经济现象的规范描述和价值判断,如公平和效率是经济学家们从来没有停止研究的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实证与规范都与目标层次相关,目标层次越低越具有实证性,越高层次的目标则越具有规范性,实证与规范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经济问题,其结果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理论通常可以用口述法(用语言叙述定义或理论)、算术法(将定义或理论用图表表示)、几何法(用平面解析几何将图表描出曲线并分析)、代数法(根据变量与变量关系写出一个或一组函数关系式,并根据这些函数关系建立模型,分析或预测)四种语言表述,在表述中,它们是可以互相转译的。

3.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从广义角度看,构成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以资源配置为导向的各种经济行为,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和范畴覆盖社会生活所有方面,在现代社会,几乎每一个社会问题都可以用经济学理论加以解释,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答案,所有学科也都可以与经济学相联系。经济学原理不仅是财经类高校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我校是财经类院校,主要培养财经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专业技能型人才,各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如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财政学统计学营销学、运输学、国际贸易学、国际政治学等都与经济学基础原理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奠定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提高经济问题的分析水平,同时对学生建立缜密分析和严谨推导的思维方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校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发展与特点

1.从经济学教研室组建到经济学系

我校从“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到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再到今天的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原中国金融学院合并,校名保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走过60年历程。改革开放前30年,我校作为专门培养外贸人才的专业院校,专业与课程设置不仅偏少而且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改革开放后,我校始终处于对外开放前沿,不断抓住机遇,使我校发展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从经济学课程建设看,我校是最早接受外国经济思想的学校之一。1979年,王林生教授就倡导开设经济学课程,并亲自承担第一轮(1979级)教学工作。在王林生教授的组织和安排下,1983年,在刚组建的国际经济合作系(六系)成立了经济学教研室,由原国际贸易系(三系)王赛惠(已故)老师担当首任教研室主任,与章昌裕、李青3人面向全校开设经济学课程。王赛惠老师与李晓鲁老师(外聘)共同承担了1980级教学工作后,因工作需要赴香港华润集团任职,1981级后,章昌裕、李青开始承担全校本科经济学教学工作。1993年前,经济学教研室一直属于国际经济合作系,1994年,学校建立校、院、系三级体制,原国际贸易系(三系)和国际经济合作系(六系)合并成立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教研室归属经贸学院,改称经济学系并一直延续至今。

经济学教研室建立迄今已28年,师资队伍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今天的19人,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艰难磨合后,不断走向壮大和成熟,教学水平、质量和规模日益提高。20世纪80~90年代中期,尽管陆续从北大、人大等综合性大学引进过数名优秀人才担任教师,但这些教师受改革与发展种种原因的影响而陆续离开,在最艰难的80年代中后期,每年基本只能保持3~4名教师承担全校本科教学工作,尽管如此,这些教师仍然不弃不离,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1993年,经济学教研室获得了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从90年代后期开始,经贸学院实施新的人才战略,大批学历海归学子不断加盟,经济学系师资队伍日臻成熟。在目前的19名教师中,有教授5人,占2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博士率达到79%,海归教师10人,占53%,此外还有2名海外客座教授。目前,19名教师全年承担学校本科生1 500余人,研究生1 400余人,留学生400余人的经济学课程教学工作,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远程学生。

2.经济学课程建设与科研发展

首先,完成教学大纲编制。1988年,外经贸部人事教育劳动司受国家教委委托制定“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合作”专业15门主干课程教学大纲,经济学教研室负责编写了《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并于1991年公开出版,供全国经贸系统院校和部分财经类院校使用,此后曾数次修订。2000年后,按照学校要求,经济学系完成了《经济学原理(一)》、《经济学原理(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制定,2006年本科教学评估时,对六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最后完善并由教务处统一收录出版。

其次,规范课程建制。1984年前,我校为五年学制,经济学作为专业理论课安排在四年级开设,1985年学制改为4年,经济学仍作为专业理论课安排在3年级开设。1996年,我校被国家教委、计委、财政部列为“211工程”第一批重点建设40所高等学校之一,经校学术委员会扩大会议研究决定,确立了在本科教育方面最能体现办学特色、教学力量较为雄厚的15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列为其中。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经济学系在原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基础上进行了较大调整,根据本科不同专业学科发展与基础理论学习需要,针对法律、外语、公管等专业,在大一学年下、大二学年上开设公共基础课“经济学原理(一)”(2学时/周,2学分)和“经济学原理(二)”(2学时/周,2学分),针对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工商管理、会计学、营销学、保险学等专业,在大一学年下、大二学年上开设学科基础课“微观经济学”(3学时/周,3学分)和“宏观经济学”(3学时/周,3学分),由此实现了与国外大学经济类本科专业的基本同步。“经济学原理(一)”和“经济学原理(二)”主要讲授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仅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更侧重于理论推导与模型建立。与此同时,经济学系还承担了远程学院《西方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学》,全校研究生中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全部教学工作。作为系统理论经济学教学,经济学系还为国际贸易(本科和二学位)、国际金融、金融学等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基础理论课程“国际经济学”(3学时/周,3学分),专业方向课程“发展经济学”(2学时/周,2学分)。

第三,不断完善教材建设。长期以来经济学系一直选用国内外多数大学通用的经济学教科书作为教材。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版权保护制度尚未完善,从1979年到1985年,教学中一直使用萨缪尔森(Samuelson)和Richard G.Lipsey与Peter O.Steiner的原版《Economics》复印本(这些教材当时在王府井外文书店可以购买)。1986年后,随着版权意识加强和国家保护程度提高,原版复印教材已不能继续使用,此后的约10年间,教学中先后使用了国内权威教材《西方经济学导论》(梁小民)、《西方经济学》(范家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高鸿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国外经济学著作出版出现了新的高潮,大量国外经济学教科书在国内翻译出版,在这些教科书中,以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帕金、平狄克、鲁宾费尔德、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的《宏观经济学》较为著名。经济学系依据我校学科发展需要和经济学教学特色,选用了国外多数大学通用的教科书,如帕金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八版)作为国内本科生公共基础课和留学生学科基础课教材,平狄克等人的《微观经济学》(第七版),多恩布什等人的《宏观经济学》(第八版)作为国内本科生学科基础课教材,Dominick Salvatore的《国际经济学》(第八版)、瑟尔沃的《发展经济学》(郭熙保译)作为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课程教材。

第四,强调研讨切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两项制度在经济学系一直延续至今,一是新进教师试讲制度,二是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凡进入经济学系的教师,无论什么学历背景都要经过试讲,试讲合格进入学系后,根据学历背景和本人研究专长安排教学工作;集体备课主要是交流教学经验和进行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宏观协调,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们始终坚持不断研讨切磋,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五,不断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在高校,科研是教学的灵魂,教学是科研的表现形式,教学与科研相互依赖、相辅相成、辩证统一。2008年,经济学系教师在英文(SSCI)和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2009年发表SSCI学术论文3篇、国内核心和一般学术期刊论文29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孙华妤);2010年,孙华妤老师申报的《后危机时代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战略研究》被批准为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经济学课程教学特点(www.xing528.com)

我校本科经济学教学的突出特点是教学对象来源复杂,基础水平差距较大,如荣誉学士学位(Honors Program)实验班学生功底扎实、素质优良,国内学生进校起点高、基础好,留学生来源国家虽多但水平良莠不齐。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学系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和学生特色,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了不同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首先,荣誉实验班按照研究生教学并用英文教授中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其次,针对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不同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如荣誉实验班要求最高,尤为注重数理论证和模型建立,国内本科生强调实证推导、理论逻辑体系建立和联系我国经济热点分析问题,留学生的重点在概念介绍,同时增加课堂讨论,启发学生联系本国经济情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最后,安排学生多做练习,经常阅读课外参考书,同时注意处理基础理论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关系。

三、30年经济学教学的感悟与体会

1.经济学教学务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实际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每天、每时、每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经济学在研究中,将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并借助理性的实证方法来加以分析说明,又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接触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尤其是通过运用大量图形和数理推导来分析经济概念和理论,不免感到抽象枯燥和难以掌握,很难在理论与实践二者中找到契合点。20世纪90年代前,经济学教学非常生硬,其中的概念、参数、变量等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找不到对应的现实,自1992年党中央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国际日益趋近,此后的教学,如微观经济学的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市场竞争、市场失灵及宏观经济学的GDP、CPI、失业率、经济增长、利率汇率、财政货币政策等等,在我国市场经济中都能一一找到例证和对应分析。集30年教学实践经验,笔者的体会是经济学教学越来越容易,而不是越来越难,但在经济学教学中一定要随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由此才能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实践论》,1937)

2.经济学研究离不开数学,但经济学不是数学

从经济学引入数学后100多年的历史看,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数学的确显示出值得充分肯定的优越性,因为,数学语言可以清楚地描述前提假定,使经济学推理与分析有了逻辑的严谨性,数学表述具有文字表述所不具备的确定性与精确性,同时,数学方法使经济学拥有了一个统一的语话体系和共同基础,经济学正是在这一共同话语体系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学作为分析工具,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前沿论文都包含数学或计量模型;80年代数理经济学达到了高峰,一时间,在经济学中出现了基于数学化的唯数主义和泛数学化倾向,数学成为加入经济学家俱乐部的门槛,作为经济分析的惟一手段,在大学的经济学教学中,评价教材和教学优劣的标准也用数学水平高低来进行衡量,有些教师更认为离开了数学就无法进行经济学教学。

对此,笔者认为,我们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经济学的泛数学化倾向不仅在实践中带来了灾难,也标志着经济学逐渐失去了其作为社会科学应有的特征,所以,必须肯定的是经济学研究离不开数学,但经济学不是数学。在这方面,林毅夫教授曾精辟地指出:“实际上真正好的经济学家内心明白,数学是工具不是目的,你用足够的工具来表述你要讲的问题就可以了”,“数学到底重要不重要?重要,但离开了数学之前的观察、积累和对于经济的理解,光有数学是远远不够的,脱离经济学机制而存在的数学结论是毫无意义的”。(6)经济学并不是一些数学模型和概念的简单汇集,经济学家也并不是为开拓数学理论前沿而工作,经济现象的本质是社会现象,社会经济现象的产生与变化不仅有人的主观能动因素在内,其发展还受到许多无法量化的因素制约,运用数学工具分析解释经济现象,是为了更好地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经济学教学应使学生用好数学工具,但不能成为数学的奴隶,不能陷入数字游戏的怪圈。

3.教学方法仍需要改进

经济学的精髓在于其缜密的推导、严谨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作为大学本科经济学教学,既是奠定理论基础的教育也是方法论的教育,重点应在于使学生通过经济学学习,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并能创造性地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我国改革开放30年有余,其间的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社会总体评价认为教育改革是不成功的,在大学教学中,体现严重计划经济色彩的“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基本原则仍在盛行,以“一考定终身”手段培养千人一面学生的模式并没有得到真正改观,如此大学教学,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7)我校培养的学生一直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主要集中于外贸、金融等行业领域,扎实、宽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对他们的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学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讲课”,一定要真正做到“教学”。具体来说,教材与教学大纲在基础课教学中只能起宏观指导作用,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不能限制过死,允许教师自行设计授课体系,特别注重联系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实践,体现我国经济改革特色,增加授课内容和内容深度,做到“教”基础和方法,“学”理解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教学大纲汇编.2006.

[2]迈克尔·帕金.微观经济学.8版.张军,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迈克尔·帕金.宏观经济学.8版.张军,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7版.高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8版.王志伟,译.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

[6]Dominick Salvatore[美].国际经济学.8版.朱宝宪,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注释】

(1)马克思认为经济学自萨伊理论(1830)出现以后就进入了庸俗经济学(vulgar economics)阶段,参见《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1、923、935页。

(2)值得指出的是,经济学被称为“西方经济学”是不严谨的,经济学(Economic)原理和分析方法并无地域或国别之分,实际上并不存在“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的概念,以理论来源地或国别划分经济学不是科学的学科分类方法。如果从理论来源地角度划分,将经济学理论称为“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是德国人,其政治经济学也是“西方经济学”,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亦属于“西方经济学”,这样做是有意将其他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立起来的方法。

(3)[英]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法]拉法格.《回忆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5)应用经济学学科与分支较多,如以国民经济部门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建筑经济学、运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以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专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计划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政学、货币学、银行学等,以地区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以国际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学等,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企业管理、企业财务、会计学、市场学、营销学等。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深化,在近代还出现了很多与经济学交叉联结的边缘经济学科,如人口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经济法学、卫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社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国土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

(6)《经济学方法论篇》,载经济时空网:“与林老师对话”,2007-11-25,http://time.dufe.edu.cn/ experience/2007-11-25/296.html.

(7)“钱学森之问”为钱老生前留下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源自于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时,钱老发出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不仅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