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预期目标和方法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预期目标和方法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诱思教学的运用,通过探究过程,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维目标,能够逐步实现初中生物课教学目标,同时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一) 方法一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诱学探究的一种具体方式。经过多年教学的积累,特尔伯特教授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模式。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预期目标和方法

诱思教学的运用,通过探究过程,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维目标,能够逐步实现初中生物课教学目标,同时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一) 方法一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诱学探究的一种具体方式。中心思想是将传统学习的两个阶段进行颠倒,即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学生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这是一种能够提供个性化学环境的教学方法,能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直接的教学变成建构主义学习。本文从对翻转课堂的起源、定义、再认识与理解、实践与探索、收获与效果、问题与思考等方面阐述了对该模式的做法与思考。

1.翻转课堂的起源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因为学校地处山区,许多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公交车上,造成许多学生由于缺课而跟不上学习进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铂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 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课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老师又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当地学生的广泛欢迎。

2011年,美国科技教育实践家萨尔曼·可汗(Salmon Khan)在TED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美国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提到:很多中学生晚上在家观看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种与传统的“白天老师在教室上课,晚上学生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 (The Flipped Classroom,国内也有其他学者译为“颠倒课堂” )。自此,“翻转课堂”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并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委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2.翻转课堂的定义

一般来讲,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在常规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中一起学习来完成的,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这种形式被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上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因此,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学习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交流形式。

3.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课程的翻转,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有许多不同。不同地方的翻转课堂操作模式略有不同,但基本过程大致相同,都分为课前自学、课堂内化两大部分。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罗伯特·特尔伯特(Robert Talbert)教授,在许多课程中(如: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问题、线性代数)应用翻转课堂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多年教学的积累,特尔伯特教授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模式。该模式简要地描述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环节,环节步骤如下:

课前(两环节):观看教学视频;针对性的课前练习。

课中(三环节):快速少量的课堂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并反馈。

国内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环节步骤如下:

课前(四环节):制作导学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教师了解预习、学习情况。

课堂(五环节):合作探究—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课堂上由组间互助合作解决;释疑拓展—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学习问题,由教师在课堂上解决;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进行适度拓展和延伸;练习巩固;反思总结;达标检测。

4.翻转课堂的实质

从教学过程和上述几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看,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质在于“先学后教”。因此,可以这么说,只要能够实现先学后教的教学,就可以认为是翻转课堂教学。

近年来,被认为我国基础教育界先进典型的江苏洋思中心、山东杜郎口中学、山西新绛中学等,他们的成功经验归结起来也是“先学后教”。所以,这些学校也可以说是我国翻转课堂教学的先驱。

5.翻转课堂的特点

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主要有如下一些独特的优点。

(1) “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实现组学中的控制论。翻转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学过程。学生在课外或回家观看学习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绷紧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完全在自己掌握,已经明白的快进跳过,不明白的可以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整理笔记,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2) 从教学流程来看,翻转课堂有利于知识内化。从教学流程的两个过程来看,“知识传授”过程主要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知识内化”过程主要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常规课堂教学的结构一般是师生白天一起在教室学习知识,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感悟巩固。这种教学结构容易出现的问题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巩固知识而布置较多的作业;学生回到家以后,完成作业是主要任务,是否真正懂了倒成了次要任务。在作业中遇到困难时,往往找不到人请教或商量。而翻转课堂教学是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知识的吸收与掌握过程,学生遇到的上述困难也就迎刃而解。所以,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3) 通过翻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学与教。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前预习,通过学习发现其中的疑惑问题。这样在课堂中,学习就可以将学习精力主要放在疑惑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上,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同样,教师通过汇总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疑惑之处,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这些问题上,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4) 通过自学与答疑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全班学生进行备课与教课,个性化教学虽然有一些(如:教学过程中的答疑),但不够突出。翻转课堂教学的自学情况,本身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过程,由此提出个性化问题(自己的疑惑),然后通过平台交流和互动,进行以解决这些个性化问题为内容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内化过程,最终解决这些个性化问题。

至于许多人说的其他方面的诸多特点,如学生主体作用、合作互助,其实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也完全可以实现。

6.如何看待翻转课堂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具有上述特点,通过其独特的教学过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一些独特的方面。例如:它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显然要远远大于其他的教学方式,因此值得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去探索和实施这种教学形态。

但是,如果想要全盘否定常规课堂教学而全部换成翻转课堂教学,全盘否定其他教学思想而全部换成翻转思想,显然是教学思想极不成熟的表现。教学不是穿衣服跟风不能趋之若鹜。翻转课堂教学有优点不能否认,但不能别人说好就是好,不能不假思索人云亦云,更不必认为外国的月亮总是圆的;也不能像黑瞎子掰苞米,总是留不下自己的东西。因此,对于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或形式,我们要认真进行分析。

(1) 对于翻转课堂的科学哲学思考。

A.教学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要遵循科学哲学的认知论和方法论。在科学认识论上,对于科学发展进化的过程有两种典型的对立观点;一种是威廉·惠威尔(William Whewell)的“支流—江河模式”,认为知识是不断积累的过程,由小到大,积少成多,不断归并的过程,如同“中国套箱”一样,这是归纳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即所谓的累积模式。另一种是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的“科学革命模式”,认为新知识的诞生要以全盘抛弃旧知识为前提,新旧范式之间不可通约,这是社会历史主义的观点,即所谓的革命模式。那么,教学思想的进化发展过程会是哪一种呢?这要看旧的教学思想是否已经完全失去生命力。若完全失去生命力,我们应该选择“科学革命模式”。若旧的教学思想依然科学有效,则新思想就只是对旧思想的一种修改或补充,是众多教学思想的一种而已,它只是一条新的“支流”,最终还要汇总到所有教学思想中的“江河”中,通过江河才能汇入大海。这样的话,我们应该选择“支流—江河模式”。

显然,古今中外各种经典的教学思想都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直都在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从孔子的“学思结合,启发诱导”,朱熹的“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从苏格拉底(Socrates)的“产婆术”、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的《大教学论》到赞可夫(J. B. Bahkob)的“一般发展”,一直都对我们的教学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瓦根舍因(Martin Wagenchein)和克拉夫基(W. Klafki)的“范例教学”、斯金纳(Burrhus Frederie Skinner)的“程序教学”、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的“非指导性教学”、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的“发现法”,一直是我们每节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元认知理论、最近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各种教学思想层出不穷,但都不是不可通约,而是并行不悖;绝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补充道教学思想理论的“百宝箱”中,从而使这个百宝箱越来越丰富(如同包含更多娃娃的俄罗斯套娃)。可见,教学思想的发展模式绝不是历史主义的“科学革命”过程,更不是批判理性主义的“不断否认”过程或精致证伪主义的科学研究纲领“问题转换”过程,而是一条典型的“支流—江河”式的归纳逻辑问题。有了这个逐渐增大的百宝箱,我们可以根据培养学生的不同方面,自由选择和组合箱中的思想和理论,建构出能够达成我们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教学过程。并且,随着百宝箱中各种思想理论的增多,可以使我们能够解决更多的教学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历史主义的科学进步模式。

因此,笔者认为,翻转课堂若是从教学思想来看,虽然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但也是众多教学思想中的一种,是最终汇入江河的一条新的支流而已;若是从教学形态或方式来看,翻转与不翻转也只能说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结构或流程,各有特点,不能说哪个就更好(将在下面问题“2”中详细论述)。而且,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绝不是孤立的,必须同时运用其他各种教学思想和方式才能实现。例如: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探究教学,也要有范例教学,也要进行最优化设计,也要师生一起学习,许多问题包括微课在内也需要教师的独立讲解……否则,翻转课堂所谓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或内化知识的特异功能就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只有将翻转课堂和这些众多的教学思想一起汇总成“江河”,才能最终奔腾到“大海” (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B.学习的思维过程应该从整体到部分,还是从部分到整体,还是“整分合”的过程?自古以来,西方以“原子论”为基础,基本是从部分到整体的认识过程;东方则是在“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和“元气论”等整体思想范式的引导下,走的是另外一条认识过程。不能说哪个更好,只能说更有特点,虽然现代科学是在西方原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现代系统科学确实建立在整体论的基础上,常规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师生一起从整体到局部,然后再到整体的学习过程;而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基本是由自学零散的知识到课堂归纳形成整体的知识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只能说各有利弊、各有千秋。但是,作为中国人几千年的思维习惯使然,我们侧重习惯于先从整体出发,再研究局部和细节。

因此,从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角度来看,翻转教学思想与其他教学思想、翻转教学形式与常规教学形式都是各有其自身特点,我们绝不应该也没有必要把翻转课堂神化。

(2) 在我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虽然翻转课堂在欧美一些地方流行,但欧美不是中国,欧美人也不是中国人,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通过对立统一规律辩证地进行具体分析。

A.欧美版的翻转课堂教学的技术支撑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显然目前中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即便可以,还有不同收入的家庭能否承受的问题。

B.若是在我国实施欧美版的翻转课堂教学,但不改变现在的教学作息表时间,则学生每天晚上将自学到深夜才行,这将大大地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实施翻转课堂而需要增加学生几个小时的课业负担,显然是极不合理的。

C.欧美版的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的要求是很高的,而且这种自控能力不是一两天能够训练出来的。对于那些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如何监督他们在课外进行有效的学习?况且每个学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适合自学,有的学生则适合师生一起学习。翻转教学在满足了适合自学的孩子的同时,又大大伤害了不适合自学的孩子,这样究竟对不对?另外,有人很欣赏翻转自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可以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但是,学习过程难道是看泡沫电视剧?难道可以总是轻轻松松,可以分心,不必集中注意力……

D.翻转课堂强化了个性化教学,在中国这种以大班额为主的教学中,必然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在教师课业负担越来越重的今天,为了翻转教学而又进一步增加教师的负担,从能量守恒定律角度看,如何解决?

E.显然,从知识本身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学生自学。例如,初学游泳,或者家庭电路的安装,或者各种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之类的实验知识,显然不适合学生自学,因为这是非常危险的,必须在教师指导、看护下进行学习。

F.许多事物都是先入为主,因此是先由师生一起探究获得一个科学规范的知识好,还是让学生自学形成一个不太科学的概念好,这也值得讨论。

G.从学习流程的两个阶段来看,学习是由“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组成,并且翻转课堂显然对于知识内化过程更加有利,赞赏翻转课堂的人认为知识内化比知识传授更重要,由此而推崇翻转课堂。但是,为何知识内化比知识传授更加重要?如果知识本身传授的就不正确,谈何知识内化更好的问题,势必只会给知识内化增加许多困难甚至带来负面作用。

H.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欧美版翻转课堂的课前自学过程实质是一个阅读式的知识传授过程(类似传统教学的讲授法或灌输法,当然好处是学生可以自己调节)。在这一自学过程中,缺少学生的科学猜想、设计研究方案等探究过程。至于等到课堂上进行答疑和知识内化过程中再进行所谓的有针对性的探究,显然与真正的模拟科学活动过程中的探究有本质的不同。

I.陶行知先生的“教行合一”教学思想,是我们初中物流教学方法中的瑰宝,因为它体现了脑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理科教学的基本特征。以此为知道,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清楚地看到,欧美版的翻转课堂自学过程,显然不会形成“边学边实验”这一重要的物理学习方式。而许多概念、规律的建构恰恰是在“教学做合一”的“边学边实验”过程中进行的。

J.翻转课堂实施的基础是信息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在应用时,对学生的眼睛等生理的伤害,甚至心理的伤害是不容置疑的,如何解决?若是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究竟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重要,还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要?

总之,作为一名承担着为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这一神圣使命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在遇到翻转课堂的时候需要冷静地思考,辩证地分析,考虑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与我国的教育背景是否相符。如果真的在我国实施翻转教学的话,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或者将此问题逆向转换为:若要在我国实施翻转教学,就必须寻找一些适合中国特色的翻转课堂教学形式,然后进一步找到在这些形式下的具体操作模式。

7.解决问题设想

综上所述,要在我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决不能全盘照搬欧美,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通,尽量解决或避开上述讨论的诸多问题,才能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铺平道路,从而真正实施翻转课堂。

(1) 灵活翻转原则。需要翻转时我们就翻转,不需要翻转时就可以不翻转;能全部翻转的可以全部翻转,不能全部翻转的可以部分翻转;需要课前翻转的就课前翻转,需要课堂翻转的就课堂翻转……总之,一切应该以教学实际情况而定。

(2) 先学后教原则。紧紧抓住翻转课堂的实质—先学后教。只要实现了内容的先学后教,不论是全部内容还是部分内容,这样的教学都是翻转教学。

(3) 教学手段多样化原则。欧美版翻转课堂基于先进的信息网络条件,现在我们的条件不够,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在网络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解决问题。例如:可以利用课本、教辅材料、录音、录像、光碟等不同的手段进行翻转自学过程的实施。

(4) 教学方法多样化原则。前述,欧美版翻转课堂在家中翻转自学的过程,基本上是看微课视频的灌输式学习,缺少探究等重要的知识获取方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运用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的“程序教学”,将微课或导学案等手段巧妙设计成探究过程,运用它们去引导学生进行家中的探究式学习过程。针对探究手段的单一问题,例如:缺少实验,我们可以通过微课等手段引导学生运用身边随处可见的简单器材,配合探究过程。这样,通过我们将微课进行程序智能化的设计,在微课引导下,就可以实现“边学边实验”的学生自学探究过程。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欧美版翻转课堂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运用灵活变通的方式,建构出多样化的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就可以基本解决上述在我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我们就可以真正进行翻转教学的实施。

8.翻转课堂的分类

(1) 翻转内容分类—全部翻转、部分翻转。

A.全部翻转:学习内容全部由学生先进行自学,然后再对自学问题进行答疑、应用与拓展,从而完成翻转内化的过程。

B.部分翻转:将学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翻转部分、不翻转部分。其中,翻转部分由学生先翻转自学,再师生一起答疑、应用于拓展,完成翻转内化。不翻转部分采用常规教学过程,师生一起共同学习。

(2) 翻转方式分类—课前翻转、课堂翻转、课尾翻转、课堂小循环多翻转。

A.课前翻转:学生自学过程在课前(家中)进行。

B.课堂翻转:学生自学过程在课堂前半段进行。

C.课尾翻转: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前(课尾),运用一段时间自学下一节的内容。

D.课堂小循环多翻转:运用“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模式”,将自学内容划分为课堂中的几个小问题,分别进行自学和内化过程。首先自学问题一,接着针对问题一进行内化(答疑、应用与拓展);然后自学问题二,接着针对问题二进行内化(答疑、应用与拓展) ……以此类推,形成几个“翻转小循环”。

9.建构多样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 建构多样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教学模式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工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工具。因此,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也离不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前面介绍的几种翻转课堂操作模式,包括罗伯特·塔尔波特教授的操作模式和国内基于慕课的操作模式,都是基于欧美版的翻转课堂教学。从总体上看,这些模糊都比较笼统和模糊,各个环节大都缺少具体的操作步骤、方法、策略。例如:学生的自学过程就没有具体的操作步骤,课堂答疑的过程也只是一些操作流程。

前述,我们已经建构了多样化的翻转教学情境(全部翻转、部分翻转、课前翻转、课堂翻转……)显然,仅靠这几种单一的翻转模式,远不能满足这些不同的翻转教学情境的需要。

所以,根据我们所建构的多样化的翻转教学情境,有必要对应建构出多样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而真正地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

(2) 教学建模的方法。教学建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归纳法进行教学模式建构,这样建构出的模式称为“归纳式教学模式”;另一种是用演绎法进行教学模式建构,这样建构出的模式称为“演绎式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建模的具体方法如下:

A.归纳式教学模式。

建模方法:将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行归纳提炼,形成教学中可操作的程序、步骤、方法策略,就形成归纳式教学模式。

特点: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是直接从教学成功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十分实用,但不一定完全符合教学规律或科学原理,有可能虽然实用但也有副作用,所以需要进一步从理论高度提升。

B.演绎型教学模式。

建模方法:将教学思想、理论或科学原理、方法,演绎为教学中可操作的程序步骤、方法策略,就形成演绎型教学模式。

特点:由于直接将教学思想、科学理论和方法演绎推理形成模式,因此符合教育规律和认识规律。由于不是直接来自实践,不一定适合实际科学(因为并不是所有正确的理论都可以用在教学上),因此需要通过实际教学进行检验和调整。

由于演绎型教学模式是将科学理论(教育理论、科学方法等)直接拿过来,然后作为逻辑推理的出发点进行演绎推理得到模式,因此这是一种演绎推理方法。根据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三段论,我们知道如果理论正确,则演绎推理得到的推论—教学模式也一定是正确的。因此,用演绎法建构模式有着先天的优势,成为科学地进行教学建构的主要方法。本书建构多样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采用这种建模方法。

(3) 建构多样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前面第二节可知,在常规教学中,利用“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教学模式”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常规教学设计及其过程,这缘于它由系统科学的“整分合原理”和“信息反馈控制原理”推理得到。现在,我们根据翻转课堂的实质和解决问题的设想,再次运用演绎法,对“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教学模式”进行推理和变式,就可以得到不同教学情境下的翻转课堂操作模式。

A.对于全部翻转的教学过程,通过课前翻转、课堂翻转、课尾翻转、课堂小循环多翻转这4种翻转方式,建构出4种全部翻转的教学模式。

B.对于部分翻转的教学过程,通过课前翻转、课堂翻转、课尾翻转、课堂小循环多翻转这4种翻转方式,建构出4种部分翻转的基本教学模式。

C.对于部分翻转的教学过程,再通过翻转、不翻转知识之间的26种前后关系,建构出26种部分翻转的前后关系教学模式。

这样,我们就可以建构出由34种不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群。

10.建构翻转课堂生物教学模式

(1) 对翻转课堂的认识和理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全世界都在寻找新的“学习典范”。翻转课堂是目前全球教育界最关注的教学模式之一,它颠覆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特别是它能够实现学生自主、个性化的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每个学生的不同问题。由于原先同步化的传统课堂教学难以解决学生的差异性,因此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效的思路和途径。

翻转课堂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更是一次崭新的教学变革。它能促使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重新审视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如何满足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教师如何重建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激发师生共同成长的潜能等。这些新问题、新领域将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惯性”,点燃教学研究的激情,从而促使生物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迈上一个更高的平台。

(2) 对翻转课堂研究的实践与探索。提起中考,大家普遍认为它给初三的毕业生们带来了过重的学习负担和过于激烈的竞争。但是随着2014年青岛市生物、地理、历史学科由原先的会考进入中考科目,并且每门功课按80分满分计入总分,这意味着初二的学生们也要如同他们的学长、学姐们一般面对着中考的压力。随着家长和学生对这三门学科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教师的压力也骤然加大,在不少课堂中学习氛围明显严肃了很多,教学策略也发生了变化。为了达到中考的要求,很多老师课堂上既要给学生强调重要概念,增加练习题巩固知识点,还要给学生划定记忆的重点,留的作业也多了,这就压缩了本属于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时间。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改进课堂教学,青岛市南区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师通过采取“二借助、一变化、一效果”的翻转课堂的授课方法进行个性化教学,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享受乐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摸索出课内翻转模式的六环节:“自主学习—合作互助—展示交流—拓展延伸—盘点收获—检测反馈”,目前已经应用在常态教学中。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细菌》一节为例:

“二借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借助技术手段让学生在微机室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过程和乐趣。首先在课堂中,老师给学生提供几段微视频,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供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细菌》一节,老师根据知识层次的不同录制了四个微课视频,前三个涉及基础知识,包括细菌的发现、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细菌的繁殖,比起课本上的文字,这些视频更动态、直观、生动;第四个视频截取了新闻报道的片段,讲的是超级细菌,这属于前沿知识,与后期将要学习的真菌应用有一定关联,主要起到帮学生延伸的作用。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度。二是借助于自主学习任务单,给予学生方向性的引导,这种学习任务单既包含了整体性框架,有知识、有方法、有应用、有质疑、有问题,又包含了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去解决的模块。这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己调节学习进度。

“一变化”是课堂结构的改变。展现出来的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相长的场面。其中的合作互助环节,通过组内优生带动的方式,对问题进行释疑,讨论的问题可以针对自学任务单、也可以是讨论中新生成的问题。在展示交流环节,形式是多样的,如,还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细菌》一节,老师既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自学任务单上的答案,也可以让学生以贴图的方式对比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还可以采用画图的方式辨认细菌结构上的主要特点,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这就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挑战性。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追问的方式指导学生纠正、完善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通过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并在课堂中不时穿插趣味性的生活小知识,如放映了一些简短的PPT,其中涉及巴氏消毒法、太空中的顽强芽孢、推荐书目《显微镜下的怪物》等,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回归生活的目的。

“一效果”是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参与面大、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愉悦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持续有效提升。

(3) 翻转课堂实施的初步成效与收获。为了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性及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青岛市南区生物教师们在翻转课堂实施半年后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区域10个实验班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A.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逐渐适应和认可。94%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就说明了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具体在访谈中有些学生提到“这种形式学习效率高,让我学得有兴趣” “我喜欢这种模式,老师能针对我不会的地方重点讲”等。但仍然有6%的学生表示不太习惯,主要原因是“自己基础不太好,课堂老师讲的又少,会跟不上”等。这样的学生还需要教师多关注,指导他们很好地完成自学任务,跟上教学进度。

B.微视频对学生自主学习有明显促进作用。自学任务中,观看微视频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课前设置微视频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分别有72%和2%的学生认为微视频非常有用或者比较有用;通过访谈学生反映“对课本知识梳理的比较成体系的微课以及有思维空间的微课,比较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等,这说明好的微视频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C.翻转课堂能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问卷统计7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把课前初步学习阶段交给学生,由学生自行安排学习进度,独立内化与构建知识,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无疑对培养与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以外,将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对于表达与交流能力,只有21%的学生表示有所提升;通过访谈得知学生不敢表达的原因是担心其他同学的嘲笑以及从小养成的不愿意表达的习惯等,这说明教师还应该在课堂环节下功夫,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课堂交流。

(4) 翻转课堂研究的问题与思考。翻转课堂应该是兴趣盎然的、互动生成的、解决问题的、激发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课堂。它对教师和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

A.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怎样保证学生在家的学习状况及效率呢?翻转课堂其实对于自觉性强的学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那些自觉性差的学生来说效果相对不佳。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指导和监控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自觉学习的能力。

B.翻转课堂对微视频要求高。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探究的欲望,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录制出有思维含量的、启发性的微视频。老师的理念会直接决定课的高度及效果,它展示的是老师的思维及对课标的解读、对教材的把握。

C. 翻转课堂对老师能力要求高。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是意想不到的。老师不要随意否认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确保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活动。需要老师不仅博学还要机智,要有较高的驾驭能力。

D.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翻转。理科中概念构建的课、逻辑性强的、单元教学中的关键点课比较适合翻转课堂。而知识比较零散关联度不高的,翻转效果不佳。

(二) 方法之二:电子书包(IPAD)支持下的生物翻转课堂

随着教学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教学工具也逐步走向现代化。新的信息技术终端和课堂教学得到很好的整合,IPAD作为一个专门的教学移动平台,将进一步推进教学信息化,使教与学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而且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教学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总体来讲,iPad在课堂上的应用,对改变传统课堂结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每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看客;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随时准备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案例概述

本案例选择《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首先,教师在课前发布预习提纲,让学生结合相关实验视频完成预习题,初步认识本节实验课所要探究的内容。其次,由于本节课是一节实验课,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结果的呈现、学习效果的反馈,这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都是无法直观呈现给所有学生的,而利用电子书包的拍照、投影等方式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利用电子书包使得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可以利用iPad进行提交,其他所有的人都可以同时观看,有能力的同学可以适时进行评价,而这些评价同样可以被所有人看到,老师只需要从中选出比较集中的或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并由此很快梳理出全班的共性问题、学生的疑惑所在,也就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依据,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之一,它与光合作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分析构建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描述出呼吸作用的过程,理解呼吸作用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本案例的学习者为七年级学生,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要准确概述并非易事,如何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主体意识,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

基于对学生的分析,本节课采用iPad支持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利用小组探究的形式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出于对真实情境的引用,我没有使用课本上的导课情境,而是利用学生播报新闻的形式,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引入新课的学习。学习过程体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共分为六个环节,具体进度如下:

环节一:自学检测

本节课为一节实验课,为了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提前发布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利用电子书包,观看相关视频,然后完成提纲,并提交,实现预习阶段的人机交互。

老师利用电子书包浏览学生的答题情况,从而掌握学生在预习阶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学检测题。

在此基础上,在正式上课的时候,老师先发布自学检测题,学生通过iPad接收检测题,并结合自己课前预习的结果快速完成、提交,老师可以立刻通过柱状图反馈出学生的完成情况,从而实现师生交互。利用电子书包,老师能够在短时间内同时看到每道题学生的通过率,也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便于老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用以前的教学手段是无法实现的。

环节二:同伴互助

针对自学检测出现的问题,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利用小组的力量将自己的问题进行解决,如果有组内都无法解决的共性问题,小组长可以将这些问题提交到“课堂研讨”中,全班的同学都可以看到每个组提出的问题,其他组的同学都可以在线回复、解答,从而实现生生交互。老师可以从中挑选出全班都无法解决的共性问题,这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环节三:问题归类

让学生所提出的有共性的疑问利用iPad呈现在大屏幕上,同时可以利用电子书包的“屏幕广播”功能,使所有的学生能够利用iPad清晰地看到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将这些疑问进行归类,利用电子书包将同一类问题呈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进行解答。

环节四:合作释疑

本节是一节实验课,实验的操作和现象的呈现至关重要。因此,在本环节,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自学的结果,自由选择实验器材,老师利用电子书包的摄像功能,随机选择一个组,将他们选择的实验器材呈现在屏幕上,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同时直观地看到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从而再次实现生生交互。在完成实验后,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iPad将实验结果进行拍照、上传,老师可以同时看到所有组的实验完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再次实现师生交互。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利用iPad将各小组的实验现象都进行投影展示,使学生可以进行分析、反思,极大地促进了小组与小组间的互动,提升了学习的效果,逐步将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过程梳理清晰。

在这个过程中,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实验我利用了温度传感器,通过曲线的走势,可以给予学生非常直观的感知,效果非常好。

环节五:盘点收获

在学生通过实验构建了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知识体系之后,老师利用电子书包的“课堂提问”功能,让学生将呼吸作用的公式补充完整,并进行提交,老师同样可以同时看到所有学生的回答,选择有代表性的回答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利用iPad,完成在线批改,同时利用“屏幕广播”,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同时清晰地看到批改的过程,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从而及时的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实现学生与学生间的互批互改,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环节六:达标反馈

在此基础上,教师发布达标检测题,学生接收、在线答题、提交,老师同样可以通过柱状图,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完成情况,从而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予以解答,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整堂课的所有错题都会被iPad自动收集到“错题本”中,课下学生可以自己“攻关”,强化知识,突破难点。

效果评估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iPad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它全面地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课前预习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复习,电子书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的过程和效果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利用电子书包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疑惑就是教师展开教学的立足点,充分体现“以学定教”,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推送的资料也是梯度呈现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从而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iPad进入课堂无疑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给教学增添了无限趣味,一改以前多媒体课上学生只能“围观”的窘态,人手一个iPad,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借助iPad丰富的功能,教师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还可以鼓励学生一起进行评价,每个学生都是小老师,通过iPad传递批改、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大了课堂的容量。这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出现了一些变化,成为课堂的评价者。

案例总结

电子书包是若干电子书按照科学的结构整合而成的教学资源包,包含学生学习需要的教材、教辅、工具书等,能有针对性、能及时反馈指导、可自主生成海量练习,能进行问题积累、错题收集、资源及时更新的学习工具。电子书包的尝试教学,使生物课堂学习进入了一个新天地。

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技术的发展确实是能推动课堂的改革。在这节课里可以说每一个环节,iPad都给我带来了惊喜。当然,作为一项新生的技术,iPad也还存在它不够完美的地方,比如说对学生和小组一节课表现的连贯性的评价还无法实现。现在只用iPad对学生或小组的某一次表现给予一个评价,但是这个评价无法累计,就是这个环节过了,评价就没有了,无法将学生或小组整堂课的所有的评价累计起来。另外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的体现iPad支持下的翻转课堂,让它能够真正的、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而不是成为一个负担,这是我们后面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当然我相信随着iPad技术的日益更新,相关的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而翻转课堂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个性化学习带来了新的希望,教师要想很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并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任何新鲜事物的产生都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利用它。我们也期盼,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努力实现借助技术现代化来助推课堂的现代化,真正成为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促进者。

(三) 方法三:小班化教学下的生物试卷讲评翻转课堂

案例概述

试卷讲评课在实际教学中是一种比较难把握的课型,随着小班化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深入实践,使试卷讲评课也打破了枯燥难上的局面。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具体通过自查自纠、小组合作、师生互换角色、问题自我剖析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试卷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目标。

给学生留出反思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思考时间。

针对学生出现的知识性或者方法性的问题时,重在补充相关知识或者建立知识链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由教师主导的查缺补漏变成学生自己查缺补漏,实现课堂的翻转。

这节课中通过小组合作互助环节,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解决问题,让学生们相互讨论和交流,这样能促使掌握好的同学向组内有问题的同学讲解,使试卷中的问题趋于共性化,为课堂讲评提高针对性和高效性。最后梳理出各组内的共性问题。

教学过程

【引】很多同学非常迷恋侦探福尔摩斯。上课前,同学们也来做个小福尔摩斯吧,请认真听一个故事,由你来侦破。播放音频文件。

环节一:检测反馈

首先了解考试的总体情况:试题总分80分,班级平均分63.5,最高分73。专题十一《细菌、真菌和病毒》复习时,我们对本专题的知识进行梳理,从考试题目占的分值可以看出,考查的重点集中在以下知识板块上,这也是中考考试说明中的重点内容。(错误率高的题用红色圈标记出。)

了解了本次的考试情况后,再给大家一次机会,重新思考错误的题,看看能不能改正过来。三分钟的时间—自查自纠。

下面参考课件试题在知识点上的分布,将你没改正的或者困惑的题的题号梳理到我们复习导学案的知识体系中去。

环节二:合作互助

六人一小组,对自己遗留下的问题和疑惑讨论交流。在试卷讲评课中,合作互助的环节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中,通过组内不同成员间习题的讲解和分析,一般会解决试卷中等难度以下的问题,为课堂解决共性和疑难问题留出了时间,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环节三:问题梳理

共同梳理小组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请学生帮助把课件中各小组提出的问题的题号现场标记一下。同学们请看黑板,这些是我们各组提出的问题17、24、41、42、43。

环节四:探究释疑

下面我们全班共同来探究这些问题,并将有关的知识进一步地巩固和提高。

试题41.我们互换角色吧。谁来做我的老师,帮我点评一下我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帮我找原因,并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1) 大肠杆菌与酵母菌相比较,结构中最主要的区别是是否有成形的细胞核;

学生:错!答案不明确!答案: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3) 人们利用酵母菌酿酒的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的产物是酒精。

学生:错!答案不完整!题目问的是产物,所以答案:酒精和二氧化碳。

(4) 草履虫氧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完成。草履虫与衣藻相比较,结构主要不同是草履虫没有细胞壁。

学生:错!知识掌握不全面准备!答案:草履虫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请老师分析我这个题出错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案不明确,含糊不清;没有认真审题,答题不完整。

※知识链接:《试卷导学案》同学们一起回答表格。

细菌、真菌、病毒、植物和动物结构比较(有的打√,没有的打3)

试题17.如图是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B.图中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C.图中C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D.图中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A→D→C

请同学结合讲台的课件分析图片。

解题指导:分析图片,根据图片给的关键信息,找到突破口,分析图中各种关系。或用代入法,排除各种关系。

与17题相同考点的还有43题,我们一起来分析。

这是我们班一位同学的试卷(课件展示),能不能勇敢地站起来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呢?

学生:第一个错误,错别字,器官写错了。第二个错误,乳酸菌我的知识掌握不好,和酵母菌混淆了;第三个错误,可以写无机物,或者写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我做题粗心了。最后一个错误,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这个内容掌握得不是很透,理解不是很好。

我们这位同学非常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而且重要的是发现自己错误的根本原因,自己已经深刻剖析出了自己的问题所在,相信你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也会将知识学得更加的扎实。

※知识链接:《试卷导学案》

试题3.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1) 在下图的空格处填写名称。

(2) 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作用为动物生活提供了_______。

(3)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_______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供植物进行_______作用。动物可以______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__________可供植物重新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所以,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________物质循环。

自己完成后小组六人讨论,分析各题答案。

试题24:我们对这部分知识又进行了巩固和提升。下面我们来分析选择题出错率最高的24题。我们先来回顾一段《舌尖上的中国美食—泡菜》的视频,结合视频中的信息,再分析24题。

学生解释并小结。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乳酸菌的应用。找关键词:主要。排除非关键的因素。

与24题相关的一种细菌和真菌的应用中经常考查的考试题,

※试卷导学案

变式5.利用酵母菌制酒时,一开始通入空气,其结果是( )。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增产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增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学生解释并小结。课下请同学们再认真复习《复习导学案》细菌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这部分知识,进一步巩固。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个问题—42题。这是一个设计对照实验的知识,这个题的部分出错率还是挺高的。

(4) 根据A和B这组对照实验,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展示两张典型错误的试卷)

学生:分析出错试卷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答案。

(5) 如果我们要证明“酵母菌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结论,请你设计一组对照实验。

※知识链接:设计对照实验《试卷导学案》

6.设计对照实验

(1) 对照实验设计注意事项

① 控制单一变量。

② 其他条件不仅相同且要符合客观实际。

③ 单一实验具有偶然性,不具备科学性,因此,应进行多次实验进行验证。

(2) 对照实验设计(42题⑤小题)

① 设置对照实验:(分甲、乙两组)

② 强调相同点:(材料、用具、环境)

③ 强调变量唯一:

④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同位两个同学一起将42题的⑤小题,按照我们的4小步,把每一步按提示完成。

通过本节课的试卷讲评课,学生们分别说出各自总结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选择题的方法和技巧

(1) 找出敏感的词(关键词)。

(2) 自己把握的选项大胆排除(排除法)。

(3) 代入法(试探法)。

(4) 知识点迁移。

非选择题的方法和技巧

(1) 书写规范,切忌错别字。

(2) 答题要抓重点,说明确,条理要分明。

(3) 认真审题,从设计的题目中前后找提示,找准答题方向。

环节五:盘点收获

这节课我明白了……

环节六:拓展提升

《试卷导学案》拓展提升题。

效果评估

在本节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参与到试卷讲评过程中来,给学生表达自己思路的机会。老师只是适时地进行错因分析与思想启发,使学生寻找到“病源”,然后对症下药。对学生讲解不全面的地方只要稍加提示和补充。在试卷讲评的整节课中,一直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自己参与的课堂,是学生自己表达和展示的课堂。在这节试卷讲评课中,充分体现了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案例总结

(1) 以错题联系知识点,加深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完善知识体系。这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整理出试卷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将困惑或难点知识再现,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对重点和难点知识,选择典型变式训练题,达到举一反三、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的作用。

(2) 自查自纠,合作互助,碰撞思维的火花。留给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评价的空间,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3) 梳理疑难问题,解决共性问题,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聪明才智的大舞台。

(4) 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授之以渔。

在每一次的学生讲解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思维在学生间最容易得到共鸣。而且学生解题的思路有时候会给我们很多的惊喜,他们有很多奇妙而实用的想法,所以老师应该大胆地把机会留给学生,你会发现我们的学生是最优秀的。

(四) 方法四:课内外“小组合作学习”

青岛市南区初一生物备课组实施的“课内外小组”的探究与学习实验,开始于2011年9月,是“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子课题。小组合作学习时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以学生学习小组为主要的教学组织手段,教师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之目的。在“诱思探究”的前提下,利用小组开展课内外探究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年来,我们通过学习、探究,逐步和总结了适合七年级生物学科的课内外探究与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基本情况如下。

1.实验的基本方法

(1) 了解学生,构建合理的课内外探究小组。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充分了解实验班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基础知识等各方面情况,将实验班学生按两套方案分组,分为课内探究小组和课外探究小组。

A.课内探究小组的构建。为配合班级管理和其他学科的正常教学,课内探究小组的构建沿用班级的正常分组,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人,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但是,小组成员分工及分工标准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工;对生物学科感兴趣、知识基础较扎实、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统筹管理小组;性格细腻;性格细腻、认真仔细、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定期轮换主发言人,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主发言人表达之后,如有遗漏,中心发言人可以补充。

B.课外探究小组的构建。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将生物学科课外探究小组分为两种:一种是植物组织培养兴趣组,一种是创新实验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组建。植物组织培养兴趣组又分为3个小组,每组6人。创新实验组又分为4个小组,每组6人。在分组人员的安排上与课内探究小组有异曲同工之处,即都尽量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分别确定组长、记录员、主汇报员等植物。

(2) 内容整合,选择合适的课内外探究问题。

A.课内探究问题的整合。课内探究问题,主要是依据课标的要求确定。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科的探究实验主要包括:调查校园、社区的生物种类;探究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观察草履虫;观察种子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探究植物根的生长;观察叶片的结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能量;调查本地不同食物的热量;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探究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测量胸围差;血细胞的观察和模拟血型鉴定;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等。为提高课堂效率,可将其中的部分探究问题进行整合。例如,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观察草履虫,分散在三节课中。如果在一节课中既学习基础知识又进行实验,时间仓促,基础知识落实得不好,探究实验也开展得不好。可将这两节课的内容进行整合,在一节课中专门探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如: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与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步骤的不同点是什么?植物细胞的结构怎样?动物细胞的结构怎样?它们共有的结构是什么?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什么?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什么?将两节课的内容集中在一节课中进行探究,便于对比理解记忆,同时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上,便于集中指导,也便于学生的相互帮教。

B.课外探究问题的选择。植物组织培养兴趣组探究的问题包括: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学习;水培技术学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学习;菊花茎段的组织培养、烟草茎段的组织培养、花生茎段的组织培养等。

创新实验组的探究问题包括:课上无法直接得出实验结果,需要课前、课后追踪记录的实验,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等。创新实验组的同学参与课前、课后的探究记录,可录制成微课,供同学们上课观看、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上的内容,学生可选择性地自主探究;根据所学内容,学生有创新性的想法,想进一步探究,如:探究面巾纸中是否有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物质;探究肥皂和香皂哪个杀菌效果更好等。

课外探究,利用校本课程时间每周一次,无论何种探究问题,探究小组都要合作形成完整的探究报告,有明确的探究问题、探究步骤,有合理的结果和分析。

(3) 方法指导,确保课内外探究的顺利开展。无论课内探究还是课外探究,教师都要成为探究学习的引导者,给学生的探究问题要有探究的价值,对学生自主提出的探究问题要引导分析探究的可行性、意义;在学生自助讨论的基础上,监测实验方案的准确性、科学性,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成为学生组内研讨的参与者,确保探究顺利开展。

(4) 及时评价,保障课内外探究的积极高效。不管是课内探究还是课外探究,教师都应引导学生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从合作技巧、合作效果、合作是否愉快、进步程度等四个方面对合作小组和个人进行评分评奖,并做好记录,填写在各小组的学习卡里,也可以用喜讯的方式在班上公布或向家长报喜,激励学生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评价课分层次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个人有什么收获、经验或教训,都可以在小组或班上进行自我评价;小组成员自我评价,个人从组员相互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或不足,用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之间的合理竞争;教师对小组或个人的评价。一般以小组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重在发展性的评价导向,评出明星小组,给予奖励,保障课内外探究的积极性。

2.部分实验成果展示

(1) 课内、课外结合探究成果展示(图略)。

(2) 组织培养课外探究成果展示(图略)。

(3) 创新实验课外探究成果展示。

探究香皂和肥皂杀菌效果哪种更好

生物世界无奇不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来自生物学,它可以解释你生活的所有。生活中你注意过你用的肥皂和香皂吗?每天清晨洗脸时,香皂的香气扑鼻而来,一下就想洗脸;再闻闻肥皂,就不会这么想了。可你知道哪一个更杀菌吗?鼻子和眼睛不能代表什么,那只是人的感觉。生物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人的感觉对生物学来说毫无根据,让我们一起走进生物实验,来验证哪种杀菌效果更好。

(1) 提出问题:香皂和肥皂杀菌效果哪种更好?

(2) 做出假设:香皂比肥皂杀菌效果好。

(3) 制订计划:

实验器材:培养皿、2克香皂、2克肥皂、淀粉、蔗糖。

实验步骤:制作培养基,将培养基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倒入培养皿中。把做好的培养皿放在家中,接种完毕后盖上盖,放到温暖的环境中,观察记录。

实施计划并观察记录:

第一天:无细菌生长

第二天:培养皿干裂但无细菌生长

第三天:细菌生长明显,香皂多肥皂少

第四天:细菌长势很快,可以明显看出香皂细菌生长多,肥皂少。

实验结论:

从现象中可知,肥皂的杀菌能力比香皂的杀菌能力强。

表达交流: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知道不能只凭感觉给生物学下定义,香气扑鼻的香皂的内涵不像外表那么美丽,实验证明肥皂比香皂杀菌效果好,生物世界的定论必须通过严谨科学的验证。实验结果和日常生活认识相差很大,我上网又查询了相关资料得知,肥皂有强碱性,细菌就不能存活,可能这也是影响实验现象的原因之一。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收获很大,后期我们还要进行探究。

3.实验效果分析

(1) 关于知识的理解。课内外探究实验的开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观察到了如下的情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

A. a. b. c. B. a. c. b. C. c. b. a. D. c. a. b.

正确答案为D。实验班正确率95%,非实验班正确率86%。

进行实验探究的班级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比未进行探究的班级高得多。

(2) 关于探究能力的提升。课内外探究实验班学生的探究能力较非实验班有很大的提升。例如,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时,请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反应速度”,参与课内外探究实验班的同学对探究问题的提出、实验方案的设计、结果的记录、分析等远比非实验班规范、迅速。

(3) 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开展课内外探究实验,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熟知,从课内的探究书本中给定的探究问题,到逐步能选择性地自主选择问题就行探究,再到自主地提出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思维的开阔程度逐步提升,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实验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情境诱思”教学模式,在有层次的问题的引导下开展探究与实验,改进研究策略,完善小组建构;实验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实验成果。

(五) 方法五: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青岛市市南区初二备课组实行的生物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始于2011年9月,是“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另一个子课题—情境诱思。“情境诱思”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使问题导入情绪化、问题解决可视化,展示内容丰富、生动形象、适时变化,让课堂的密度增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科学的手段。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充分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微课等,已达到生物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更高层次的融合应用。

5年来,我们通过学习、实践,逐步探索和总结了适合八年级生物课堂常用的信息技术的方式方法,基本情况如下。

1.实验的基本方法

(1) 恰当地运用课件体现课堂学习目标。恰当地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能把枯燥的说教变成直观生动的演示,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生、情、色俱全。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A.根据每一节课的特点,设计制作PPT,把要求和课堂学习问题适时呈现出来,节省了时间,并能及时提醒学生。如在“自主学习环节”,课件中会提示教材的页码、学习时间、问题有哪些、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等。

B.课件的设计与集成方法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开学初,备课组的教师们一起对一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分工布置,根据分工,每位教师要提前准备某一节的内容,包括一案两单、课件设计、视频资料的准备,如果有实验内容,还有实验材料的提前准备。课件准备好后,发给其他教师复查,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再修改使用。这样先分工再合作,对学习问题的把握更精准,避免了备课时间不足造成匆忙和漏洞。

(2) 合理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把黑板、板擦、粉笔的三项功能合而为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操作书写的场所和机会,如:画一个细胞的模式图,写出一条食物链,书写遗传图解等,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

A.在课堂中,我们经常使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如用激光笔标注课件中的重点,或是换页书写。记得刚开始操作时使用不熟练,班级中管电脑的同学会主动帮助老师,真正达到了师生间互帮互学。

B.电子白板结合投影仪,除了对观察生物标本起知道或演示作用,也可以对学生的作业、错题及时展示纠正。如在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节时,通过投影演示观察猪肾的结构;在学习心脏结构时,投影解剖好的猪的心脏,引导学生观察猪心结构,以便他们能准确找到房室瓣、动脉瓣、心脏各个腔及各腔相连的血管。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严谨性。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A.在备课时,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上网搜索,以弥补知识的不足。在学习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有学生问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中写上了叶绿体,而在呼吸作用的反应式中不写上线粒体呢?”这个问题涉及了高中生物的知识。为了更好地给学生解答,我们上网搜索答案,更准确地给学生解答。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问的问题千奇百怪:“蜗牛的壳也会定期脱掉吗?” “如何区分线粒体和叶绿体?” ……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时刻运用网络。

B.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渗透相关学科的知识。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视频、动画等,给学生再现一些经典实验或是难点问题。如在学习细菌时,我们就把网络中的小动画“巴斯德经典实验”拿来制成微课使用,使学生很直观地了解了这个实验。在学习“抗原和抗体”这个难点时,我们从网络中下载了抗原和抗体抗异性结合的视频,形象直观,同学们看过一目了然、恍然大悟。

C.在备课前,遇到有难度的章节,我们也会上网借鉴一些优秀的课案、习题或课件,作修改删减后,拿来为我们所用。网络资源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教学案例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教材分析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的第一节,本节课关注第一课时“眼与视觉”的学习。由于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先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人体从外界接受信息的主要器官—眼和耳,在介绍眼球和耳结构的同时理解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继而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旨在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本节的教学是全章教学的基础,完成好本节教学任务,可为后面的教学做一良好的铺垫。

学情分析

有关人体对外界感知的方式、器官,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并不陌生。但涉及到这些器官的结构名称、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感觉外界环境变化,学生又不十分清楚。那么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经验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再次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观点,并且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是本节的关键所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概述人体通过眼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过程;描述眼球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及解决生活相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法构建“眼与视觉”的生物学基本核心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视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角度理解眼球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探究视觉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近视的成因;外界光线如何影响瞳孔的变化,并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展示学生们在校吃午餐时的情景。

教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你在吃大餐时,你用到了哪些器官?它们对你完成就餐任务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思考、讨论可达成一些共识。例如:吃饭时,眼睛看到了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鼻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舌尝到了饭菜的味道,唇和口腔感觉到了饭菜的温热,耳听到了周围人的谈话等。由此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及人体通过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获取环境信息。

活动:发生了什么?教师播放一段雨过天晴的视频。

教师:将学生分成2组,一组闭上眼睛主要利用耳来感知变化,一组捂住耳朵只用眼睛来观察,对比收集信息量的多少。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明确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来自视觉,让学生明确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眼与视觉”。

融合点分析: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除了静态的图片外,还可以利用动画、视频动态地展示教师需要的情景。在平台的编辑模块中选择“图片”或“动画”或“视频”,教师可将平台资源中或事先搜集好的图片、动画、视频插入到课件中。在相同的时间里,动态资源比静态资源提供的信息量更大,用动态资源来营造学习情境,更直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图7-1)。

(2)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观察人的眼睛,主要的功能器官是眼球。

教师:我们的眼球被上下眼睑包裹,不容易对其进行观察,请大家利用这个眼球的动态三维图,整体感知眼球的特点。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3608的观察感知,更深刻地明确人的眼球近似球形,由眼球壁和内容物构成。

图7-1

教师:下面我们进一步利用观察的方法了解眼球的结构,小组讨论观察顺序。

学生明确刚刚完成了对眼球的整体观察,之后要对局部进行观察;可采取由外到内、从前往后的顺序观察眼球。

教师:结合课本按顺序观察,同时操作电脑,并思考“① 你能分辨出眼球壁由哪几层膜组成?尝试推测它们的功能。② 眼球的内容物有哪些?尝试推测它们的功能。”

学生分小组,利用“东师平台的动画”和“眼球模型”在自学目标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如有问题同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将解决不了的疑问先记录下来。在全班交流收获和疑惑,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完善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再利用“连线”的形式对这部分内容及时进行反馈,完成小循环小反馈环节。

融合点分析:这是本节课最直观理解的一部分知识点,也是教学知识的重点内容,东师理想生物学科教学平台为教师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资源和工具。在平台的仿真模型模块中选择“人体器官”,找到眼球的三维立体模型,让学生在上课时使用平板电脑控制3608旋转观察,更加直观立体的感知眼球的形状及大致组成(图7-2)。而学生在学习或汇报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时如可以边操作边表达的话,就可以更直观的帮助其他同学和教师的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一个方便的分解眼球各部分结构的动态图,动态地演示眼球的结构,平台中就有这样的平面动图,汇报的学生只需移动鼠标到相应结构,此结构就会闪烁,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图7-3)。在这部分的小结时,利用的平台中的“连线”效果,如出现错误还有改正的提示(图7-4)。这种效果教师可在课堂上以常态方式教学后反馈时用,也可让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中进行巩固练习。

图7-2

图7-3

图7-4

(3) 提出疑问,寻求答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将世界尽收眼底!视觉是如何产生的?动画演示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依次经过的结构,由学生观察思考,分小组讨论总结,用结构名称和箭头表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教师:播放歌手萧煌奇演唱的歌曲《你是我的眼》,引导学生们闭上双眼感受这位失明艺人的痛苦,提出问题:“一位病人车祸之后就失明了,但是经检测他的眼睛结构完好,为什么看不见了呢?可能是什么原因?”启发学生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失明的人。

融合点分析:光线在眼球中的传递途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此处利用动画处理的恰到好处,东师平台的技术开发人员替我们想到了,还将视觉的路线出成了排序题,学生只需要用鼠标拖拽眼球的结构名称排出正确的顺序就可以了,使学生跟乐于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很自然的完成了重点内容“视觉的形成”的突破(图7-5)。

图7-5

提出疑问,寻求帮助:有关视觉的形成,你还想弄清楚哪些问题?

学生A提问:为什么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像?

学生B提问:晴天的中午,刚进电影院时,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但是过一会儿,又隐约能看见周围的人和座位,眼睛发生了什么主要变化?

教师:利用平台中凸透镜成像的动画,引导学生对比认识到凸透镜和晶状体在形态上的相似,帮助学生建立光线通过晶状体后可以在视网膜上呈现缩小倒立像的概念。并直观理解看远物和近物时晶状体曲度的变化。结合课本旁栏“试一试”的小活动,引导学生对瞳孔的调节作用进行合理解释,即: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

融合点分析:此处需要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动画,教师可以在平台的编辑模块中选择“图片”或“动画”,将事先搜集好的图片、动画插入到平台中,以弥补教师对不同类型图片或动画多元化的需求,使学生同时享受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

(4) 参与体验,形成结论。利用动画讲解近视的形成,由学生小组体验讨论后总结填表。

请几位近视眼的同学谈一谈因近视而带来的不便,强调用眼卫生的意义,自觉做到“三要”、“四不看”。

融合点分析:近视的形成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动画是将这部分知识点立体鲜活的呈现给学生最好的方式,目前有关近视成因的动画有许多版本,内容画面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且都没有声音讲解。而平台中的这个动画完全解决了这些难题,将其用于教师新授课的常态教学,或者学生课后作为自主学习的资料都能完全满足需求(如图7-6)。

(5) 总结提高,拓展延伸。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图7-6

(6) 设计一份爱护眼睛的倡议书或宣传标语。

教师:围绕分析“角膜移植、角膜捐献”资料,寄语学生:“我们每个人要爱护好眼睛,因为它是心灵的窗口,我们只有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才能更好地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并联系实际,设计一份倡议书或宣传标语,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帮助大家树立良好的用眼习惯。要求主题突出,形式不限,可以课后完成。

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要还原到生活中去,在还原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体会知识带给生活的价值。

(7)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应用了东师理想生物学科教学平台,平台为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及时有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整堂课以学生为本,为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创造思考情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为目的,利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亲身体验,小组合作等方式在愉快的心境中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推理和比较的能力,小组成员间合作和及时交流的能力。操作简单,资源丰富,平台仿照教师熟悉的PowerPoint软件操作方式进行设计,易学易用。同时,根据生物学科共性,基础性融合点的需要,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了基础的教与学支撑工具及大量学科素材。如本节课中用到的器官的三维立体仿真模型、创设情境时用到的三维立体动画、近视成因是使用的类似微课的有声小动画,更不用说最基础的画图表工具,设计试题时使用的连线和排序工具,课堂提问时应用到的随机抽取工具,这些素材和工具使用简单,效果明显,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同时促进了教学与学习方法的创新。可操作性强,内容全面,帮助教师生成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环境下教师教学指导和管理使用的课件,帮助学生利用学习工具完成专项内容、探究性内容的学习。

(4) 微课嵌入加大课堂容量,使学生学得轻松。2013年8月底开始,我们学校培训了微课制作,老师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从最初的懵懂到现在的较熟练的录制和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并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反复学习领会。

A.初期开始我们录制的微课,都是录制PPT,把一节课的大部分内容,通过录屏软件录下来。那时我们录制的微课,实际上是一节课的浓缩,长达十几分钟,课堂上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并且与课堂内容重复,浪费时间还没抓住重点。初期的这段尝试,使我们内心失落彷徨;但孩子们看微课时好奇的眼神、课下他们对我们的鼓励,使我们下决心要制作更好的微课。

B.在这段时间内,几位专家的讲座给予了我们灵感。“时刻谨记你微课程用户是学生” “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每一条建议都是一种提醒,引导我们在今后的微课中时刻注意。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把每一册的知识框架做成知识树,每颗知识树的每个章节中的重要知识点都制作成微课,链接都在这颗知识树上,然后,放到区局域网上。每个学生都能观看学习。

C.在课堂上,我们会根据上课的进度,适时地播放微课、巩固或突破课堂难点。在开学初,我在复习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这节课时,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犯错误的知识点,制作了三个微课,分别是“区分传染病、病原体和传染源” “区分抗原和抗体” “免疫的功能”。这三个微课的播放,使学生更好地弄清几个概念,突破了难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D.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我们会把制作的微课上传到班级中的家长群中,或是让有需要的学生用优盘拷回家,在家反复观看,以弄懂弄会某部分知识。

2.应该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是与常规教学等同性质的一种教学工具。因此,只有当常规教学手段在支撑教学过程实施存在困难或质量及效率方面存在问题时,才有必要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就必须找到常规教学过程实施存在困难或质量及效率方面存在问题的教学环节和步骤,且这些步骤是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支撑的。如复习“动物的类群”时,如果又把各种动物及特征制作成新授课一样的微课,在课堂上拿出3分钟播放,那就等于没找对信息技术与学习材料的“整合点”,实际上是浪费了3分钟。

无论是巩固学习内容、完善学科体系还是教学系统评价与反馈、开阔视野等方面,信息技术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确实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但课堂往往难以管理,如电子书包的使用,导致了学习参与度较弱的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产生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应适时引导和提示学生,真正让每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实验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情境诱思”的教学模式,选择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结合实际进行实验,联系实践进行研究,不断改进研究与实验策略,让实验一直沿着正确地方向前进和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研究“情境诱思”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

(六) 方法六:“合作学习”分享快乐

青岛市南区初二生物备课组实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实验,与初一生物备课组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是“情境诱思”教学模式的另一个子课题。学生积极动脑、勇于发言,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小组学习中,学习任务和目的,都有合理的分工,学生不仅可以实现知识学习的扩展、完善自我的认知结构,而且还可以学会交往、参与、倾听,他们勇于探索,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之目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愉快地获取知识、分享快乐。教师们认真研究实验,具体做法如下: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制定科学的奖励机制

(1)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将每个班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划分依据是根据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学习习惯、男女比例以及视力水平等综合因素。把6名个性不同、水平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民主选举出一名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小组长,配合教师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并检查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优势互补,提高每个学习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6个人优势互补,合作互助,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增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在分析讨论中得到发展和互补,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得到自我完善和提高。

(2) 制定加分奖励政策。学习小组划分安排好后实行组长负责制,每个学习小组都有一个量化表。每班分为8个组,每组6人,每个小组横向势均力敌,纵向合作互助,在课堂回答问题时1、2号学生 1 1分,3、4号学生 1 2分,5、6号学生 1 3分,学生有表述得分,提出问题或质疑也得分,形成横向竞争、纵向合作、纵横交错的学习格局。通过不同的评价方法,每位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定位,都有获胜的经验和成功的体会。

每天进行加减分的记录综合,每节课进行得分统计,评选明星小组;根据课堂表现评出明星个人。所以,每个人的加减分都关系到整个小组成员,这种方法进一步激发出了学生的整体荣誉感和上进心。例如在某一节生物课上,教师让学生背诵知识点,结果5分钟后好多学生开始走神溜号、昏昏欲睡。于是,我想出了一个计策:宣布两分钟后提问刚才强调的问题,答对的加分,答错的减分,重点提问5、6号学生,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补救。结果,课堂气氛一下高涨起来,都在争先恐后地背诵,效果很好。后来我又实行了抢答,课堂出现了高潮,有几名学生争执得面红耳赤,都想为各自的小组加分,唯恐落后,再也没有打瞌睡的情况出现。这又再次提高了他们学习生物并复习所学知识的效率。

2.建立完善的检查机制

小组长负责制,每堂课前2分钟候课时检查所带课本、导学单等是否齐全,以及导学单的预习情况等,及时督促课堂任务的完成。完成得迅速的和质量好的小组都有相应的加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享受乐趣

学生们在生物课堂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得到了提高和发展,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也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中体会到了学习生物的快乐和成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乐趣。课堂发言中,每组推选一名具有代表性的中心发言人,每名学生都有发言或演讲的机会,不能只固定1人,由组长全权负责调控。这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某些胆小、语言匮乏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扎扎实实地提高了自己的各种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自主合作和相互交流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从课堂上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教学案例2】 问题设置是课堂的纽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 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3) 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尝试对文字材料以及试验材料进行分析,提高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以基因为线索,在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基础上,介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遗传的实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关于遗传图解的粘贴图

教学实施过程(www.xing528.com)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通过视频展示青岛美丽风光,借此老师导入说:咱们青岛是“山美水美人更美”,尤其是有双眼皮的,那更是美丽动人,老师也想问一声,同学们的父母有没有长双眼皮的。此时学生在非常轻松的气氛中畅所欲言,甲学生说:我妈妈是双眼皮,爸爸是单眼皮,我是双眼皮;乙学生说:我妈妈是双眼皮,我爸爸也是双眼皮,而我是单眼皮;丙学生说:我妈妈是双眼皮,我爸爸是双眼皮,我也是双眼皮。

【设计思路】问题设置应该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使学生不再感到课堂学习的压抑、沉闷、索然无味,而是令学生激情饱满,信心倍增,思维活跃。教师对学生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局限于少数学生,要使所有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

教师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简要回顾,双眼皮或单眼皮都是一种性状,一种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分别只把一对基因的一个传给了受精卵,这样子代的体细胞中,控制一种性状的基因仍然有一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并且出示以下插图以增加直观印象。为下面的设疑埋下伏笔。

教师发问:Aa控制的性状到底是双眼皮,单眼皮,还是一个双眼皮,一个单眼皮?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本节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实质就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老师板书“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设计思路】通过以上气氛的调节,学生情绪开始高涨,学习兴趣盎然,同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思维由此被激发,做好了学习的准备。而且,最大的优点在于导入快捷,迅速而自然地引出课题。

(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对于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早在19世纪,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就通过豌豆杂交试验进行了研究。介绍孟德尔的生平(投影: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教师板书(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师出示幻灯片,内容如下:

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32 ~ 34,思考讨论:

(1) 孟德尔在试验中使用的豌豆有什么特点?

(2) 孟德尔杂交试验中研究的是哪一对相对性状?

(3) 纯种高秆和纯种矮秆豌豆杂交后获得的豌豆是什么性状?

(4) 控制矮秆的基因有没有传下去?

(5) 矮秆的性状什么时候表现出来?

(6) 后代为什么高秆的多矮秆的少?

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设置以上六个提问,目的是启发学生回答上述问题,认识科学的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基因有显性和隐性的关系。教师让学生仔细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大致如下:

(1) 孟德尔在试验中使用的豌豆都是纯种的、具有明显相对性状的豌豆。

【设计思路】问题的设置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提问应从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或学习状况出发,所提问题应是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导、运算能够回答的问题,而不是超出学生实际水平的刁、难、怪题,使得学生无法回答,问题设置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思维的价值,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

(2) 孟德尔选择了容易区别的相对性状作为研究对象,例如高豌豆高约1.8 ~ 2.1米,矮豌豆高约0.2 ~ 0.5米。

(3) 如果高豌豆控制高度的一对基因是AA,矮豌豆控制高度的基因是aa,两者杂交的后代杂种豌豆会怎样呢?即纯种高秆和纯种矮秆豌豆杂交后获得的豌豆是什么性状?

(要求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强调杂种高豌豆与上代高豌豆一样的高。)

【设计思路】问题应基于对教材的挖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4) 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难道控制矮性状的基因(a)没有传给子代吗?把杂种高豌豆种下去,后代有高也有矮,并且矮的还和原来的矮豌豆一样的矮,其体内含有矮基因(a)。这表明了有的杂种豌豆虽表现高的性状,但含有控制矮性状的基因(a),只是未能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杂种高豌豆体内既有高基因(A),也有矮基因(a),杂种细胞中同时含有A和a时,能够通过性状表现出来的基因A称为显性基因,被掩盖的基因a称为隐性基因。高和矮这对相对性状,高就是显性性状,矮为隐性性状。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部分,安排学生讨论,并回答。)

【设计思路】问题应具有探究价值。问题是开启学生智慧和情感的钥匙和精灵,它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具有一定的思维训练价值和逻辑结构,解决这些问题的目的不是期望学生能够给出标准完美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研究的意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问题的探究活动中,探究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所以课堂教学中,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者追赶教学进度而让学生还没有进行足够思考的时候结束探究活动,老师草率地给出结论。应该让学生充分思考,使思考具有横向的广度和纵向的深度,并且还要安排适当的交流讨论时间、留给学生质疑和提出问题的机会。

(5) 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呢? (可让学生回答)还可以要求学生思考杂种豌豆的后代为什么高的多矮的少?

【设计思路】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问题设计必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以旧导新,循序渐进,而且要针对教学目标设计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区分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做到不同学生有不同问题,不同问题针对不同学生,使他们通过积极思考在自己的层次上获得提高。

对于孟德尔实验的学习,前四个问题用粘贴画一展示,由师生共同完成。

后两个问题用粘贴画二展示,由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关于禁止近亲结婚,教师出示投影,内容如下:你读过《红楼梦》吗?小说中的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他们的爱情悲剧让读者唏嘘不已,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宝玉和黛玉结婚合适吗?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师生共同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在一个家族中携带某种隐性致病基因(如白化病基因)的机会比其他家族也携带该种基因的机会要高,当近亲结婚后,两个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大大增加,患病的机会要高出许多。由此使学生懂得为什么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设计思路】问题的设置应联系实际,培养能力。教师要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通过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到问题的设置应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应基于对教材的挖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问题应具有探究价值;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问题的设置应联系实际,培养能力。总之,问题的设置是课堂的纽带。

【教学案例3】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课题】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师:前两天学校组织大家到马路上捡垃圾、打扫卫生,回来以后大家有没有擤鼻子?

学生:有。

教师:发现跟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鼻涕里边有很多像是灰尘之类的脏东西。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些脏东西呢?

学生:因为马路上的灰尘很多,在呼吸的过程中灰尘就留在了鼻腔里,没有进入到我们的肺里。

教师:为什么灰尘会留在我们的鼻腔里?大家相互观察同位的鼻腔,看看里边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鼻腔里有许多的鼻毛。

教师:推测一下,鼻毛有什么作用?

学生:我想是不是鼻毛把这些灰尘给阻挡住了。

教师:对。生长在鼻腔粘膜上的鼻毛,位于前沿阵地,像呼吸道大门的哨兵,担负着阻拦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进入体内的使命。这些被鼻毛阻挡的有害物质再由鼻腔粘膜分泌的黏液粘住,形成鼻涕而排出体外。

教师:现在你对用鼻腔呼吸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鼻腔能清洁吸入的空气。

学生:用鼻子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口腔不能清洁空气。

学生: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使空气湿润。

【总结】鼻腔可清洁、湿润空气

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生活体验说起,既容易理解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由于问题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所以无形中降低了难度,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因此说,问题设置是课堂的纽带。

【教学案例4】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课题】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情景引入】:(有感情朗读)即使在冬天,道路两旁也是美丽的地方,那儿有无数小鸟飞来,在浆果和干草的穗头上啄食。事实上郊外正以其鸟类的丰富多彩而驰名,当迁徙的候鸟在整个春天和秋天蜂拥而至的时候,人们都长途跋涉来这里观看它们。还有些人来小溪边捕鱼,这些洁净又清凉的小溪从山中流出,形成了绿荫掩映的生活着鳟鱼的池塘。野外一直是这个样子,直到许多年前的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麻雀、鸽子、百灵鸟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节选自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问题引导】假如地球上真的没有了动物,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学生想象)

如果没有动物我们失去的仅仅是这些吗?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学习任务一:

【出示图片】:图7-7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七上《生态系统》一节的插图),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扮演消费者的角色,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重要的环节。

【温故知新】:请根据图7-7分析以下问题组,先独立思考,然后2人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自己不确定问题

(1) 尝试写出一条食物链。(学生任写,教师任选一条为例,如:草→兔→狐)

(2) 上述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能量)关系是怎样的? (试用金字塔图表示)

(3) 以上食物链中任何一种动物数量的变化会引起其他生物数量的变化吗?

图7-7

学生:会。例如,春夏季节草木丰茂,兔因为食物充足其数量会增加,狐也因食物充足其数量也会随之增多;冬季到来,兔因食物不足数量会有所下降,狐的数量也随之下降。

教师:这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哪项功能?

【学生总结】: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 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以上问题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怎样的关系?学生:不能。受天敌的影响。学生:食物也是有限的。

教师:除食物和天敌之外,生存空间、水分、温度等非生物因素也会制约着动物的数量。

教师点拨:以食物链“草→兔→狐”为例,兔的生存依赖于它的食物—草,而狐的生存依赖于兔;兔的数量的增长受到草和狐的制约,同时兔的数量也制约着草和狐数量的增长。这些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怎样的关系?

【学生总结】: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5) 尝试用坐标图表示狐的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兔的数量变化趋势?

1组学生代表上黑板画图,并解释:狐的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是呈波浪形。

其他组评价1:有不足,狐和兔的数量不能从0开始。

其他组评价2:兔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应该在狐的上方。因为狐与兔之间是捕食关系,兔的数量应该比狐的数量多。

【教师讲解】无论是食物链中的哪种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数量在不断地变化,但其变化是有规律的—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这种状态叫作相对稳定的状态。(图7-8)

图7-8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生态平衡。

【问题引导】1.有人画了下图(像跷跷板),取名:生态平衡示意图(图7-9),你认为对吗?请阐述自己的观点。

图7-9

学生1:不对。如果表示生态平衡,杠杆应该是平衡的,蛇和鼠的数量应该相同。

学生2:他说的不对。像兔与狐的关系一样,鼠的数量就应该比蛇多,杠杆就应该是不平衡的。

【教师肯定】:正因为杠杆不平衡,说明该生态系统正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

(2) 你认为该“跷跷板”是静止的吗?为什么?

学生:跷跷板应该不停地动(用手势表示),因为在自然界中蛇和鼠的数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停地波动。

【师生总结】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相对平衡。

(3) 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结果会怎样? (破坏生态平衡)由此可见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何作用?

【总结】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维持生态平衡。

【走进生活一】 (略)

学习任务二:

【温故知新】先独立思考,然后2人小组合作完成问题3.4

(1) 若图7-9反映的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角,你认为图中还缺少哪些成分? (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

【教师讲】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无机物可以通过某些途径被合成有机物,有机物也可以被分解为无机物,这样往返循环称为物质循环。

(2) 在生态系统中,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是哪类生物通过什么作用完成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 在生态系统中,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有哪几条途径?哪些生物将有机物通过什么作用分解成无机物? (提示: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的角度分析,参照图7-10)

学生1: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学生2:还有植物的呼吸作用。

(4) 假如没有动物,物质循环还能进行吗?速度有何变化?

图7-10

由此可见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何作用?

学生:物质循环可以进行,只是速度会减慢。

【教师肯定并强调】:由此可见,动物能够加快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速度、起促进作用,在物质循环中并非必不可少的成分。

【总结】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习任务三:

【教师问】结合以往的观察和实践,你还知道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些作用?请举例说明。

学生1: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如:蜜蜂传粉、松鼠储存果实

学生2:动物数量过多时会引起灾害例:蝗灾、松毛虫灾

【走进生活二】

重庆璧山县的古老城遭受了罕见的蝗虫灾害,铺天盖地的蝗虫像收割机一样把当地近千亩的农作物和果树林蚕食得面目全非。当地农民向壁山县林业局打报告,要求县和市林业局紧急支援20万只青蛙、2万只麻雀和5 000条蛇。

(1) 造成重庆蝗灾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农民要求支援5 000条蛇、2万只麻雀、20万只青蛙的目的是什么?

A.利用生物防治害虫 B.减少农药用量,防止环境污染

C.调整食物链,恢复生态平衡 D.以上3项都对

【拓展延伸】带着问题阅读资料—生物防治

(1) 生物防治有哪些显著的优点?

(2) 目前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适用于新授课、复习课及试卷讲评课三种课型,尤其适用于新授课。该教学法在我区初中生物教学中推广应用的2年里,我们以城阳区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借助市级和区级的一系列教研活动,边实践边总结,先后推出了近三十节新授课课例,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获得了宝贵的经验。2012年我们又推出了2节试卷讲评课和复习课,受到了市教研员和兄弟区市学科教研员的肯定与好评。

预期目标和作用诱思教学的运用,通过探究过程,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

三维目标,能够逐步实现初中生物课教学目标,同时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案例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很大的变化,教与学的方式改变,师升关系更加和谐。但在会考总复习阶段,原本充满活力的课堂常常变得沉闷无趣,复习课成了机械化的操作。望着学生疲惫而无表情的脸,揣摩不出他们是真正明白了还是依然一知半解。这种状态下的复习课效率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如何重燃学生的复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求知欲、让复习课重现生机与活力呢?笔者结合“人的营养”一节复习课教学实例,谈情境创设的做法与思考。

一、 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复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复习课是指为了巩固、加深、拓展学生所学知识而组织的一种教学形式。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应该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掌握有关规律,增强进一步发展的信心。复习课要源于平时教学、高于平时教学,有新的高度、新的内容、新的方式,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要达到这个目标,根本之路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地了解知识的相互联系和应用规律,拓宽视野,深化认识,释放学习潜能。这一切必须有兴趣做指引。

课堂上,教师提出的一项切实的任务、一幅新颖的情境、一串有效的问题,都需要精心的设计,能在逼真的场景中调动起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复习任务顺利完成,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二、 在复习课中创设新颖情境的尝试

以往复习《人体的营养》时,一般是以消化和吸收为基础配上适当的练习,将营养物质的作用、缺乏症状、食物来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等进行总结归纳,将有关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知识讲解比较全面,学生记忆能力得到强化,但缺乏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在本次复习时,笔者以情境创设作为突破口,从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利用学生原有知识搭建平台,来理清一条条的线索,使之形成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有利于学生掌握。

1.教学内容设计

以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为基础,向四个方向辐射:① 探究实验设计与拓展;② 解读数据和图表;③ 各种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④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复习过程

(1) 创设问题情境导课,激发求知欲望。首先,展示图片(菲尔普斯游泳照片)提问:他是谁?菲尔普斯为什么有这样的成绩?学生可能回答:他体型特殊、训练刻苦、穿鲨鱼皮泳衣等等,教师此时要指出,原因有很多,除了他自身刻苦锻炼等原因之外,还有专人负责给他设计营养食谱。你想不想知道他早餐吃什么?教师顺势出示幻灯片菲尔普斯的早餐食谱。观察早餐食谱,小组讨论让学生小组讨论他的早餐的科学性,进一步理解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性。

(2) 创设和谐互助的情境,提升合作交流的能力。人作为生物圈中的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人以吃作为第一大乐趣。由菲尔普斯的这份早餐食谱引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等,让学生在学案上区分六大营养物质的作用,相互交流补充。

(3) 创设直观情境,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由这些营养物质是否能直接被吸收利用?引入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器官的功能,采用直观演示法,用多媒体展示人体消化系统重要器官组成图,并安排一学生把人体消化系统的挂图帖在身上,各部位的结构对号入座,进一步明确各器官的部位及作用。

(4) 创设探究再现情境,加强对探究实验的理解和拓展。通过展示前期实验过程中的学生照片情景,回顾实验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如控制一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并归纳出探究实验的规律。通过实验的变式训练题,如你能否利用所给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的探究?以此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进而进入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的复习以及数据的解读。

(5) 创设生活情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出示学生午餐照片,引导学生分析配餐的合理性,并加入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出示2009年3月1日中国食品安全法高票通过、将统一食品国家标准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注意食品安全的问题,关注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

(6) 创设归纳式问题情境,有利于巩固梳理知识。本章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采用知识树形式,让学生完善树的枝叶,发散出去,既有学生填空又有教师的重点提示,本章知识要点跃然纸上,给学生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达到复习之目的。

(7) 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布置作业:根据本章的内容,针对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建议,将本章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三、 关于复习课创设情境的思考

学生是复习的主体,在复习课上尤其要注意让学生主动建构,以提高能力,体验复习的快乐。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 设置的情境要新颖

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广、传播快,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内容要新,要链接最新发生的事件,跟踪最新研究的成果,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趋势,向学生传达最新信息。即使是复习时用的书上图片也最好作略微的改动,否则学生就感觉不到新颖之意,达不到提高兴趣的目的。

2. 设置情境应贴近生活

尽量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真实的问题,感受到生物是有实用价值的,是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满足感和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3. 设置情境应多样化

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内驱力,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复习内容创设的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供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掌握知识的根本保证。情境设置可以使提供学习动机式的,也可以是旧知识扩展出新问题式的,还可以是体验式的,让学生每上一节复习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展、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复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

4. 设置的情境不应太复杂

好的情境应该是简洁的、直接的,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冲击,才能诱发他们的复习兴趣,过于复杂的情境会冲淡新颖性和实用性,造成接受疲惫,不利于调动复习的积极性。

这次在复习课中作了创设新颖情境的尝试,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觉得这节课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还学到了新东西,对自己帮助很大,希望以后的复习课都这样上。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让我们有发挥的余地,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复习课是值得我们认真钻研的领域,让我们共同努力!

【教学案例6】 《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生命的起源》是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生命的演化》的第1节课,教材设计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史,体验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生命起源的科学探索的,引导学生构建生命起源的正确观点。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知道整个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生物,以及生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构建生命起源的正确观点,而这一问题又是学生非常感兴趣、愿意学习和了解,乐于参与辩论的话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2) 列举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3) 尝试用比较法分析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4) 认同各种生物与的存在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5) 认同生物依赖环境,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生物进化的证据。

(2) 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生物进化进行研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环节

视频:科学家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探索生命的奥秘。把学生带入探究的情境中。

教师: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达尔文所说的事实就是证据,刚才视频中的科学家们就是在努力地寻找证据。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生物进化的证据,与科学家一起去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吧。

(板书: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

课堂学习:

化石证据

说到证据,同学们首先想到什么?

学生:化石。

(板书:化石证据)

你都知道哪些化石?

学生:恐龙、恐龙蛋、恐龙脚印、三叶虫等。

教师:老师出去玩的时候,也喜欢参观化石,这是我拍的化石照片。

是由生物的什么部分形成的?

照片:恐龙骨骼化石、猛犸象骨骼化石等。

学生:骨骼、叶脉、恐龙蛋、脚印。

(展示化石)

这是老师带回来的化石:斑彩蝶化石、鲨鱼牙齿化石、三叶虫化石、鱼化石。(展示后分别给不同的组观察)

可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化石,它们可是需要上万年的时间,经过复杂的变化才形成的。

那什么是化石呢?

学生: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教师:你知道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吗?老师准备了一个小活动,模拟化石的形成过程。

(模拟:地层形成过程)

你能判断出哪个地层形成得最早吗?哪个最晚?

学生(示意):埋得最深的形成得最早,最浅的形成得最晚。

教师:你可以总结出判断地层年龄的规律吗?

学生:埋得越深形成越早,越浅越晚。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非常好!

你能将右图这几个地层按照形成时间的先后排列吗?

学生:E、D、C、B、A。

教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地球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了。

我们就可以一页一页的打开这本书,去阅读其中的文字—化石了。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科考区域。在本环节,我们需要完成这三项工作:

教师演示:开始挖掘前,先保证地层正确放置—写有组号的一面朝上,找准每一个地层的编号,然后,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

请注意:

① 准确记录发现“化石”的地层,并将化石名称填写在学案的对应地层中;② 分析“化石”所属的类群和生活环境。

现在,跟你的团队一起去发掘化石吧。

学生:小组活动—模拟考古。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各组的发掘工作都结束了,现在请各组代表进行科考汇报表。汇报时要说明这两个问题(示意PPT— ① 介绍化石的名称、是在哪一层发现的?② 将发现的化石放在正确的地层。)

一组:我们发现的是三叶虫化石,是在E层发现的。(张贴在E层)

二组:我们发现的是长颈鹿化石和鱼化石,长颈鹿化石是在A层发现的,鱼化石是在D层发现的。(分别张贴在A层和D层)

三组:我们发现的是鱼化石,也是在D层发现的。(张贴在D层)

四组:我们发现的是乌龟化石和恐龙化石,乌龟化石是在B层发现的,恐龙化石是在C层发现的。(分别张贴在B层和C层)

五组:我们发现的是蛇化石,是在B层发现的。(张贴在B层)

教师:科学家们在考古时,准确记录后,还要再进一步确认化石的年代。科学可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也再确认一遍。

比较不同地层的化石,你能发现生物进化的什么规律?

学生1:越来越高等;

学生2:由简单到高等。

教师:哪种说法更能体现出规律性?

学生:第二种。

那我们就用这种格式归纳。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3:由水生到陆生;

还有吗?

学生4:由低等到高等。

教师:还有补充吗?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总结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

【科学方法】比较

教师:科学家们发现化石之后,是如何让这些沉睡亿年的石头苏醒,向我们讲述远古的故事的?

(视频—恐龙复原)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这些古老的石头真实地再现了曾经的场景。

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科学家在复原恐龙时,用到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学生1:类比;

教师:你是根据哪句话发现的?

学生2:与现在的大型动物进行比较。

教师:观看得非常仔细。这位同学是与物理进行了联系,“类比”是物理中的说法,生物中叫作“比较”,虽然说得不太规范,但是在学习中,与其他学科进行比较,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当然也要注意区别。

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常用的科学方法,

(板书—科学方法:比较。)

同学们刚才已经尝试使用过了:比较不同地层中化石的分布,归纳生物进化的规律。

如果给你同种动物不同时期的化石进行比较,你能有什么发现?

这是不同时期的马的化石,及其复原图。

(1) 比较:不同时期马在外形上有什么差异?其前肢骨有什么变化?

学生:体积越来越高大,前趾越来越少。

(2) 推测:体型和前肢骨的改变使马的运动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越来越适于奔跑。

(3) 结合课本图5.1-6,分析:

不同时期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马的形态结构的改变有什么联系?

学生:2 000万年前生活在丛林,1 000万年前草原;环境适于奔跑,结构也更适于奔跑。

教师:虽然表述很简单,但他已经进行了归纳了,非常棒!

(4) 对马的进化历程的研究,对你研究生物进化有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1分钟,凝聚集体的智慧吧!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但是,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只有极少数的生物能够幸运地保留下化石,还有许多至今未被发现,这就使地球这本大书上出现了很多的空白。

科学家在努力寻找新的证据。

二、 解剖学证据

在解剖动物骨骼时,他们有惊奇的发现,这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解剖学证据。

(1) 比较这五种动物(蝙蝠、人、鲸鱼、狗、鸟)的前肢:它们的外形相似吗?各自有什么功能?

学生:不相似,飞行、抓握、游泳、跑、飞行。

(2) 你能找到它们结构的相似之处吗?

学生:都有类似于手骨、腕骨、前肢骨、上肢骨的结构。

(3) 这种相似说明什么?

学生: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教师:科学研究发现,这些器官,不仅结构相似,在发育上,也有相同的来源。这样的器官称为—同源器官。

科学家推测,原始的前肢骨是这样的: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生活环境不同,进化不同的形态。

不仅是生物进化受环境的影响,我们的生存也要依赖一定的环境!现在,人类的活动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雾霾、极端恶劣天气,就是大自然给我们敲响的警钟,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三、 分子生物学证据

20世纪后期,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使科学家们找到了新的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

(板书—分子生物学证据)

研究发现,地球上现存的所有生物,细胞内都含有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细胞色素c,这一发现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所以,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我们由同一个原始祖先进化而来,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生物,与它们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和谐相处。

你能判断出这些生物,哪一种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哪一种最远吗?

学生:猴最近,酵母菌最远。

你推测:如果比较它们的细胞色素c,谁跟人的最相似?谁差异最大?

学生:猴最相似,酵母菌最不相似。

图片: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

据此,你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学生: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越相似,亲缘关系越远,细胞色素c越不相似。

教师: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他的蛋白质或是核酸也都遵循这个规律。

特别棒!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运用比较法进行推理了!你可不可以运用这项技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牛,因为它与牛的核酸差异最小。

教师:你可以得出什么规律吗?

学生:核酸差别越小,生物的亲缘越近。

刚才,同学们尝试着像科学家一样,借助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探索生物进化的规律。在探究过程中,大家表现得非常踊跃,小组合作高效有序,肯定有很多收获。

自我盘点、闯关练习(略)

科学探索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相信随着探索的继续,我们一定会找到更多的证据,更加真实的还原地球曾经的模样。老师也特别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咱们同学们加入到探索的行列中,在生物进化领域取得伟大的成就!最后推荐几本关于生物进化的书,祝同学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教学反思

《生命的演化》模块是进行生命教育的素材,其中《生物进化的证据》教学中,除了渗透热爱生命、爱护环境的生命教育思想外,也是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时机。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处理,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把“死”知识变成“活”生活,激发学生活学活用生物学知识的热情,使学生充分感悟生命、体验探究。

课堂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对于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特点,我处理得比较细致。我不是简单地将地层呈现给学生,告诉他们地层分布的特点,而是设计了一个小活动,模拟地层形成的过程,将结论性的文字描述,转化成直观的观察活动,学生在观看后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地层分布的特点。这样,学生不仅仅是记住结论,更重要的是体验得出结论的过程。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不同的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教师提供的资料,尝试自己得出结论。在经过前面两个环节的训练后,学生已经可以比较熟练的运用了。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学生在问题引导下,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

对于比较法的拓展应用,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比较法,把每学完一章让学生把重点知识以章末小结的形式加以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将知识融会贯通;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可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将分散了的知识系统起来,更好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学案例7】 《鱼类》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本节课隶属于《生物的多样性》这个主题。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依据一定的特征,可以将其分成不同的类群。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部分内容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是: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课程目标是: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课时只完成“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为学生安排了一个分组实验,观察鱼的外形、运动器官、呼吸器官、鱼的骨骼标本等。教师应利用这个分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思考等方式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进而归纳出鱼类的主要特征。并运用这个特征去区分哪些动物才属于鱼类。分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学情分析

无论是海洋鱼类还是淡水鱼类,都是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类群,但是学生对鱼类的主要特征并不十分明确,所以,教师要通过分组实验和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外形、体色、游泳和呼吸等,明确鱼的全身几乎都是为适应水中生活而设计的,进而归纳出鱼类的主要特征。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物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1) 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探究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2) 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 感悟生命的精美巧妙,增强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德育结合点

(1) 通过探究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进一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 通过分析鱼类身体结构特征,感悟生命的精美巧妙,增强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3) 通过观察活体鲫鱼,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学习方式

分组实验,观察分析,合作交流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本节课完成“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这一课程目标,整节课分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整体感知脊椎动物:利用鱼骨骼标本和其他类群脊椎动物骨骼图片,找出脊椎动物共同特点,引出本节课题,明确本类动物在生物学中的地位。

第二环节:暴露前知—围绕鱼类的主要特征,让学生辨别哪种动物属于鱼类,了解学生关于鱼类主要特征的前概念,明确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环节:自主探究(主体部分) —通过自主观察、合作探究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获得新知,概括出鱼类主要特征。

第四环节:解决问题—运用鱼类主要特征去区分辨别哪种动物属于鱼类,并说明理由。

这样整节课都是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帮助学生解决“鱼类到底有哪些主要特征”这个问题进行,答案不是老师直接告知,而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思考、合作完成,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去体会、理解、顿悟,既能运用结构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去获得新知识,又能感悟到大自然造物的精美巧妙,还培养了科学探究讲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合作和表达能力。运用实物探究,让学生零距离接触鱼类,形象直观,更加有助于对鱼类的主要特征的理解。

关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学生已有前知,知道鱼适应水中生活这个功能,不明白的是哪些结构实现了这样的功能,所以在这里通过运用这个观点,采用倒推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脊椎动物整体感知

前面我们学过的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今天我们来学习脊椎动物。什么是脊椎动物?

(1) 观察鱼骨骼图片和标本。(观察脊柱的组成及脊椎骨的形态。)

(2) 出示其他各类脊椎动物的图片,了解还有哪些脊椎动物。

(3) 摸一摸自己的脊柱,感受脊柱的存在。

过渡: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脊椎动物中的最简单的一类动物—鱼类。

二、 新授

(一) 前知展现—尝试区分鱼类

(1) 谁是真正的鱼呢?你觉得鱼类应该有哪些主要特征?试着说一下判断的理由。(图片)

(2) “海阔凭鱼跃”,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鱼类的主要特征应该是与水中生活有关,你觉得鱼在水中生活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学生交流,汇总。

(设计意图:开篇直奔鱼类主要特征这个主题,基于学生的前认知开展教学,了解学生学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选择重点解决那些学生不会的或者不明确的问题,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

(二) 实验一:探究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准备:每个小组一个水槽、一条鲫鱼、一个滴瓶(装有墨水)、一块毛巾、一个鱼骨骼标本。

观察顺序:

(1) 观察鱼的体型、体色,分析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 观察鱼的鳞片、触摸鱼的体表,推测各自的功能。

(3) 观察鱼身体两侧的侧线,推测其功能。

学习模式:

(1) 自主学习:自己观察,完成表格。

(2) 小组合作:完善表格内容。

(3) 展示交流:表达小组观点。

续表

通过小组展示交流,总结以下信息:

(1) 鲫鱼的身体梭形(流线型),侧扁,减少水的阻力。

(2) 鲫鱼背部深灰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上面和下面的敌害发现,是一种适应水中生活的保护色。

(3) 体表被覆鳞片,保护作用;有黏液,粘滑,减少前进的阻力,还能保护自己,不被敌害抓住。

(4) 鳞片上的两排小孔是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是感觉器官。侧线的作用学生不知道,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启发思考的方式完成。

(设计意图:采用分组实验,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先根据结构推测功能,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达成共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汇总表的归纳,感受结构功能相适应的同时,也感受到鱼的全身都是为适应水中生活而设计的,从而感受生命的奇妙,增强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 实验二:探究鱼的运动器官—鳍的作用

情景假设: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它的运动方式是游泳,提起游泳,还记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200米自由泳冠军—我国选手孙杨吗?试想:假如孙杨在海里遇到鲨鱼,谁游得快?

(1) 观看鱼运动的视频,感知鱼的运动:

(2) 实验探究,观察鱼的运动: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 在拐弯的时候,主要是哪种鳍发挥作用?

(2) 在前进的时候,主要依靠哪种鳍的协助?

(3) 用笔的钝端将小鱼弄翻,看主要是哪几种鳍在维持平衡?

(设计意图:鱼用鳍游泳是鱼能在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通过游泳健将孙杨的速度与鲨鱼的速度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通过观看视频,听解说,获得整体感知,再进行实验探究来证实,培养了学生的实证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合作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有指向性,避免了学生观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四) 实验三:探究鱼的呼吸器官—鳃的作用

情景设计:人要潜到水里需要携带氧气瓶,但鱼却在水里逍遥自在,最主要的是鱼能在水里呼吸。鱼是用鳃呼吸的,鳃的结构怎样呢?鳃又是怎样完成呼吸的呢? (出示鱼鳃图片)先来观察一下你眼前的鱼:

(1) 观察鱼的口和鳃盖后缘的张合有什么规律?

(2) 用吸管将墨水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墨汁流动的情况。

(3) 结合鱼鳃的结构图及水流的方向,推测鱼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

(设计意图:学生对鳃的呼吸这一部分知识是非常抽象和模糊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鳃的结构、口与鳃的张合,再通过墨水试验,看清水的流动方向,并结合鳃的放大图片推测鱼是如何呼吸的。通过实证,推测出水中溶解的氧气经过鳃的时候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梳理知识,总结鱼类的主要特征

(1) 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师生共同梳理完善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鱼儿虽然没手没脚,但在它的领域里,它却是那么完美,不仅能通过游泳获取食物、逃避敌害,还能用鳃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无论从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来看都是为了适应水中生活而设计的。

(2) 提炼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对前面所有探究的问题的总结,通过探究发现特点,分析所能解决的问题,并总结出主要特征,让学生感悟到生命构造的完美,增强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认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达成目标二。)

四、 评价设计:利用鱼类的主要特征区分哪些动物属于鱼类

回到刚上课时鱼类区分这幅图片,判断哪是鱼类,并说明理由。考查学生对目标的达成情况。

(设计意图:如何才能达到《课程标准》中的“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的层次要求,不仅仅是“知道”,更应该是会“运用”。学生在明确了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后,要学会运用这个特征来对动物加以区分,特征作为一个标准。呼应开头的问题,用本节课所学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一。)

五、 结束语

原来我们平时并不在意的小鱼,身上竟然藏着这么多奥秘,如果说鸟是“蓝天骄子”,那么鱼便是“水中精灵”,一切生物的存在,都有它适应地球环境的结构和特点。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每个生命都完美,都值得大家去热爱和珍惜。本节课同学们用你的慧眼和善于思考的大脑揭开了这些奥秘,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和思考,你会发现:万物皆有灵,一草一木,一虫一兽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那现在这些精灵陪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一节课,帮助我们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也带给我们许多乐趣,接下来我们需要怎么做呢?对,放它们回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