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佛教文化:普度众生的大乘法

佛教文化:普度众生的大乘法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佛教教团比较统一,比丘持戒较严,基本上以乞食为生。此外,南传佛教关于结集还有一些不同说法。这一教义思想受到当时印度各城邦王国统治者的高度评价,佛教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而在这几项争论中,最后一项争论是最大的分歧。北传佛教传入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的佛教。北传佛教主要是大乘。释迦牟尼讲经图大乘佛教

佛教文化:普度众生的大乘法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形成部派佛教之前的佛教,被称做原始佛教,也叫做早期佛教或初期佛教。主要教义是五蕴、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等。佛陀把教义口授给弟子,弟子们再辗转相传。开始时,僧众们在旷野、洞穴中生活,后来有了房舍,但还没有寺庙。此时佛教教团比较统一,比丘持戒较严,基本上以乞食为生。佛陀认为自己是首先觉悟者,弟子们也没有把他当做神。传播地区主要是古印度恒河中游一带。此时的佛教是比较朴素的,信仰人数还不多,主要是出家的僧人,因此有人把原始佛教称为精英宗教

西方极乐世界

无锡灵山仿制的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石柱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恒河流域为雕刻法赦所建。灵山胜境阿育王柱高16.9米,直径1.8米,总重量180吨,且为整根花岗岩雕刻而成。高度、直径、重量均为当今之最。

结集

意谓合诵、编纂佛经。释迦牟尼在世时,只有口头传诵的“说法”,他逝世后,弟子们集会,对口述佛经进行会诵、甄别、审定,系统地把它们确定下来,即名“结集”。第一次是在释迦牟尼逝世当年,在王舍城附近七叶窟举行,由迦叶召集主持,有五百僧人参加,诵出经律二藏。第二次在释迦牟尼逝后百年,于毗舍城由长老耶舍召集,有七百僧人参加,主要审定律藏,宣布“十事”非法,从此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派。第三次在阿育王时期的华氏城举行,由目犍连子帝须主持,有千人参加,主要批判外道邪说,使古佛经最后定型。第四次有两说:(1)北传佛教记载,迦腻色迦王时,由胁尊者发起的五百僧人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举行;(2)南传佛教记载,前1世纪在斯里兰卡阿卢寺举行的五百僧人结集,首先将巴利文三藏记录成册。此外,南传佛教关于结集还有一些不同说法。

原始佛教的教义反对婆罗门祭祀万能、吠陀天启、婆罗门至上,主张众生平等,受到了被压迫的劳动者(吠舍种姓)和奴隶(首陀罗种姓)的普遍欢迎;佛教教义认为人们所遭受的种种苦难的根源,在于人自身的无明、无知、不觉悟,在于人自身有所为、有所爱;而解除苦难,就要认识到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空的、暂时的,进而进行自我修养,以求来世进入涅槃境界;今世的苦难是前世的罪业造成的,今世的荣华富贵,也是前世的善因造成的。这一教义思想受到当时印度各城邦王国统治者的高度评价,佛教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但是,原始佛教虽然承认灵魂,认为人要在六道中轮回,但并不承认神,不承认吠陀创世,是一个无神的宗教,而受苦人是希望有一个能够拯救他们的神存在的。统治阶级也主张王权神授,或让人们承认他们就是神。如果佛教长期处于无神状态,在与有神的婆罗门等宗教并存、竞争的情况下,前途是堪忧的。

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佛教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压力,面临着严峻考验。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佛教曾受到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支持,佛教得到了大发展,甚至传向国外。但到了巽伽王朝(公元前180年左右)取代孔雀王朝之后,统治者大力支持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在同佛教斗争中,也以它的主神论教义影响着佛教。由此,统一的佛教在佛陀逝世后一百年左右开始了分裂,开始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以后又从这两个根本部中分裂出十八部或二十部。上座部与大众部在教义上的主要分歧有关于“法”的争论;关于“我”与“无我”的争论;关于“心悟”的净与不净的争论;关于佛、菩萨阿罗汉的争论。而在这几项争论中,最后一项争论是最大的分歧。上座部是保守派,仍然坚持释迦牟尼是人不是神,而大众部持完全相反的观点,对佛、对佛教进行了新的解释,或者说进行了全新的包装。

北传佛教

传入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的佛教。因从印度北传,故名。西汉哀帝元寿年(公元前2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内地;于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地区,形成藏传佛教,后又传入蒙古地区、西伯利亚地区。佛教于4世纪由中国传入朝鲜,于6世纪传入日本。越南的佛教主要在2世纪由中国传入。北传佛教主要是大乘

南传佛教

也叫南传上座部佛教。指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佛教,因从印度南传,故名。斯里兰卡、缅甸的佛教都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由印度传入。泰国的佛教是公元13世纪以后由中国传入的。佛教传入老挝见于史籍是在14世纪。佛教于何时传入柬埔寨已不可考。我国云南傣、崩龙布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传自缅甸。南传佛教,既有大乘,又有小乘,以小乘为主。

大众部普遍认为,释迦牟尼佛是神,佛陀完全是出世间的,他已经断尽漏失(烦恼)。他的话句句是真理,所化有情无不净信。他的肉体、寿命和威力都是无限的。佛陀没有睡梦,回答问题不待思索,一刹那心知一切法。世人见到的佛只是佛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世人以为佛用语言向他说话,事实上佛常在定中,并不言说。佛陀的相貌也异于常人,所谓“三十二大人相”,“八十微妙种好”等。对于佛陀生平也出新说。认为,佛之所以成佛,是他累世修习的结果。佛在前世的修行称做“菩萨行”;实践菩萨行被称为菩萨。菩萨(释迦牟尼)入胎作白象形,从母右肋出生。菩萨说的创设和把佛陀说成神对佛教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有神的佛教,使佛教更有吸引力,对上层人士、下层人士都是如此;菩萨是准佛,或说本来是佛,但为了救助众生放弃成佛,其品格高尚,为大乘学说的产生已做好铺垫。大众部对佛陀神性的“发现”是佛教的一次重大革新,使佛教从原始教团完成了向大众宗教的转换,也使精英宗教成了国家宗教。(www.xing528.com)

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3世纪,佛教处于大乘佛教时期,相当于印度开始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商品经济有了相当发展,出现了大批富商,农村众多的自由民成为地主的佃农或奴隶,使大乘佛教兴起有了社会基础。与此同时,贵霜王朝迦腻色伽在位时(约129—152)特别提倡佛教。

大乘中观派佛学的创始人龙树菩萨像

龙树是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创始人。生于南印度毗达婆国婆罗门家庭,自幼学习并通晓婆罗门经典,后皈依佛教。其思想是从般若性空观出发,从人的认识本性方面解释般若性空的道理,以当时已有的大乘思想为中心,吸收概括佛教各方面的学说,组织了大乘学说体系。著有《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 《菩提资粮论颂》、 《中论颂》、 《十二门论》、 《回诤论》、 《宝行王正论》、 《劝戒王颂》等。

释迦牟尼讲经图

大乘佛教兴起除上述社会背景外,其内部原因主要是对部派佛教的大众菩萨学说的继承和发展。部派时期,一部分僧团的僧人在统治阶级的优待下,生活上开始腐化,经学上脱离实际,激起了一部分有改革思想的僧人和在家信徒的不满。他们坚持对佛教的改革,出现了修大乘“菩萨道”的菩萨众(菩萨集团)。在家信徒在人数上占有很大比例。

大乘中观派(空宗)

奠基人是公元2至3世纪的龙树和提婆。他们认为世界上一切事及人的认识,包括佛法,都是相对的、依存的关系,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各相(假名),其自身无不变的实体或自性。所谓“众因缘法生,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大乘瑜伽行派(有宗)

该派兴起于公元4至5世纪,因强调瑜伽(相应)的修行方法而得名。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反对中观派一切皆空的观点,认为应该把空有结合起来,因之肯定了识的存在。认为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由精神的总体所变现出来的。

大众部与上座部更趋分化。大众部自称大乘,把上座部贬称为小乘。在宗教世界观上,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大乘主张“法我皆空”。在佛陀观上,小乘坚持认为佛陀是历史人物;大乘沿着神化佛陀的路线,提出佛有法身、应身、化身的说法,塑造佛像和佛塔顶礼膜拜,强化信众宗教感情。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主张个人解脱,修得阿罗汉果。大乘认为菩萨高于阿罗汉,主张普度众生,目标是菩萨行;小乘主张超世涅槃,大乘认为涅槃在世间即可得,称为“实相涅槃”。在修行方法上,小乘主张戒定慧三学,八正道。大乘主张修六度四摄。所谓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谓四摄是菩萨摄受众生皈依佛道而应做的四件事,即“布施摄”(若众生乐财则施财,爱乐佛法则施佛法)、 “爱话摄” (随众生根性善言慰喻)、 “利行摄” (做利益众生的种种事)、 “同事摄” (与众生同处,随机教化)。大乘佛教还编集和制作了大量经典,最初有般若经典,以后又有净土经典、华严经典、法华经典等等。在大乘兴起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派别有二:中观派或空宗,瑜伽行派或有宗。

大乘兴起的过程,是继大众部改革后的又一次重要改革。其多神主神论的教义思想以及它普度众生的承诺,使佛教超越了民族性、地域性,面临着一个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使佛教从印度传向世界各地,从国家宗教发展成了世界宗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