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维·谢·罗佐夫-俄罗斯文学简史中的重要人物

维·谢·罗佐夫-俄罗斯文学简史中的重要人物

时间:2023-12-05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罗佐夫以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和在戏剧界的威望,被称为俄罗斯当代经典作家之一。生平创作道路维克多·谢尔盖耶维奇·罗佐夫生于雅罗斯拉夫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罗佐夫的剧作《祝你成功》正是应运而生的产物,也为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追求欢乐》的主题在罗佐夫后来的许多剧作中得到延续,这些作品是:《力量悬殊的战斗》、《在路上》、《晚餐前夕》。罗佐夫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创作了喜剧《处境》和喜剧《四滴水》。

维·谢·罗佐夫-俄罗斯文学简史中的重要人物

在俄罗斯当代戏剧史上,道德题材剧在战后才得到迅速的发展,而剧作家维·谢·罗佐夫的创作起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罗佐夫是战后最先将笔触伸向道德领域,最先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提出来的剧作家。他的剧作从正面告诉我们,在今天我们该做什么样的人。凭着作家的良心和道德感,他在唤醒人们心中的良知、恢复着人们对生活的敏感和对一种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的期盼。

作为前辈的罗佐夫,在俄罗斯剧坛上还有着特殊的位置。用俄罗斯当今著名导演О. 塔巴科夫的话来说,是他在50年中给了三代俄罗斯演员“一口面包”。罗佐夫以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和在戏剧界的威望,被称为俄罗斯当代经典作家之一。

生平创作道路

维克多·谢尔盖耶维奇·罗佐夫(Виктор Сергеевич Розов,1913年8月8日生,2004年9月29日去世)生于雅罗斯拉夫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科斯特罗马度过了中学时代,后曾在纺织厂工作过。由于对戏剧的热爱,他在就读工业技术学院一年之后离开了课堂,走上了科斯特罗马剧院的舞台。1934年,罗佐夫进入莫斯科革命剧院附属学校,毕业后留在该剧院做了演员。卫国战争初期,罗佐夫作为民兵团的一员奔赴前线,并在莫斯科一场外围战役中负了重伤。在弗拉基米尔和喀山休养的一年里,罗佐夫广泛地接触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们,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许多有趣而令人深思的故事。这段难忘的经历,使罗佐夫决定把成为作家当作自己毕生的志向。

在莫斯科高尔基文学院的函授学习期间,他凭着自己对战争的新鲜记忆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部剧作《谢列布里斯基一家》(1943)。13年后,这部戏以《永生的人们》为名发表。战争结束时期,他作为导演和演员应邀参与了哈萨克斯坦儿童青年艺术剧院的创立,并将И. 冈察洛夫的《平凡的故事》搬上了舞台(1966年,现代人剧院根据罗佐夫的剧本重排此剧,获苏联国家奖)。1949年,《她的朋友们》一剧使戏剧家的罗佐夫声名大噪。它是罗佐夫受一篇新闻报道的启发而创作的。这篇报道讲述了一个失明的姑娘在女伴们无私的帮助下最后读完大学的故事。罗佐夫将故事的背景从大学改为中学,其中也加入了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新鲜体验和感受。剧作对社会冷漠、无情以及官僚主义作风的揭露与抨击,在人们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953年,罗佐夫的毕业之作《生活的一页》被搬上舞台。在以上这几部早期剧作中,罗佐夫还远没有脱离四五十年代所流行的说教痕迹,不过,其中已有了某些属于作家自己的东西。

1952年以后,苏联文坛上掀起了一股“写真实”的浪潮,戏剧观众也期待着在舞台上看到真实的生活,而不是那种人为夸大生活中的先进性而掩盖阴暗面的作品。罗佐夫的剧作《祝你成功》(1954)正是应运而生的产物,也为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该剧描写了一群即将进入大学的青年人,在社会生活的第一堂课上所接受的一场严峻的道德考验。他们没有按照别人的安排去走生活的道路,摈弃了说大话、说假话的社会习气,从思考“要做一个干什么的人”开始,提出了“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主人公安德烈以其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征服了观众。这种剧作家与青年之间充满着信任与坦诚的对话,在当时的剧坛上是不同寻常的。用该剧导演А. 埃弗罗斯的话来说是,罗佐夫的戏剧为文学带来了“某种更加亲切、直接、真诚的东西”。〔227〕这部以描写“无与伦比的生活真实”为特点的作品,受到了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为当时的苏联剧坛,乃至整个文坛带来了一场强烈的冲击。

对道德问题的关注一直是罗佐夫戏剧作品的核心。这也反映在他后来创作的作品中:《永生的人们》(1956)、《追求欢乐》(1957)、《力量悬殊的战斗》(1960)、《婚礼之日》(1964)、《游艺人》(1966)、《校庆日》(1966),等等。

喜剧《追求欢乐》首次涉猎了反对“拜金主义”、反对虚假的知识分子小市民情趣和人的内心空虚这一主题系列。作者用近乎于讽刺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剧中人物莲娜奇卡的形象。为了突出主题的尖锐,罗佐夫创造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隐喻——父亲的马刀。奥列格·萨文用这把军刀劈掉了新式家具。“罗佐夫的青年人们”反对父母的过分控制,渴望从他们所憎恨的成熟人那个装模作样的世界里逃出来,寻求一种独立的生活。这个形象成了50年代后半期的时代象征。现在已成为著名舞台艺术家的О. 叶甫列莫夫、О. 塔巴科夫、Г. 波尔特尼科夫等就曾扮演过罗佐夫笔下的这些人物。在近几年接受采访时,罗佐夫也承认,自己的“《追求欢乐》所指向的是一种可怕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时刻都在窥视着一个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个体利益上的人”〔228〕。这些话今天听来都不失现实的意义。

《追求欢乐》的主题在罗佐夫后来的许多剧作中得到延续,这些作品是:《力量悬殊的战斗》(1960)、《在路上》(1962)、《晚餐前夕》(1963)。在《力量悬殊的战斗》中,罗佐夫把两代人的冲突推到了高潮,并对长辈干涉年轻人思想和行动自由的做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罗佐夫在这些作品中告诉人们:也许有很多成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成年人其实是在反自然之道、反生活规律而行之,他们对孩子是善意的,但他们却在造成孩子们精神上的残疾。

《婚礼之日》是罗佐夫的又一部探索性作品。它于1964年发表在《新世界》杂志上。在这部作品里,没有以往作品所表现出的那种人物性格冲突。戏剧冲突完全内化于人物的内心深处。剧中主人公米哈伊尔违背了自己自然情感的愿望,将感情的选择等同于尽“道德义务”,准备娶一个他所不爱的姑娘纽拉为妻。围绕着这件事的对错,情感与责任的冲突这一主题在两个人物的内心活动中得到具体体现。最后,纽拉做出了艰难、明智的选择,把米哈伊尔送回到了他心爱的姑娘身边。在该剧中,罗佐夫第一次把对道德问题的探讨放在了首要的位置。

进入70年代,“生产题材剧”在苏联剧坛上十分繁荣。罗佐夫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创作了喜剧《处境》(1973)和喜剧《四滴水》(1974)。 《处境》所展现的,是一场围绕“奖金”问题的争论。主人公列辛科夫因为发明创造得到了一笔数额可观的奖金,在别人都以羡慕的目光关注这笔财富的时候,他表现出了一种对金钱的超然。剧的结尾处,无可奈何的主人公在被妻子逼着去领奖金的路上又被一则广告所吸引,于是掉转头回家继续钻研发明去了。就是说,这笔奖金最后还是没有领到手。与А. 盖利曼的《一次会议记录》(1974)相比,它并没有比这部有代表性的政论剧那样的尖锐冲突,而由于列辛科夫的过于理想化,使人物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四滴水》是一个很特殊的剧本,它由四个小戏(即《辩护人》、《账目两清》、《不能代替的人》和《节日》)组成。它们的共同主题就是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和抨击,比如:领导者的蛮横无理、官僚习气和所谓成功者的不仁不义等。“四滴水”这一名称的含义也颇具深意,罗佐夫说自己这四部小戏之小,就像“四滴水”,是一种很短小的艺术形式;也像是他的“四滴眼泪”,能折射出大千世界的万象百态;也可以说,它像是“四滴药剂”,希望能以作者的善良,唤醒人们的正义感和良心。从舞台的效果看,罗佐夫的这两部作品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其原因可能是过多的说教妨碍了其艺术天赋的发挥。但是,它们却体现了罗佐夫在体裁和形式方面的不断探索。

70年代以后,戏剧家罗佐夫的笔法变得更加尖锐。还在对《力量悬殊的战斗》的评论中,就有批评家发现“温和的罗佐夫看来有时也会变得凶狠和愤怒”〔229〕。1978年创作的《聋人之家》(1978)就表现了这种趋势的延续。这部戏在发表时受到了一些阻碍,直到第二年才在《戏剧》杂志上得以发表(1979年第2期)。自那以后,这部戏就成了苏联当代剧坛的经典。在这部戏中,我们能够充分领略到罗佐夫讽刺艺术的丰富色彩。该剧的中心人物苏达科夫是一个物质利益的攫取者,他在那个即将崩溃的家庭里仍然享有绝对的“权威”地位。从作者的剧名我们就能感受到他的辛辣讽刺,作者把这种对生活麻木、毫无反抗意识的人称作了“聋人”。

《小野猪》(1983)创作于改革时代的前期,它的发表和走上舞台也经历了坎坷,直到1987年它才与读者和观众见面。用А. 萨伦斯基的话说,它表现的是“父辈的罪恶如何成了孩子心灵的沉重负担”〔230〕。这部作品让人们看到,激情似乎又回到了罗佐夫的作品当中,我们似乎又回到了五六十年代作者笔下那些迷人而充满活力的青春岁月。罗佐夫笔下那种好冲动的主人公阿列克塞·卡森,变成了高官父母不良生活方式的牺牲品。80年代末,罗佐夫发表了剧作《在家》,该剧展现了从阿富汗回来的年轻士兵的命运,也表现出作者对当前社会的关注以及作者在许多方面的失望和痛楚。此后,由于健康原因罗佐夫已少有创作,但一直坚持在高尔基文学院授课。

在当代俄罗斯的剧坛上,罗佐夫是艺术生命保持最持久的人,他的剧作虽屡遭批评,但仍拥有广大的读者和观众,他的许多剧作也成了俄罗斯各主要剧院的保留剧目。对丑恶的羞耻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对良知的追求才是这些作品真正的主人公。在艺术风格上,罗佐夫更多地继承了契诃夫的戏剧传统。就题材来说,他偏重伦理道德问题,往往把社会地位低微的小人物当作他同情和歌颂的对象;在写作手法上,他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语言上追求契诃夫式的“生活化”,台词富于潜流,是俄罗斯当代心理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一。

剧作《永生的人们》

(后改编成电影《雁南飞》)

电影《雁南飞》拍摄于1958年,由罗佐夫根据自己的剧作《永生的人们》(1956)改编而成。这部作品的出现成了当时苏联剧坛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也为苏联电影界在世界影坛上赢得了荣誉,获得了第11届法国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

1957年,剧作《永生的人们》公演,宣布了由О. 叶甫列莫夫所领导的“现代人”剧院成立。叶甫列莫夫亲自导演该剧,并饰演了剧中的主要人物鲍里斯,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称赞。全剧讲述了三个年轻人在战争前后的遭遇。卫国战争爆发以后,鲍里斯告别了恋人薇罗尼卡,勇敢地奔赴了前线,在战斗中为国捐躯。他的堂兄、音乐家马尔克却找理由赖在了后方,认为活着才是首要的问题,并且占有了鲍里斯的未婚妻薇罗尼卡。在剧中,罗佐夫借鲍里斯父亲之口对马尔克这种极端个人主义行为进行了谴责,他说:“你认为,别人就应该为你的安逸和舒适付出手臂、大腿、眼睛、下巴和生命吗?而你却可以不顾任何人?”剧作在这点上是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的。人们论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英雄人物鲍里斯是否应该牺牲在战场上;二是薇罗尼卡对英雄鲍里斯的背叛,以及作者罗佐夫对她同情和怜悯的态度。按照50年代所流行的观念,英雄人物是不能死在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而作者对薇罗尼卡的同情更是有些大逆不道。但是,也有人站出来为罗佐夫说话,认为他“不是在宽恕薇罗尼卡,他是在勇敢地描写生活中的真实。薇罗尼卡的行为对于剧作者来说不是为了表现怯懦和背叛,而是为了描绘生活中困难的、复杂的现象”。〔231〕在剧的结尾,作者让薇罗尼卡表达了对自己行为的懊悔和对鲍里斯的怀念之情。应该说,是生活的真实使这部剧作和电影获得了成功。征服大众的,正是这种对人物充满理解和善意的人性力量。

应该说,剧本《永生的人们》和电影《雁南飞》还是有所不同的。在剧本中,作者侧重的是对道德问题的关注与探讨,而在电影中,作者所突出的,还是一种反战倾向,是对战争的声讨。罗佐夫向来是“诚实与温和的现实主义”美学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这种美学思想与刚刚诞生的现代人剧院的美学主张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具体体现在这部戏中,那就是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发现:在鲍里斯、薇罗尼卡和弗拉基米尔这三个主人公的命运遭遇中,有他们对在战争中度过青春岁月的“四十岁一代”人关于义务与荣誉观的理解。

电影《雁南飞》引来人们的一片赞誉。其中,薇罗尼卡为鲍里斯送行、鲍里斯牺牲时天旋地转的镜头等场景,都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画面之一。人们说,凭着《永生的人们》和《雁南飞》,罗佐夫就能进入经典作家的行列:这部剧作为苏联电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它开创了如今享誉世界的“现代人”剧院,而如今活跃于俄罗斯剧坛的著名导演О. 塔巴科夫和О. 叶甫列莫夫,都曾受益于这部剧作和罗佐夫后来的作品,这批戏剧艺术家曾一度被称为“罗佐夫的孩子们”,而他们则笑言自己是从“罗佐夫的外套”里走出来的。

罗佐夫一生中经历了从苏联建立到解体的全过程,可以说,他既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也是它的记录者,而他的二十余部剧作,作为“俄罗斯生活的编年史和俄罗斯性格的展示”,也将被载入俄罗斯戏剧史和世界戏剧史的宝库

注释

〔1〕 В. 日尔蒙斯基:《克服了象征主义的人们》,莫斯科,1998年,第30页。

〔2〕 G. М. 海德:《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6页。

〔3〕 张玉书主编:《20世纪欧美文学史》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22页。

〔4〕 参见《20世纪俄罗斯作家传记辞典》第1卷,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3页。

〔5〕 А. 勃洛克:《十二个》(戈宝权译),漓江出版社,1985年,第87页。

〔6〕 同上书,第84页。

〔7〕 同上书,第68页。

〔8〕 《勃洛克文集》(八卷本)第5卷,莫斯科,1960—1963年,第52页。

〔9〕 转引自杨清容:《〈十二个〉的音乐特征初探》,刊于《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3期,第95页。

〔10〕 转引自А. 勃洛克:《十二个》(戈宝权译),第66页。

〔11〕 转引自С. 巴文、И. 谢米勃拉托娃:《白银时代诗人的命运》,莫斯科,1993年,第142页。

〔12〕 转引自《古米廖夫选集》,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5页。

〔13〕 Г. 弗里德连杰尔:《古米廖夫——诗歌批评家和理论家》,《论俄罗斯诗歌信简》,莫斯科,1990年,第22页。

〔14〕 转引自《古米廖夫选集》,莫斯科,1991年,第19页。

〔15〕 《象征派的遗产与阿克梅派》(理然、肇明译),刊于《现代世界诗坛》(第2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1页。

〔16〕 火柱形象源自《圣经》中的记述,摩西以色列人逃离埃及时,雅赫维神白天用烟柱、夜里用火柱为其指路。

〔17〕 译文引自《迷途的电车》,《安魂曲》(王守仁译),花城出版社,1992年,第47页。

〔18〕 《马雅可夫斯基选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5页。马雅可夫斯基诗歌译文如无特殊说明,均取自该选集。

〔19〕 《马雅可夫斯基选集》第1卷,第6页。

〔20〕 《我自己》,《马雅可夫斯基选集》第1卷,第29页。

〔21〕 《我自己》,《马雅可夫斯基选集》第1卷,第35页。

〔22〕 《在红布列斯尼亚共青团大厦文学活动二十周年纪念晚会上的讲话》,《马雅可夫斯基选集》(李佑华译)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671页。

〔23〕 《写给第二版》,《马雅可夫斯基选集》(余振译)第4卷,第85页。

〔24〕 Ю. 马姆列耶夫:《叶赛宁诗歌的精神意义》,引自论文集《谢尔盖·叶赛宁一百年》(俄文版),遗产出版社,1997年,第27页。

〔25〕 高尔基:《谢尔盖·叶赛宁》(岳凤麟译),引自《叶赛宁评介及诗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7页。

〔26〕 高尔基:《致罗曼·罗兰》,转引自《叶赛宁研究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0页。

〔27〕 А. 马尔钦科:《叶赛宁的诗歌世界》(俄文版),莫斯科,1972年,第105页。

〔28〕 А. 卡尔波夫:《谢尔盖·叶赛宁的叙事诗》(俄文版),莫斯科,1989年,第25页。

〔29〕 转引自《叶赛宁研究论文集》,第19页。

〔30〕 转引自《叶赛宁研究论文集》,第134页。

〔31〕 高尔基:《苏联游记》,转引自《叶赛宁研究论文集》,第18页。

〔32〕 茨维塔耶娃以这个宅院为背景创作了《母亲和音乐》(1934)、《我的普希金》(1937)等优美的散文。

〔33〕 塔鲁萨对于茨维塔耶娃有多么珍贵,可见其《奥卡河》(1911)组诗五首、短诗《塔鲁萨的秋天》(1912)、《祖国》(1932)、散文《鞭身派女教徒》(1934)和《鬼》(1935)等,她甚至希望死后葬在它的山冈上。

〔34〕 希腊神话中人类灵魂的化身,以蝴蝶和少女的形象出现。

〔35〕 关于自己名字的涵义,茨维塔耶娃在《心灵与名字》(1911)和《有的人是石雕,有的是泥塑……》(1920)诗中有所解释和描述。

〔36〕 茨维塔耶娃不止一次地表达过一个观点:她无法爱大海——因为大海地方大,却不能行走;大海是运动的,但只能看。大海是专政,充满恐怖。大海即爱情,她不爱爱情。大山是神灵,是她的双足,是她真实的价值。大山即友谊,她爱友谊。详见《茨维塔耶娃致帕斯捷尔纳克的一封信》(1926年5月23日)、《我的普希金》(1937)等。

〔37〕 苏联评论家泽林斯基(1896—1970)语,转引自《致薇·雅·埃夫伦的信》的注释1,见[俄]М. 茨维塔耶娃:《老皮缅处的宅子》(苏杭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447页。

〔38〕 安列坡语。1924年,Л. 格罗斯曼也用了这个比喻;1965年,牛津大学在授予阿赫玛托娃名誉文学博士称号时用的还是这一比喻。参见[英]阿·黑特:《安娜·阿赫玛托娃——诗之朝圣》,莫斯科,彩虹出版社,1991年,第94页。

〔39〕 查晓燕:《阿赫玛托娃的创作》,见李毓榛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5页。

〔40〕 转引自王守仁:《苏联诗坛探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222页。

〔41〕 转引自《20世纪俄罗斯作家传记辞典》,莫斯科,2000年,第678页。

〔42〕 И. 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刘文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43〕 М. 维格多罗娃:《审判记录》,载苏联《星火》杂志,1988年第49期,第26—31页。

〔44〕 А. 奈曼:《阿赫玛托娃的故事》,莫斯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24页。

〔45〕 М. 克列普斯:《论布罗茨基的诗歌》,安阿伯,阿迪斯出版社,1984年,第214页。

〔46〕 И. 罗格维尔:《20世纪俄罗斯文学》,圣彼得堡,2002年,第475页。

〔47〕 《新插图百科词典》,莫斯科,俄罗斯大百科出版社,2000年,第515页。

〔48〕 Б. 奥库贾瓦:《尊贵的“成功”女士:诗歌,散文》,莫斯科,爱克斯摩-普列斯出版社,2002年,第27页。

〔49〕 Б. 奥库贾瓦:《尊贵的“成功”女士:诗歌,散文》,第6页。

〔50〕 《一组纪念奥库贾瓦的短文》,载《俄罗斯文艺》,1998年第2期。

〔51〕 俄罗斯《我们同时代人》杂志,2004年第1期,第131页。

〔52〕 按照诗人的创作构思,下一首诗作是《下地狱》,但是由于诗人的突然离世未能实现自己的计划。

〔53〕 俄罗斯《我们同时代人》杂志,2004年第1期,第101—108页。

〔54〕 俄罗斯《我们同时代人》杂志,2004年第1期,第107页。

〔55〕 圣经神话中的火神。人们把婴孩烧死,取人血作为献祭,以求他降恩。

〔56〕 这部小说是高尔基支持、鼓励作家库普林创作而成的。在这部小说里可以看到高尔基的创作,尤其是高尔基的剧作《底层》的影响。该小说题词就是献给高尔基的,并且刊登在高尔基主办的《知识》(1905年第6期)文集上。

〔57〕 主办的杂志《在岗位上》(1923—1925)和《在文学岗位上》(1926)。

〔58〕 主办的杂志《列夫》和《新列夫》。

〔59〕 А. 托尔斯泰:《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60页。

〔60〕 Н. 贝科娃:《文学》,莫斯科,1995年,第356页。

〔61〕 《文学俄罗斯》,1965年第48期,第9页。

〔62〕 这部小说创作于1975年,最初发表在莱茵河上的法兰克福。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在苏联长期未能问世,直到1989年才在苏联发表。

〔63〕 该作最初在国外发表,在苏联问世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时期了。

〔64〕  在俄罗斯文学评论界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索尔仁尼琴是农村题材小说的创始人。

〔65〕 从1987年开始,各个大型文学杂志争相刊登不少作家在20—70年代创作的、但由于意识形态和艺术手法等原因没有与读者见过面的作品。А. 阿赫玛托娃的《安魂曲》和А. 特瓦尔多夫斯基的《凭借记忆的权利》这两部作品的发表,引起读者的巨大的反响。此外,М. 布尔加科夫的《狗心》、А. 普拉东诺夫的《初生海》、А. 比托夫的《普希金之家》、杜金采夫的《穿白衣的人们》、В. 格罗斯曼的《人生与命运》、Б.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扎米亚金的《我们》、纳博科夫的《暗箱》和《马申卡》以及其他一些作家的作品陆续得以出版。这些在苏维埃时代长期被禁的作品,如今凯旋般地回归到读者中间,引起了读者和评论家的兴趣、关心和重视。

〔66〕 Ю. 布依达在90年代曾经两次被提名参加布克奖,他的小说《普鲁士新娘》在1999年被授予А. 格里戈利耶夫文学奖。

〔67〕 В. 马卡宁的《地下人,或当代英雄》被俄罗斯评论界称为1998年最重要的文学事件,是“20世纪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20世纪的尾声”。

〔68〕 В. 叶罗菲耶夫的《俄罗斯美女》已被拍成电影。

〔69〕 这部小说成书于1973年,1976年在美国首次发表,1989年在苏联出版。

〔70〕 А. 斯拉波夫斯基的一些后现代主义小说被许多评论家所注意,后现代主义评论家В. 库利岑认为斯拉波夫斯基是“当代文学的一个关键人物”。

〔71〕 В. 叶萨乌洛夫:《俄罗斯文学里的集结性范畴》,彼得罗扎沃茨克,1995年,第217页。

〔72〕 小说《高加索俘虏》是战争题材的,但写的不是卫国战争,也不是阿富汗战争,而是俄罗斯境内的民族纷争。这个短篇既不具备“全景战争文学”的全能全知视角,也不是“战壕文学”的那种对战争的局部描述,而是作家运用战争素材进行自己的小说创作试验,描写战争中人物的心理感受及其对人生问题的哲理思考。小说的叙事方法也与传统的不同。叙事客体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叙述客体的变化在小说伊始就表现出来,几乎是一两小自然段就转换一个叙述客体,这种方法好像是电影的蒙太奇,切换剪接得十分突然,形成一种快速的、几乎是跳跃的变化。此外,假定性、朦胧性是作品的又一个特征。作品中许多事物都是朦胧的,不清楚的。主人公鲁巴欣的身世如何?谁也不知道。谁是胜者,谁是败者,究竟谁是高加索俘虏?是被俄罗斯人俘虏的高加索人?都是假定的。因为无论俄罗斯人的胜利还是高加索人的失败都有一种假定的性质。

〔73〕 М. 罗辛:《伊万·布宁》(“名人传记”系列丛书),莫斯科,青年近卫军出版社,2000年,第223页。

〔74〕 О. 帕斯:《双重火焰》,东方出版社,1998年。

〔75〕 О. 帕斯:《双重火焰》,第11—12页。

〔76〕 А. 别雷:《小品集》,莫斯科,1911年,第246—247页。

〔77〕 转引自《20世纪俄罗斯作家传记辞典》第1卷,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60页。

〔78〕 转引自钱善行:《一部被冷落多年的俄罗斯文学名著》,载《世界文学》,1992年第4期,第216页。

〔79〕 А. 别雷:《彼得堡》(靳戈、杨光译),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491页。

〔80〕 艾利斯:《俄国象征主义者》,托姆斯克,1998年,第200页。

〔81〕 Л. 多尔戈波洛夫:《安德烈·别雷及其长篇小说〈彼得堡〉》,列宁格勒,1988年,第183页。

〔82〕 А. 别雷:《作家自述》(张小军译),载《世界文学》,1992年第4期,第202—204页。

〔83〕 同上书,第198—200页。

〔84〕 В. 拉克申:《布尔加科夫现象》,载《星火》杂志,1987年第15期。

〔85〕 见高尔基1925年5月15日给杰米多夫的信,载《青年近卫军》杂志,1956年第1期。

〔86〕 《布尔加科夫书信集》,莫斯科,现代人出版社,1989年,第175页。

〔87〕 载《莫斯科》杂志,1966年第10期。

〔88〕 《法捷耶夫书信集》,莫斯科,苏联作家出版社,1967年,第159页。

〔89〕 转引自《苏联文学》,1988年第2期,第85页。

〔90〕 见В. 阿格诺索夫:《20世纪俄罗斯文学》,莫斯科,大鸨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91〕 见А. 普拉东诺夫:《切文古尔镇》一书,С. 谢苗诺娃的《序言》,莫斯科,文学艺术出版社,1988年,第18页。

〔92〕 见А. 普拉东诺夫:《国家居民》一书,В. 恰尔马耶夫的《序言》,明斯克,文学书籍出版社,1990年,第3页。

〔93〕 转引自《苏联文学》,1992年第5期,第79页。

〔94〕 转引自《苏联文学》,1988年第2期,第85页。

〔95〕 作者信奉费奥多罗夫的《共同事业的哲学》,相信可通过科学方法使死者复生。

〔96〕 转引自《苏联文学》,1988年第2期,第85页。

〔97〕 转引自《苏联文学》,1988年第2期,第85页注释①。

〔98〕 Е. 帕斯捷尔纳克:《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生平材料》,莫斯科,1989年,第590页。

〔99〕 Ю. 雷斯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莫斯科,谟涅摩辛涅出版社,1996年,第330页。

〔100〕 同上书,第342页。

〔101〕 А. 西尼亚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歌》,转引自Ю. 雷斯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第331页。

〔102〕 见《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选》(顾蕴璞译),花城出版社,1990年,第39页,译文有改动。

〔103〕 在1954年的《旗》杂志第4期上曾经刊登过小说《日瓦戈医生》中的诗作,并且有一个简短附言,说“小说大约在夏天完成,小说时间从1903—1929年,小说有尾声,写到伟大的卫国战争。主人公叫尤里·安德烈耶维奇·日瓦戈,他是位医生、善于思考,有探索精神,具有创作的艺术素质,死于1929年。他死后留下了杂记和诗作。”

〔104〕 В. 巴耶夫斯基:《重读经典,帕斯捷尔纳克》,莫斯科,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0页。

〔105〕 Ю. 雷斯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第346页。(www.xing528.com)

〔106〕 《帕斯捷尔纳克文集》(五卷集)第5卷,莫斯科,1989—1992年,第570页。

〔107〕 И. 斯米尔诺夫:《〈日瓦戈医生〉是奥秘小说》,莫斯科,新文学评论出版社,1996年,第9页。

〔108〕 高莽:《帕斯捷尔纳克》,吉林,长春出版社,1999年,第314页。

〔109〕 见В. 巴耶夫斯基:《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莫斯科,俄罗斯文化语言出版社,1999年,第257—266页。

〔110〕 莫斯科大学生Д. 萨马林是日瓦戈医生的原型之一。萨马林是帕斯捷尔纳克在莫斯科大学认识的一位大学生,他是斯拉夫派分子的后代,国内战争期间,萨马林流浪在西伯利亚。在新经济政策时期,他回到莫斯科,拒绝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走上平民化的道路。他死于20年代。

〔111〕 有的评论家认为,拉拉就是拉林娜,她的女儿叫塔尼娅。拉拉与女儿塔尼娅的名字加在一起,就是塔吉雅娜·拉林娜,即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女主人公。

〔112〕 小说的引文均引自蓝英年等人翻译的《日瓦戈医生》,本文作者对译文有改动。

〔113〕 《顿河故事》(草婴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第184页。

〔114〕 同上书,第31页。

〔115〕 А. 绥拉菲莫维奇:《〈顿河故事〉序言》,转引自孙美玲编:《肖洛霍夫研究》,第14页。

〔116〕 А. 梅特琴科:《艺术家的智慧》(俄文版),莫斯科,现代人出版社,1976年,第23—28页。

〔117〕 孙美玲编译:《作家与领袖——米·亚·肖洛霍夫致约·维·斯大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0页。

〔118〕 Л. 雅基缅科在《肖洛霍夫的创作》一书中,称《一个人的遭遇》是“长篇史诗式的短篇小说”,见《肖洛霍夫的创作》,莫斯科,苏联作家出版社,1964年,第801页。

〔119〕 肖洛霍夫同《消息报》记者的谈话,转引自古拉:《〈静静的顿河〉是怎样写成的》,莫斯科,苏联作家出版社,1989年,第93页。

〔120〕 А. 绥拉菲莫维奇:《静静的顿河》,载1928年4月19日《真理报》,转引自孙美玲编选:《肖洛霍夫研究》,第15页,译文略有改动。

〔121〕 М.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金人译)第1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下面作品的引文,均出自该版,不另加注。

〔122〕 见М. 肖洛霍夫的《致高尔基的信》,刊于《肖洛霍夫文集》(俄文版)第8卷,莫斯科,文学艺术出版社,1986年,第26页。

〔123〕 原载于《苏维埃俄罗斯报》(1957年8月25日),转引自孙美玲编:《肖洛霍夫研究》,第470页。

〔124〕 М. 赫拉普钦科:《艺术概括的丰富和力量》,转引自利特维诺夫:《米哈伊尔·肖洛霍夫》(俄文版),莫斯科,文学艺术出版社,1985年,第151页。

〔125〕 见К. 西蒙诺夫:《自传》,刊于《西蒙诺夫文集》(十卷集)第1卷,莫斯科,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9页。

〔126〕 见Л. 拉扎列夫:《西蒙诺夫的战争小说》,莫斯科,文学艺术出版社,1974年,第27页。

〔127〕 Л. 拉扎列夫:《西蒙诺夫的战争小说》,莫斯科,文艺出版社,1974年,第196页。

〔128〕 应该说明,1941年苏军失利的原因是个比较复杂的历史问题。西蒙诺夫的小说比较侧重于批评苏联当局主观方面的因素,显然是受了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思想影响。

〔129〕 П. 维霍采夫:《俄罗斯苏联文学史》,见《50—60年代的苏联文学》(北京大学俄语系俄苏文学研究室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65页。

〔130〕 А. 鲍恰罗夫:《人与战争》,莫斯科,苏联作家出版社,1973年,第124页。

〔131〕 К. 西蒙诺夫:《今与昔》第4版,莫斯科,苏联作家出版社,1980年,第408页。

〔132〕 И. 霍洛佳科夫:《20世纪俄罗斯经典文学和小说里战争中人的形象》,载俄罗斯《文学教学》杂志,2002年第3期。

〔133〕 指30年代出生60年代步入文坛,70年代在苏联文坛崭露头角的新一代非主流意识形态作家,如В. 马卡宁,阿纳托里·金,Р. 基列耶夫等。——笔者注

〔134〕 指80年代后期文坛出现的一种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背道而驰的文学现象,如Т. 托尔斯塔娅,Л.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Вяч. 皮耶楚赫等。——笔者注

〔135〕 Ю. 特里丰诺夫致Л. 列文的信(1970年10月26日),刊于《文学问题》,1988年第3期。

〔136〕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中学11年级课本)(两卷集)第2卷,大鸨出版社,1997年,第188页。

〔137〕 М. 戈鲁勃科夫:《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中学毕业生参考书),莫斯科,阿斯别克特-普列斯出版社,2003年,第202页。

〔138〕 指公元前146年罗马统帅残酷扫荡由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城邦。

〔139〕 《19—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莫斯科大学语文系编)第2卷,莫斯科,阿斯别克特-普列斯出版社,2000年,第303页。

〔140〕 《特里丰诺夫文集》第3卷,莫斯科,文学艺术出版社,1986年,第606页。

〔141〕 在柏林居住时期,他为了维持生活,教德国人学英语,当网球教练,编国际象棋棋谱并得以出版。

〔142〕 Г. 罗曼诺娃:《20世纪俄罗斯作家手册》,莫斯科,火石枪-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51页。

〔143〕 转引自В. 纳博科夫:《洛丽塔》(于晓丹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插页。

〔144〕 见《俄罗斯文学全史》,明斯克,现代文学家出版社,2003年,第805—810页。

〔145〕 转引自В. 纳博科夫:《洛丽塔》(于晓丹译),第325页。

〔146〕 基督罹难之地。

〔147〕 В. 茹拉夫廖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11年级教科书)第2卷,莫斯科,教育出版社,第278页。

〔148〕 В. 恰尔玛耶夫:《索尔仁尼琴的生平与创作》,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84页。

〔149〕 《分崩离析的俄罗斯》,莫斯科,1998年,第170—171页。

〔150〕 《19—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莫斯科大学语文系主编)第2卷,阿斯别克特-普列斯出版社,2000年,第262页。

〔151〕 《索尔仁尼琴政论文集》(三卷集),第1卷《论文和讲演》,雅罗斯拉夫尔,1995年,第24页。

〔152〕 见《19—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莫斯科大学语文系主编)第2卷,第261—262页。

〔153〕 施奈伯格、И. 康达科夫:《从高尔基到索尔仁尼琴》,莫斯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488页。

〔154〕 В. 恰尔玛耶夫:《索尔仁尼琴的生平与创作》,第134页。

〔155〕 В. 恰尔玛耶夫:《索尔仁尼琴的生平与创作》,第126页。

〔156〕 В. 恰尔玛耶夫:《索尔仁尼琴的生平与创作》,第133页。

〔157〕 《获诺贝尔奖的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莫斯科,青年近卫军出版社,1991年,第249页。

〔158〕 В. 邦达连科与В. 拉斯普京的谈话,见《俄罗斯文学之日》,莫斯科,帕列亚出版社,1997年,第110页。

〔159〕 В. 邦达连科与В. 拉斯普京的谈话,见《俄罗斯文学之日》,第99页。

〔160〕 这部小说最初发表在伊尔库茨克市的杂志《西伯利亚》2003年第4期上。

〔161〕 К. 科可舍尼奥娃:《论В. 拉斯普京的中篇小说,〈伊凡之女,伊凡之母〉》,见К. 科可舍尼奥娃在12月23日俄罗斯作家协会举办该作品的圆桌讨论会上的发言。

〔162〕 Е. 斯塔利科娃:《活着,可要记住》(В. 拉斯普京的小说杂论),转引自雷斯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莫斯科,1998年,第441页。

〔163〕 引自В. 拉斯普京:《聚集成一支大军》,刊于2005年4月8日的《文学俄罗斯报》(on-line,第14期)上。

〔164〕 В. 邦达连科:《现实的文学》,莫斯科,帕列亚出版社,1996年,第110页。

〔165〕 同上书,第101页。

〔166〕 В. 邦达连科:《现实的文学》,第101页。

〔167〕 А. 瓦尔拉莫夫:《傻瓜》(余一中译),载于《生——瓦尔拉莫夫小说集》,外国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325页。以下引用本小说原文出处同此。

〔168〕 以赛亚:《俄罗斯的历史意义》,载于福明:《基督第二次降临前的俄罗斯》,莫斯科,甘泉出版社,1999年,第5页。

〔169〕 《索尔仁尼琴作品选集》(九卷本)第1卷,莫斯科,地球出版社,1999年,第159页。

〔170〕 М. 布尔加科夫:《东正教——教会学说概要》(徐凤林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48—149页。

〔171〕 А. 瓦尔拉莫夫:《沉没的方舟》,载于《斯拉夫电影之夜——瓦尔拉莫夫作品集》,莫斯科,时事出版社,2001年,第59页。以下本小说原文出处同此。

〔172〕 见С. 克瓦斯尼科娃、А. 马其顿斯基:《俄罗斯分裂派运动的悲惨史页》,见《旧礼仪教派:历史,文化,现状》,莫斯科,打印机出版社,2000年,第55页。

〔173〕 《圣经·旧约·创世纪》,第6章第5节。

〔174〕 见А. 瓦尔拉莫夫:《教堂圆顶》,载于俄罗斯《小说月报》杂志,2000年第18期,第48页。以下本小说原文出处同此。

〔175〕 17—19世纪俄罗斯民间故事传说的自由国度。据旧礼仪教派称,该国在东方某地——日本、印度等。现实的原型是阿尔泰的布赫塔尔马边疆区。

〔176〕 基杰什城的名字来源于1237年被鞑靼人毁坏的城市基杰克沙(现今是距苏兹达里4公里远的一个村庄)。有一系列关于基杰什城的传说故事:基杰什城为了避免鞑靼人的侵害,自行沉没到斯维特罗雅尔湖中(现今位于高尔科沃州瓦斯科列辛地区)。据传说,风和日丽时可以听到教堂的钟声,看到湖底深处城市的建筑。

〔177〕 原型是《启示录》中的圣城,叶赛宁曾写过一首诗,名字叫《伊诺尼亚城》。

〔178〕 《新杂志》对作家瓦尔拉莫夫的访谈,参见网页:http://www.lebed.com/art833.htm。

〔179〕 见А. 瓦尔拉莫夫:《诞生》(郑永旺译),载于周启超选编的《在你的城门里——新俄罗斯中篇小说精选》,昆仑出版社,1999年,第341页。以下本小说引文出处同此。

〔18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版,人民出版社,第335页。

〔18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页。

〔182〕 同上书,第2页。

〔183〕 《世界文学》,1984年第2期,第162页

〔184〕 《以新书为背景的谈话》(引自伊琳娜·拉西娜与维克多·阿斯塔菲耶夫的对话),摘自В. 阿斯塔菲耶夫:《真想活啊》,书局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185〕 原文见В. 阿斯塔菲耶夫:《该诅咒的和该杀的》,杰拉出版社,1999年,第251页。译文出自《马太福音》第5章第21—22节,见《新约全书》(新译本),香港,中文圣经新译会翻译及出版(第5版),1979年,第7页。

〔186〕 《新约全书·启示录》(新译本),香港,中文圣经新译会翻译及出版(第5版),第399页。

〔187〕 由英国布克兄弟公司于1991年12月设立,1997年改由纪念斯米尔诺夫基金会出资。

〔188〕 由德国汉堡托普费尔基金会设立。

〔189〕 《“我不为轰动一时的题材所激动”——与马卡宁对话》,见В. 阿姆尔斯基:《闻声知人——与俄罗斯作家和诗人的巴黎谈话》,莫斯科,米克出版社,1998年。

〔190〕 以上关于《透气孔》的引文见马卡宁小说集《出入孔》,莫斯科,瓦格利乌斯出版社,1998年。

〔191〕 А. 涅姆泽尔:《群山中的声音》,见马卡宁小说集《出入孔》。

〔192〕 Н. 捷特科夫:《当抒情的迷雾消散的时候》,载《文学评论》杂志,1981年第8期。

〔193〕 同上。

〔194〕 А. 鲍恰洛夫:《在水流湍急的河上》,载《各民族友谊》杂志,1984年第1期。

〔195〕 指以书的形式出版,而不能在文学杂志上发表的作品。

〔196〕 А. 格尼斯:《米塔斯的触摸》,载《星》杂志,1997年第4期。

〔197〕 Н. 伊万诺娃:《马卡宁的机会》,载《旗》杂志,1997年第4期。

〔198〕 М. 列文娜-巴尔克尔:《主人公的死亡》,载《文学问题》杂志,1995年第5期。

〔199〕 В. 邦达连科:《希望之时》,载《星》杂志,1986年第8期。

〔200〕 见А. 拉蒂尼娜:《杀人就如此容易吗?——文学像大病毒》,载《文学报》,1998年第17期。

〔201〕 М. 列米佐娃:《黑暗的走廊——沿着弗拉基米尔·马卡宁的下意识旅行》,载《独立报》,1998年5月20日。

〔202〕 引自В. 斯拉夫金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戏剧作品集》一书撰写的前言,莫斯科,1983年,第4页。

〔203〕 《俄罗斯作家索引词典》第2部,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5页。

〔204〕 С. 凯利:《俄国女性文学史》(1820—1992),牛津,克拉瑞顿出版社,1994年,第433页。

〔205〕 С. 凯利:《俄国女性文学史》(1820—1992),第433页。

〔206〕 Г. 涅法金娜:《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的俄罗斯小说》,明斯克,艾卡诺摩出版社,1998年,第115页。

〔207〕 汪介之编:《高尔基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40—242页。

〔208〕 参见《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Ⅱ),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15页。

〔209〕 《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72页。

〔210〕 Г. 尼瓦等主编:《俄罗斯文学史·20世纪:白银时代》,莫斯科,进步出版社,1995年,第344页。

〔211〕 《我自己》,《马雅可夫斯基选集》(四卷本)第1卷,第24页。

〔212〕 马雅可夫斯基剧作译文,未加说明的均取自《马雅可夫斯基选集》(四卷本)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213〕 转引自《马雅可夫斯基选集》(五卷本)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94页。

〔214〕 《〈宗教滑稽剧〉说明辞》,《马雅可夫斯基选集》(四卷本)第3卷,第306页。

〔215〕 《在“无产者”俱乐部讨论〈澡堂〉时的发言》,《马雅可夫斯基选集》(四卷本)第4卷,第634—635页。

〔216〕 《为〈澡堂〉的演出而写》,《马雅可夫斯基选集》(四卷本)第4卷,第310页。

〔217〕 Б. 索科洛夫:《布尔加科夫百科全书》,莫斯科,1998年,第39页。

〔218〕 《布尔加科夫作品集》(三卷集)第1卷,圣彼得堡,1999年,第217页。

〔219〕 同上书,第219页。

〔220〕 同上书,第222页。

〔221〕 同上书,第246页。

〔222〕 《布尔加科夫作品集》(三卷集)第1卷,第265页。

〔223〕 同上书,第265页。

〔224〕 《布尔加科夫作品集》(三卷集)第1卷,第214页。

〔225〕 同上书,第266页。

〔226〕 К. 帕乌斯托夫斯基:《金玫瑰》(戴骢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62页。

〔227〕 俄罗斯《戏剧》杂志,1983年第9期,第117页。

〔228〕 俄罗斯《戏剧》杂志,1994年第5—6期,第5页。

〔229〕 А. 阿法纳西耶夫:《维克多·罗佐夫:创作札记》,莫斯科,1966年。

〔230〕 《当代戏剧》,1987年第1期,第33页。

〔231〕 转引自童道明:《论苏联当代作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年,第2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