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一般心理的三个维度的介绍

教师一般心理的三个维度的介绍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教师的心理状况对学生素质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关注和探讨教师心理问题是当前教师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教师一般心理是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心理品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师的一般心理归纳为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从教师职业要求来看,成熟的教师应具备以下主要个性特征。

教师一般心理的三个维度的介绍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心理水平与时代要求存在着相当差距,特别是教师的心理令人担忧。而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教师的心理状况对学生素质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关注和探讨教师心理问题是当前教师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教师一般心理是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心理品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师的一般心理归纳为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

一、认知品质

认知品质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机制和水平的人格特征因素,是教师心理结构的最基本的成分。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工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为了使教学工作有效进行,教师必须具备正常的智力水平,但教师智能超过某一关键水平以后,它不再起显著作用,而其他认知特性或人格特征(主要是能力特性)就起更大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能力特性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心理。

(一)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能力品质,教育教学情境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1]观察力敏锐的教师,既能找出某类学生共同具有的典型特点,又能发现每个学生的个别特点,从而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在讲课时能及时发现课堂中的消极因素,能从学生的表现中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状态,能从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思维过程及作业情况,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具有良好观察力的教师,不仅善于观察学生,也能较为客观地观察和评价自己,扬长避短,同时还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同事的关系。

(二)准确的记忆力

准确的记忆力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智能品质之一,因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许多东西要准确记忆。如学生的姓名、特征、过去的品行、原有的学习成绩和智能水平,教材内容中的“双基”、重要教学环节的处理方式、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班集体在过去或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记忆准确,否则难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三)丰富的想象力

瑞安斯研究表明,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力并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教师,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设计,自觉调控,把学生引入应有的境界;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分析他们的现状,预测他们的发展,从而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施加教育影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四)优良的思维品质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综合起来,教师优良的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①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善于通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全面地、系统地认识现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这要求教师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广阔性;②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因材施教,及时而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这要求教师的思维品质必须具有创造性和独立性;③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处于发展成熟过程中的青少年学生,学生间不仅存在个体差异,同一个体本身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变化与发展,善于用新的观点、从新的角度分析问题,采取新的策略。

(五)善于分配注意力

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是对教师的一项职业要求。在课堂上,教师一般是面对几十个学生,既要眼观耳听,注意教学进度,维护课堂纪律,又要边讲、边写、边导;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巧妙地处理好个别学生的问题,及时处理各种偶发事件,排除内外干扰。如果教师的注意力不能灵活分配,就会顾此失彼,必将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善于分配自己注意力的教师,一般都善于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状态。他们不仅善于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善于组织教学,不断开拓学生的思路,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是指人在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居于心理的核心地位。健全的个性是合格教师必备的心理。教师个性特征不但影响其自身教育教学活动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从教师职业要求来看,成熟的教师应具备以下主要个性特征。

(一)成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在个性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从心理反应的意识层次上支配、调节着人的行为。个体能否真实地、客观地认识自我、对待自我是衡量其自我意识成熟与否的基本标志。

1.健全的自我认知

从自我认知维度看,成熟的教师一般能在客观的自我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分析,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能比较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地位、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形成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相统一的自我形象。

2.积极的自我体验

从自我体验维度看,成熟的教师一般都能通过积极的自我感受,形成适度的自爱、自尊、自信、自强等心理品质,有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贡献感,自觉地根据自己的职业信念激励自己,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的活动之中,对自己献身的职业充满自豪感和荣誉感。

3.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从自我控制的维度来看,成熟教师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自觉抵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刺激和影响,既能使自己的情绪冲动与行为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又能通过自我疏导,从矛盾、冲突和窘境中摆脱出来。②善于进行自我批评,看到不对的人和事能主动地对照自己,反省自己;能用提高自己品格和改进自己行为的方法去消除他人的责难;能对自己的过失自行悔悟,设法自赎,弥补损失。③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适应新的环境。有成效的教师,能够在新的条件下,重新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新的姿态去适应新的环境,容易服从团体的正确规范和他人的正确意见,达到自我更新,用更高标准去设计与要求自己,以新的创造去超越自己。

(二)教师的情感特征

教师的情感是丰富的,尤其是教师的职业情感更具特色,是构成教师心理的动力因素之一。

1.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

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是教师的重要心理,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就要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光荣感,激发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兴趣,树立热爱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积极情感。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既是教师良好个性心理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研究表明,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爱,就会产生共鸣,自觉接近教师,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2.教师应有的情操

(1)教师的道德感。从品德教育角度看,教师作为“传道者”,其本身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教师道德感是其品德在情感领域的表现。教师道德感主要表现为: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与忠诚,对集体事业、社会主义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对他人行为及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感。

(2)教师的理智感。理智感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又反作用于人的认识过程,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一种动力。教育实践表明,当一名教师经常地在一种深刻的理智感的推动下工作时,就会在教育教学中做出显著成绩。

(3)教师的责任感。教师的责任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者,对青少年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社会,应对社会负责。二是对学生的责任感。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教育引导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责。

(三)教师的意志特征

1.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坚定意向

教师所具有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明确目的性和努力达到这一目的的坚定意向,是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以克服工作困难的内部条件。

2.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

教师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是教育教学情境中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在力量。教师的教育力量,取决于教师采取的教育措施是否果断、态度是否坚决。教师的果断性是深谋远虑和当机立断相结合的产物。

3.解决矛盾时的沉着、自制、耐心和坚持性

教师这种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①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在处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时,能有效地防止消极的激情,抑制无益的冲动,表现出沉着从容的品质;②能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地工作,处逆境而志不移,遇挫折而不气馁,表现出很强的自制力;③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耐心、坚持性;④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性格坚定、坚持原则、通情达理的师长形象。

4.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

教师工作艰苦复杂,有长期性,没有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是难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实践证明,意志坚强的教师,能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努力工作,遇到挫折不泄气,面对困难不退缩,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教师的动力特征

1.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激励教师努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它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教师的成就动机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成才的期待、对自我发展的期待、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以及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等方面。

2.求知欲

求知欲是教师积极渴望认知世界,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及不断探索真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愿望。教师的求知欲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望、对所教学科知识的不懈钻研、对教书育人规律的主动探索等都是受教师求知欲驱动。

三、适应能力(www.xing528.com)

适应能力也叫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心理结构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理之一。

(一)自我定向适应性

自我定向适应性是指教师在对自己内在心理过程的控制、理解和调适等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

1.生活适应

生活适应是指教师具有合理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2.生理适应

生理适应是指教师能够适应自我生理上的变化,能有效调节因生理变化导致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3.职业适应

职业适应是指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气质、兴趣、性格等调整职业价值观,主动提高职业素质,增强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教师职业的规范和要求,成为合格的教师。

4.学习适应

学习适应是指教师拥有正确的终身学习观念,对继续教育或在职进修充满热情,能够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和职业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自修计划和方式。

(二)社会定向适应性

社会定向适应性是指教师在对外在环境的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

1.社会环境适应

社会环境适应是指教师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有比较正确清晰的认识,采取现实的态度,并用积极主动的方式保持与社会协调一致,包括社会认同感、社会参与性和社会接纳性。

2.人际环境适应

人际环境适应是指教师能够改善人际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对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亲戚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异性关系的有效应对。

3.应激性适应

应激性适应是指教师面对挫折与失败而采取的行为反应、归因和自我调节方式,包括应激反应和应对策略两方面。

4.职业角色适应

教师肩负着代表社会、家长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之责,必须扮演与其职责相符的各种角色。教师能否认同并扮演好这些角色,是其适应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四、教师职业心理的结构

由于教师职业心理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因此对教师职业心理的结构与内容的科学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关于教师职业心理结构的探讨,主要有两种视角。

第一,从教师的素质出发,考察教师职业对其从业者在心理方面的要求。林崇德等人(1996)将教师的素质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素质在结构上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及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策略。[2]

第二,从对优秀教师的心理品质进行总结出发,归纳出教师职业优秀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心理。这种研究取向有两种操作方法:一是通过对现有优秀教师所具备的心理进行调查或测量,从而得到相应的素质结构;二是通过对不同人群所持有的理想教师应具有的心理进行调查,得到一种教师心理的结构模型。顾海根等(2001)通过对上海市700多名优秀中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优秀中学教师所具有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和人格特征三个方面。[3]许燕等(1999)通过从未来定向、社会需求、师资培养三种视角和专家(理论取向)、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家长(社会取向)等多项指标对未来教师应该具有的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理想的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心理主要包括职业性格特征、自我完善素质、职业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社会适应素质五大因素。其重要性依次为职业性格特征、自我完善素质、职业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社会适应素质。[4]

上述研究从教师素质或教师的心理出发探讨教师应具有的心理结构,其研究结果对教师职业心理结构的构建具有启发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从职业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没有将研究纳入到职业心理的探讨范围之内,特别是对教师的职业动力特征,如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进行科学有效的探讨。目前有关职业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影响个体进行职业选择的因素进行研究,如对职业价值观、职业评价与职业期望等的研究;二是有关个体从事特定职业所需的心理品质的研究。因此,我们曾经把教师职业心理结构定义为两个基本部分:一是教师职业心理的动力和调节部分,我们将其总称为职业意识;二是从事教师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特定的神经、生理方面的需求)。[5]然而,教师职业心理又综合表现在教师的教育能力之中。

(一)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教师职业心理的动力和调节部分,它是指个体形成与保持同教师职业活动有关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职业意识不仅包括个体对为什么要从事教师职业活动和达到何种职业目标的认识,还包括对怎样实现职业目标,如何选择何种手段、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思考和选择倾向。职业意识不仅可以为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能够为在完成职业活动的外在要求与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满足的内在需要之间找到很好的契合点,最终达到职业与人的和谐统一。

职业心理学家金兹伯格认为职业意识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长期的发展过程,并把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空想期,3~10岁,相当于儿童期;二是尝试期,11~17岁;三是现实期,18岁以后。这个时期能够逐步将自己的选择与社会需要的现实联系起来,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概念。个体的职业意识系统主要包括职业需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气质等成分。

1.教师的职业需要

这是个体从事教师职业活动的潜在动力,是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心理源泉。教师的职业需要按其在意识中的发展水平和明朗程度,可以表现为职业意向、职业动机和职业理想等不同的形式。[6]教师的职业需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主要有三个基本因素:一是从生活的需要出发,把教师职业需要视为谋生的手段;二是从发展个性的需要出发,满足个人的职业兴趣,发挥个人的专长、特长和才干;三是从承担社会义务的需要出发,把社会的需要作为自己的职业需要。个体由于对这几种成分的偏重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职业倾向。其中,有代表性的倾向有以下几种:①献身倾向。它是个体政治思想与职业理想高度结合的产物,其职业活动主要表现为以国家、民族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不太计较个人得失。②成就倾向。有这种倾向的教师的职业活动主要表现为重视自己才能的发展或个人职业专长的发挥。③兴趣倾向。这种教师从兴趣出发选择职业。④实利倾向。这种教师把职业视为谋生手段,重视职业的经济收入和福利水平。

职业需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个体职业实践的深入,职业需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职业需要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职业需要的满足,必须处理好主观愿望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个体的职业需要只有同社会要求相符合,并通过合理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2.教师的职业价值观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是对职业等级、职业选择、职业报酬以及职业生活基本意义等问题的价值判断,主要体现在对职业评价取向、职业选择原则、职业活动报酬的期望等问题的回答上。职业评价取向是个体在社会价值观念影响下对不同职业类型的相对等级进行的综合评判,影响评价的因素既包括职业的社会声望和地位,也包括职业本身所能给予从业者物质与精神满足的程度。职业选择原则是指个体面临实际的职业抉择时的依据,它与职业评价取向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职业评价取向是影响个体择业的重要因素,但是个体并不完全依据职业评价取向进行择业,即在职业评价的依据与现实选择职业的依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是正常的,这说明并非所有的择业者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去选择职业评价高的职业,相反,许多择业者倾向于根据自己对职业的评价、自己的需求、自己的能力水平等多种因素去选择相应的职业。职业生活的基本意义则是指个体对职业抽象意义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有指向外部与指向内部两种取向,前者注重社会取向和物质取向,而后者注重精神取向。

3.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个体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思想与行为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不同行业在其职业范围内对思想观点、态度、行为、作风等内容有不同的特殊要求,以此来保证职业社会任务的完成和维护职业声誉、职业形象。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行业为保证教师活动得以顺利完成和维护相应的职业形象而对个体的约束,是个体在职业活动中行为规范的内化。教师职业道德本身也有态度、认知和行为三种成分。其中,认知成分是对行业规范的知晓程度,态度成分是对行业规范的认可程度,行为成分则是对行业规范的自觉履行和遵守的程度。

4.教师的职业气质

职业气质是特定行业对其从业者所要求具有的比较典型、稳定的心理特质,它使不同职业活动的心理动力特征染上各自独特的色彩。[7]职业心理中的职业气质有两种含义。一是特定职业对其从业者的气质类型有一定的要求。不同气质类型与特定职业之间的适应性程度是不一样的,如多血质的人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在紧张和危险的情境下不会手忙脚乱,但是他们做事不够细心、耐心,不适合从事单调重复性的工作。职业气质虽然不会影响职业活动的性质,但是,它可能会影响到职业活动的效率,尽管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都有可能在任何职业上取得成功,但达到同一成就水平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是不一样的。二是特定职业对从业者形象的要求不一样。职业形象是由人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特定行业形象的个体体现,包括相应的行为举止、职业思维和职业习惯,这也是构成职业群体的心理基础之一。

(二)职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知识和技能是教师职业心理结构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与教师的职业活动密切相关并通过相应的职业活动表现出来,包括从事教师职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职业知识和技能通常是在职业教育与职业实践活动中培养、发展起来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职业劳动的效率与成就水平的大小,是个体从事教师职业的前提条件。

1.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指为完成教师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系统,它是教师顺利完成职业活动所需的心理储备。社会进步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个体为适应教师职业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储备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所属学科知识。这是教师职业所需的知识,强调知识的深度。②相关文化知识,指相关领域的知识,强调教师知识的广度。实践表明,教师职业成就的大小往往与教师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把握与兴趣程度有关。③实践性知识,指书本知识与实际职业实践中具体情况的吻合与应用性知识,即教师必须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知识。④条件性知识,指为更好完成职业活动所需的工具性知识。教师必须知道有关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这样才能既教书又育人。

2.教师的技能结构

教师的技能结构包括从事教师职业活动所需的智慧能力和相应的熟练运动技能。职业技能是直接影响从业者能否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和工作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人们的职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教师要完成职业活动,不能单独依靠某一种技能,而要依靠多种技能的组合。研究表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想象力,以及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师职业活动效果有较高的相关。一般而言,教师职业要求教师的智慧能力与运动技能协调发展。如音乐教师要求具备区分旋律曲调特点的能力、音乐想象力以及感受音乐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演奏音乐的运动技能。总之,智慧能力是完成职业活动的基础,而运动技能则是完成职业行为的基本操作。

(三)教育能力

目前国内对教师教育能力的构成分歧较大,从教师专业性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教师的教育能力可以归纳为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其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育机智、因材施教能力、教学审美能力等;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包括班级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理论素养、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技能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