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矫治措施

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矫治措施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矫治措施贾丽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的影响已不断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高校也毫不例外地受到网络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现已成为近几年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旨在从一名高校辅导员的角度,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分析网络成瘾的现状和其对大学生所造成的不良危害,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矫正措施。

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矫治措施

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矫治措施

贾 丽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的影响已不断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高校也毫不例外地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的使用一方面推进了高校教学的改革,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手段,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也给部分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使他们沉迷于网络,无心学习,少部分学生最终身心受到了伤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现已成为近几年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旨在从一名高校辅导员的角度,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分析网络成瘾的现状和其对大学生所造成的不良危害,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矫正措施。

关键词:网络成瘾 矫治措施 辅导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24日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且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主要使用大军。网络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机会接触网络,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成果,但随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成瘾”现象。另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在2005~2006学年,浙江大学有90名学生退学,其中60多人是因为网络成瘾,几乎占到退学人数的70%;而在该大学某一高分考生云集的学院,有8%的学生由于网瘾拿不到学位证和毕业证。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肿瘤。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等都已进行过相应研究,但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工作经历和经验,谈谈对网络成瘾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矫正措施。

一、网络成瘾的含义

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由Goldberg首次提出的。他认为IAD是作为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是指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引起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指上网者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在虚拟网络世界,获取短暂的精神愉悦、刺激,超脱现实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它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甚至对自己的学业、生活、人生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心理性障碍。网络成瘾可分为五类,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强迫成瘾、信息超载、计算成瘾。在各大高校中,大学生主要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往、网络恋爱及网络信息收集等。这可根据2006年对海南师范学院968名学生的调查数据看出,如表1所示:

表1 92位网络成瘾者的上网目的

img32

由此可知,不足50%的大学生将网络用于学习,反而有38%的大学生用于交友聊天,45%的用于网络游戏,所以说,网络成瘾已经渗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人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一、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由于各高校多媒体、数字化教学的普及,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迅猛,学校网络资源丰富,大学生上网变得非常便捷,学生只需购买一台电脑即可轻松享受网络带来的快乐。许多学生可以通过在网络查阅资料、收发邮件、在线学习、联系朋友,但同时也有一些同学把大部分时间都耗在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络交友及色情网站上,有的大学生甚至去网吧包夜上网。因此,对于没有时间管理概念、自控力差、缺乏职业规划的大部分学生来说,网络的负面危害很大。这不仅表现在大学生的身体上、心理上、学习工作上,还表现在其性格、人格、思想观念和人际关系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素质下降

根据大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在晚上上网,甚至熬夜上网。如表2所示:这样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很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生物钟紊乱,最终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在中国最大的心理咨询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心理咨询网上,网瘾患者的表现被概括为:情绪低落、无愉快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免疫机能下降、精力不足、精神运动迟缓和激动。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成瘾者的身体状况显然不及非网络成瘾者,如果长时间摆脱不了“网络”的话,会直接对身体产生极大危害,出现如昼夜颠倒、倦怠、颤抖、视力减退、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

表2 92位网络成瘾者的上网时间段

img33

2.学习成绩下降

上网直接导致的就是学习时间明显缩短,成绩直线下降,荒废学业。据调查,网络成瘾者学习成绩明显低于非网络成瘾者。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周围的那些留级生、挂科生、退学生、受处分生等大部分是平时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者上网娱乐不能自拔者。据本人观察,网络成瘾学生总是爱逃课,在寝室或者网吧上网,即使在教室上课,也很难集中精力,能吸收的知识很有限,甚至直接在课堂上补瞌睡。这都严重影响了其学业的按时完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进行的调查显示,80%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大学生都是因为“染上”网瘾。又据贵州大学对500名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因上网而逃过课。上海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的调查,又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精神颓废,导致成绩下降,并形成恶性循环。

3.性格、心理等障碍出现

大学生上网形成的交流方式是“人机交流”,这就使得他们往往忽视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种“人机交流”方式很可能会使他们形成孤僻、怪异的性格。如今,大学生过分信任网络,总是希望从网络上获取自信心和成就感,他们通过网络结交各种类型的朋友,但很多时候会因为虚拟的网络遭受到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欺骗;他们也可能通过网络游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上的快感,从而混淆了虚拟社会和真实社会,往往形成一种非常态的心理,甚至走向犯罪。目前的网络诈骗、网络犯罪更是层穷不出。网络使一些大学生不顾家庭状况频繁向家里要钱或者向同学借钱,导致和同学、家人关系恶化;网络也使一些大学生是非观念淡薄,道德意识减弱,缺乏自我控制力,甚至出现反社会现象。根据韩国翰林大学医学院的调查显示,在106名“正常人群”中有13人患有人格障碍,比例为12.3%;但在56名“网瘾倾向人群”中,则有37人患有人格障碍,比例高达66.1%。

4.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轨

进入大学的时期恰恰是大学生形成自身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过程中,影响他们的是在大学所接触的人、事、物。然而网络传输的信息往往能够左右大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动摇现实社会主导价值在他们心理上的权威地位,这样就会使身心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陷入价值选择的困境,导致他们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错位,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网络成瘾”除了会导致以上几个主要危害以外,还可能导致行为怪异、与正常人交流沟通存在问题、校园人文环境恶劣等后果。然而,大学生网络成瘾是由多方面造成的,它不仅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自由性、匿名性等特点、大学生自身的辨别能力和控制力不成熟、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而且与高校自由的网络使用环境、宽松的学习环境,以及被长期忽略的心理教育等因素有关。那么,作为一名高校教育者,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去解决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呢?

三、网络成瘾的矫治对策(www.xing528.com)

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大学生教育第一线的管理员,离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最近,是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指导者,是学生与专业老师之间的协调员,是高校各级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得力助手。高校辅导员一般与学生相处四年,了解学生的主要情况,跟学生交流机会更多,更容易影响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学习。因此,要想解决大学生网路成瘾问题,必须大力发挥辅导员的管理优势,重点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心理矫治。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充分做好入学网络教育,遏制其发展

随着网络的普及,接触网络的学生年龄逐步减小,很多学生甚至小学就会使用网络,但是由于其心理还未成熟,许多网络信息还不懂得吸收,同时加之小学、中学的学业任务繁重、课余时间较少,所以大部分“网络成瘾者”都是在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出现的。学生从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到大学轻松的学习任务,从高中严厉的教育环境到大学宽松的教育环境,从有人监督学习到无人管束的环境,往往会有很多疑问和迷惑,总会在这段过渡时期迷恋上网络。因此,做好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入学教育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辅导员应该明确告知学生高中与大学的区别,教导其应该自觉学习,自我控制时间,管理时间,学会自主学习,对新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方面的训练和培训。同时,可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采用电子归档,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和沟通,并时刻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

2.严厉落实考勤制度,严惩违规者

如上文所讲,大部分网络成瘾者都是逃课上网的,这是因为高校的考勤制度较宽松,专业老师一般不会在意学生的出勤率。而恰恰是这一制度给网络成瘾者提供了方便的机会上网。因此,辅导员应该严厉查处旷课人员,与专业老师联手整治学生上课出勤率,并扩大其在学生成绩中所占比重。由此,使得大学生注重出勤率,减少其沉迷于网络的机会。

3.及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许多大学生会成为“网络成瘾者”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也失去了信心,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信和成就感,从而转而求其次,希望在虚拟世界里找到安慰,如果不正确规划其自身的生涯,则往往会在迷茫之中荒废了学业。因此,及时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做出一个合理的定位,并以此为学习目标,不断进步显得尤为重要;有了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自我管理时间,才能成为自律的优秀学生。

4.丰富自我网络知识,时刻跟踪了解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变化

高校辅导员应该加强对网络的学习和了解,丰富自身的网络知识,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如果辅导员没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触网”的体验的话,将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彻底地解决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也很难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条件下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应该将自己的切身感受同学生分享。建立“网络成瘾学生”的档案,时刻关注其心理的变化,并及时找他们谈心,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其关心、鼓励和支持。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辟班级QQ群、群空间、博客或留言板等,建立辅导员和同学们之间交流平台,给予学生畅通的表达渠道,大家可以平等交流。同学们通过留言板留言的方式与辅导员进行有针对地交流,可以解决部分同学在辅导员面前难以敞开心扉交流的问题。在这种相对独立自由的条件下,甚至匿名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意愿,同学们会感到更加真实和人性化,从而表达其真实的思想情感,使辅导员更多的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甄别出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变化,有效地开展矫治。

5.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尤其是网络类科技比赛

大学里,班级是学生们的一个小集体,而许多网络成瘾者往往因为在班集体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才转而向虚拟世界索要自尊。因此,班集体多开展有趣的、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比如挂职锻炼、实习、志愿者服务、调研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还有利于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变得成熟起来。在校园里,开展科技竞赛,创新大赛,如:装配电脑竞赛、网络安全防护竞赛、学术科研竞赛等,这不仅可以帮这些“网路成瘾者”转移注意力,获取一定自信心和荣誉感,同时也可增强学生们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有利于营造和谐健康的人文环境

6.合理配置和管理网络资源支持辅导员工作

除了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外,学校相关部门也应支持和协助辅导员的工作。首先,在可能的情况下,配置好网络防火墙,集中优秀计算机技术人员,过滤一定量的垃圾网站和不健康网站,做好校园内网络资源的合理管理,避免大学生过多地接触这类网站,以免对其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应当合理规定寝室供电时间,实行晚上熄灯断网制度,严格关门入寝制度,避免学生晚上进入网吧,整晚沉迷于网络。再者,规范高校附近网吧设立制度和准入原则,清除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经营活动,营造健康的高校人文环境。从整体环境中净化了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环境。最后,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旷课、逃课、晚归、夜不归宿等现象加大查处力度和处罚力度。

四、结论

总之,矫治网络成瘾学生仅靠辅导员的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将这一问题彻底解决。针对不同的“网络成瘾学生”应该有不同的矫治策略,因此,只有正确认真、善于处理、彻底弄清网络成瘾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切实防治网络成为青年大学生的“电子海洛因”,人与网络之间才能建立起一种“和谐、健康、幸福”的网络关系。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认清网络的本质,养成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摆脱网络成瘾,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 蔡鹏飞,刘芳.浅议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

[2] 陶飞.面对网络,何去何从——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一项质的研究[J].高校高职研究,2009(2)

[3] 卫根泉.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6)

[4] 陈东红.基于辅导员视角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矫治[J].宜春学院学报,2008(4)

[5] 胡隆成,李丹梅,陈厚钊.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海南师范学院院报,2006(12)

[6] 郑吉友,张志元.浅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原因及其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3)

[7] 网络成瘾危害调查[J].科学生活,2008(1)

[8] 段景勇,乔毅.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中的任务[J].继续教育研究,2008(8)

[9] 任利峰,任丽晔.大学生网路成瘾的原因与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院报,2008(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