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教育是为了让教师与学生幸福

学校教育是为了让教师与学生幸福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实社会与生活中,对每一个人来说幸福是不同的。对囚犯来说,人生自由就是最大的幸福。但据一份调查,有幸福感的教师仅占被调查教师的32.6%。同样,尽管我们的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没有真正形成,但是在他们眼中,教师职业绝对不会是幸福的职业。难道学校就无法让教师感受教育的幸福?只要我们让教育成为教师生活的目的与内容,教师就会感受到教育者是幸福的。这进一步说明了我国这种幸福的主流思想。

学校教育是为了让教师与学生幸福

学校教育是为了让教师与学生幸福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认为:人生的目的是止于“至善”,其方式是“修德即善”,修德是修养人的“智、义、勇、节”四枢德;行善是人行“中庸”之道,最后人的灵魂可以解脱以达到“至善”之境。如此,才是真正的幸福人。

现代汉语词典里,“幸福”是指人心情舒畅、称心如意。《辞海》中“幸福”条目解释:幸福是人们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而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每一个人来说幸福是不同的。

人们的幸福感在心理学上属于情感范畴,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求有关,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与深刻性。但有时,人的幸福感又带有一定的情绪性,所以往往又有一定的情景性、短暂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所以,对处于不同环境的人来说,幸福的感觉也是完全不同的。如对饥饿的人来说,能吃一碗米饭就是最幸福的。当年朱元璋贫困潦倒昏倒在庙宇,和尚给他喝了一碗青菜豆腐汤,后来他称其为“翡翠白玉汤”。对囚犯来说,人生自由就是最大的幸福。

那么,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与社会地位的当代教师,幸福是什么?幸福又在哪里?是否每一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都享受到幸福?

孔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师之最大幸福。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论,我们的学生都可谓之英才,那么,我们的教师都应是幸福的。但据一份调查,有幸福感的教师仅占被调查教师的32.6%。

为什么大部分教师没有幸福感?

在本书前面的文章中我曾提到,我一位朋友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和表现被上海市一所名牌高中提前录取后表示:一定要做教育部长!命令所有的校长不准补课、不准强迫学生做那么多的练习,让她的师弟师妹在学校里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2010年10月,我曾在上海交大二附中做过一份调查问卷,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眼中的交大二附中。结果,有68.3%的学生选择了“乏味的学校”和“想离开的学校”这两个选项。

由此可见,在今天这样一个带有很强功利性的教育体制里,学生少有幸福感,即使学生学业成功了,像我朋友的女儿,也没有幸福感,作为他们的教师何来幸福感?同样,尽管我们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真正形成,但是在他们眼中,教师职业绝对不会是幸福的职业。

难道学校就无法让教师感受教育的幸福?

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我们让教育成为教师生活的目的与内容,教师就会感受到教育者是幸福的。

为什么?

早在二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把人类的活动和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向活动和行为之外的目的或本身不完成目的的活动和行为;一类是本身即是目的或包含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和行为。如果目的是在活动之外的,活动就变成了手段,因而会造成不择手段地追求其之外的目的。反之,目的是在活动之内的,活动本身也就是目的,因而活动就不会超出目的而不择手段。

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到教育工作者是苦行僧呢?因为很多人把教育看成是谋生的手段,或是升官发财的阶梯,目的与手段分离,教育就变得苦不堪言。为什么那些优秀的教师全身心将自己的一切均投入学生身上而不觉得苦呢?因为他们将教育学生看成是他们人生的目的和生命存在的理由,他们将学生的发展看成最大的人生成就,他们怎么会感觉到苦?他们会因一批批学生在他们手中成长而感到幸福!譬如上海的师德楷模于漪老师,60年如一日,幸福地将一生奉献给教育,在85岁高龄,还深情地说:“一生做老师,一生学做老师!”所以,要让教师感受教育的幸福,首先要让教育成为教师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生命的目的。

其实在我国,幸福的主流意义在于对他人或集体的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67)认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若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这进一步说明了我国这种幸福的主流思想。

在上海市平乐中学,我们做到了: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的家园(具体做法可参见本书序言部分有关平乐中学的内容)。(www.xing528.com)

首先,根据平乐中学最大的教育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误解、不理解充满幻想的生命体——学生的行为,同时学生又误解、不理解教师将学生“物化”(非人化)的教育行为,我们提出了理解教育的思想:“一个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只被世界理解了一点点,更多的是被误解着,所以,教育其实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我们每个人,不管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不管是年长的(如教师)还是年少的(如学生),都应该进入彼此的世界,了解他人的“视界’,从而相互理解、自我理解,让人真正走向生命的辉煌,奏响幸福生活的华彩乐章。”而且,通过扎实的、由全体教师参与的理解教育实践研究过程,我们的老师与学生将这种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其次,我们让老师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获得人生发展的满足与尊重。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人的某些需求得到满足时,人就会有幸福感。对教师来说,生理、安全需求已基本解决,即教师的物质需求基本满足,缺少的是精神需求。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这种需求主要表现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现代教师之幸福一定来自其尊重得到满足或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但由于受信息化和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权威越来越不受人崇拜,并正在丧失,学校管理正日益由权威管理、科学管理走向人本管理,即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管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与时代的这种特征,平乐中学就是让教师在理解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成功,不断发展,让他感受到他是学校不可缺失的人物。

在5年的理解教育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发明创造了20多种具体的理解教育策略与方法,并都在国内不同的专著或专业刊物上发表;我们学校迎来了全国30个省市数以几千计的教师与专家来校学习访问,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向客人们介绍过自己的教育事迹;我们的很多教师上过《中国教育报》、《文汇报》、《解放日报》、《新闻晨报》、“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报纸和电视台,美国“Discovery Channel”还在我校拍摄了专题电视片《生命的脉动》(Living Pulse),向全球播放。

5年里,我们的教师在不同方面都有了不同的提升。就拿干部队伍来说吧,5年前,我这位校长也是外面派进来的;5年后,我们周边的中学的多位校长书记是平乐派出的,平乐成了培养优秀干部的摇篮。

伦理学上,幸福是人在创造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个人、集体乃至人类的目标、理想和正义公益之事业的实现而得到人格上的满足。我们平乐的教师就是在事业的成就里感受着教育之幸福的。

其三,让学校成为教师精神的家园。当今的中国学校,我认为最缺失的是精神,学校成了分数的家园、考试的乐园。

在上海市平乐中学,在5年“理解教育”的实践、反思、研究中,通过无数的师生间相互理解与关爱的故事的积淀,逐渐形成了平乐的学校精神:理解和博爱生命;形成了平乐的理解文化: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教师、勤学奋进,理解自我、塑造人生。

几十位教师,四年如一日,无报酬、无名利、无怨言,风雨无阻,自发地上门倾心相助一位患有先天性大泡表皮松懈症的学生,让其在家顺利完成四年初中的学业,而这背后反映的不就是这种精神吗?(具体可参见本书《学校:充满理解与爱的学习型大家庭》一文)

正是这种精神,让平乐的教师毫无怨言地付出,从不想到要回报。在他们看来,付出是相互的,收获也是相互的;更重要的是这种付出和收获,是他们生命的升华。

例如,每年的初三毕业班,总有一批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较差、知识积累不够、家庭教育没跟上等原因面临无法升学的可能,这对这些孩子的未来是致命的打击。为了这些孩子,我们学校总有一批教师毫不计较地利用自己稍空的时间加入到帮助这些孩子的行列中去。每学年的第二学期,有这样一个只有不到20个孩子的毕业班,他们就是上面所说的需要帮助的学生,每节课少则2位,多则5位教师在教室内,手把手帮助这些学生一小步一小步往前走,这些教师大部分都是满工作量的志愿者!每学年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的都是学校的干部,他们是:副校长张海林、德育主任沈明娟、人事干部陈桂华、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张风荣、徐咏梅等。

在这样一种精神的感召下,平乐中学日益走向“充满生命活力、充满理解与爱的学习型大家庭”,日益成为平乐师生精神的家园。

正是由于平乐的教师拥有先进的理解教育理念,在学校不断取得人生的成功,并时刻感受学校大家庭的精神感召,他们将教育视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自己生命存在的一种最重要的意义。所以,他们在平乐中学享受着教育的快乐,教育着并幸福着。

作为校长,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学校教育的起点、过程、目的都是为了让教师与学生幸福。

(2006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