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十大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十大趋势

时间:2024-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化”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张安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我国教育未来10年发展的目标之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十大趋势

“十化”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张安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我国教育未来10年发展的目标之一。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教界的期待。作者认为,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个性化、终身化、信息化、国际化、多样化、民主化、特色化、社会化、普及化、绩效化等趋势是其基本特征。

一、高等教育的个性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着重强调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比如,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这些表述一方面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工作重心的转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社会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的多元化需要实现教育个性化。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成为个性化教育的基本理念,并固化为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实践。

从本质意义上来讲,个性化教育就是指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它要求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行为和培养方式的设计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总体来讲,个性化教育关注人的独特性,强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一贯重共性而轻个性的国度,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张扬个性,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破解的一大难题。

二、高等教育的终身化

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终身教育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向知识型经济转变过程中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样,高等教育的“终身化”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信息爆炸”的现实以及职业岗位变动的频繁,使得职前高等教育的局限性与不适应性暴露无遗。“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和网络技术的发达已使高等教育的终身化不再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梦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仅限于年轻时代,高等教育将呈现出时间与空间的开放性,高等教育终身化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实践。这无疑为现代大学提供了又一个发展机遇。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首先是要尽快出台《终身学习促进法》,将终身学习作为公民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美国早在1976年就颁布了《终身学习法》,日本1990年颁布了《终身学习振兴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施体系。从实践层面而言,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才能保障学习型社会建设。其次,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现有资源建设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指出,学校要进一步面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为终身学习者提供优质服务。要以网络远程教育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校与校的竞争、人与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求职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指标。或者说,只有形成了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才可能成就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

三、高等教育的信息化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席卷全世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创造、收集、储存、传播的方式与途径。在这种背景下,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许多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重视教育的信息化建设。美国于1993年就提出,要把教育广泛构架在因特网上,使信息高速公路通向每一所学校、教室和图书馆,使美国每一个8岁儿童都能够独立阅读网上信息,12岁能借助网络学习。我国在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实施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作为重要内容。未来几十年,信息技术必将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得到深入应用,并不断引发一系列的教学变革。统一化、模式化的教学形式将逐渐弱化,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教学将会成为主导的教育形式。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主要是教师和教材,教师是教学信息和资源的传递者、拥有者和垄断者,教材是教学资源的静态载体。在信息时代,庞大的资源数据库以及以CD-ROM教材和Web教材为主的新教材体系,教学实景的计算机模拟仿真、动画、录像、视频等教学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涵,一改过去“活人读死书”的状况。在教学方式变革方面,相对于现行的“一对多”的教学组织形式,信息社会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教学,使1位教师面向X名学生的集中教育方式变成为1名学生可以自由地得到X位教师指导,可以分享到广泛的优质教师资源和网络数据资源,扩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同时,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可以把优质教育资源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学生的学习不再受传统的教室、实验室、上课时间等的限制,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自由地学习。与此相适应,人们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多种类型的高校学习,大学与社会之间、大学与大学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日益模糊。可以说,高等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标志。

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总体上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历史潮流。欧洲“波洛尼亚进程”反映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一体化的时代要求。从具体指标上来看,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大学都是面向全世界招聘优秀教师,海外学生占在校学生的比例有的高达20%以上,台湾香港地区大学教师大多具有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学习经历和博士学位。可以说,这些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都非常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国家和地区具有较高的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具体到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要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之路。第一,确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战略,从思想、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入手,创造条件,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接轨。第二,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瞄准世界一流大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准,建设好几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级大学。第三,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我国大学与世界高水平大学之间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同时要扩大留学生规模,开展国际化专业认证,培养国际型人才。第四,我国重点大学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情感,这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第五,通过教师的国际招聘、教学与科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在坚持改革开放,吸取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的优良经验,与世界高等教育融通的同时,必须要继承和保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优势和精华,创建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和个性。

五、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在我国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只有实现高等学校举办者的多样化、办学类型多样化、办学层次的多样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学科门类的多样化、学生来源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师资资源的多元化、办学规模的多样化,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的多样化,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是由现代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的发展的要求决定的。一方面,社会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社会行业和部门的多样化,以及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多样化,客观上都要求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人的价值取向、理想需求、知识基础和志趣的多元化,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面对人的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实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战略。同时,高等教育多样化也是顺利推进大众化的必然选择。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预测,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在校学生人数将在3500万以上;到204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在校大学生数可能突破4000万。这样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客观上要求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办学层次多样化、办学主体多样化、质量标准多样化,等等。只有顺利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六、高等教育的民主化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与此同时,在大学内部,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及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化进程不断深入,如强化教代会、工会在管理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对学生合法权益的尊重与保护,等等。然而,值得指出的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仍然任重道远。(www.xing528.com)

首先,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必须寻找政府宏观管理与大学自主办学的最佳结合点。也就是说,政府只能依据《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大学进行宏观管理,大学也只能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政府都要按教育规律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政府的管理应该是宏观管理,而不是微观管理,应该是间接管理,而不是直接管理。在实践中,政府应该切实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转而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财政、信息等手段,引导和支持高校发展。同时,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自主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进行学校内部管理改革。

其次,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学要“以学生为本”;高等教育发展要充分关注两大主体,即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落实在实践层面,一是要建立宽容、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二是要建立并完善相关机制,使广大师生拥有教育教学管理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就是要建立民主的校长遴选机制。“教育家办学”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时代诉求。从理想的状态而言,校长就是要对全校师生员工负责,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负责,而不是只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切实改革现行校长由教育主管部门任命的制度,不拘一格用人才,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选人才,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只有大学校长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争创一流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才有可靠保障。

七、高等教育的特色化

从宏观上看,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要坚守民族传统和中国特色。要站在全球和历史的制高点上,把具有中国特色、融会中西的高等教育个性锤炼得更加成熟、棱角更加分明。继承传统不是食古不化、回归历史、重蹈旧辙,而是推陈出新、创造发展、与时俱进;借鉴西方不是邯郸学步、生吞活剥、盲目照搬,而是选择重构、吐故纳新、内化吸收。西方各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除具有相同的优势之外,亦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国家特色。因此,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收营养,同时又要植根于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实践。离开中国文化的丰富滋养和过去30年的发展积累,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就会消失,其生命力就会被窒息。

从微观上看,高等教育特色化体现为各高等院校的各具特色。高等学校要努力办出特色,彰显特色,以特色创优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机构和办学形式会呈现出多种类型,它们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社会适应性。多样化质量观要求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的教育质量。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特色与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方面有特色就是有质量;另一方面,不同的特色可用不同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特别加强特色建设,以特色建设促进质量提升。

八、高等教育的社会化

社会的进步依赖于高等教育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等教育也只有在与经济、科技和社会实践的密切结合中才能发展科学技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因此,未来的社会和教育将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融合,将是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

第一,高等教育社会化表现为其服务社会功能的增强。未来大学将在不同领域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信息密集优势,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强调为社会提供更加多样化、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第二,高等教育社会化表现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机制”的形成。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径选择,是知识经济对大学功能的新要求。大学可以把智力密集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对社会经济,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建立、新技术的开发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社会化的必然之路。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和壮大是世界性趋势,是实现高等教育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相比,有着突出的优势。一是可以弥补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二是改变“大一统”办学主体,形成国有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相互竞争的格局。三是有利于探索新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合理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第四,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认证)应走向社会化。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评估或认证对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并且大都采用社会化的评估(认证)形式。我国也非常重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认证),但不同的是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制定评估(认证)标准、组织评估(认证)、发布评估(认证)结论。教育主管部门既是高校的主办者,又是管理者、评判者,与国际通行的质量评估体制不符,也不符合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因此,构建社会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势在必行

九、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普及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根据我国国情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高等教育向普及化目标迈进越来越有其现实可能性。其一,我国人口总量多,具有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劳动力智能结构重心偏低,导致我国只是“制造大国”并非“设计大国”、“创新大国”,科技创新率及成果转化应用率远低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因此,必须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与人力资源总体水平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其二,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扩招,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已由1998年的340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的目标。《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2020年中国高校毛入学率将达到40%。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高等教育规模适度扩张政策将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十、高等教育的绩效化

高校绩效评价是依据产出与投入之比对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质与量进行的相对评价。高校绩效评价要充分考虑促使高校绝对产量变化的条件,力求透过投入差异看产出结果的不同,将评价着眼于投入-产出的效益之上,淡化既有存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集中反映高校在资源利用上的主观努力和效果。2009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对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了绩效评价,发布了《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很快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虽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但高等学校办学绩效评价在实践中确实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满足政府实施高校绩效拨款的需要。政府有限的但仍然在逐年增加的财政拨款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如何促使国拨资源配置向发展效益好的学校倾斜?如何为政府实施绩效拨款提供事实依据?高校绩效评价可以为政府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数据支撑。二是能够满足高校了解办学资源利用效益的需要。绩效评价可以反映高校的资源利用情况,从而为高校调整与配置办学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国家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实施了“985工程”、“211工程”、“质量工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计划”等重大举措。当前正在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在未来的几十年间,还会出台若干“重大工程”或“某某计划”,并投入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各高校也会根据财力专项支持一些建设项目。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往往重视立项申报评审,不重视建设绩效评价,因此导致许多高校重立项轻建设、重名分轻实效。各级各类建设项目评出一大堆,实际建设效果少为人知。高等教育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的根本的目的在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原载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8年教育学国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AGA08034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8JZD0029]、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研究课题[项目编号:08QG01008]“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发展战略研究·质量与水平”的研究成果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